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莱州市柴棚中学 261435
新课程的改革早已展开,在不断加强探索教学模式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彰显,优化课堂结构,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成为教师进行新课改面临的追求。课堂教学作为师生活动的中心环节和基本组织形式,是学生获取知识,锻炼能力和提高各种技能的主要途径。
一、激发兴趣,精心备课,让学生乐学
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影响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直接因素。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内容,通过运用一些生动形象、直观有趣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运用数学的环境。要想提高课堂效率,必须精心准备每一节课。要深入研究“新课标”和教材,仔细阅读有关参考书,弄懂教材的思想,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各章节的教学目的、要求、重难点、关键点、障碍点及知识的内在联系等,科学地确定教学目的,不断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心理特点、知识水平。在备课中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选择最优的教学方法,选编典型习题,写出具体可行的导学案和导学稿,为优化课堂结构做好准备。
二、在课堂上优化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
在数学课堂上,努力为学生创设一种和谐的民主氛围,使学生积极参与数学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发扬创新精神,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中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在轻松的气氛中敢想、敢说、敢做,新知识的获得不再单纯依赖教师,而是在合作中学会倾听、学会讨论、学会表达,从而获得感知,增长技能。当学生质疑或对问题有不同的看法时,我们的教学不必都来解惑、一锤定音,而是可以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分析甚至辩论,让他们各抒己见、互相争论,用各自的道理说服对方,让正确的结论越辩越明、水落石出,这样既可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促进思维的发展,又能体现学生的自我价值。例如,在教学“比例应用题”时,一上课我便提出一个问题:“谁能不上树就能测量树高?不过河可以测得河宽?”同学们听后,便议论纷纷,情趣十分高涨,各述其见,互相争论各种方案的可行性,最终达成共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关注学生的思维能力,适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中,有的善于思考,思维水平高,有较强的解决问题能力;有的不善于动脑,遇到问题就一筹莫展,表现的思维能力较差。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想法讲出来,让其他学生耳闻目睹他人是如何进行思考的,有意识地把思维过程展示给学生,这对思维能力弱的学生有一定的示范作用。通过一题多解、多题一解、一题多变的方式,加强学生对诸多知识和多种方法的理解和变通,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如在二次函数中有这样一道题:若二次函数y=mx2+2x-1的图象与x轴只有一个交点,求m值;对此题我做了如下变式:
变式一:函数y=mx2+2x-1的图象与坐标轴有两个交点,求m值。
变式二:函数y=mx2+2x+m-1的图象与坐标轴有两个交点,求m值。
这样的变式训练既开阔了学生的思路,又训练了学生的思维。
四、留给学生交流和消化的时间,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数学教学是思维对话的教学。真正的思维对话必须体现主体平等、互相尊重、彼此评判、共享智识、讲究实效等精神特质。有的数学课堂结构严谨,环环相扣,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但总是在探究新的领域,从一个环节跳到另一个环节,在课堂上留给学生消化的时间很短,有时因课堂容量较大或习题较多,教师更不舍得把课堂的时间留给学生了。是的,教师精心设计的每个问题,精心选编的每道习题都是很精彩的,但是如果没有保证学生立即消化和吸收的时间,学生只是一知半解或理解不够,又怎么能提高继续听课的信心、兴趣和热情,学习的效果必然打折扣。因此,在课堂上要留出片刻时间让学生进行交流,对知识稍加梳理,对问题的解法做些回顾与领悟,是符合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保持热情的。将丰富学生消化的形成,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幸福感、认同感,同时也会增进学生间的友谊,创建良好的教学相长的环境,有利于班级形成浓厚的学风。
五、在课堂上确保练习的有效性
练习是掌握和巩固知识的必要途径,要掌握和巩固知识必须靠练习。怎样练习才能更有效呢?
第一,练习要有目的性。明确这个题为什么要练,不要盲目练,以免加大学生的课业负担,练后,教师一定要及时进行批改,这样才能及时发现问题。
第二,要保证练习时间。让学生尽量在课内练习发现问题,教师一对一地进行及时纠正,保证学生掌握所学知识。
第三,合理安排练习内容,精心设计练习题。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练习对自己来说恰到好处的题型题量,使学生取得自己能力范围内的最大进步。
第四,巧妙训练应用性、探索性、开放性题目。在课堂上,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不断追求新知,发现、提出、分析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作为教师构建“问题——探究——解答——结论——问题——探究”的开放式过程。
总之,数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主阵地,在教学实践中,只有师生共同配合,才能教学相长。
论文作者:冯志玲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7年2月总第2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14
标签:学生论文; 课堂论文; 知识论文; 思维论文; 教师论文; 能力论文; 数学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7年2月总第2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