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排污许可管理制度论文_刘庚鑫

浅谈排污许可管理制度论文_刘庚鑫

摘要:作为一项环境管理措施,排污许可制度在污染物控制以及环境管理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排污许可制度的起步比较晚,并且还面临着配套立法有待完善以及公共参与度低等一系列问题。排污许可证制度实施效果不尽如人意,未能满足加强污染物排放控制的需要。鉴于此,本文浅谈了排污许可管理制度的现状与完善。

关键词:排污许可;管理制度

1我国现行排污许可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正处于各项环境管理制度改革关键期,实行排污许可证“一证式”管理,形成系统完整、权责清晰、监管有效的管理格局的改革目标已经确定。但是对比国外排污许可管理制度,我国排污许可管理制度尚存在法律支撑不足、技术规范不完善、管理方式落后等问题。

1.1相关法律制度不够完善

尽管排污许可管理制度在我国拥有部分法律保障,但是依然缺少专项法律方面的指导,无法对排污许可制度的落实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意见,从而使各个区域间排污许可制度的改革与创新无法顺利进行。特别是缺少详细具体的限制措施,无法对那些排污企业进行有效的威慑,降低了惩罚的力度和影响力。比如在企业出现超出排污许可或是违反了排污制度的情况时,却没有详细的法律可以进行惩处,缺少专项惩罚标准。

1.2关键技术问题未能突破

我国环境管理存在多套数据并行问题,数据来源于环境统计、污染减排及排污许可等不同口径,但由于环境统计数据核算惯用物料衡算法或排污系数法较少考虑企业执行标准和实际监测数据的应用,致使同一企业环境统计与排污许可等不同口径核算结果之间相差较大,降低了数据权威性。此外,受限于污染物排放核算技术规范,排污许可证发证范围和种类仍有缺失,重金属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未全面涵盖,“小三产”等部分企业未纳入排污许可管理,各介质统一发证存在技术难度。

1.3管理方式落后

目前排污许可工作的管理方式落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管理以监督为主。目前我国排污许可管理仍以政府部门对企业的监督管理为主,对企业的责任义务要求缺乏细致分解,未实现企业污染物排放专业、精细化管理,导致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

(2)培训体系不健全。排污许可证的核发与监管是一项技术性和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对实施人员业务素质要求较高,目前我国针对环境管理和企业环保人员的排污许可系统培训尚少,致使排污许可制度专业化管理不够。

(3)排污许可管理制度定位不够明确。目前,排污许可制度实施仍依附于总量控制制度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日常监管工作开展常让位于污染减排核查核算、环境统计等任务,导致排污许可证“只发不管”、“只领不守”等现象凸显,排污许可制度的实施流于形式。究其原因,主要是排污许可制度各方权力、责任未明确,致使排污许可这一环境管理制度未充分发挥其改善环境质量的作用。

2对策措施

2.1健全法律法规,深化制度改革

国家层面应加快出台排污许可专项法律法规,明确排污许可制度定位,树立排污许可制度的核心地位和权威。同时,构建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作为各地推行排污许可制度的核心依据。在定位上,按照“持证排污、按证排污、依证监管、照证执法”原则,明确排污许可证作为企业守法文书、政府执法依据、公众监督平台的核心地位;在内容上,明确发放程序及范围、污染物管理种类、许可量及排放量核定方法、许可条件及各方职责等要求,将噪声、固体废物等方面的环境管理要求逐步纳入排污许可证,全面考虑污染物种类,并逐步覆盖各类污染因子,以期最终实现“一证式”管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明确职责划分,重构管理体系

明确排污许可管理制度各方的权利和责任,在合理设置监督管理和违法处罚权利的基础上,构建以企业为排污许可责任主体的环境管理体系。其中,政府作为排污许可证核发和管理的主体,应在确保环境目标可达或改善的前提下,对符合条件的企业进行许可,并以排污许可为手段,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企业污染减排及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环保部门为排污许可证日常监督管理工作的主体,应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对排污企业和地方政府实施监督管理,并将改善环境目标的任务细化分解,加快由监督企业向管理企业的职责转变,监督地方政府实现既定环境目标,履行对区域环境质量负责这一监管职责,推动排污许可制度管理要求落地。同时各级政府和环保部门要加强排污许可制度的宣传工作,积极推动排污许可制度的公众参与,充分发挥排污许可证公众监督平台的作用,通过公众对排污企业进行监督,督促企业落实排污许可主体责任。企业为排污许可证执行的主体,应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严格遵守排污许可证载明的各项环境管理要求,及时将企业各类影响污染物排放的调整和改动上报。

2.3整合数据来源,统一数据采集

应建立一套综合、统一、可录入、可更新的环境数据管理体系。①加强环境统计、污染减排及排污许可间的有机衔接,建立综合环境数据管理信息系统,通过对不同口径数据的校验对比,建立环境数据检验与调整响应机制,最终实现“一套数据”和信息共享。②进一步细化各类核算方法的适用条件,并以排污许可工作开展为契机,推动监测结果在环境数据审核与核算中的应用,避免企业数据因核算方法不同而出现较大偏差。③以统一、真实的环境数据为基础,充分发挥基础数据对宏观决策的支撑作用,为缓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矛盾,提供权威的基础支撑。

2.4完善技术规范,培育技术队伍

应完善各项技术规范,建立健全企业环保台账和信息共享平台。

(1)政府应进一步完善排污许可管理制度实施技术指南、各行业污染物排放核算技术指南、企业台账记录规范等方面的技术文件,加强对排污许可证核发、监管和执行的技术指导,促进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的规范操作,强化排污许可证核发与监管的职责分工,明确排污许可证执行的主体责任。

(2)进一步健全排污许可制度培训管理体系,加强对政府、环保部门及企业相关人员开展专业培训,要求相关人员定时参加排污许可制度再学习,提高相关部门和企业对排污许可证的重视程度,认识排污许可工作的意义和目的,清楚工作内容、程序步骤及技术要点,提高排污许可制度实施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3)对排污企业环保台账实行信息化管理,建立环保台账的抽查制度,并以此为基础建立排放清单信息共享与动态更新的基础数据库,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分析污染源排放的时空特征和行业特征,为重污染天气预警、产业结构调整等宏观决策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2.5强化自行监测,提高数据质量

加强污染源监测管理,细化污染源监测与管理过程的控制指标,将各级各类监测数据纳入信息共享平台。环保部门应加强环境监测数据有效性监管,推动排污企业自行监测工作开展,将自行监测数据作为企业污染源监督管理的有效支撑依据,促使企业加强自动监控设备维护与管理,加大对自行监测的人力、物力投入,逐步实现固定污染源自行监测全覆盖。环保部门还应建立针对企业自行监测方案、监测设备、数据真实性等方面的考核和现场检查制度,提高自动监测数据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排污许可制度对于我国的环境治理来说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各种因素的制约下,这种制度在实施过程中还会受到一定的限制,无法将作用完全发挥出来,无法实现预期的目标。针对这种问题,我国相关研究人员应该加强排污许可制度的研究力度,促进相关管理措施的不断优化,将排污许可制度的环境治理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贡献一部分力量。

参考文献:

[1]宫洪景.排污许可制度在企业中的实施现状[J].绿色环保建材,2019(09):39+41.

[2]王然.浅析排污许可制度现状及未来发展[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9(09):105.

论文作者:刘庚鑫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3

标签:;  ;  ;  ;  ;  ;  ;  ;  

浅谈排污许可管理制度论文_刘庚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