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科学评价标准与科学精神_科学精神论文

科学、科学评价标准与科学精神_科学精神论文

科学、科学评判标准和科学精神,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科学论文,精神论文,标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C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597(2002)02-0001-05

了解科学内涵以及科学评判(分界)标准,把握由此引申出来的科学精神及其基本要求,不断提高科学素养,并在此基础上有效地抵制种种伪科学,捍卫科学的尊严,才能维护社会安定,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这是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都不能例外的。我国正处于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和推进现代化的重要时期,更应注重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素养,惟有如此,才可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一、科学的定义及其评判标准

(一)科学的定义。

科学——这是一个具有社会历史性的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场合可以给出不同的解释。其中比较著名、并得到人们认可的有以下三种:

1.“知识体系”说。自19世纪以来的传统,是将科学定义为系统化的实证知识,视为关于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至今我国一些辞书亦都沿用这一定义。

2.“社会活动”说。如科学社会学的主要创始人默顿就持此说。[1](p7~8、340)他的学生也是著名科学社会学家巴伯也大致持这种观点,他们主张把科学视为发生在人类社会中的一系列行为,而不能仅仅将之理解为确证的知识以及获得这种知识的逻辑方法。[2](p2)科学哲学家查尔默斯也把科学看成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而不同意仅仅将之视为从经验事实推导出来的知识。[3](p123)法国哲学家、科学家让·拉特利尔认为,科学除了可视为当代科学知识的总和,或视为获得知识的方法以外,还应视为一种研究活动。[4](p3、10)

3.“社会建制”说。随着科学的发展及其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化,人们还试图对科学给以新的解释,以便更好地揭示科学的本质。如贝尔纳认为,至20世纪初,科学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已有不短的历史,它和工业、军事等其它社会组织出现了相互依存的倾向,甚至已形成了密不可分的复合体。所以,科学不仅是一种社会活动,而且是一种有着数以10万计人员在其中工作的建制,科学已经体制化。[5](p6~27)

根据这些学者的观点,我们认为当代科学作为一种知识体系,一种社会活动和一种社会建制是确定和根本的,故而可以把科学视为“一种反映客观世界(包含自然界、社会和思维领域)事物及其运动发展规律的知识体系,以及组织科学活动的社会建制”。

一般情况下,我们仅从知识体系的层面来定义科学即可。这样,科学又可以定义为“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正确反映客观世界的本质和运动规律的系统知识体系,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本定义显然是广义的“科学”,它包括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而不仅仅局限于前者。之所以可以包含后者,是由于这一领域的学科大多可以采用自然科学所用的方法加以研究,自然科学理论和方法对社会科学渗透的程度之深,以至于两者的界限已日益模糊而难以严格区分。狭义的“科学”则往往是指实证科学,尤其是指自然科学。

(二)科学的评判标准。

科学在本质上是一种理性的事业,其最基本的使命是认识客观世界。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它本质上是精神的、智力的活动,其成果是发展着的知识系统。科学活动的成果是一种精神产品,是对客观世界的理论表达,其最高价值在于求真,即达到对客观世界的真理性认识。因此,当我们说某一事物是“真的”的时候,意思就是说这一事物符合科学的评判标准,是“科学的”。

科学与封建迷信、与伪科学有着本质的区别。科学以事实为依据,它具有客观性、系统性、普遍性、精确性、预见性和探索性等基本特征,归结为一点则是其具有实证性。所谓实证性就是指具有可检验性和可重复性。科学所认定的事实和规律是通过人类的生产、生活以及科学实验等实践活动获得的,科学是经过人类实践的反复检验、证明是正确的认识,这种可检验性和可重复性不会因人而异。科学的进步发展是通过对各种理论、假说的不断检验并排除错误而达到的。这里所讲的检验并不仅只局限于实验室的检验,而且包括了人类其它方式方法的实践检验活动,因为广义的科学不仅仅是指实证科学。

可检验性和可重复性两个显著特点也就是科学的评判标准。凡是称得上“科学的”理论或思想,都必须经得起严格的实践检验,并在同等条件下能够重复出现。真正的科学是不怕被怀疑的,它经过检验而得到确认,正如人们常说的那样:“真理是越辩越明”的。相反地,如果害怕检验,没有可重复性,就是非科学的,甚至是伪科学的。伪科学不是真理而只能是“歪理”,当然也就不配称为“科学”。

(三)反科学与伪科学。

“反科学”通常被用作形容词,相当于“反动的”、“荒谬的”。在用作名词时,也多取其“反动”、“荒谬”之意,又常与“伪科学”一词连用、通用,乃“不是科学”和“反对科学”的总称。由此可以把“反科学”定义为:用科学之外的标准来衡量科学的结论,以科学之外的理由,运用科学之外的力量来限制、干涉、压制及破坏科学的行为。

伪科学则是一种打着科学旗号的非科学。如打着现代生命科学的旗号,推行封建迷信及各种骗术为目的的活动都属于伪科学范畴。其本质在“伪”字。科学以事实为根据,获得崇高的声誉;而伪科学则把非科学伪装成科学,达到行骗的目的。例如,算命是一种封建迷信活动,却美其名曰“预测科学”,从而成了地地道道的伪科学。

由于伪科学不是客观事物本来面目的真实反映,因此它总是回避或拒绝规范的科学实验的检验。如一些“大师”声称气功发出外气作用于原子核,可以引起放射源衰变率改变,这种外气还可以向千里以外发送,或令气候转变,如令天空下雨灭掉森林之火,或治愈病人所有的疾病。但是,迄今为止人们却没有任何仪器能够测量出所谓的外气及其上述种种神奇的功用,实际上也就不可能对它加以检验。科学不怕检验和质疑,而伪科学则制造各种借口拒绝检验。没有可检验性,也就不会有什么可重复性。因此,伪科学总是违反科学的评判标准的。社会上流传的伪科学通常能够抓住人们思维和心理上的误区,因而很容易泛滥。伪科学用以推销自己的手段主要有三种:

第一,声称“眼见为实”。这是一句广为人们所接受的俗语,缺乏理论思维的人们常常将它混同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实际上,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告诉我们:“眼见不一定为实”,所谓“实”,即“真实”、“实质”,“本质”。本质通过现象来把握,这就要观察,“见”或说“看”无疑是观察现象的一种主要方法。问题在于现象有“假象”和“真象”,当我们所看到的是假象时,就不是事物的实质,如魔术师的种种表演,这时也就“眼见不为实”。在伪科学“大师”们那里,人们“眼见”的所谓“事实”就是这种情况,因而它根本不是通过科学方法确认的实验事实或观察事实。

第二,宣扬“心诚则灵”或“信则有,不信则无”。这是伪科学拒绝接受检验的一个托辞,是掩盖其虚伪的一种手法。如他们宣称,神灵等东西,信仰者就能看见或感觉到,而不信者则不能。这当然违背了科学的评判标准。科学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管你信仰与否,只要是科学,就具有客观性、真理性。

第三,狐假虎威。例如请名人题词、合照,利用“名人”、“权威”进行招摇撞骗以达到吓唬人、使人就范的目的。

二、科学精神及其基本要求

(一)科学精神的基本内涵。

科学精神是科学在其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规范和优良传统的总和。其中包括人们所具备的科学意识和态度、科学方法和作风,是科学工作者应有的意志、信念、气质、品质、责任感、使命感的总和。它建立在科学观等基础之上,是对科学的产生和发展规律及其对科学活动主体——科学家或说科学工作者要求的一种理性升华,是促进科学活动的精神动力。其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即实证精神,亦称为求实精神;怀疑与批判精神;开放精神;民主精神。[6]在这四点上,被世人誉为20世纪科学巨人的爱因斯坦堪称典范。例如,对于相对论,当爱丁顿将要利用日食来验证时,他当即表示,如果无法通过验证,他将放弃自己的这一理论。

这四个方面并不是互相孤立发生作用,它们作为一个整体对人的精神生活发生影响。它的内容随科学的发展不断丰富。科学精神作为文化因素不断推动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和更新。

显然地,科学精神是从科学及其评判标准引申出来的。从其最基本的内涵是实证、批判、开放、民主等精神上看,我们又可以将其最基本的要求概括为“求真求实,开拓创新”。一句话,也就是实事求是的精神。

(二)科学精神的基本要求。

科学精神及其基本内涵从根本上要求我们必须具有以下三种意识和态度:怀疑的意识、批判的理性、谦恭的态度。具备了这三点基本素养,也为我们有效地抵御种种伪科学的迷惑和进攻,为成就事业打下了必要的基础。

第一,怀疑的意识。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科学精神的“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或说实事求是本质,内在地包含着怀疑意识。科学不能排除怀疑意识,排除了怀疑意识,科学就接近信仰。科学知识的积累虽然不可能完全排除信仰,但却能够不断消除迷信、破解伪科学的许多虚假言行。

科学精神的基点是怀疑。如没有怀疑的意识,就不会有可检验性和可重复性的评判活动了。科学的假说虽然是从已有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理论推论出来的,但是必须得到可重复性实验或者观测事实的证明。否则,就会永远受到其它假说和猜想的挑战。对于一种新学说,如果未加检验就要求获得承认,那就不能称为科学。科学的怀疑意识,并非自然科学所独有。任何理论的真理性要由实践来检验,而实践对真理的检验是一个反复确认和不断修正的过程,怀疑意识是真理性认识的前提。如果没有怀疑意识,那就不仅无法达到认识真理的目的,而且还会陷入“个人崇拜”的陷阱。

怀疑才能不惑,不疑则必惑。怀疑意识并不是在未知面前迷惘,也不等于无知,而是摆脱迷惑的理性前提因素。现实生活中某些作伪者经常用玩魔术的手法,制造“眼见为实”的假象。对这种“事实”如果不存疑和探究的话就会受其所迷惑。有了怀疑意识,人们才能独立地判断和思考,排除轻信和盲从,接近科学的理性。

科学的怀疑精神不仅体现在自然科学的研究中,也体现于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以及其它人类活动中。比如,法律活动中要求以事实为根据,其中就必然有一个质证的过程。这就必须以怀疑为前提,并求取足够的证据来确认事实,然后依法做出判决。

第二,批判的理性。科学精神所要求的批判理性,本质上是对现有的认识成果一种反思和超越,而不是简单否定,更不是彻底否定。如果说怀疑是科学精神的出发点,批判理性就是科学精神的主要体现。科学精神要求具有怀疑意识,只是一个出发点,而不是目的地。否则,怀疑就不会有收获,就会失去意义。

没有批判的理性会使我们全盘接受别人的知识和经验,并会将之视为固定不变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规范,从而丧失独立探索的精神,也就谈不上有什么创新。没有批判的理性,在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反而会无所适从;在知识领域,即使是占有了大量的具体知识也难以升华成超越他人的新见解;在日常生活领域,也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人们提出的要求和挑战,在面对伪科学的种种诱惑时也无法有效地加以抵御。

科学的理性是批判的,而科学的批判也必须是理性的。没有理性的批判是不科学的。科学的理性批判要在民主、开放的环境和条件下进行。

排斥批判的理性正是所有伪科学的一大特点。伪科学的鼓吹者总是任意地设定一个事实或随意地提出一种没有知识基础和事实根据的理论冒充科学,并极力地反对别人的怀疑,逃避别人的理性批判。例如,李洪志就完全违背科学精神的批判理性要求,为了营造别人认同其理论观点的环境,就极力避免人们之间进行正常的社会交往,使之在思想上陷入封闭的境地,拒绝任何质疑,免除比较与批判。没有正常的比较、鉴别和争鸣,最终就会自觉不自觉地陷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当局者迷”的境地,乃至变成“井底之蛙”,自大的夜郎。

第三,谦恭的态度。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万物万事都有一个永恒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科学的任何理论和思想也都是科学发展史上的一个过程,永远没有顶峰论,谁也不可能把科学终结。另一方面,也没有什么科学理论可以不讲条件地加以使用,包打天下的科学理论是不存在的。所以,一个真正的科学家或科学工作者从来不会把话说得很满而不留余地。如他不会说自己所创立的理论是世间最高超的、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的理论。科学是一种累积和继承性的事业,它总是在反思、批判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予以超越。由于科学理论不能凭空地创立出来,所以,对于前人的工作与成就,后来的科学家总应给予充分的尊重与肯定。谦恭中所蕴含的怀疑意识和批判理性表现为科学的自尊、自省和自律。在科学发展中体现为不但能够自由和自主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而且还能够自觉地充分尊重不同见解的发表和坚持的权利;更体现为科学家在科学争论方面对对方人格的尊重和对不同见解的包容。

在研究未知和探索未来的科学活动中,研究的主体不仅要有怀疑意识和批判理性,还要有谦恭的态度,否则就会走向独断、走向偏执、走向科学至上主义和科学万能论,使科学成为一种“知识宗教”,并进而使科学丧失其人文价值,给反科学思潮留下存在的理由和地盘。反观某些伪科学,其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面对未知领域而毫无谦恭的心态,而且神乎其神地吹嘘自己,贬低别人。例如大小兴安岭的那场大火灾,某“气功师”声称是其令天空降雨才灭掉的。另一位“气功大师”还声称能预测卫星发射的成败!更有甚者,李洪志自吹“具大神通,有搬运、定物、思维控制、隐身等功能……了悟宇宙真理,洞察人生,预测人类过去、未来”,胡说“现在的科学不算科学”,而其所谓的“法轮大法”才是“世界上一切学说中最玄奥、超常的科学”,“一切奥秘的洞见,无所不包,无所遗漏”,是他“拯救”人类社会的“惟一大法”,“可治一切病”,“可破一切谜,可正一切人心。”这无疑是一种地道的伪科学“至上主义”和“万能论”!他不仅严重地违反了科学精神的谦虚态度要求,而且已堕落为猖狂地反科学、反宇宙、反人类、反社会的邪教头目。

总而言之,科学精神的一面是怀疑的意识和批判的理性,另一面就是研究者在探索未知和未来时所具有的谦恭心态。这两面三者缺一不可,树立科学精神,客观地要求人们不能有所偏失,而应在它们之间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以使科学的迅速发展与深刻的人文关怀协调起来,共同促进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进步。

三、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增强抵制伪科学的能力

(一)我国的科学和科学精神现状。

科学在我国还未算发达,比起一些先进的国家和地区,我们甚至可以说还十分落后,这一点可以我国的公民素质状况予以说明。目前国际上有一个公认的衡量公民素质的标准——米勒标准,其中主要有三项内容:一是公众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二是公众对科学研究过程的方法的理解和应用;三是公众对科学的社会功能和社会影响的理解和认识。简言之,科学素养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三大方面。根据国际促进公众科学素养中心的研究结果显示:只有具备科学素养达到标准的公民,才能较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对国民素质的要求,它的理想标准是占公民总数的10%。然而,据1999年2月7日《工人日报》报道,中国科普研究所《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课题组完成的研究分析表明,我国公众达到基本科学素养水平比例者仅为0.2%,即有99.8%的人没有达到基本的科学素养要求。2001年10月23日中国科协公布其该项研究结果,我国公众达到基本科学素养水平比例者已达1.4%,虽然已经比上一次调查结果提高了7倍,但是还不及美国10年前的1/6,远远低于先进国家且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因此提高我国公民的科学素养,已成为时代赋予我们的一项紧迫的任务。

由于认识到当今世界上的各种竞争归根到底是科技和教育的竞争,看到科学技术的伟大力量,我国早在改革开放初期就正确地把它定位为第一生产力,并作为一项重大的兴国战略加以推动,至今已经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航空航天技术、克隆技术、人类基因组图工程、电子电脑技术、超导技术、纳米技术等都有了长足进步,甚至在某些方面走在了世界先进行列,科学技术以及社会科学等领域还将以不可阻挡的趋势向前发展。然而,抓好科学知识的普及仍是我们今后工作的重点。

反思我国历史,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人文精神强劲而科学精神相对贫乏的民族,至今,科学精神仍然没有能够很好地在这片有着十分悠久历史的国土上立足。引起这一现象的具体原因是多方面的,以下三点尤值指出:

其一,追求实利的价值观念及其相应的行为,严重影响了科学精神的树立,以致使原有的不算牢固的部分也有所失落了。有些人利用科学投机取巧,沽名钓誉,使科学丧失了无私利性和严肃性,导致科学精神受到损害。

其二,我国尽管科学技术还较落后,却存在惟科学主义倾向。20世纪以来西方的惟科学主义思潮、后现代主义思潮传入我国,给科学精神本来就不足的国度以强烈的冲击。因为这些思潮或者歪曲、背离了真正的科学精神,或者蔑视、颠覆科学精神,使得惟科学主义无限制地夸大了科学的地位和作用,与科学的本性和科学精神相违背,并内含摧毁科学的反科学、非科学的因素。

其三,近年来邪教、迷信等反科学、伪科学活动在我国的流行也是使科学精神迷失的一个重大原因。伪科学、邪教、迷信等组织及活动借科学或传统文化之名标新立异,行欺诈、迷信和反科学之实,他们喜欢制造种种骇人听闻的事件或预言,求取轰动效应,否定既有的科学成果和公认的科学定理,达到种种非正当目的,从而极大地损害了科学精神。

(二)弘扬科学精神,坚决抵制伪科学。

首先,我国正努力向现代化迈进,在此过程中,发展科学、弘扬科学精神无疑是一个当务之急。而科学精神的确立,有赖于社会公众对科学精神的普遍认同;同时有赖于政府部门在制定政策,推动社会经济、文化等发展过程中,充分认识和重视科学自身的特点和规律,维护科学和科学精神的尊严,减少外部因素的负面影响。

其次,严格把握科学的内涵及其评价标准,反对科学万能论,将惟科学主义和重视、尊重科学区别开来,以真正达到倡导科学精神,强化科学意识的目的。

最后,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最为紧迫的任务,就是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反科学、伪科学活动。反科学、伪科学活动极大地损害科学精神。反过来说,也正因为科学精神的贫乏,反科学、伪科学活动才得以流行开来。因此,在大力倡导科学精神的同时,我们对这些违反科学精神的组织和言行,必须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并力加揭露与批判。早在199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就在《关于加强科学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一些迷信、愚昧活动日渐泛滥,反科学、伪科学活动频频发生,令人触目惊心。“要充分认识破除反科学、伪科学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把这项工作始终不懈地坚持下去。对利用封建迷信搞违法犯罪活动的要坚决依法打击,对反动会道门组织要坚决依法取缔。”这是很有预见性的,这一决策也是很英明的。

西方的发展史表明,实现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这一点在我国也已达成共识。科技与科学精神有着内在的辩证关系,科学技术的发展乃至于整个社会的进步必须以高扬真正的科学精神为前提。正如江泽民同志所指出:“应在全党全社会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树立科学观念,提倡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更带根本性和基础性。”“总之,要使实事求是、探索未知、崇尚真理、勇于创新的精神在全党全社会大大发扬起来。”[7](p191~192)这就是振兴民族,实现现代化的灵魂和关键。

(本文在成稿过程中,得到周业昌教授的悉心指导和修改补充,特此致谢!)

[收稿日期]2001-09-15

标签:;  ;  ;  ;  

科学、科学评价标准与科学精神_科学精神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