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药敏谱分析论文_陈婕1,冉津2,龚国忠1(通讯作者)

(1遂宁市中心医院检验科 四川遂宁 629000)

(2雅安职业技术学院检验系 四川雅安 625000)

【摘要】目的:基于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分泌粘液形成生物保护膜的原因,研究其临床药敏谱,给临床提供可靠地实验结果,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2016年临床标本分离出的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67株作为研究对象,上机鉴定,鉴定出是铜绿假单胞菌后采用K-B纸片扩散法测试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对14种抗菌药物的活性,记录分析结果。结果:67株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对美罗培南、舒普深的敏感率为100%,亚胺培南的敏感率97.2%,替卡西林/克拉维酸钾的敏感率为86.9%,多粘素E的敏感率为80.6%,而哌拉西林的敏感率为48.6%,氨曲南的敏感率为22.2%。结果显示美罗培南、舒普深效果最好。结论:本文研究发现,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因其分泌粘液,形成无色清亮透明菌落,上机无法完成药敏实验,因此可以选择敏感性高的美罗培南、舒普深等药敏纸片进行药敏实验。

【关键词】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药物敏感试验;耐药;生物膜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5-0047-02

Analysis of drug sensitivity spectrum of the mucoid Pseudomonas aeruginosa

【Abstract】Objective Based on the reasons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protective biomenbrane of mucus from Pseudempnas aeruginosa,to study it's clinical drug sensitivity spectrum,so as to provide basis for reasonable selection of antibiotics in clinical practice.Methods We collected 67 strains of mucoid Pseudempnas aeruginosa from clinical samples in our hospital from 2014 to 2016 as the research object,identification on the machine,after Pseudomonas aeruginosa was identified,the activity of 14 antimicrobial agents was tested by K-B disk diffusion method,then record and analysis the results. Results All of the 41 strains of mucoid Pseudomonas aeruginosa,the sensitivity of meropenem,Sulperazon was 100%,the sensitivity of imipenem was 97.2%,the sensitivity of ticarcillin/potassium clavulanate was86.9%,the sensitivity of multi-cadherinn E was 80.6%,while the sensitivity of piperacillin was 48.6%,aztreonam was 22.2%.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best antibiotics were meropene and Sulperazon.Conclusion This study found that,because of the mucoid Pseudomonasaerug inosa secretes mucus,forming a colorless and transparent colonies,drugsusceptibility testing can not be completed on the machine,so we can choose the high sensitivity of drug paper such as meropenem,Sulperazon to complete the antibiotics susceptibility testing.

【Key words】Mucoid Pseudempnas aeruginosa; Antibiotics susceptibility test; Resistance;Biomenbrane

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常见的条件致病菌,本菌为专性需氧菌,属于非发酵革兰氏阴性杆菌。菌体细长且长短不一,有时呈球杆状或线状,成对或短链状排列。菌体的一端有单鞭毛,在暗视野显微镜或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可见细菌运动活泼。生长温度范围25~42℃,最适生长温度为25~30℃,特别是该菌在4℃不生长而在42℃可以生长的特点可用以鉴别。在普通培养基上可以生存并能产生水溶性的色素,如绿脓素与带荧光的水溶性荧光素等。在血平板上会有B-溶血环。铜绿假单胞菌分为黏液型和非黏液型。虽然外观上不一样,但经报道两种形态的血清型无明显差异[1]。因此尚可根据CLSI解释标准选用抗生素进行药敏试验。但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产生大量藻酸盐更易形成生物膜,从而逃逸机体免疫清除或增强对抗生素的耐药性,给临床常规治疗带来了困难。非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在渗透压较高,NaCl较多,磷酸盐较少等环境条件下易转化为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2]。本文针对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分析常规抗生素对其的体外活性情况,以便给临床提供可靠的实验结果,更好的选择抗生素进行治疗。

1.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

收集我院2014年-2016年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肺部感染的患者67例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年龄65,男性17例,女性24例。每位患者做痰或肺泡灌洗液标本培养,痰标本要求是涂片镜检上皮细胞≤10/LP,白细胞≥25/LP,符合痰培养标准的标本。肺泡灌洗液由临床医生无菌操作获取,分离致病菌为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所有标本分离出的致病菌菌排除了污染。

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细菌鉴定卡、VITEK-2均为法国梅里埃公司提供,M-H琼脂由重庆庞通医疗器械公司提供,药敏纸片由康泰生物科技公司生产。

1.3 细菌鉴定与药敏实验

标本培养和纯化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三版进行。初代标本分五区划线接种在血平板上,置于35℃、5%的CO2孵箱培养12~24h,在血平板上3~5区有疑是菌落生长的才处理,菌落生长为无色、小露滴样、边缘不规则、不溶血、清亮透明菌落。转种到血平板上纯化,再经18~24h培养后长大而融合、粘稠、透明胶冻样菌落,原始区可有绿脓素与带荧光的水溶性荧光色,菌落溶血不典型可有可无。有铜绿假单胞菌的特殊气味。分纯后使用梅里埃公司提供的自动鉴定仪以及原装鉴定卡进行细菌鉴定。同时选择美罗培南、舒普深、哌拉西林、头孢他啶、亚胺培南、多粘素E、替卡西林、阿米卡星、替卡西林/克拉维酸钾、哌拉西林、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头孢吡肟、氨曲南药敏纸片做K-B纸片扩散法药敏实验。细菌鉴定为铜绿假单胞菌根据细菌菌落特性判断为黏液型。记录药敏结果。

1.4 质控菌株

铜绿假单胞菌TACC,大肠埃希菌TACC,金黄色葡萄球菌TACC,阴沟肠杆菌TACC,均购自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

1.5 统计分析

细菌药敏间耐药性比较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药物敏感性

67株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中,63株来源于痰液,4株来源于肺泡灌洗液。此菌对14种抗生素的药敏结果显示美罗培南、舒普森效果最好,敏感性为100%,而效果较差的哌拉西林敏感性为48.6%,氨曲南22.2%。其他抗生素敏感性结果如下表。

表 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的药敏结果

3.讨论

铜绿假单胞菌广泛分布在自然界,条件致病菌,当人的机体免疫力下降黏液型铜绿的情况下,如化疗、插管、手术、患代谢性疾病及大量使用抗生素等情况下引起宿主防御功能降低或菌群失调,引发感染。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是铜绿假单胞菌的一种,黏液型铜绿表面存在以藻酸盐为主要成分的黏液,形成生物膜。是细菌为适应环境和有利于生存,黏附于生命或无生命物体表面时分泌的由多种多糖蛋白组成的复合物,生物膜也被称作胞外基质,使细菌相互粘连,形成一种特殊细菌群体[3]。黏液铜绿假单胞菌在麦康凯平板上,35℃,18~24h即长成为无色、光滑、融合、粘稠、胶胨样大菌落,成块、片状[4]。

该菌容易黏附在气道黏膜上,因此有人认为该菌是引起起慢性难治性肺部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本文的标本绝大部分来自中老年人,感染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与免疫力强弱有关,年龄大免疫力降低或许更容易感染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是导致呼吸道疾病的原因之一。大部分患者存在严重的基础疾病,较长的的病程,在支持治疗操作如雾化、人工吸痰等情况下。加大了感染机率[5]。有研究表示在黏液型与非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在体外培养药敏实验显示两者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性有明显差异。结果显示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低于非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6]。在临床上抗菌药物治疗效果却是相反。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体外药敏试验只是测试了生物膜外游离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并不能反映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被生物膜包裹内菌体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敏感抗菌药物敏感性强于非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敏感性[7]而黏液性铜绿假单胞菌在体内生物膜存在的情况下,黏液性型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远远高于非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所以在治疗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感染时,应考虑其生物膜的存在。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的耐药机制有以下几点[8]:(1)弥散屏障:其生物膜的三维结构作为保护膜阻挡抗菌药物对膜内的渗透和胞内多糖含有抗菌药物水解酶,使药物失效。(2)微环境梯度:生物膜的各种成分由外向内呈梯度下降,其细菌生长缓慢或停止,对药物的敏感性下降。(3)抵抗型:生物膜产生后,细菌可表达一些特殊的、具有保护性的生物表型,从而导致耐药[7]。由此研究可看出生物膜对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的重要性,如果想要提高对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的治愈率,应着力与对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的破坏。有研究表明大环内酯类抗原能够通过对生物膜的抑制作用,使抗菌药物容易通过生物膜[9]。调节免疫,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抑制铜绿假单胞菌的一些毒性因子而增强其他抗铜绿假单胞菌药物的活性,改善疗效。克林霉素能使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的藻酸盐减少,使左氧氟沙星容易通过生物膜,加强杀菌效果[10]。在临床用药中大环内酯类药物与敏感抗菌药物合用均能有效控制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所致的感染[11]。

由表一可见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对舒普深和美罗培南的敏感率为100%。多粘菌素E、替卡西林、替卡西林/克拉维酸钾、亚胺培南的敏感率较高,因作为临床的首选用药,舒普深能够在细菌繁殖期抑制敏感细菌细胞壁粘肽的生物合成而达到杀菌作用,美罗培南能够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而产生抗菌作用。这两种药能够对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的生物膜起到破坏的作用,从而杀死细菌。

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逐渐增强,因此,临床医生因在治疗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感染时充分考虑其生物膜的影响因素。合理选择联合用药。检验细菌室也应该在发现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时尽早给临床报告。

【参考文献】

[1]孙淑红,胡晓峰,刘晓红,等.黏液型和非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比较[J].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2009,2(6):345-348.

[2]马颖,桓新.临床标本中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的分离及耐药性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3):10-107.

[3]高巧营.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形成的研究进展[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1,10(2):158-160.

[4]周庭银,赵虎.临床微生物学诊断与图解[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41.

[5]徐黔宁,王伟平,张仙森.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分布及药敏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2):213-214.

[6]汪复,朱德妹,胡付品,等.2009年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0,10(5):325鄄334.

[7]朱涛,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分析[J].检验医学2011,26(10):698-700.

[8]高巧营.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形成的研究进展[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1,10(2):158-160.

[9]张文元,杨亚冬,唐靓.十四元环大环内酯类对细菌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及对环丙沙星的增效作用[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5,15(11):1288-1289.

[10]李鸿雁,夏前明,李福祥,等.克林霉素对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影响[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4,29(10):875-878.

[11]罗甫花,蒋晓军,姜维.粘液型铜绿假单胞菌42株耐药性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3,29(16):2496-2497.

通讯作者:龚国忠,主管检验师.

论文作者:陈婕1,冉津2,龚国忠1(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7

标签:;  ;  ;  ;  ;  ;  ;  ;  

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药敏谱分析论文_陈婕1,冉津2,龚国忠1(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