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主义本质范畴的逻辑特征_公有制论文

论社会主义本质范畴的逻辑特征_公有制论文

论社会主义本质范畴的逻辑特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范畴论文,逻辑论文,本质论文,特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邓小平同志早在50年代就指出“要照辩证法办事”。社会主义本质范畴便是这一思想的光辉体现。它坚持了全面性和两点论、实践论和重点论的观点与方法,形成了鲜明的逻辑特征。

(一)坚持全面性和两点论的观点方法

辩证逻辑要求在认识中贯彻全面性的原则。列宁曾经精辟地阐述过这一点。他说:“辩证逻辑则要求我们更进一步。要真正地认识事物,就必须把握、研究它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和‘中介’。我们决不会完全地做到这一点,但是,全面性的要求可以使我们防止错误和防止僵化。”〔1〕所谓两点论就是全面性原则的通俗说法。 邓小平同志阐述社会主义本质时,十分注意贯彻这个原则。

1.全面认识社会主义本质两方面的关系。

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制度,是由一定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等要素组成的社会体系。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范畴既包括生产力,又包括了生产关系方面的内容,突出地体现了辩证逻辑的全面性原则。把握社会主义本质不能只讲生产力而忽略生产关系,也不能仅从生产关系出发而不管生产力,必须把二者统一起来。邓小平同志正是把二者作为社会主义根本任务与根本目标统一起来概括为社会主义本质。以发展生产力为手段来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这里手段与目的犹如一车之两轮,须臾不可分离。把目的和手段两方面都说到了,才能完整地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

2.全面认识发展生产力和解放生产力两个方面。

多年来,人们一直认为,社会主义革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劳动者已经从旧的剥削制度下解放出来,因而不存在解放生产力的问题了。但是,社会主义实践证明这种认识是片面的,正如邓小平所说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这种反对只讲发展生产力的一点论,主张发展生产力和解放生产力的两点论,为我们改革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政治体制,建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体制指明了方向。

3.全面认识社会主义本质与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关系。

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范畴概括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目标,似乎没有把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等社会主义重要特征概括进去。其实,如果全面正确地理解邓小平思想,注意把握他的各种观点、论述之间的内在联系,就不难发现他所概括的社会主义本质科学范畴,不但不排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特征,而且蕴含了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思想。他多次讲过:“总之,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关于按劳分配,他也说过:“坚持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就不会产生贫富过大的差距。”可见,他始终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两点。因为这是全国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在尊重历史必然性的前提下作出的历史选择,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它决定了我国的社会性质和面貌。如果不坚持公有制,那就不是社会主义;如果不实行按劳分配,那就会产生两极分化,社会主义将不成其为社会主义。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是发展生产力和实现共同富裕的两个途径,是必不可少的客观条件,是制度上的保证,而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也就更加促进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发展。它们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

邓小平同志从我国国情出发,打破了纯粹的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单一分配形式,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原则,把社会主义本质与我国实际结合起来,从中看出他全面把握社会主义本质的战略眼光。

4.全面认识社会主义本质与计划控制、市场经济的关系。

1990年12月24日邓小平与几位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时说:“计划和市场都得要。”“我们必须从理论上搞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是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控制。”表明计划经济不是社会主义的特有属性,不是社会主义跟资本主义的区别点。1992年初又明确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里指出了计划经济和社会主义本质的不等同性、差异性,从而否定了把社会主义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确立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新观念,极大地解放人们的思想,为全面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

(二)坚持实践论和重点论的观点方法

辩证的逻辑学还要求在认识中贯彻实践论和重点论的原则。列宁曾说:“必须把人的全部实践——作为真理的标准,也作为事物同人所需要它的那一点的联系的实际确定者——包括到事物的完满的‘定义’中去。”〔2〕这就是说,在思维活动中, 要贯彻认识论中的实践标准,不仅要突出思索解决实践中提出的现实理论问题,而且在语言表述中突出强调最有实践意义的理论重点,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实践论和重点论的思想和表达方法。这个方法也决定了我们前面所说的全面性不是纯粹抽象的逻辑上的全面,而是具体的、由实践所选择的全面,这就跟教条式的、书呆子式的抽象全面性划清了界限。所谓两点论也不是平均的、半斤八两式的两点,而是有重点的,突出最有实践意义方面的两点论,这就跟折衷式的、诡辩式的假冒两点论划清了界限。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范畴的阐述,明显地体现了辩证逻辑所要求的实践论和重点论的原则与方法。

从表面上看,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范畴的阐述似乎显得很简单、又不太全面,甚至连上层建筑问题,都没有直接反映在社会主义本质的定义中,但这里有两点必须说明。第一,没有直接包含在社会主义本质范畴的定义中,并不等于在实际上排斥它,也不等于不重要。事实上邓小平同志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巡视南方的谈话也强调要依靠人民民主专政保卫社会主义制度,强调两个文明都要搞上去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如果光搞物质文明,不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社会主义优越性不能全面发挥出来,物质文明建设也要受破坏,甚至会变质。第二,直接包含在社会主义本质范畴定义中的,恰恰是由社会主义的全部实践证明是最要紧的、最需要强调的理论重点。由近一个半世纪以来的社会主义实践史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决定了提高生产力与达到共同富裕这两点是最重要的理论关节点,所以要把它们直接包含在社会主义本质范畴的定义中。而这也是把社会主义更深层次的东西突出出来,是对社会主义最重要特征的正确概括和科学抽象。这就是从经济上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经济是基础,社会主义首先和本质上是一种经济制度。政治的和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是对经济基础的反映,归根结底是生产力决定的,并为经济基础服务的。因此,从经济上认识社会主义本质,是从深层次上的概括,标志着我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实现了一个理论上的飞跃,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注释:

〔1〕〔2〕《列宁选集》第4卷,第453页。

标签:;  ;  ;  ;  ;  ;  ;  ;  

论社会主义本质范畴的逻辑特征_公有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