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用电工程线路管理工作也呈现出全面优化的态势,在电力输送供应体系中,输配电管理系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需要相关部门结合实际情况,针对具体问题展开具有实效性的管控措施。本文对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的基本情况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对其存在的问题和优化技术展开了讨论,旨在为研究人员提供更加有价值的技术建议。
关键词:输配电;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措施
引言
在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运行过程中,由于受到地区差异性因素的影响,不同区域存在不同的特征,相应的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安全隐患问题,需要相关部门结合实际问题进行集中探索和深度研究,建立健全系统化的管控机制和控制措施。
1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基本情况分析
在电力输送供应系统中,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是关键元素,是将电力从变电站直接输送到电力系统输配电变压器中的基本载体,同时,要在经过输配电变压器后,最终将电能直接传递给用户终端。在这个过程中,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能负载低压电和高压电,传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是最基本的参数。另外,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的构成元件中,导线、绝缘子、杆塔以及避雷线等是基本的组成部分,其中,对于导线有特殊要求,必须要保证耐腐蚀、耐磨损以及导电性能较高的材料。而绝缘子则主要是为了有效维持导线和杆塔的结构,确保两者不会出现导电问题,杆塔能将导线以及避雷线有效连接在一起,确保支撑效果符合预期。除此之外,需要借助金具有效加固导线和绝缘子,升级整体系统质量。
2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线路质量问题
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的质量是安全运行的前提条件,部分企业为了缩减成本,选择质量较次的材料,以次充好,产生材料规格尺寸不符合安全性能的问题时常发生,不仅会导致安全性受到影响,也会增大线路损坏以及接地故障的频率。
2.2 线路环境气候方面的问题
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为了能够更多的满足人们的用电需求,会不可避免的需要穿越气候环境较为恶劣的区域,搭建高架输配电线路杆塔,这些地方环境极具挑战,会伴随风沙、雷电等自然现象,可能会引起输配电线路的闪络,造成输配电线路出现短路或跳闸的现象。另外,当铺设的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所在区域遇到暴雨现象时,可能会出现线路故障,如绝缘子污闪、线路电压污闪及漏电等,也可能线路杆塔的地基受到长时间暴雨的侵蚀,出现地表下陷的问题,可能引发杆塔倒塌,或者遇到山区泥石流及滑坡现象,推到杆塔,给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的安全运行带来隐患。再如,若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所在区域是高温或者高寒气候,线路元件的耐用性就会大打折扣,随之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的电压稳定性及供电安全性也会下降,会大大缩短线路的使用周期。
2.3线路自身问题
实际上,线路工程的整体水平与线路材料的使用有着很大的关系,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之下,很多商家都进行劣质线路材料的贩卖,一旦这些输配电及用电线路使用到工程项目当中,这些低质量的线路材料必然会影响到整体线路的运行能力与水平。除了线路自身材料问题之外,线路自身的性能与适用性也影响电路的安全运行,如果不能够选择恰当的线路,同样不利于输配电及用电线路的建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的优化技术
3.1优化风险评估机制
在实际施工作业过程中,要想从根本上提高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管理效果,就要积极建立和应用风险评估机制和管控措施。第一,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也被称为LEC评价法,能有效衡量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作业潜在危险性,借助相关参数对危险程度进行评定。 D=L×E×C ,其中, D 表示的是作业条件的风险值, L 表示的是作业发生危险的可能性, E 表示的是从业人员在不安全环境中的频繁度, C 表示的是发生危险后产生的后果。若是按照1-10分制对 L 进行计算的话,10分表示完全可能预料,1表示完全意外、但可能性很小。对 E 进行计算,10分是连续暴露,1分是每年一次暴露。对 D 进行评价,分数值在320以上,则风险等级为1级,需要停止作业;分数值在160到320之间,风险等级为2级,需要立即对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进行整顿处理;分数值在70到160之间,风险等级为3级,存在显著风险,需要立即对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进行整改;分数值在20到70之间,风险等级为4级,存在一般危险,需要注意。
3.2 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的绝缘子防污技术
绝缘子是输配线电路设施中一个重要的材料,绝缘子一般长期暴露于室外,在天气影响下,室外的环境会使得绝缘子表面受到污染,如沾上污渍或沙土,如果不能及时的清理,在遇到雷雨天气时,表面存在的物质会增加绝缘子电导和泄露电流的现象,导致绝缘子本身的功能下降,再无法发挥绝缘体的作用,所以必须要经过不断地维护修理,及时的解决问题,所以必须掌握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的绝缘子防污技术,比如带电水清洗方式,可以全面清理绝缘子表面的污染物;也可以安装电流泄露监视系统,在发生泄漏时可以及时的发出警报,形成预警装置,进而及时的清洁;可以在绝缘子表面均匀的涂抹硅油、地蜡等物料,能够避免绝缘子表面受雨水冲刷而过于潮湿,也可阻止水流进入,避免出现电流泄露的现象。
3.3强化输配电及用电线路材料检测
电网工程项目建设的基础就是各类线路材料,因此在日常的工作中要强化对输配电及用电线路材料的检测。在工作开展中首先应该注重线路材料生产厂家的选择,不应该为了提升资金的利用效率而选择没有保障的线路生产者。其次,在输配电及用电线路应用在电网工程之前,有必要对线路进行事前的检查与测试,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线路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跳闸、绝缘等问题。最后,在线路材料应用在具体的工程时,还要注重线路安装的准确性,这样才今后线路的运行中才可以安全、可靠。
3.4电路防风技术
对于输配电及用电工程处在大风天气工作运行区域,其线路运行的稳定性必然会受到一定影响。为此,电路防风技术人员应通过提高基础的牢固性,来降低风力对线路运行的影响。具体来说,就是为了保证塔杆完整及其防风着力点,可适当增加杆塔数量以及利用硬质材料,来提高输配电线电路的拉线力度和密度。这就能有效避免输配电线路因风力过大而出现大面积倒杆问题。
结语
总而言之,在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管控项目建立和运行过程中,要积极落实更加系统化的保障机制,从安全供应环节出发,建立健全稳定性较高的管控机制,为项目升级提供保障,不仅要提高线路的整体质量,也要优化维护管理措施,确保技术类型和管理机制符合预期,为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的安全运行奠定坚实基础。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作为电力系统架构重要环节,在保障电力能源稳定安全供应环节起到关键作用。在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运行安全保障措施上,应从线路材料的质量控制、线路巡检制度的完善、绝缘子防污技术及防雷防风技术的运用等多个方面入手,以不断提高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的运行安全性及稳定性。
参考文献
[1] 曾贞敏.浅谈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的问题及其技术[J].信息系统工程,2016,44(04):65-67.
[2] 李强.浅析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的问题及其技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19(18):1219-1219.
论文作者:毛合旭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2
标签:线路论文; 输配电论文; 工程论文; 绝缘子论文; 杆塔论文; 材料论文; 作业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