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家价格”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探析论文,企业家论文,我国论文,价格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造就和培育规范化的企业家市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同样需要一支规模宏大的企业家队伍。企业家作为一种稀缺性的社会经济资源,理论界对企业家角色的主体性质、基本职能和企业家职业化、市场化问题探讨得较多,而对企业家价格的研究较少,实践中企业家价格的确定也缺乏科学依据。笔者拟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为起点,就企业家价格问题试作探析。
一、知识力价值:企业家价格的形成基础
传统的观点认为:直接的劳动过程必须包括三个简单要素,即劳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并且认为: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人类抽象劳动的凝结。诚如马克思所说,“现在我们来考察劳动产品剩下来的东西。它们剩下的只是同一的幽灵般的对象性,只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单纯凝结,即不管以哪种形式进行的人类劳动力耗费的单纯凝结。这些物现在只是表示,在它们的生产上耗费了人类劳动力,积累了人类劳动〔1〕。”上述观点, 是马克思在劳动的整体形式上考察了劳动与价值的关系,未能在劳动的结构层次上透析知识力与价值的关系。由于传统的观点仅把“劳动”作为单一要素来分析劳动创造价值的过程,而劳动的有形活动又严严实实地掩盖了运用知识力的无形过程,从而较难辨别一般劳动力商品和企业家特殊商品的异同,也难以确认企业家商品价格形成基础。
1.知识力价值的一般性理解:
构成直接劳动过程的“劳动”要素实际上由知识和动力两部分组成,知识和动力的结合更确切地说形成了“知识力〔2〕”。 这才是“劳动”要素的本质所在。
马克思对劳动的解释是,有劳动能力和劳动经验的人,通过消耗自己的体力和脑力来改造自然物,使其成为适合人类需要的物质的有目的的活动。这里的“脑力”、“经验”、“目的”等概念都是知识或知识的具体运用形式。广义的知识包括科学理论知识,也包括经验知识。很显然,知识也应是劳动活动的要素,即使劳动者不具备知识,也必须借助他人的有关知识进行劳动活动。倘若把知识力借助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视为劳动创造价值的过程,劳动过程的三要素应包括知识力、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无论是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都是知识力的付出。所不同的是,“比较复杂的劳动只是自乘的或不如说是多倍的简单劳动,因此,少量的复杂劳动等于多量的简单劳动。经验证明,这种简化是经常进行的〔3〕。”理论界有人认为〔4〕:复杂劳动的核算应在简单劳动的基础上外乘包括再教育年限和难易程度在内的再教育程度这一变量。
显然,企业的一般工人与企业家可能都同属于复杂劳动,但究其再教育程度是不同的,特别是在知识量和知识层次上存在着较大差别,这也正是企业家资源稀缺的原因所在。或者说,正是因为一般劳动者与企业家在知识力含量上迥异,才会形成一般劳动力与企业家价格间的悬殊,这是其一。其二,按照传统的观点来分析劳动过程三要素与价格形成问题的关系时,劳动资料不创造价值,劳动对象不能自生价值或自增价值,因而形成价值的决定性因素只能是“劳动”因素的内核——“知识力”。或者说,劳动创造价值论过于笼统而不够深入,知识力价值论才真正道出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真谛。
2.企业家价格是知识力价值的转化形式
什么是价值?按马克思的分析,“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这就要求我们不应该把价值仅仅理解为只是一般性商品所具有的属性。自然物的固有属性同人类需要的属性有着一定的距离,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且这种距离还会拉大。事实上满足人类需要的属性只能由人类劳动创造,而人类劳动能够加于物的属性(价值)不是别的,只能是表现为人类的目的、意图、需求等处在观念上的知识或知识构成形式,借助于动力的外化和物化于劳动对象的属性。把人类需要的属性加于物的过程是劳动过程三要素结合和共同作用的过程,但发挥决定性作用的是知识力。这样看来,价值不过是劳动者把观念形态的知识对象化的结果,与其说价值是一般劳动在产品中的凝结,不如说价值是人类知识力在产品中的凝结。
按上述逻辑分析,企业家价值是知识力在企业家这一商品中的凝结,而知识力价值则是企业家价值的主体。笔者认为,形成企业家价值主体的知识力价值具体表现形式主要有:一是对事关企业命运的重大方案的决策能力;二是对企业内部管理层次的调控能力;三是对企业内部管理人员的统帅能力;四是对本企业员工的感召能力;五是对所从事行业的相关知识运用能力;六是对市场风险的综合判断能力;七是对企业外部(包括工商、银行、税务及其他企业等)与本企业间的协调能力;八是与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等的讨价还价的周旋能力;九是对社会公众的企业形象的影响能力;十是与时代发展同步的知识的消化能力。企业家价格是企业家价值的货币表现,是包括上述十大能力为主要内容的知识力价值的货币转化形式。
二、企业家供求与价格形成的关系
企业家供求是影响企业家价格形成的主要因素,认识和把握企业家供求规律对价格形成的影响,对指导我国企业家市场的规划、建立和完善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企业家供给的分析:
标准意义上的企业家商品必须符合三个最基本的规定性〔5 〕:其一政治思想品德优秀,具有卓越的“天赋”;其二受过高等教育的专门管理人才;其三以开拓经营管理和发展企业为己任的经营管理专家。在社会化大生产分工日趋细密的现代社会,企业家商品显然不可能“自给自足”形成,而必须由一定的人口生产单位如家庭、学校、社会等“专业化”生产来提供给市场。所以,企业家供给的主要影响环节是:
第一,平等竞争的选拔机制。原先计划经济条件下经营管理者是由上级政府部门委派或调动的,是高度集中的行政命令制的产物,并极易形成铁交椅。我们必须创造一种平等竞争的环境,使所有具备企业家资格的人才都能脱颖而出。为此,企业家的选择任用必须做到优者上庸者让劣者下,在选拔标准上,要特别重视市场经济的竞争性、风险性、开放性、效益性和企业家最突出的经营管理才能相结合,切不可机械地沿袭旧有的选拔党政领导干部的标准来选择使用企业家。
第二,适销对路的高等教育。企业家作为企业组织机构的设计者、修正者,由其文化教育水平所折射出的企业家管理经营决策活动可视为企业组织延续和扩张的中枢神经系统。没有经过高等教育,不拥有广博的知识含量就无法胜任企业家职位。所以,现代高等教育是否与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相一致,是否有利于培养适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知识结构合理、操作技能娴熟、精神品质优良的人才,将最终决定企业家商品供给量。同时,为培养合格企业家所支付的教育成本也将影响企业家实际价格水平。
第三,优胜劣汰的更新机制。市场经济的风云变幻注定企业家资源供给具有不稳定性。倘若企业家资源不具有不断更新的机制,那么通过企业家创新活动来设计、修正企业组织结构和功能的能力将被不断削弱,最终因其经营绩效平淡而丧失企业家资格。所以,还必须依赖专门的社会评估机构如企业家协会,传播媒体或国家有关部委的联合性组织,通过包括企业家思想素质、决策能力、管理水平和经营业绩在内的绩效考评系统,通过公正、公平、公开的参照标准和认可机制,确保形成优胜劣汰的人事制度和观念更新机制。这是企业家供给源源不断和企业家素质不断提高的必要保障。
除了上述三大主要环节外,影响企业家供给的因素还有特定行业的企业家价格、相关行业的企业家价格、培养企业家商品的成本等。
2.企业家需求的分析
企业家需求是指在既定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条件下,企业作为需求主体对企业家商品的需求量。企业家需求包括三层含义:一是企业在一定的企业家价格水平下愿意购买的;二是企业以支付高薪(超过一般员工和公务员)为条件的实际购买量;三是以一定时期、一定的企业实力来衡量的企业家需求。影响企业家需求的主要环节是:
第一,现代企业的产权制度。企业家需求量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是与不同的企业组织制度及其性质密切相关的。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市场竞争会引起企业规模扩张并使股份日趋分散化,无论是企业资产的产权重组,还是法人治理结构的建立,都必然要求财产所有权和法人财产权的相互分离,即不再由所有者亲自经营自己的财产,而将其委托给专门的经营者即公司法人代为经营。企业家需求量也因此随着产权明晰化程度、产权制度创新速度而发生相应的变化。
第二,市场经济的活跃程度。作为企业家资源的需求主体,企业是依赖企业家“天赋”来从事经管理决策活动的。从这个角度看,市场环境越复杂,外界条件变化越快,企业经营活动的组织和结构调整越频繁,对企业资源需求量也越大,对企业家素质要求也越高。研其深层原因,企业家商品能给企业家带来特殊的效用满足(或称“企业家租”),即企业家的超优决策使企业获得了比那些没有企业家活动而仅靠程序化生产经营管理的企业高得多的超额收益。市场经济的活跃程度影响着企业家效用发挥,进而影响企业家实际需求量。
第三,现代企业的效率追求。现代企业的效率追求包括创新效率和管理效率的双重追求。没有创新意识,就很难达到激发并保持企业旺盛生命力的目的;没有管理科学的内在机能,也很难有效维持企业的高效率运转和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很显然,企业效率追求将影响到企业家需求量和需求程度。越是追求效率的企业,其企业家需求越强烈,反之亦然。
除了上述三个主要环节外,影响企业家需求的因素还有特定行业的企业家价格、相关行业的企业家价格、企业规模、资源约束状况等。
3.企业家供求与价格形成
通过上述分析,笔者认为企业家供求与企业家价格之间存在着如下关系:
第一,企业家供求仅影响价格,而不决定价格。在企业家供求与价格这一对矛盾统一体中,价格是主要矛盾,企业家供求是次要矛盾。或者说,企业家价格决定供求,企业家供求影响其价格。这是因为“价格的一切变动都可以根据价值来说明,而且归根到底都以价值为依归〔6〕。”在企业家价值,货币价值、企业家价格三者关系中,企业家价值是内在因素,货币价值是外来因素,归根到底是企业家价值决定价格,而非企业家供求决定企业家价格,这是其一。其二,企业家供求对价格的影响力并不是始终一贯的。企业家供求对价格的影响力只有在不平衡状况下才发挥作用,在企业家供求平衡时就对价格无能为力。
第二,企业家供求在短期内影响价格,而在长期内则不具备这种影响力。企业家供求对价格的影响总是一时的,且处在经常性动荡中。从长期看,供求对企业家价格的影响会相互上下抵销,供求会趋于平衡,企业家价格总是会趋于企业家价值。诚如马克思在论及供求对价格影响时所言,“你们如果以为劳动和其他任何一种商品的价值归根到底仿佛是由供给和需求决定的,那你们就完全错了。供给和需求只调节着市场价格一时的变动。供给和需求可以说明为什么一种商品的市场价格会涨到它的价值以上或降低到它的价值以下,但决不能说明这个价值本身。假定说,供给和需求是相互平衡,或如经济学者所说,是相互抵销的。当这两相反的力量相等的时候,它们就相互抑制而停止发生任何一方面的作用〔7〕。”同时,“虽然在任何一定的场合供求都是不一致的,但是它们的不平衡会这样接连发生——而且偏离到一个方向的结果,会引起另一个方向的偏离,——以致就一个或长或短的时期的整体来看,供求总是一致的〔8〕。”
三、让企业家价格成为市场交换的依据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曾指出:企业家是经济发展舞台上的主角。随着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提出和即将大面积地试点推广,企业家市场在平等竞争基础上按照价值规律健康、有序地运行,成为企业家价值真正得以体现的关键。
1.年薪制作为企业家价格的一种具体形式,应当反映市场对企业家价值的认可程度。由于企业家市场交易的是由企业家知识力价值所体现出来的经营管理才能,而这又并不象一般性商品那样可以直接测度,其实际发挥效果也很难监督。现阶段我国企业家“年薪制”实质上反映高度复杂的委托——代理式的激励约束机制,而没能真正反映企业家价值的实际水平。目前有些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对企业家重奖的做法很不规范,随意性过大,奖励作用并不明显,相反极易产生负效应。从长远看,我们必须设法让企业家价格回到市场中去,通过投资者与企业家间讨价还价,并以契约化方式规范形成。具体地说,赋予资本收益最大化的股东和拥有特别经营管理能力的企业家,在市场交换时均应具有独立自主的平等地位和超越任何非经济性干预的自主选择权。作为股东,完全能够根据企业家的“商誉”,即其经营企业绩效的历史记录和受教育的程度来与企业家通过谈判确定“价格”,并以合同形式明确双方责权利关系。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家年薪一般包括基本报酬和风险收入两部分,尽管前者是董事会在招聘公事经理时就确定下来的,只要企业能正常运作就能获得,后者由董事会根据企业资产增值、利润增长和经营目标的实现状况而定。究其实质上必须能够正确反映市场对企业家价值的认可程度。
2.企业家价格的规范必须依赖于完善的企业家市场监督机制。为了克服由于企业家商品短缺和其他因素所造成的企业家价格扭曲现象,我们应当坚持责任、风险、利益相统一的原则,进一步完善企业家市场监督机制。具体地说:一是国家法规条例、财会制度的监督;二是所有者或投资者通过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以及股票涨落的监督;三是本企业职工通过各种民主渠道的监督;四是外部审计监督,特别是企业家的年度审计和离任审计。在实践中,为了防范企业家风险收入与企业家经营业绩的严重脱节,可以考虑向企业家低价出售本公司股票,使其收入合法化、公开化,并有效避免所有者和企业家间利益分配不公;也可以考虑试行风险机制,诸如企业家风险收入抵押制度,从而强化企业家自律约束机制,并达到进一步规范企业家价格的作用。
注释:
〔1〕〔3〕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第51页、第58页。
〔2〕杨屹:《论知识在劳动价值中的地位》,载1995年12月20 日《经济研究参考》。
〔4〕王文举、唐留雄主编《价格基础理论与企业定价技巧》
〔5〕陈忠卫《现代职业型企业家的市场化培育》载1995年第6期《经济体制改革》。
〔6〕〔7〕〔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第342页、第16卷第133页、第25卷第2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