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如何让审美教育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闪光论文_赵瑛

浅论如何让审美教育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闪光论文_赵瑛

赵瑛 四川省广元市旺苍县佰章小学 628200

【摘要】小学审美教育实际上是对现阶段素质教育的补充,是对学生人格品质的再次塑造。通过对小学教材的研究可以看出,无论是教材中的记叙文、寓言,或是诗歌都蕴含着浓厚的美感。教师在教学中向学生灌输审美理念时需要兼顾多方面,这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提出了更高要求。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设计;审美教育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18)03-150-01

对美的追求是人与生俱来的能力,小学教育阶段,学生对于“美”尚无准确概念。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侧重于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利用审美教学潜移默化的感染学生,将语文阅读课堂打造成学生发现美,感悟美的场所。

一、小学审美教育的必要性

(一)现代教育对审美教育的要求

传统教育仅仅重视学生成绩的落后理念早已被淘汰,现阶段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多方面发展,因此对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被提到了一个很高的地位。小学教育,是教师帮助学生“开眼看世界”的重要阶段。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帮助学生领略这个世界的美丽已然成为小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实际上,小学语文阅读的审美教学的本质是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倡导学生注重个人素质的提升,以此来培养出适应新时代的人才。

(二)发扬人文精神

近些年来,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人文精神却被大家所忽略,教师应敏锐地注意到社会中这种不利的变化,积极地提倡人文教学,发扬人文精神。小学教材中那些精心编入的文章,不仅充满美感,同时蕴含了浓厚的人文情感。因此,小学审美教学不仅对小学生自身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承担着发扬人文精神的重要作用。以的语文教材为例,教材中舒庆春的作品《草原》中描写了美丽的草原风景、热情好客的蒙古族人民以及最后饮酒送别的场景,不仅向学生展现出我国西北的壮阔风景,同时让学生感受到了西北的人情美。而在美文《匆匆》中,作者利用精巧优美的文字描写将时间具象化,通过对燕子,桃花等象征性事物的描写,抒发出作者对时间流逝的伤感惋惜。历史散文《圆明园》中作者描述了古代中国皇宫圆明园的辉煌景象以及其不幸被侵略者毁灭的全过程,使学生深刻感受到了作者心中的惋惜和对侵略者的仇视。这些充满情感的文章充分展现了先进时代的人文精神光辉,对学生的审美能力也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对于这些文章的解析不仅促进了学生的审美能力,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这对学生的全方面发展意义重大。

(三)推动素质教育的施行

近年来为了培养出新时代人才,教育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国务院也发布了多项教育改革决定,这些措施促进了现阶段的教育改革,同时审美教育也得到了重视。审美教育的实施不仅能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还能有效推动素质教育的施行。因此,深入贯彻小学语文阅读的审美教育有着其深远意义,对现代教育的影响举足轻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加强审美教学的对策

(一) 引导学生感知美

教学的过程中利用课文教学引导学生进入到课文情景中,充分感知到文章的美。主要包括下面三种方式:第一,课堂导入工作做好,通过设计一定的导语,引导学生尽早地进入到语文内容的学习情景中去。第二,利用朗读示范,教师利用示范朗读的方式,利用抑扬顿挫的有感情的朗读,充分表现出文章的重点。帮助学生进入语境,感受到文章所蕴藏的美。第三,引导学生想象。教师利用一定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想象,保证学生犹如身临其境,依靠多媒体视频教学,让学生更加快速地了解文章内容,更加良好地感知到文章描述的情景与内容,加深文章的理解。

(二) 教师要引导学生品鉴词句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将语言文字训练工作做好,实现文化的良好传播,特别是对审美教育来讲,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与情操,可以让学生在平时的生活当中主动发现、理解、感受与创造美,从而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让学生可以更加主动地参加到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当中。对审美来讲,是较为特殊而且具有创造性的心理活动。作者创造文章的过程中,审美是富有生命的。随着时代的逐渐进步,人的文化水平以及鉴赏美的能力也相对应地提高。所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教材使用好,培养出学生比较好的理解力。特别是要对学生的情操进行陶冶,将学生的思维启发,保证学生可以感受到美,从而将自身的审美鉴赏能力有效提高。只有这样才可以真正将审美的乐趣感受到,更好地将学生内心的情感丰富起来,将学生的精神层次提升。

(三) 依靠阅读材料情景感悟

小学阅读教学审美教育的重要方法就是体验式教学。教师能够利用阅读材料,创造出相对应的阅读内容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阅读材料当中的气氛、环境与情感,和审美零距离接触。详细的步骤如下所述:第一,通读材料,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材料,基本上对材料内容有所了解,形成大致的框架。第二,情境导语,在对材料有所了解的前提下,教师要综合阅读内容完成短小精悍的导语设计工作,利用生动导语将学生带进阅读内容为基础的教学情境当中去。第三,阅读感染,导入情境之后,学生对阅读文章有了一定的感悟,之后教师再有感情的朗读,学生可以从教师的语调和情感表达中深入了解文章内涵。第四,展开丰富的联想:学生具备十分丰富的想象力,教师需要抓住这个特点,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对特殊情境实现联想,保证审美活动具有一定的思维基础。

(四) 教师为学生创建教学情境

对小学语文教材进行分析,里面包括非常多寓情于景的文章。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保证学生更好地发现其中蕴含的美,从形象、语言等方面入手,做好全方位的工作。比如在教学《古诗两首》当中的《所见》一诗时,教师要将具有针对性的字作为教学重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利用此种方式,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文章的语言美,实现和作者之间的互动,提高学习质量。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当中融入审美教育,从无形中给学生带来影响,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构成独特的个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水平,还对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率有非常积极的作用,从而直接对学生的思维、理解和鉴赏能力进行有效锻炼,促进语文和其他学科的学习,可见,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审美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肖琳.刍议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课外语文,2017(13):149.

[2]孙波.探讨小学阅读教学审美课堂的构建策略[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7(5):36.

论文作者:赵瑛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8年3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18/4/9

标签:;  ;  ;  ;  ;  ;  ;  ;  

浅论如何让审美教育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闪光论文_赵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