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提问,创设灵动课堂论文_顾明衍

精准提问,创设灵动课堂论文_顾明衍

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千秋小学

摘要:课堂提问是一门高深的“艺术”,要想创建高效课堂,就要正确认识和利用教师的问题,提问时要考虑到学生的思维特点,要能问到学生们的心“窍”上,让学生在接收新知的过程中感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好意境!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提问 有效性

高效的课堂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而有效的提问则能成就精品,锦上添花。怎样才能让高效课堂在教师提问中落地生根呢?

一、正确认识和利用教师的问题

教师的问题是根据学习任务、学生的实际和自己对课文钻研的基础上提出的,其主要功能是让学生进入一种疑问情境,激发他们的疑问与思考,好的问题应该是“桥”是“路”。

(一)利用问题将学生思维一步步引向深入,最终解决问题

[案例一]《李时珍》教学片断

师: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谁能说说李时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生:李时珍是一个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

师:从哪里看出来呢?(然后根据学生回答的具体细节,引导深入)“明知有毒,李时珍为什么还要这样做呢?“还可以从哪些地方看出他的伟大呢?”

需要注意的是,这样的问题和提法比较适合中低年级的学生,到了高年级,教师可直接提问:“为什么说李时珍是伟大的?”不管是哪个年段的学生,教师提问的出发点是通过问题将思维空间抛向学生,让学生来交流,思考,解决。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去动脑,这样的问题也才能起到桥梁的作用。

(二)将疑难问题化成小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

[案例二]《三棵银杏树》教学片断

学生提出“秋天落光了叶子的银杏树上停着一两只鹰,作者为什么说它像一幅古画而不是现代画?”这样一个问题。学生面面相觑,一时难以理解。教者就将这问题化解成如下几个问题:(1)古画与现代画各具有什么主要特点?(2)课文中描述的鹰立枝头、背衬苍穹的画面使你产生了什么样的感受?(3)这样的感受与哪一种画给你的感受更相近?然后利用多媒体展示几幅古画和现代画让学生欣赏、对比,再让学生精读品味,想象文中描写的画面,感受到一种幽静、古朴、深远的美,而这种美正是古画所特有的,所以作者说它“像一幅古画”。

对于多数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教师可把难点通过提问分解成一个个学生解决起来比较方便的问题,一步步引导学生去解答。通过问题的分解大大拓展了学生学习和思维的空间,不但解决了问题,还拓展了知识面,提高了鉴赏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利用反问、追问等形式帮助学生进一步思考

[案例三]《穷人》教学片断

课中教师让学生读后自由地发表自己读书的感受。有的学生说:“我认为课文作者这样安排材料,不能更好地表现人物的好品质。”(师反问:“你觉得应该怎样安排?”)“如果我是作者,我就让桑娜有两个孩子,让死去的西蒙有五个孩子。”(师追问:“为什么?”)“老师讲过,人物克服的困难越大,越能表现人物的精神。桑娜本身有两个孩子,日子已经过得很艰难,一下子又抱回西蒙的五个孩子,困难有多大!这不表现了桑娜更加高尚的品质吗?”教师引导学生用“算账”的方法证明了这种假设的错误:按原作的安排,桑娜一家七口人,如果每人每顿节省一口饭,分给抱来的两个孩子,每个能吃到三口半,凑合着能活;按学生的安排,桑娜一家只有四口,同样每人每顿节省一口,四口饭分给抱来的五个孩子,每人不到一口,养不活。这样使学生弄清了办事时自己的意愿应该符合实际的可能,写文章时也要考虑周到,要合情合理,不能顾了这一头忘了那一头。

这样的表达和讨论,确实鼓励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造精神,展现了他们生疑、质疑,表达自己独特见解的能力,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自身思维品质和认识能力的过程,这是学生自主发展的过程。

(四)老师的问题还能起到组织课堂教学,让学生推动学生的作用。

比如“你能告诉大家你为什么提这样的问题呢”,“你能告诉别人你是怎样读懂每一个自然段的吗”等等。

二、教师的提问要考虑到学生的思维特点

就整个小学阶段看,问题教学一般是由教师问为主逐渐过渡到学生问为主,是一个由教师提出问题,到教会学生提出问题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尤其要根据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来进行。

[案例四]《平平在家里》教学片断

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平平上二年级了,还没戴红领巾,心里怎么不着急呢!”教学时教师不必讲:“这是因果关系的复句,前半句是原因,后半句是结果。”这样的术语对低年级学生来说稍显复杂,教师要用孩子们懂得的话来教,要善于用儿童口头常说的话来教他们。教师可以这样问:“平平几年级了?为什么还没戴上红领巾?”或者问:“平平为什么着急啊?”学生就会知道平平着急的原因,学生具体地知道了原因和结果,但不必讲“原因”和“结果”两个术语。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性,此时的思维主要依赖于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以及他们的彼此关系来进行,这个阶段老师的问题承担的主要功能就是将教学的重点、难点、抽象的知识点等化为一个个孩子们容易理解的问题,孩子思考了,回答了这些问题。目标也就达到了。

中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具体跟抽象两者趋向平衡。高年级则变成抽象概念思维为主要形式。经过低年级的训练,学生对句子的理解就更深了,能自己试着理解句子了。到了中高年段还要侧重句子的深刻内涵,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再如《我的老师》里讲,“苏老师红肿着眼睛进来了”。为什么红肿着眼睛啊?必须联系上下文,因为上面说这是总理逝世的第二天,前一天听到总理逝世难受,哭肿了。此类问题就应在老师的引导下由学生来提了。

课堂提问是一门高深的“艺术”,教师要精心设计好每一个提问,充分调动学生的每根思维神经,创建灵动的高效课堂。

论文作者:顾明衍

论文发表刊物:《语言文字学》2016年3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9

标签:;  ;  ;  ;  ;  ;  ;  ;  

精准提问,创设灵动课堂论文_顾明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