区域科技创新运行机制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指标体系论文,科技创新论文,运行机制论文,区域论文,评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5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201(2003)04-0024-07
区域科技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经济增长与发展的主要根源和最直接动力[1](P475)。区域科技创新处于一个中观层次,介于微观与宏观之间,对于其运行机制和能力进行综合评价,不仅有利于建立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及微观创新活动,而且有利于地方政府以区域为范围优化地区创新资源配置,并为当前区域创新发展和创新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一、区域科技创新的内涵、结构及其运行轨迹
区域科技创新既涵盖科学创新又涵盖技术创新,是科学与技术等相关因素互动的结果。所谓区域科技创新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一定区域背景下由科学、技术、教育、经济等诸要素形成的一体化的发展机制,是一个以企业为主体,地方政府、教育科研单位、中介机构构成的区域系统。它依托区域科学技术创新实力,有效地利用区域科技创新资源,协调区际间的科技合作与竞争,实现区域内科技创新资源(人才、知识、投入)的高效配置与结构优化,促进区域科技创新活动的广泛开展和创新成果的应用、推广和普及,从而创造和发展区域的竞争优势,保证区域经济发展[2](P3)。区域科技创新系统是区域科学与技术组织、高校、企业相互作用,共同发展的网络。这种创新系统具有系统的主要特征,而且是开放的。区域科技创新系统承担着把高新科学与技术内化为区域经济发展的自变量、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与现代化、从而保证区域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任务。
区域科技创新是国家科技创新与企业科技创新的桥梁与纽带,在其运行中包括组织创新、制度创新、政策创新、社会创新、文化创新和政治创新等。区域科技创新结构与国家科技创新结构相类似,主要由区域科技创新结构、区域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区域科技创新资源、区域科技创新环境和区域与区外科技创新互动等五大部分构成。
区域科技创新是一个动态过程,它不仅仅是技术发明、技术进步,而是将发明首次引进工业生产体系并产生利润,进而在科学的指导下,使技术商品化。区域科技创新是在科技推动或需求拉动的作用下,产生新技术或新产品的构思过程,是经过研究开发,进行中间试验,再使产品商品化生产,最终商品化的过程,区域科技创新经历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商品化——产业化等几个阶段。
二、区域科技创新运行的内在因素和外部环境
区域科技创新的运行模式[3](P96):其一,创新系统中的各组成要素即企业、科研机构、政府、中介机构等,经过组织创新,在顺畅的条件环境下,进行分工合作、角色定位与优化组合,以适应科技创新活动的需要;其二,在制度创新环境下,各要素互相作用,形成具有特定功能的复合创新主体(主要是企业);其三,复合创新主体在技术环境、政策环境的支持、引导和约束下,依靠良好的市场与法制环境,沿着正确的方向和稳定的过程,实施科技创新活动(见图)。
区域科技创新的运行轨迹图
综上所述,区域科技创新就是一个从R&D开始到实现市场价值的动态过程,从其运行的轨迹看,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前提,应用研究是根本,技术开发是手段,商品化、产业化是过程,经济发展是目标。它们之间是紧密衔接而不可逾越的,而一旦某个过程受阻或环节出现问题,区域科技创新就将无法正常运行。也就是说,内在的过程因素对区域科技创新活动能否正常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区域科技创新运行除受上述内在因素和成分的影响外,它的行为还直接或间接地受到所处环境的控制和制约。如技术发展状况,一国的法律、文化、社会规范等。区域科技创新不仅是创新网络内部不同组织(企业、政府、科研单位、中介机构)相互协调的过程,而且也是他们与外部环境之间相互适应、相互作用的互动过程。因此,区域科技创新行为实际上是在各种制度及环境变量的约束下,各种组织为了各自的利益相互作用,创造新知识和新产品的过程。建立切实有效的区域科技创新运行机制,经过过程创新最大限度地消除阻碍其高效运行的不利因素,将有利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飞速发展。
对区域科技创新运行产生直接的决定性影响的外部环境可大致归纳为:
1.技术环境
区域科技创新理论中,科技和市场是科技创新的两个直接动力。技术环境是指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轨迹、现实科学知识存量和技术水平,它是本国企业创新和科技发展的基础。一个良好的科技发展水平可以推动科技创新和合作行为的发生,相反如果发展水平低下,它也可能对科技创新活动产生制约作用。在当前的技术环境下,由于技术不确定性的增加,其对区域科技创新的顺畅运行显得尤为重要。
2.市场与法制环境
市场与法制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关系,市场经济是建立在信誉与法律约束基础之上的契约经济,竞争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是它的根本特征,市场竞争环境是否公平,以及是否具有相对完善的法律来维护市场的正常秩序,生产要素能否根据需要而自由流动,知识产权能否得到合法地保护,对推动区域科技创新是至关重要的。
3.制度环境
制度是规范人们行为的规则体系,是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制度环境包括科技创新产权制度和政府的有关科技立法。尽管知识产权制度从经济特征上看是一种垄断权,使资源的分配不能实现最优化,但在R&D领域却促进了竞争。一个强的专利保护有助于鼓励科技创新活动,增加R&D经费,创造更多的新产品。所以,制度环境决定了区域科技创新要素运动的原则和利益分配关系,决定了创新主体的经营行为和方式。而个体的行为动机和地位,则有效地调动了区域科技创新主体的创新积极性。
4.政策环境
政策环境决定区域科技创新的具体行为步骤和程序。同一制度模式下,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不同的决策者所执行的政策体系可能会有巨大差别,因而对区域科技创新运行产生的影响也会大不一样。在政策环境中对区域科技创新影响最大的是利益分配政策、产业技术政策、财政政策、金融政策和就业政策等宏观经济政策。
三、区域科技创新运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区域科技创新运行是指从确定创新的产业技术领域到确定事实战略,再到选择科技创新项目,最后实现创新扩散、带动产业机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发展的整个过程。反映一个区域科技创新强弱的标准,关键要看其创新能力,而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又是一项涉及诸多因素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对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不是某个指标或部分指标就能完成的,必须根据某一特定历史时期区域科技创新的特点,结合其动力因素,构成一个既能反映行政区域内政府在培育和促进创新活动的开展方面所起的作用及重视程度,又能评价市场机制在创新投入和产出方面的运作效果,同时还要兼顾地区科技发展潜力的指标体系。
1.构建原则
科学性:指标体系要科学准确地反映区域科技创新的内涵、规律以及现有实力和未来潜力,要兼顾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指标体系的设置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评价的质量,因此,设置的指标要有代表性、完整性和系统性,以现代科技统计理论为基础,结合必要的调查和考证,通过定性、定量相结合,进而得出科学合理、真实客观的评价结果。
可行性:指标体系要在尽可能科学、客观、合理的基础上,兼顾指标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尽可能通俗易懂,便于数据采集和计算操作,避免形成庞大的指标群或复杂的指标树。计算公式要科学合理,评价过程要简单易行。
可比性:指标体系的设计,主要用于横向比较,如国内其他地区或区域内同等级地市之间的比较,衡量标准和参照数值应以同一指标体系下,计算得出的有代表性的其他区域的评价指数做参照,也就是说只有选好参照系,得到的结论才有较强的可比性。
2.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区域科技创新运行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是一个多层次、综合复杂的系统[4](P32)。评价指标体系基本结构设为两个层次,即指标类和指标项,可设多个指标项,每个指标类可下设若干个指标项,它们的内容是复杂而丰富的。一般说来,在评价指标科学合理的基础上,指标类和指标项越多,评价指数越精确,但操作复杂,可行性差。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指标类和指标项的内容将不断充实完善。
表1 区域科技创新指标评价体系
为了便于分析,这里我们根据区域科技创新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商品化——产业化过程,经历研究与开发、设计与试制、生产、销售等阶段,对影响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起关键作用的五类指标进行分值评价。即政策法规(数量)指标、科技投入(资源)指标、科技产业(效率)指标、科技实现(效益)指标和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
政策法规指标:创新前期指标,是硬指标,主要反映这方面文件、规定及措施的数量。区域科技创新活动开展得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和政府的引导和鼓励等支持程度有关。因此,政策、法规指标的设立不仅可以指导区域科技工作的有效开展,而且对于奖励创新、提高区域科技创新潜力以及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这项指标内容包括地方政府指定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拓宽科技企业融资渠道以及增加财政税收支持等方面。
科技投入指标:即R&D阶段指标,R&D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它是区域科技创新的加油站和技术源泉。R&D能力是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技术前提和基础。科技投入指标包括区域经济发展水平(GDP、工业总产值、财政收入)、财政收入用于科技投入的规模;区域内科研机构和高校数量、规模、科研实力及与创新相关的研究领域;区域产业结构、产业相关度和经济布局情况;企业内部R&D的投入情况;企业内科技创新人员结构和对科技创新人员的激励办法。科技投入指标主要由人力投入和财力投入两大指标反映出来。
科技产出指标:即商品化阶段指标,主要评价企业利用创新资源和科技投入开发新产品(尤其是高科技含量高产品)的能力,区域科技创新中科技成果水平及其转化现实生产力,提高企业科技进步速度能力。这一指标主要包括专利产出和科技论文数,高科技产品占出口总额的比重等。
科技实现指标:即产业化阶段指标,是对科技产出的深化,区域科技创新的实现,不仅是开发出若干新产品,更重要的是生产出的创新产品能进入市场并占有市场,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该指标主要包括创新产品的产值率、销售率、利税率、劳动生产率和科技进步贡献率等。
可持续发展指标:即综合经济指标,区域科技创新是企业生存及其竞争力不断提升的决定性基础,是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创新虽然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但区域经济的发展应该遵循区域社会——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等可持续发展思想。因此,应从区域科技创新与资源利用及环境保护的关系角度来设定评价指标。它涉及环保、教育、人们生活质量等几个主要方面。
综合以上因素,区域科技创新运行的评价指标可具体设置如下:指标类T[,1]、T[,2]、T[,3]、T[,4]、T[,5]等5个;指标项T[,11]~T[,14];T[,21]~T[,210];T[,31]~T[,36];T[,41]~T[,45];T[,51]~T[,510]等35个。
3.综合评价方法
采用模糊数学中的综合评判法进行评价。其数学表达式式中E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值;T[,i]为第i类指标评价值;F[,i]为第i类指标权重系数,;T[,ij]为第i类的第j项指标评价值,λ[,ij]为第i类的第j项指标权重系数。
4.评价程序
(1)指标标准化。由于在评价过程中,指标的计量单位不同,无法进行交叉运算和综合比较分析,因此需要用一个合理的综合评估指数进行评价和排序,在这里我们将数据进行指数化处理,其中T[,ij]为X[,ij]的标准化值;X[,ij]为第i类的第j项指标统计原始数据,X[,ijmax]为所有X[,ij]中的最大值,X[,ijmin]为所有X[,ij]中的最小值。标准化的目的有两个,其一,使指标无量纲化;其二,将指标控制在[0,1]之间,增加离散性。一般来说,所有指标可划分为成本型、效益型、适中型等指标,标准化处理如下[5](P70);①成本型指标(“越小越优型”)T[,ij]=(X[,ijmax]-X[,ij])/(X[,ijmax]-X[,ijmin])②效益型指标(“越大越优型”)T[,ij]=(X[,ij]-X[,ijmin])/(X[,ijmax]-X[,ijmin])③适中型指标(“越接近某一标准值U[,i]越优”)T[,ij]=1-|X[,ij]-U[,i]|/max|X[,ij]-U[,i]|,显然,T[,ij]∈[0,1],根据习惯,可将T[,ij]放大,如按百分制,可将T[,ij]×100作为最后的标准化值。
(2)确定权重值。一般采用主客观相结合的附权法确定权重值。即考虑人们主观上对各项指标的重视程度,又考虑各项指标原始数据之间相互关系对总体评价指标的影响。主要权重指标可以在广泛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进行。
[收稿日期]2002-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