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市场改革需要大智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证券市场论文,大智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从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可以看出,市场要发挥决定性作用。显然,在会议以后,证券市场的市场化改革力度会更大,可能会超出大家的想象,主要是跟证券市场新股发行制度改革有关。应该说证监会包括政府有关部门在新股发行制度改革上做了很多探索,也有过很多折腾,我也参与过其中并提出很多意见,也提了很多批评意见。一个多月前,证监会拿出最新的新股发行方案征求意见。说实话,我是表示了不同看法的。
这涉及我们对改革的理解,现在一般谈改革,误认为只要是改革,就是力度越大越好,而不论是假改革还是乱改革,这其实是很大误区。就像医生治病一样,有病不医肯定误大事,但庸医乱开方子,也会把人治坏甚至治死。改革也是这样,实际上,改革是该改的地方要大胆地改,要克服各方阻力。但在自己都没看清楚的地方,对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都缺乏严密论证的时候,如果乱改,损失可能会更大。
证券市场方面,新股发行的方案确实是市场化的,是新体制下政府干预力度减小,让市场去做选择。从方向上看,是正确的。但是,任何改革都要与中国实际情况相联系。中国证券市场现在是一个高度扭曲的市场,尤其是在今天股价结构性扭曲还很严重的情况下,一下子把门打得很开,就会泥沙俱下。
比如,我们现行的一系列政策中有很多是鼓励资产重组的,使得垃圾股价格炒得很高,借壳成为时髦。这使得整个中小盘股票价格都下不来,造成证券市场结构严重扭曲。上市要求的显性门槛又很低,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大力度推进市场化,实行所谓新股发行注册制,那么,市场结构的调整必然会很强烈,会有大的折腾和动荡。
新股发行注册制,这个讨论和提法已经有段时间了,但很多人对于注册制并没有真正理解。注册制到底是什么?如果美国是注册制的话,每年新发行400家企业,退出400家企业,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这样搞?这种方式是否适合中国?能不能这样搞?如果只是打开发行大门,不放手退出,那么,这个市场肯定会失调。如果我们也搞大上大下,那么中国的法治环境是不是合适?如果中国每年出现几百家退市的,中国证券市场的生态环境就会有重大变化,我们的监管者、中介机构和广大投资者有这个准备吗?
其实,关于注册制,我在《中国股市:假问题和真问题》一书中就分析过。什么是注册制?大学生入学是需要注册后才能上学的,但不能说中国大学是注册制,中国大学是高考分数录取制。因此,你说中国大学注册制就会是一个误导性很大的说法。反过来,如果在美国上市特别容易,还会出现许多中国民营企业甚至到美国场外市场借壳上市的现象吗?直接上主板就可以。场内都是注册制,还费那么大劲干什么?
目前我们的新股发行方案,改革步子本来就已经非常大了。现在三中全会又提出要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新股发行在市场化体制下重启又准备了很长时间,在这个大背景下,如果在各种力量推动下,很快过渡到低门槛的注册制新股发行制度,会使得证券市场成为三中全会后,市场化步子最大的。
不是任何改革都越激进越好。证券市场也是这种情况,大踏步地市场化,像新股发行注册制,而不考虑所有条件是否配套成熟,一旦强行推动,证券市场的波动就会特别大。改革最忌讳的是开始没想清楚,步子就迈得特别大,出现了问题,又退回来,就像当年国有股减持一样,这样政府的威信、市场和投资者的损失就都会很大。
因此,改革既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改革不能蛮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