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中国农业对外交流与合作,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对外交流论文,年中论文,改革开放论文,农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经济合作
1.利用国际援助 联合国1959年就有规定:发达国家每年要将国民经济总产值的0.75%援助发展中国家。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的大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后,可以申请得到这种无偿援助。但在改革开放前,闭关自守,谢绝国际援助。从1979年开始,才利用世界粮食计划署对安置从越南撤回难民项目的粮食援助,以后逐步利用来自多边、双边政府以及民间的各项援助。据不完全统计,1979—2006年中国接受世界粮食计划署、欧盟、日本、德国的粮食援助(实物折算)总金额近14亿美元;接受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以及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荷兰、芬兰、挪威、瑞典、德国、意大利等提供的农业援助(硬、软件折合)总金额近15亿美元。粮食援助主要用于贫困缺粮地区农村开发建设和城市郊区发展奶业、渔业,以及水稻增产方面,发挥了“输血”变“造血”的功能,增强了综合生产能力,农业援助主要用于引进先进技术、设备、仪器和专家或出国学习考察,进行技术开发,解决生产、加工、管理上的关键性技术问题,起着创新示范的作用。
2.利用贷款 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建设资金困难,对农业投入较少。1979年开始,农业首先利用世界银行贷款,用于农业科技、教育事业,以后逐步扩大利用多边、双边政府性贷款。到2004年底中国农业利用政府性贷款共90.48亿美元,其中世界银行70.08亿美元,亚洲开发银行6.88亿美元,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会4.47亿美元。这些贷款主要用于加强农业科技教育、技术推广体系、区域综合开发,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粮食、糖料、橡胶、畜牧、渔业基地及“菜篮子”工程建设,国有农场商品化、种子、饲料工业、农村沼气工程、西部农业开发等方面,都属于具有战略意义的国家重点开发项目。利用贷款引进国外农业机械装备与先进技术,加上国内配套资金投入,有利于迅速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综合生产能力,协调区域均衡发展,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使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3.吸引外商直接投资 中国农业原来以自给性生产,或出售初级产品为主,商品率低,产后加工销售环节滞后。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产值之比,一般为3∶1以上,中国仅0.6∶1。积极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来加快农业商品性生产和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发展农村经济,推进城镇化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据商务部统计,1979—2006年底,全国农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协议项目16 472个,协议投资金额累计达283.43亿美元。2003年以后,一般占全部外商投资总额的2%左右。东部地区吸引外商投资较早、较多,成效较好,近几年逐步转向中西部地区。引进外商以中国的港、澳、台地区,以及日本、泰国、韩国等为主,近年欧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有增加趋势。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有利于加强农业商品性生产,引进新品种、先进技术装备和经营管理经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扩大出口,增加创汇和税收,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同时外商获得良好效益,增进了互信与友谊。
4.国外民间援助 一些外国企业和国际友好人士向中国提供援助。如日本米可多商社石本正一先生1985—1995年赠送和推广塑料薄膜在农业上的应用技术,援助设施大棚40栋,在上海、沈阳、北京、大连建立农业设施试点;泰国正大集团1993年向北京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各赠送一个肉鸡父母代配套的养鸡场设施(约1500万元人民币);瑞士先正达公司2001年向中国提供农业科技教育奖学金100万美元;美国百事可乐公司捐赠70多万美元支持中国农业科学院改进现代化的种子培育技术和先进栽培技术;日本神内基金向中华农业科教基金捐赠1000万元人民币专项农业推广奖金。
二、科技合作
中国与许多国家建立了长期、固定的农业科技合作协议,按照平等互利、优势互补、形式多样的原则协商合作交流项目。民间农业技术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展。
1.引进品种资源
(1)作物方面。1978—2007年间,据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统计,中国曾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交换植物种质资源,引进粮食、油料、经济作物、果蔬、牧草、热带作物等种质资源10万余份,仅利用水稻、小麦、玉米等种质资源育成一批新品种,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利用的就有150余个品种。引进的抗虫棉、富士苹果、脐橙等优良品种大面积推广。另外还引进一些微生物和食用菌种质资源,有的也已应用推广。
(2)畜牧业方面。1979年以来,从欧、美、澳、日等国家和地区引进奶牛良种4万余头,冷冻胚胎21万枚,冷冻精液150剂,对加快奶牛品种改良起了很大的作用;从丹麦、英国、奥地利、匈牙利和美国等引进瘦肉型猪;从欧洲引进林肯羊、奶山羊、波尔山羊;从新西兰引进罗姆尼羊;从澳大利亚引进美利奴羊;从德国引进长毛兔、肉用兔;从意大利引进皮埃蒙特肉牛等。有的直接用于生产,有的用来杂交改良当地品种或培育新品种。
(3)水产方面。引进罗非鱼、虹鳟鱼、罗氏沼虾、南美白虾、加州鲈鱼、德国镜鲤、澳大利亚龙虾、高白鲑、银鲑、美国条纹鲈鱼、俄罗斯鲟鱼等;山东长岛引进日本、韩国、美国的长叶海带、虾夷扇贝、海胆、太平洋皇蛤、虾夷盘鲍等品种,逐步推广利用。
2.引进一批实用技术 如地膜覆盖栽培,塑料大棚、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水稻机械化栽培、高效低毒农药、复合肥、秸秆氨化、免(少)耕法、无土栽培、组织培养,人工授精、机械化养鸡、饲料配方,网箱养鱼、农业遥感技术、测土配方施肥、飞机播种(病虫害防治)、喷(滴)灌节水技术等都在农业生产上广泛使用,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3.购买引进大量先进的机械装备和仪器,为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利用贷款和补偿贸易的办法,从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引进各种先进的农业生产机械、养殖机械设备、饲料加工设备、葡萄酒(啤酒)酿造设备、农产品产后加工设备、海洋捕捞设备、鱼品冷冻加工船等,有效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如黑龙江垦区利用外资引进设备,先后完成几十万公顷现代农业示范区,使用智能化大型机械、卫星定位系统、精量播种、变量施肥于一体,完成深松、浅翻、播种、和墒、镇压等作业。垦区农业职工人均生产粮食由1985年的6.6t增加到2007年的35.4t,增长了5倍多,达到了发达国家的水平。农场家庭职工年人均纯收入也由453元增加到8 120元,增长18倍。垦区农业贡献率达67%以上,比全国平均高出26个百分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为82%以上。目前,垦区35%的规模家庭农场经营垦区82%的耕地。农业科研教育部门利用世界银行贷款或援助项目引进了一批先进仪器设备,充实了重点实验室,有效地完善了科研手段。
4.改革开放后,中国农业部门重视学习国外农业先进管理经验,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一些地方和国有农、牧、渔场,很快试办农工商、牧工商、渔工商等联合企业。对农业投资拨款,参照国际金融机构和国外经验,采取严格定项程序,要有科学依据,目标设计,评估可行性调查论证、鉴定、考核效益以及实施步骤、措施、审计、验收等一套项目管理办法和制度。有的地方学习日本农业协同组织的经验,试办股份合作制农民服务社、企业+农户社会服务化体系、专业农业合作社与协会等,把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环节联合、组织起来,提高经济社会效益。有的地方学习德国“农机环(农业机械协作社)”经验——把有农机户组织起来,开展协作,向无农机户提供有偿服务,互助互惠,充分发挥农业机械的利用率。对农业科研项目也引入了竞争机制,采取课题合同制,建立目标要求责任制,进行招标、审核、论证等程序,有利于提高效益快出成果。
5.开展合作研究 这是把对外科技交流引向深入的一种有效方式。中外结合、双方投入、分工协作、优势互补、成果共享。如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邀请日本瓜类专家森田欣一先生合作研究,选育出“京欣”系列西瓜良种,得到大面积推广;中澳进行小麦育种、反刍动物微量元素摄入测定、利用昆虫致病线虫防治害虫的合作研究;中加在中国南方进行钾肥试验,在上海、青海、武汉进行油菜品质(无毒性)育种合作研究,以及利用赤眼蜂生物防治等合作研究;中德在北京进行农村可再生能源项目合作研究;中意进行意大利皮埃蒙特牛与河南南阳黄牛杂交性能合作研究;中法进行梅山猪杂交效果试验测定的合作研究;中美开展对虾白斑杆状病毒基因组DNA和CDN进行全序列测定,为预防和治疗这种病毒奠定了分子生物学基础;近年中美又开展陆地棉基因组测序合作,探索分子育种新途径。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所属水稻、小麦、玉米、马铃薯、畜牧、干旱农业等一些国际农业研究中心与中国一些农业科研机构也开展各项专题合作研究,这对中国农业科技的发展具有促进和推动作用。
6.加强农业智力投入 从1979年起国家开始重视农业智力引进,每年选派农业专业人员出国考察学习,参加国际会议,加强科技情报工作,了解世界农业发展动态等。同时有计划地调派一批懂外语的中青年专业人才,到发达国家或国际农业研究中心做访问学者,深入科研实践,系统学习先进技术,以便较快掌握运用。不少访问学者回国后成为中国农业科研、教育部门的领导或学科带头人,还有不少成为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在“派出去”的同时还采取“请进来”的办法,1979年以来,从57个国家和地区邀请1.3万人次的境外农业专家、学者来华讲学、指导,他们对促进中国农业科教事业的发展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7.先进农业科技的引进 1994年8月中国制定和实施《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简称“948”计划),10多年间投入人民币18亿多元,从40多个国家和地区引进农业高新适用技术3 500多项、品种资源2万多份、育种材料50多万份,其中包括生物防治技术、农(兽)药残留检测技术、DNA芯片技术、草场监测与荒漠化治理技术、有机肥生产技术、大型畜禽场粪便处理技术、生物酶制剂技术等。多年来,通过引进、消化、创新加快了中国农业科技进步。据专家测估,由于实施了这些引进的技术,使中国农业科技研究开发时间平均缩短了5~10年,节约研究开发经费30%~50%,提高了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三、农业技术输出与援外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农业技术输出与援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扩大了国际影响,对推进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与世界农业科技进步起到有益作用。
1.农作物品种资源 中国农作物品种资源丰富,据中国农业科学院统计,中国农作物资源已整理出38万余份,居世界第一。1979年以来,按“有来有往平等互惠”的交换原则,向国外提供上万份作物品种资源。国际水稻研究所育成的有些水稻新品种中,特别是具有抗病和耐寒性基因的大部分来自中国的种质资源。中国的杂交水稻已逐步推广到柬埔寨、菲律宾、朝鲜、越南、巴基斯坦、印度、哥伦比亚、巴西、圭亚那等国。美国大豆品种资源研究所从中国引去500多个大豆品种,筛选出一些抗病虫的种质资源,用来育成一些抗病虫的新品种;新西兰利用中国猕猴桃品种培育出无毛、大果型新品种;美国北达科他州州立大学利用中国小麦杂交技术,1999年选育出抗疮痂斑病的小麦新品种。
2.作物栽培方面 间作、套种、多熟制栽培技术体系,是中国传统农业中最有效利用水、土、光、热资源,提高土地产出力的有效技术,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为可在发展中国家提倡推广,以利增产增收;中国以虫治虫、以菌治虫的生物防治技术很受发达国家重视,愿意加强与中国的合作研究;中国的苏云金杆菌制剂已出口外销;中国橡胶采用组织培养繁育技术,深受亚、非一些国家欢迎;中国的养蚕、种茶、蔬菜栽培、食用菌种植、甘蔗栽培等技术颇受一些发展中国家的重视,不断有国家邀请中国专家前去传授、指导或前来学习培训。
3.畜牧业方面 中国畜禽品种具有繁殖率高,抗逆性强、肉质好等优点。如太湖(梅山)猪,具有性早熟、产仔率高、肉质鲜嫩等特点,被很多国家引种,利用其良好的遗传基因来改良当地品种;北京鸭有生长快、适应性强的优势,英国、澳大利亚用来改良为瘦肉型鸭,很受消费者喜爱;中国的养鸭、养蜂技术,以及猪瘟兔化弱毒疫苗,马传染性贫血弱毒疫苗等在欧洲、美国和拉丁美洲一些国家受到欢迎,愿意学习、采用;中国的兽医针麻技术,风靡世界。
4.水产方面 中国的草鱼、鲢鱼、鳙鱼、青鱼四大家鱼,在菲律宾、巴西、墨西哥、俄罗斯和中非等国家安家落户,得到推广。目前世界各国为推进渔业可持续发展,控制捕捞量,倡导发展水产养殖业,特别赞赏中国以养殖业主的策略和综合养鱼技术。在联合国粮农组织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支持下,1979年在中国无锡建立了亚太地区综合养鱼研究培训中心,为亚非各国培养了一大批水产养殖专业人员。中国的稻田养鱼技术,也在埃及、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马达加斯加、柬埔寨、印度、孟加拉国、老挝等国得到推广;阿根廷、巴西、海地、秘鲁也在试验示范;美国、西班牙、意大利也提倡稻田养虾。
5.其他方面 沼气利用技术中国居世界首位,它以用材简易、造价低廉深受一些发展中国家欢迎。1981年以来,中国四川成都沼气研究所为发展中国家不断开办沼气技术培训班,同时派专家到一些发展中国家指导、推广使用技术。中国的小型拖拉机、中小型农机具、渔具、加工机械等,适合发展中国家使用,出口量日益增多。风力发电机、太阳能灶、太阳能热水器、农业遥感技术,以及农业利用核技术等,尽管中国发展较晚,但后来居上,推广很快,效果显著。
6.技术援外 改革开放后,国家要求在援外(无偿援助)的同时,开展对外经济合作工作,并执行“守约、保质、薄利、重义”的方针。1979—1987年间中国农业援外项目仍有19个,以非洲国家为主,内容仍以发挥中国农业技术优势为主。从1982年起,对外经济贸易部采取招标方式,由中国农牧渔业国际合作公司与各省对外公司承包执行,签订了一批对外合作项目,包括提供技术服务、劳务承包和合资、合营等方面。1995年起,中国云南省帮助缅甸在边境地带开展“绿色禁毒工程”,包括不种罂粟,改种杂交水稻、甘蔗,进行丰产试验和绿色农业示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受到国际社会的好评。
近几年来,在联合国粮农组织实施粮食安全的框架下,积极开展“南南”农业技术合作,中国农业部门已与20多个国家签署了三方(联合国粮农组织、受援国、中国)合作协议,并已派出900多名农业技术专家出国服务。从2003年起,随着中国与东盟,中国与欧盟、亚洲合作,中国与加勒比海地区、大湄公河次流域等区域性农业合作的扩展,中国对外农业技术交流与援外任务不断增加。已援建的项目很多,如菲律宾农业技术中心、园艺示范园;缅甸的农业技术中心、橡胶园更新改造示范项目;柬埔寨的种猪养殖技术合作示范场、农户沼气;大湄公河次流域的动物疫病监测项目(在越南、老挝、缅甸建设6座监测站,推进相邻地区疫情快速、准确预报,以防控与减少疫病传播);在越南的优质饲料加工设备示范项目,委内瑞拉的剑麻发展项目,塞拉利昂的杂交水稻示范项目中,除建立农业技术中心外,中国还不断举办各种农业技术培训,帮助发展中国家推广运用技术,推进农业发展。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上,胡锦涛主席在会上承诺:在三年内向非洲派遣100名高级农业技术专家,并在非洲建立10个有特色的农业技术示范中心。
此外,1986年以来,中国向少数由农业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非洲、亚洲国家,力所能及地提供了粮食、农药、农机等物质援助。
四、境外办企业
随着经济全球化,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按照“相互尊重、自愿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中国农业部门积极走出去,在境外创办企业。1985年开始,中国海洋渔业公司就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与海外多国开展远洋渔业合作,目前在海外渔船达1 600多艘,员工近4万人,作业分布在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的32个国家的经济区与公海。据不完全统计,国有企业在境外投资的农业企业目前有40多家,分布在亚洲、非洲、北美洲、欧洲等区域的30多个国家,涉及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等。
中国乡镇企业在境外办的合资、合作或独资企业有了很大发展。据统计,1990年乡镇企业在境外办企业仅15家,1995年发展到870家,1999年达到6 631家,投资80亿元人民币,2000年累计投资160亿元人民币,2007年发展到4 727家,累计投资847亿元人民币。到境外投资的乡镇企业主要来自沿海发达地区,有从事服装、服饰、工艺品、轻工产品等生产或经营服务产业,也有开发种、养业的。仅浙江省的温州就有3万多人在海外经商、办企业,有的还创建了中国商贸城。浙江台州有3家乡镇企业在越南办了摩托车厂;新疆伊犁州从2004起有3 000多名农民到哈萨克斯坦的阿拉库勒种地7 000hm[2],并兼营养殖、建筑和旅游业;福建莆田农民到欧洲、北美、东南亚等地办蔬菜小农场;山东寿光农民在美国、俄罗斯等国办79个海外农场,依托农场组建了贸易公司,扩大经营项目和范围。
根据国际资料显示,引进外资与海外投资的比例一般为1∶1.1,发达国家是1∶1.4,发展中国家是1∶0.13。中国在海外投资的比重还很小,今后发展潜力很大,既要加大力度,发挥优势,又要稳步前进,量力而行。
五、农产品国际贸易
从1979起,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均超过100亿美元,1989年达到200亿美元,1995年达300亿美元,1984—1993年一直保持顺差。1994—2001年农产品平均年出口总额159.5亿美元,出口以水产品、园艺产品、畜产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进口以土地资源型产品为主,如食用油籽、棉花和粮食等产品为主。
中国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关贸协定组织[1995年1月改称“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基本原则是提倡有条件的贸易自由化,即允许各成员依其本身的经贸状况及竞争力逐步自由化,利用协议条款在特定的情况下保护其生产商,不强制性要求其成员出让经济主权;各成员的权利与义务均等,完全平等;重大决策需由3/4成员通过。该组织的职能是:制定规划,开放市场,解决争端。中国从1986年就申请参加该组织,经过不断谈判,从1993年开始要求中国全面开放市场,降低关税(1993年35.9%,2000年降到15%),取消出口补贴、外汇补贴、减少外汇管理、保护知识产权、价格市场化,吸收外资加强政策透明度等措施,并在服务贸易准入方面作出让步等措施。就此与90多个国家达成协议,2001年12月1日通过后才能加入该组织。
中国是农业大国,又是农产品消费大国。在加入WTO前与谈判各方达成农业方面协议,在维护中国利益的同时,也作出相应承诺。加入WTO后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额显著增长,由2001年的279.1亿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781亿美元,已占世界农产品贸易总额的3.4%,居世界第五位。但近几年出现了逆差。2004年逆差46.4亿美元,2005年逆差11.4亿美元,2006年逆差6.7亿美元。主要是大豆、粮食、食用油籽和棉花等产品国内市场需求增加,供应不足,以及国内价格上涨,而这些产品的国际市场价格较低,因而增加了进口量。另外,一些发达国家对中国出口的蔬菜、水果及动物产品非关税壁垒提高,目前农产品进口大于出口的状况,还是利大于弊。
从农产品国际贸易格局的特点看,出口结构优化,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结合的农产品有所增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出口主力军;在区域分布上,东部出口继续保持优势,中西部逐步上升。出口市场由原来的日本、韩国、东南亚、东欧、独联体为主,向非洲、拉美地区拓展;进口结构优化,以大豆、油料作物、棉花等资源密集型产品为主,有利于缓解中国水土资源紧缺的压力。进口渠道日益多元化,有利于中国主要农产品的稳定供应。
为了与国际接轨,加快发展农业,2002年12月中国对《农业法》作了修改,把“农业投入”改为“农业投入与支持保护”,增加了新的内容。如逐步提高农业投入水平,设立农业专项资金,对应农产品进口的保护政策和促进出口的扶持措施;鼓励和支持开展农业信息和多样化的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社会化服务;健全和完善农业保险制度;做好防灾、抗灾、救灾工作等。为了发展商品性生产,加强基地建设,农业部还制定并实施了《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推进小麦、水稻、玉米、柑橘、水产、畜牧等产品集中产区建设,形成优势产业带,有利于生产、加工、流通协调的发展。增强出口竞争力,还建立与完善了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检验、检测体系和农产品认证体系,使农产品优质和安全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今后尚需从信息、政策、组织行业协会、贸易预警机制等方面做好宏观引导和服务工作。
六、展望未来,任务须繁重
中国是农业大国,30年来,已与140多个国家和国际农业机构与金融机构建立了友好往来与合作关系。每年接待外国农业部长级代表团来华访问20批左右,本系统出国人员达3 000多人次。参加国际会议、国际展览会,以及在中国召开的各种国际会展不断增多。中国是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国际地位、作用、影响日益重要。1999年4月28日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雅克·迪乌夫博士专程来华向时任主席江泽民颁发了“农民”奖章,表彰中国对世界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所作出的贡献。1993年原农业部何康部长获得了“世界粮食奖”,2004年10月杂交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也获得了“世界粮食奖”。2007年原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王韧博士荣任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的执行秘书长,该组织领导着世界15个国际研究中心。中国一些知名农业科学家担任国际学术团体的重要职务或负责主持召开国际会议。中国以占世界农用土地(国际惯例,包括可耕地、多年生作物和草地放牧场)的11%,养活了占世界总人口20%多的居民,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赏。联合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期待着中国农业发挥更大的带头、示范和辐射作用。
当今世界农业和粮食安全问题已成为国际社会密切关注的热点。减少饥饿与贫困是21世纪面临的重大挑战与战略目标。中国是负责任的大国,因此,不仅要奋发图强、学习国外先进技术经验,把农业现代化建设搞好,还必须扩大开放,加强农业国际交流与合作,为发展中国家农业共同发展和世界农业进步作出应有的贡献。
标签:农业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中国农业论文; 中国资源论文; 项目组织论文; 三农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种植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