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以德治国以德育人_以德治国论文

论以德治国以德育人_以德治国论文

论以德治国与以德育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以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616;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528(2001)10-0004-03

今年年初,江泽民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强调指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 要 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这是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跨进21世 纪之际提出的基本治国方略。认真领会这一重要思想,对于我们深入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建设,特别是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大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完善有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的治国体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以德治国与以德育人的现代价值

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强调以德治国与以德育人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要求,也 是个人健康成长、国家繁荣稳定的客观需要。

1.以德育人与以德治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与完善的需要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适应这一体制,需要重构与之相 配合的、新型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市场经济具有两重性,这种两重性在其刚刚发育的时候往往更明显。一方面,它具有突出 的积极作用,即不仅推动了生产力的快速发展,而且给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增添了许多新 内容,它要求社会和个人接受平等、自主、竞争、开放、信息、效益、法制等新的观念并在 此基础上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新的行为方式。这些新的观念与行为方式,需要我国在实现现代 化 过程中大力培育和发展。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也存在其自身的局限性,如市场行为的盲目性 与自发性,部分市场主体的本位性与惟利性等。市场经济的这些缺陷,容易渗透到社会生活 的各个领域,若反映到政治生活中就会导致权钱交易、贪污腐败,若影响到思想领域,则容 易滋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非理性主义等,甚至导致一些人道德观念淡薄,精神家园荒芜 ,政治信仰缺乏。

所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政府既进行宏观调控,强化法治与管理,又充分发挥德治的 社会功能,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对市场经济进行正确引导,以保持、扩大其积极作用,抑制 与消解其消极影响。

2.以德育人是个人成长的保证和依法治国的基础

人的成长离不开教育,特别是思想道德教育在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 今社会,竞争异常激烈,变化因素颇多,每个人都面临着许多复杂矛盾。一个人要想在竞争 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全面提高自身素质。而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政治素质 的培养,正是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职能。思想道德的性质不同,个人成长的方向就可能不同 。在我国,只有认同、恪守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和品德高尚 的人。相反,在充满诱惑与风险的复杂情况中,如果意志薄弱,自制力与判断力差,经不住 “黄、赌、毒、财、权、色”等的诱惑,就会迷失方向而害人害己,堕落成历史的罪人。贪 污腐败分子一般都是由“轻善”与“缺德”而走向违法犯罪的泥潭。正是这些违法、趋恶之 徒,危害着国家的利益与安全。因此,德教不力,法治难为,德教是法治之基础。只有个人 自觉按照道德法庭的准则裁判自己,社会才会真正有序,法治才能显示出真正的权威。相反 ,道德的普遍失范,必然导致法治的防不胜防。

3.以德治国是国家繁荣、社会稳定的重要方略

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较量。中国要在这场竞争中取胜,既要实行法 治,依法治国,也要实行德治,以德治国。以德治国,就是要发挥政治、道德在治国、育人 中的作用。在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维护社会稳定,离不开思想道德教育。在社会主 义 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并存竞争的条件下,西方发达国家凭借经济、科技优势,一直敌视社会 主义中国,他们以人权为幌子,大搞强权政治,我们必须对此保持高度警惕,不断提高政治 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政治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经济发展是政治稳定的基础。江泽民同 志强调指出,解决中国的所有问题关键在于发展,解决人们的思想政治问题,坚定人们对社 会主义和祖国未来前途的信念和信心,最终也要靠发展。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是经济建设,这是解决当代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思想道德教育是精 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为物质文明建设直接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政治保证。特别是中国即 将加 入WTO,这不仅是一场机遇,也是一场挑战。与西方大国相比,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处于相对 弱势地位,如果我们不以高度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去不断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降低生产成 本,提高产品服务的质量,我们的民族经济必将面临一场灾难。因此,思想道德教育担负着 新的艰巨任务,即必须对人民大力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国民强烈的忧患意识与责任感, 增强民族凝聚力,敢于面向全球化发展趋势开展竞争。

在文化上,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这两种精神资源,也必须依托思想道德教育,站 在有利于国家繁荣、民族发展的高度,引导人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中国传统文化的糟粕 必须予以摈弃,但其优良传统,折射着古人的聪明智慧,值得我们永远汲取并发扬光大。在 我们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时,西方国家也会趁机推行其价值观念和社会制度,鼓吹 、夸大其所谓优越性,利用各种文化艺术产品进行文化渗透。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深入发 展,这种文化渗透往往带有文化殖民主义、文化帝国主义色彩。因此,改革开放条件下的思 想道德教育,直接与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安全相关。特别要教育人们,不能把“全球化”等同 于“一体化”,不能由经济全球化简单地推演出政治一体化、文化一体化,更不能将之归结 于西方化、美国化。

二、以德育人与以德治国的关系

以德育人与以德治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这一传统对于我们发展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 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价值。

以德育人与以德治国是相互区别的。以德育人是道德教育功能的具体表现,我国古代称之 为“德教”、“教化”,属于教育学、伦理学的范畴,侧重于道德对个人的、内在的价值, 是针对个体而言的。而以德治国则是道德政治功能的具体表现,我国古代称之为“德政”或 “仁政”,实际上就是“德治”。它属于政治学范畴,侧重于道德对社会整体的、外在的价 值,是针对执政者而言的。二者之间不仅相互区别,而且也相互联系、相互补充。

1.以德育人是以德治国的基础

由于国家是由公民组成的集合体,以德治国最终要靠人来实现。而人则有道德自觉、道德 自发、道德败坏之分。只有道德自觉的人,才能为以德治国做出贡献。道德败坏者,不仅害 己、败己,而且损人、败国。要使人们道德自觉,道德教育,即以德育人必不可少,古今 中外,概莫能外。因此,以德育人实际上既是实现以德治国的基础,又是实现以德治国的重 要方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假冒伪劣、弄虚作假 、贪污腐化等不良社会现象,并导致大量法乱纪行为,在很大程度上都与忽视以德育人对以 德治国的基础性作用,未把思想道德教育上升到治国方略的高度有关。只有通过思想政治教 育和道德教育,才能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从而形成一套内在的自我约束和自我防护 机制,为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奠定扎实的思想基础。道德教育不力,道德作用不举,必成为乱 世之源。

2.以德治国是以德育人的目标

正如整体由部分组成、部分离不开整体一样,作为基础性地位的以德育人,应把带有目标 导向性质的以德治国作为其重要的支撑。惟有如此,以德育人才有一个统一的方向,才能上 升 到民族的、国家的高度;也只有这样,道德教育才能显示其社会价值,才能赋予其力度 。如果仅仅把道德教育看作是规范人的思想与行为的手段,看作是微观领域的事情,把它同 国家、民族、政治的大局剥离开来,道德教育无论如何也“硬”不起来,要克服“一手硬” 、“一手软”就是一句空话。古人十分清楚道德与政治、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与治国的关系 ,“ 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古人的这一格言为德治提供了良好的佐证。在我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今天, 只有把以德育人提到以德治国的高度来认识和把握,把以德治国作为以德育人的目标去追 求,才能从根本上实现思想道德教育的价值,并真正满足人们对崇高精神的追求。

三、以德育人与以德治国的实现

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如何以以德育人为基础,实施以德治国方略呢?

1.提高认识,增强道德教育力度

在现代社会条件下,要实施以德治国方略,首先要提高认识,划清界限,明确思想道德建 设、道德教育的功能。要反对“道德无用论”、“道德阻碍经济发展”、“道德虚空”等唯 物质价值的错误观点,克服把“德治”和“人治”等同并与“法治”对立的偏见,纠正现代 化只讲法制现代化,不讲道德现代化的片面倾向,重新确立社会主义道德在现代社会的重要 地位,充分发挥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大力张扬道德教育的治国、育人功能, 从维护国家制度与秩序、推进民族发展的高度,强化道德教育的价值取向,增强道德教育力 度,努力克服物质文明建设“一手硬”、精神文明建设“一手软”,法制建设“一手硬”、 道德建设“一手软”的倾向。

同时,在现代社会条件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与发展,人们的主体性、竞 争性将不断增强;科学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渗透与运用,更加需要合理的价值取向与正 确的道德规范;经济发展依靠科技的现实,必然导致人才竞争和对人的内在潜能的开发;开 放社会的复杂环境,必定要求人们能够自觉适应;大众传媒不断更新的大量信息,特别是互 联网向社会各个领域的广泛延伸,更需要人们自觉地进行正确选择。所有这些新情况、新问 题,不仅没有使道德关系简化,而且使道德关系更加复杂;不仅使原有的道德关系增加了新 的内涵,而且现代科技和现代经济所开辟的新领域,诸如信息领域、网络领域等,还折射出 许多新的道德问题。因此,现代社会的合理性与价值取向,较之过去更难以把握,更需要道 德规范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也更需要强有力的道德教育来维持市场经济和社会的秩序。否则 ,本来就复杂的现代社会就会陷于混乱。

2.开展以德育人与以法律人相统一的公民教育

现代社会道德与法纪的相辅相成关系,要求道德教育与法纪教育必须有机结合,克服教育 的分割状态,提高教育的社会化程度。

道德教育与法纪教育的统一,应当以培养合格公民为目标,在公民教育的基础上实现。因 为作为一个合格公民,他不仅要遵守国家的法纪,享有国家赋予的权利,履行公民义务,而 且要遵循社会道德规范,履行道德责任。公民教育能有效地避免教育之间的相互分离和脱离 实际,可以把思想政治教育与道德教育、有形教育与无形教育、教育与管理结合起来,把个 人与国家、社会通过道德与法纪联系起来,使教育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公民教育以集体主义原则和为人民服务思想为指导,以公民应遵守的基本法纪和社会公德 、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内容,以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爱劳动、爱科学为基本要 求,帮助每个公民明确自己的权利与义务,规范自己的思想与行为。因此公民教育是把道德 教育与法纪教育统一起来的有效教育方式,是实施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途径。

3.从严治党和党员以德示范是以德治国的关键

国家的治理是在执政党的领导下统一进行的。对执政党的每个党员来说,道德要求应比普 通公民更加严格,每个党员都应当首先是个好公民,都应当以德示范。党员只有以德示范, 才能带领群众成为合格公民,才有履行共产主义道德责任的基础。

由于执政党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特殊作用,以德治国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以德治党、从 严治党。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党内一些人道德败坏,甚至严重 违反党纪国法,不少案件涉案人员多、性质恶劣,在社会上和群众中造成很坏影响,这种行 为既与一个合格公民的要求相去甚远,更与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格格不入,必须予 以严惩。从严治党,首先要从最基本的事情做起,这就是要以德治党,要求党员以德示范, 全党形成良好党风。特别是要求党的各级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党的十五届六届全会提出,“ 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人民日报 》2001年9月27日)党是整个社会的表率,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又是全党的表率。每个党员特别 是党员干部,要带头做个好公民,带头廉洁自律,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强烈的使命感加强自身 道德修养。只有在做一个好公民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地对党员进行共产主义理想和道德教育 ,才能使他们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党性原则。共产党 员如果不能做一个合格公民,不仅有损党的形象,对群众产生不良影响,而且会使公民教育 流于形式,使以德治国失去基础。因此,从严治党、以德治党,要求党员以德示范,是实施 以德治国方略的关键。

标签:;  ;  ;  ;  ;  ;  ;  

论以德治国以德育人_以德治国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