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成人教育的质量观与质量指标体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质量论文,指标体系论文,成人教育论文,试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高成人教育质量,不可不涉及到对教育质量如何评价亦即如何界定质量标准这一基本问题。本文拟从成人教育工作的整体要求出发,试以探索成人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的质量指标体系作为解决评价标准问题的前提。
一
对教育成果作综合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特定社会历史阶段人们所遵循的价值准则,或者说某个时期的教育成果综合评价实际上是从一个侧面具体体现了那个时期的人们所持有的价值准则。因此,探讨教育质量的高低时总是就某种价值准则为参照系来说的。从来就没有脱离价值准则的质量观,也没有超乎任何价值准则的质量观。成人教育是出于某种需要而发展起来的,这种需要影响着评价成人教育质量的价值准则。这种需要包括两个方面:社会的和个人的。
大量研究已经充分表明,人的需要从来就不是简单的主观愿望,而是特定社会条件下的产物。英国学者斯宾塞把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的关系表达得十分透彻:“从远古直到现在,社会需要压倒了个人需要。”作为特定社会条件下的产物,人的需要可以说就是社会需要的一种具体化。但两者毕竟不是一回事,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也反映在人们不同的成人教育质量观里。有的人主张以人的需要为着眼点,着重从人的个性发展和收益方面来衡量质量。有的人则主张以社会需要为着眼点,着重从社会的要求和效益方面来衡量质量。为了便于讨论,姑且把前一种称为“个体说”的质量观,后一种称为“社会说”的质量观。
成人教育质量观的个体说以个体的工作人格和工作特点为参量,来衡量教育质量的高低。所谓工作人格,是指个体自身的职业期望、所处的社会经济层次、生理需要以及为满足生理需要而对工作产生的心理需要工作技能等等。所谓工作特点,则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内在机遇,包括独立工作、发挥能力的机会,成功的可能性等;(2)外在评价,包括领导、同行的看法等;(3)政策性奖励,包括待遇、晋升的可能性等。
受教育者作为教育直接作用的对象,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付出了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成人教育的受教育者有一个不同于其他教育类型受教育者的显著特点,这就是:成人教育的受教育者往往是有职业的成年人,或者虽然还没有职业却已经选定了某种职业类型的成年人。这些人希望自己付出代价之后,作为回报,可以在目前或未来的工作人格和工作特点之间建立和谐的匹配关系。具体地说,当工作人格和工作特点这两个参量处在对应、协调的状态中时,受教育者就感到受教育的收获大。这时,教育质量评定为高。当两个参量之间出现较大的反差时,受教育者暴露出不满的情绪。这时,教育质量评定为低。
成人教育质量观的社会说是围绕着成人教育的生产性展开的。成人教育使人力资源向智慧和能力优势的转化成为可能,并且也使智慧和能力优势向生产力的转化成为可能。这种生产力会在生产中创造出远远超过教育成本的价值。人们就是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成人教育的生产性的。具体地说,便是:
第一,成人教育为企、事业单位输送专门人才,培养技艺性的劳动者。这些专门人才和劳动者的出现从数量和质量上给企、事业单位的劳动人员构成增加了科技含量,为经济的增长提供了人力资源;
第二,成人教育在培养人才的同时,也推动了科技的普及和发展,而科技的普及和发展又刺激了经济增长的速度。
对于成人教育的生产性,可以用一些调查研究的成果来说明。经济学者对我国一个县的调查统计结果表明,如果使每个农户的所有成员多接受一年的教育,农业产量便可增加8%;如果每个农户的户主多接受一年的教育,那么,农业产量便可望增加3%。还有人进行过这样的统计:当代职工文化水平每提高1%,社会生产率就可以相应提高4%(转引自张楚廷者《教育协同效应研究》,200页)。
然而,教育归根结底还只是一种间接的、潜在的生产力,而不是直接的、物化的生产力。受教育者在学习期间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并没有立即转化为直接的、物化的生产力。这其中还有一个知识、技能与实际的具体工作相适应的过程。这就需要有一个时间间隔。这种间隔过程带来了知识转化滞后的问题。另外,受教育者在学习结束后的未来工作中还有一个能否使知识和技能适应工作的需要,能否在工作中发展潜力,发挥较大的作用,作出较大的成绩的问题。因此,要使成人教育达到高度的生产性,必须解决知识转化滞后和发展潜力的问题。诚然,拖长知识转化滞后的时间和阻碍发展潜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既有环境方面的原因,也有用人方面的原因。但是,教育本身的原因在一般情况下却是举足轻重的关键。
在这里,有必要区分两种不同的经济效益。一种是就教育机构本身来衡量的经济效益,另一种是就用人单位乃至整个社会而言的社会经济效益。从教育机构的观点出发,我们将前者称为直接效益,而将后者称为间接效益以示区别。社会说的质量观更多地是从社会的即间接的经济效益来说的。在教育投资相同的情况下,滞后的时间越短,潜力的发展越大,适应的程度越高,那么,这种经济效益就越大。反之,经济效益就越小。教育的这种经济效益便是构成成人教育质量观的社会说的一个参量。效益大,意味着教育质量高;效益小,就说明是教育质量低。因此,为了提高教育质量,争取较大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就必须瞄准市场和生产等社会需要来办成人教育,以便缩短知识、技能转化滞后的时间,使受教育者较快地适应工作,在工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
无论是个体说,还是社会说,都不能以单一的标准来评定质量的高低。从个体方面来看,要做到使工作人格和工作特点相匹配,首先就必须要求受教育者在知识、能力、生理,乃至心理素质和道德行为方面达到一定的发展水平。从社会方面来说,既要争取较大的经济效益,还要考虑教育机构本身的投资效益。同时,还应该以较为长远的目光来考察成人教育对人才结构布局的影响以及对现有生产或工作方式所带来的技术上、工艺上的变革。据此,可以提出评价成人教育的教学和管理工作质量的一个指标体系。
成人教育的教学和管理工作的质量指标体系(简称成人教育质量指标体系)包括两大系列,一是物质质量指标,二是精神质量指标。物质质量指标又分为教育指标和经济指标:精神质量指标则分为思想行为指标和社会影响指标。每个子系列的指标中还包含了一些更具体的参量。如下图所示:
从上文可以看到,质量实际上是一个动态的概念。这里的成人教育质量指标体系是以当前科技发展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为背景提出来的。据此,对体系中的各个参量作如下的简略说明:
教育性指标可分解为能力、知识和生理等三个参量。这个指标主要是从成人教育所培养的学生素质的智能要求方面提出的。能力参量是用来衡量学生通过学习之后所具有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独立学习的能力和探索新问题的能力。知识参量用于衡量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尤其是专业对现代科技发展趋势的适应情况。至于生理参量则是用来检查学生适应快节奏工作的身体素质。
经济性指标包括两个参量: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这个指标是为运用市场经济规律来评价成人教育而提出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出现给成人教育的管理工作提出新的课题。政府教育部门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对成人教育由原先的计划管理转变为宏观调控,成人教育因此不但可以直接接受市场经济的调节,而且有了较大的自主权,有利于在竞争中实行自我改造,自我发展。然而,由于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周期缩短,成人教育的专业设置和专业层次的增减频率相应地提高了,因此,在运用培训自主权,研究应该设置哪些专业和专业层次的问题时,不能不认真考虑教育的社会经济效益的问题。
成人教育事业也同企业生产一样,既要投入一定的经费,也要保证产品的销路。不过,教育的产品是培养出来的学生,而销路指的是这些学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的程度。对成人教育的直接效益的考察实际上就是对教育的投资效益进行评价。考察成人教育的投资效益当然不能只看用人单位对学生表现的反馈。教、职工的工作效率、建筑及其设施的利用率、图书和其他教学设备的利用率、实验和实习的效益等等,都与教育的投资效益有着密切的联系。成人教育工作中应该力求提高这些相关因素的效率,降低学生的培养成本,以便更有效地使用教育经费,使投资效益得到提高。
思想行为指标包括心理素质和道德行为等两个参量。这个指标是从学生素质的心理和道德要求方面提出来的。我国社会学者曾经尖锐地指出,改革开放使具体表现在人口与资源及环境的关系、经济体制、政治体制、观念文化、城乡关系等方面的原有社会结构的不合理性暴露出来了。急剧变革所引起的一定程度上的社会动态失衡使人们的社会价值取向随着失衡,道德水平下降。社会价值取向失衡集中表现在重价值、轻道义,重目的、轻手段。道德水平的下降则突出表现为社会理想的缺失,职业道德、社会道德水平的下降,等等(详见《光明日报》,1994.10.26)。在这种情况下,强调学生在心理和道德方面的素质要求就显得更加重要。成人教育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成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人才。这些人具备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个人品德,摒弃唯利是图、投机取巧等错误的价值观念,在当前人们越来越看重现实利益,尤其是经济利益的时候,能够注意使自己的行为不超过社会规范规定的合理限度。总之,这些人应该是道德高尚,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踏踏实实地工作,讲究实效,尽职敬业的现代劳动者。
社会影响指标包括两个参量:人才布局和技改水平。前者是从成人教育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对一个地区的科技人才结构的布局所带来的变化和影响来说的,而后者则是从成人教育对提高一个地区的科学技术水平以及促进与之相关连的生产工艺和方式的改进所做出的贡献来说的。今天,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化,已经把各个层次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作为劳动力资源推向市场,成人教育为了满足市场经济对各种人员的部分需求,对所培养的学生在专业结构和水平层次的要求方面需要进行一些必要的调整。考察成人教育对科技和生产工艺、生产方式的影响,有助于全面评价成人教育质量。
标签:成人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