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费调君

BIM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费调君

浙江明业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浙江绍兴 312000

摘要:我国在开展工程造价管理时,其传统方式为手工绘图方式,依据工作经验对其进行估价,通过技术不断发展,使其造价管理方式演变为如今的电脑绘图计算,并利用清单模式和定额模式对其进行估价,使这项工作更具准确性的特点。在工程造价管理下,其管理方式已经逐步完善,但是企业工程造价管理和目前社会发展、经济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并和行业发展出现较大距离,具体表现为:造价管理缺少一定的精细化和信息化,且整体管理水平较低。企业如果未对以上问题进行及时解决,直接阻碍了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并从某种程度上阻碍企业的发展,因此企业应对BIM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给予高度视。本文论述的重点内容BIM 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及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BIM技术;工程造价管理;应用;发展趋势

就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来看,BIM技术的应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这些软件还只是被运用到我国的工程招标阶段,也就是说,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以进行深入的挖掘,并且随着我国现代化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BIM技术的不断成熟,传统的造价管理将会退出历史的舞台,多维度、多角度设计与计算的信息时代——以BIM技术为核心的时代已经到来。

1对BIM技术进行分析

BIM技术(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是指建筑信息模式,它主要是由建筑工程多项内容组合而成,例如:建筑原件性质和数量,空间地理信息等,它以项目生命周期为基础,对建筑工程进行全过程控制。BIM作为建筑学重要技术、方法之一,同时也是建筑项目整个过程的一种展现,即对项目操作流程和信息进行整合,从而建立数字信息模式,使传统图纸平面形式演变为立体、多角度的效果图。在对BIM技术进行运用时,它在管理、设计和建造方面的应用,实现了数字化的管理,使其管理具有集成化、信息化的特点,保证整个建筑项目更具有科学性。而将BIM技术应用于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不仅可以达到高效的管理效果,而且还能对工程造价失控现象、其他风险进行有效控制。在对BIM技术特点进行分析发现,其自身特点主要包括优化型、可视化以及协调性等。首先,优化型特点,BIM技术模型可以直接展现规则信息、几何信息与物理信息等,基于BIM技术,对项目给予优化处理。其次,可视化特点,BIM技术的运用可以直观展现施工图纸,防止出现施工图纸重复等问题,从而简化建筑施工。最后,协调性特点,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工程时由多个部门和角色相互协调而成,有利于完成工作项目。但是,在传统协调模式中,当问题出现时需要双方或多方相互协调完成,不仅延长施工周期,而且还会造成时间上的浪费。BIM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使其在相互协调的同时,形成完整的协调数据。

2我国目前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分析

2.1工程造价不能全程控制

由于我国建筑行业实行现代化的程度较慢,尤其是在工程造价管理方面,没有一个完整的、系统的管理体系模式,而作为工程建造商也没有对建设项目进行全程管控的管理意识,在这种状况下,难免会造成各单位只重视自身利益,出现各自为政的局面,使工程造价出现混乱管理,得不到全程的把控。

2.2工程造价数据分析不到位

一般的造价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概算编制、预算编制和结算编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各个阶段的重点不同,要求也不一样,造成三个阶段的数据结果联系不大,没有对工程造价本身带来数据上的分析与关联,这种造价数据与工程建设严重脱节的现象,使各个阶段的编制数据分析不到位,导致工程建设不仅被动,而且劳动量大,消耗时间长,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最终还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2.3数据实现不了共享

任何一项工程的建设都会存在很大的风险,而其中的风险之一就来自于工程造价信息不能进行有效的整合与共享,各个工程方都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工程的施工与建设,造成信息混乱、传递不畅、结构复杂等状况,其根本原因就是在整个的工程建设中缺少一个可以进行共同交流与协调的平台,也就是缺少象BIM技术一样的模块来使工程的设计、施工到最后的收尾等各个环节的联系与共享。

3 BIM技术应用于工程造价管理的具体措施

3.1设计阶段

在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设计阶段作为主要组成部门,其直接关系到后期造价控制的顺利开展。目前,在我国建筑行业中,通常是选择限额设计方式进行管理,即利用项目可行性的分析报告,将其投资估算合理规划与方案设计中,实现投资支出、资金利用的合理性。传统工程造价管理时将水电和土建等项目分割进行,但该种方式会加大图纸审查难度,将BIM技术应用其中,促使设计单位和业主等积极参与项目设计中,并多角度审查施工图纸,及时发现不合理等问题,避免后期施工图纸的更改。

3.2施工阶段

在建筑工程众多特点中,施工周期长、涉及范围广尤为明显,在建筑项目施工阶段,将BIM技术合理应用于工程造价管理,可以改善整体管理工作效率,其中审核人员应结合BIM中历史数据,利用信息技术对数据进行模拟计算,从而计算与分析工程各施工环节实际消耗量,并完成输出与汇总等工作,确保限额领料真正发挥自身价值。除此之外,BIM技术利用自身碰撞检查,帮助相关人员顺利完成图纸的审核工作。同时,BIM技术还可以对施工现场给予实时监测,实现多角度的管理模式。

3.3验收阶段

在BIM模式中,其信息含量相对较大,且具有公开、透明的特点,不仅能降低施工单位、建设单位出现验收问题,而且BIM技术可应用于工程资料的结算工作,使其结算资料具有完整性的特点,从而促进工程顺利竣工,并对工程验收工作提供数据上的支持。

4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下,BIM技术随之进行着进步,但是BIM技术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其软件还未实现统一的管理目的,而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还存在各种问题。因此,企业需要对BIM技术进行全面分析,真正掌握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重点的作用,并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将BIM技术合理应用于工程的设计阶段、施工阶段、验收阶段等,实现工程造价的信息化、标准化、科学化管理,促使BIM技术真正发挥自身价值,从而推动企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蔡年.浅谈BIM对施工单位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价值影响与应用[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10).

[2]周于惟,张雪,应悦,等.BIM在工程项目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论文作者:费调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4

标签:;  ;  ;  ;  ;  ;  ;  ;  

BIM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费调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