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酸阈训练对女子赛艇运动员有氧能力的影响
奚春群
(浙江省水上运动管理中心,浙江 杭州 311709)
摘 要 选取13名浙江省女子赛艇运动员,采用多级递增负荷方法进行乳酸阈测试。根据 Stegmann切线法确定个体乳酸阈(IAT),并获取所对应的心率值(HR-IAT)和负荷值(P-IAT),据此为受试者制定8周的个体乳酸阈训练方案。通过对训练前后各级强度中运动员心率及血乳酸浓度的对比分析发现,经过乳酸阈训练后,运动员同级负荷下的心率和血乳酸浓度显著下降,表明个体乳酸阈训练有利于赛艇运动员有氧代谢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 个体乳酸阈; 赛艇运动员; 有氧能力
赛艇运动属于周期性速度耐力性竞速运动项目。Hagerman研究表明,所有有氧运动中,赛艇运动对人体的生理要求最高,其能量代谢以有氧代谢供能为主,代谢率高达79%~83.5%[1]。同时,赛艇运动员的心脏容积、肺活量是所有项目运动员中最大的。Saltin等人研究证明,赛艇运动员红肌纤维比例明显高于其他项目的运动员,也可证明有氧能力对赛艇运动起到主导作用[2]。
自Wasserman等人提出无氧阈概念以来,人们便把它广泛地应用于运动实践,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逐级递增负荷运动中,可通过血乳酸、心率和气体代谢等指标确定运动员的无氧阈。其中,乳酸无氧阈指标(以下简称乳酸阈)最为准确和简便易行,因而被广泛采用。无氧阈是人体进行体能性负荷运动时,体内能量代谢由有氧代谢为主转化为无氧代谢为主的临界点,对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3]。
目前,在赛艇项目中,采用多级递增负荷测试个体乳酸阈已被广泛应用[2]。研究表明,乳酸阈是指在递增负荷运动过程中,人体运动达到某一强度(乳酸阈IAT)后,机体内出现氧需求量大于氧供给量,机体进入以无氧代谢为主的供能模式,并达到临界点(转折点)[4]。血乳酸测定具有即时性强、准确性高的特点,是赛艇训练中最常用的生化指标。通过它可以及时了解运动员机体的变化,从而采取有效措施。综合比较,个体乳酸阈具有更强的应用价值,可以根据个体情况为运动员选择有针对性的个性化训练方法,以达到理想的成绩。本研究采用运动员个体乳酸阈强度的周期训练方式,探讨个体乳酸阈强度训练对赛艇运动员有氧能力的影响。
常见的软土路基处理方法包括静载法、添加剂法、垫层换填法、固结排水法等。静载法是在地基硬度达不到正常施工条件时,将软性地基进行压缩,增强地基硬度。以达到公路地基对承载力的要求[3]。从而提升公路的使用周期。静载法在公路工程建设中利用高压力对土壤施压,从而增强地基的承载能力。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1 研究对象
选取浙江省水上运动基地集训的女子赛艇运动员13名,年龄为18±2.2岁,身高为179±2.3 cm,体重为75.2±4.8 kg,训练年限为4±2.1年。实验期间对运动员的脉搏、血压、血常规进行定期检测,在该研究的测试与训练周期中运动员身体状况均为良好。
1 .2 研究方法
1.2.1 个体乳酸阈测试
在确定了个体乳酸阈强度值(P-IAT)后,并以此强度标准为运动员制订乳酸阈训练安排,将功率恒定在P-IAT上,每组持续时间7 min,组间休息3 min,每堂训练课3组。训练总周期为8周,第1周为适应性训练,随后每周安排4次乳酸阈强度训练课。
1.2.2 个体乳酸阈强度训练方案
女孩身上的男式衣衫已经被换成了那件绿色的羽衫。玉臂如藕,纤腰微露,绿色的翎羽搭配着她冰雪般的肌肤,带着令人心旌神摇的美。
为期8周的训练结束后,对受试运动员再次进行与训练前相同标准的多级递增负荷测试,并测定和记录相对应的指标数据。
1.2.5 数理统计法
在ConceptⅡ型赛艇测功仪上,采用多级递增负荷测试,一共为6级,功率分别为150 W、180 W、210 W、240 W、270 W、300 W,每一级的持续时间为3 min,间隔30 s。在安静起始、每一级即刻,以及运动后第3 min、5 min、7 min、10 min采耳血供乳酸分析,并且每分钟记录运动员的心率。测试结束后根据时间和乳酸值的曲线,采用Stegmann切线法确定每个运动员的个体乳酸阈(IAT),而该乳酸阈值所对应的运动强度(功率)即为乳酸阈强度(P-IAT)。
1.2.3 训练干预后的相同指标测试
其实,在追求文学艺术的漫漫过程中,就已经显示出自己的价值了,不用经过别人认同才能彰显。自我的价值不需第三者认证,我只在意自己的兴趣指数,其他都是次要的!
从表1可以看出,进行为期8周的个体乳酸阈强度训练后,运动员在递增负荷测试过程中,每一个负荷强度下的心率较训练前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统计分析显示,只有HR-3级别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表明运动员经过个体乳酸阈训练后,在该级别负荷上的心率数值有显著下降;其余组别的心率数值训练前后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从中还可以看出,运动员各负荷级别上的心率数值存在一定的下降趋势,说明在个体乳酸阈强度的周期性训练期间,运动员心脏对该训练刺激是逐渐适应的。在同一强度负荷下,运动员心率降低,表明每搏输出量增加,心脏通过增加每搏输出量提高对当前运动强度的有氧适应能力[5]。尤其是在HR-3组别,多数乳酸阈拐点出现在该组别强度中,反映8周乳酸阈强度训练使运动员心肌在该强度中的耐缺氧能力显著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运动员心肺功能的提高。
测试仪器主要包括EKF-C-line乳酸盐分析仪(德国)、Concept-Ⅱ赛艇测功仪(美国)、Sunto心率表(测功仪自带)、身高体重计。
(5)自平退工程措施实施后单退圩堤未进行过除险加固,进洪水位以下仍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多数圩堤内仍有未迁和返迁人口,原明确单退圩堤分洪运用后核减农业税的补偿机制已不符合当前要求,这些都影响单退圩堤正常发挥“低水种养、高水蓄洪”功能。
采用Spss 18.0对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所有指标均用平均值±标准差来表示。
经测定,13名运动员的个体乳酸阈(IAT)平均值为3.86±0.40 mmol/L,一般都出现在第4级(240 W)和第5级(270 W),相对应的乳酸阈强度(P-IAT)为252±15.2 W,而乳酸阈(HR-IAT)心率为162±7.7 次/min。
2 结果与分析
2 .1 个体乳酸阈测试结果
1.3.1 套管堵塞。套管堵塞相对常见,由于部分治疗肺结核药物需要输注浓度较高,而输液后未能对导管进行彻底清洗,且患者年龄较大,自身合并有一些基础性疾病,导致患者的血管破坏严重,影响液体通畅程度。因此,在治疗过程中,输注部分高浓度、大分子的药物时要减缓输液速度,并进行足够的稀释,输注完成之后立即对导管进行清洗,并选择合适的封管液正确封管,必要时可采取脉冲式封管,最大程度减少导管堵塞情况发生;如导管已经出现堵塞,必须进行回抽,禁止使用注射器进行推注,避免凝固的血栓进入血管引发不良反应。
2 .2 训练干预前后各级负荷心率变化
1.2.4 测试仪器
表1 训练干预前后运动员各级负荷心率变化
注:HR-0为起始安静心率,HR-1为第一负荷等级(150 W)的心率,以此类推;*表示P <0.05,**表示P <0.01
从表2可以看出,在相同强度负荷下训练后运动员的整体血乳酸浓度比训练前有所下降,运动员静止时及最终血乳酸浓度在训练前后差异不大,数值较为接近。统计显示,BLa-3、BLa-4这2个级别P <0.05,BLa-1级别P <0.01,说明训练前后运动员的血乳酸数值存在较大差异,训练后血乳酸数值明显降低,整个血乳酸曲线也是如此,训练后的曲线在递增负荷起始阶段上升更为缓慢,最后的峰值仍然不变。同时,统计分析显示,BLa-1、BLa-3、BLa-4这3个级别在运动员训练前后的血乳酸浓度数值存在显著性差异,表明在完成150 W、210 W和240 W的同级负荷时,训练后运动员的血乳酸水平均有显著性下降。
我国大陆海岸线蜿蜒深远,18000公里的长度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渤海湾、胶州湾、杭州湾、珠三角湾等湾区星落其上,也让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有了重要的前期经济积淀。占据九市二区,在惠州、深圳、香港、东莞、广州、肇庆、佛山、江门、中山、珠海、澳门围绕下的粤港澳大湾区,不同区域内,不同生产要素的优势互补,可以为粤港澳大湾区乃至整个泛珠三角区域提供广阔的经济腹地,同时也将为泛珠区域合作注入新的发展动力。作为“一带一路”桥头堡,粤港澳大湾区得天独厚。
表2 训练干预前后运动员各级负荷即刻血乳酸浓度变化
注:BLa-0为起始安静乳酸值,BLa-1为第一负荷等级(150 W)结束时即刻血乳酸值,以此类推;*表示P <0.05,**表示P <0.01
结合已有研究[6-7],同级负荷下血乳酸水平下降的原因是组织利用氧气的能力提高,以及组织消除乳酸的能力增加。从赛艇多级测试来看,随着功率不断增加,需要增加无氧糖酵解的供能比例,而随着无氧糖酵解供能比例的提高,乳酸的堆积会增加,从而造成糖酵解供能能力的抑制。此时,只要通过有氧代谢能力将乳酸快速代谢,就可确保糖酵解供能抑制得到改善。因为运动中乳酸的消除主要通过有氧氧化的途径,运动中有氧代谢能力越高,乳酸消除能力就越好[8]。所以,经过8周训练后,同级别的乳酸值有所降低,反映出运动员训练后在同级别负荷运动中的乳酸消除能力得到提高。有研究表明,运动肌乳酸的扩散、转移与消除速度与其他骨骼肌、心肌的氧化代谢能力有关,乳酸消除速度越快,表明运动员的有氧代谢能力相对较强[9]。从本研究结果也可看出,个体乳酸阈训练课有利于提高女子赛艇运动员机体利用氧的能力,从而提高其有氧代谢能力。
3 小结
在同等强度的负荷条件下,赛艇运动员的心率降低,说明个体乳酸阈强度训练对提高运动员心肺功能有重要作用。
在同等强度的负荷条件下,赛艇运动员的血乳酸浓度数值降低,说明个体乳酸阈强度训练对运动员有氧代谢能力的提高有重要作用。
合理进行周期性的个体乳酸阈强度训练,能有效提高赛艇运动员的有氧能力。
参考文献
[1] Hagerman F C,Lawrence R A,Mansfield M C.A comparison of energy expenditure during rowing and cycling ergometry[J].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s and Exercise,1988,20(5):479-488
[2] 郜卫峰.赛艇运动员乳酸阈强度训练的研究[D].武汉:武汉体育学院,2006
[3] Dainels J,Yarborough RA,Foster C.Changes in and running performance with training[J].European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ology,1978,39:249-256
[4] 符永超.皮划艇运动员有氧能力测试与评定方法综述[J].湖北体育科技,2008,27(5):616-617
[5] 蒋明朗,赵诚民,雷志平.间歇性低氧训练的生理学基础[J].体育科学,1999,19(2):44
[6] 雷志平,黄海,姜涛,等.间歇性低氧训练对心率、乳酸阈影响的实验研究[J].体育科学,2004,24(5):12-14
[7] 叶鸣,雷志平.间歇性低氧训练对大鼠有氧代谢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0(1):44-46
[8] 冯美云.运动生物化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77-78
[9] 钟金汝.测功仪在皮划艇运动员有氧能力评价中的应用[J].湖北体育科技,2007,26(3):370-371
标签:个体乳酸阈论文; 赛艇运动员论文; 有氧能力论文; 浙江省水上运动管理中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