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应遵循的理论与技术论文_胡发忠

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应遵循的理论与技术论文_胡发忠

襄阳双晨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湖北省襄阳市 441100

摘要: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是合理将水资源进行整合,进而达到最大化发挥水资源优势的建设工程。在过去的水利工程项目中,由于过度重视工程本身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不利于水利工程的建设与发展。正因为这种情况,生态水利工程成为水利工程的主要发展趋势,在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还要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尽量不要对工程周边的自然环境造成污染。因此,生态设计理念应该从理论和技术两个方面进行讨论,最终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共赢的目标。

关键词:生态水利工程设计;遵循理论;技术措施

1导言

随着生活方式与生活观念的改变,生态水利工程的意义日益凸显。我国的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已取得一定成绩,但是整体效果还不够理想,仍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在生态环保理念下,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规划设计要考虑环境因素,将其作为重要的衡量指标,优化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应遵循的理论与技术方法,提高整个水利工程系统的综合效能。

2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应遵循的理论

要想达到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理念,应充分了解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理念的概念。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就是在确保工程设计完整性的同时,还要注重对周边环境的保护,从而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共同发展的目的。因此在水利工程设计项目的前期要进行充分的调研,对项目地点的地质水文情况进行具体的数据设计分析,对周边地点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物种生存情况进行充分的分析了解。在做好这些工作之后,要对项目做系统的筹划,设计一套系统可行的施工方案,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由此看来,前期的调研工作非常重要,为生态化水利工程建设打下基础,为设计提供理论基础,以便系统化地进行研究。

在实际工作中既要注重大局又要掌控细节,既要把控宏观趋势,又要结合微观进行分析。从宏观上来讲,要注意将资源进行合理的整合调配,在保障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需求基础上,充分利用水资源进行,使水利工程的整体效能得以充分的发挥。从微观上来讲,要结合实际的施工用水量,进行细致的规划,避免水资源的浪费,使水资源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在施工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保护周边环境,结合相应的知识对施工空间进行充分的利用、合理的设计。在生态学的物种层面分为水平和垂直两种结构,在施工过程中可以采用先转移后恢复的方式,保障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而在物种的引进上,应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合理的引进物种,根据实际情况分析,避免盲目选择物种而造成对生态系统的伤害,要尽可能地保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3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技术控制要点分析

3.1遵循生态工程经济性和安全性原则

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中需要遵循水利工程原理,了解生态学原理。在建设相关工程设施过程中,需要遵循工程力学以及水文学的规律,这样可以确保工程设施的耐久性、稳定性和安全性。必须全方面考虑河流泥沙冲刷、河流侵蚀、淤积等河流特征,这样可以动态探究河势变化的相关规律,进而确保河流修复工程的稳定程度。经过对生态水利工程的深度分析,在实际设计中需要遵循生态效益最大化以及经济效益最优化的原则。作为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者在现有工程建设工作实施中,应该按照整个工程建设管理中对于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安全管理原则出发,将整个工程建设管理工作实施中的安全性问题重视起来,这样才能保障在重视相应安全管理问题的同时,能够科学的规划和引导水利工程生态建设整合工作,促进其整个工程建设的综合性管理水平深化。

3.2水源工程的规划与设计

一方面,生态水利工程要对拦河坝进行规划设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河流中的泥沙是不可避免的,因而需要对拦河坝的壅高水位进行考量,以便让生态水利工程满足下游灌溉的需要。长期的运行会导致河床加宽,能够确保泄洪安全,但是不利于上下游的泥沙冲淤平衡,需要设计冲砂底孔。若水文、气象等资料不全,则需要在进行旧坝改造时,让拦河坝保持在一定宽度范围内,在无孔坝中设置通过闸门控制的冲砂孔,以便河床稳定运行。另一方面,生态水利工程要对梯级小拦河坝进行规划设计,尤其是针对丘陵地区,要以混凝土和浆砌石建设工程量小的梯级小拦河坝,这种梯级小拦河坝适用于灌溉区域较小、经济基础差的地区。

3.3做好堤岸建设

堤岸建设也是生态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重点之一,因此在堤岸建设中就要将生态理念融入其中。首先需要在规划设计工作时,就积极转变设计人员的理念和方法,要求设计人员掌握更多的生态理念知识和要求,并且对当地的经济发展指标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估,建立一个合理、全面、具体的设计方案。要保障当地的自然环境与水利工程项目和谐发展,避免对当地的生他环境造成污染,并且要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为水利工程企业带来长远的经济效益。其次还要做好对周边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的考察分析,将一切影响因素都全部归纳其中,进行科学、详细的分析和设计,促使生态水利工程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最后要注重水利工程项目的功能建设,要以灌溉、抗洪、抗旱等为主,满足社会需求。

3.4明确生态水利的相关技术标准

以往水利工程在设计规划期间缺少对生态效益的考虑,没有将生态学中一些知识考虑进去,从而造成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对生态效益造成一定的损害。对于这种现象,应该将生态学中的一些知识考虑到施工设计当中去,并结合我国水利施工的特点,对施工设计进行进一步完善,从而保障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因此,确立的相关生态技术标准,能够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充分满足生态水利的实际需求,也使后续的施工有据可依,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3.5施工建设控制措施

施工设计是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中技术路线的主要控制环节,而施工建设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加强技术管理,可以有效地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所以在生态设计阶段,针对施工现场的周边环境制定生态设计规划,尽量减少施工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例如,在施工过程中要尽量保证粉尘和粉尘大面积地扩散污染环境,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在施工现场周围设置隔离设备,避免有害物质的扩散。对于大型设备造成的噪音污染,可以控制施工时间,尽量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影响。还应该严格控制对建筑垃圾的处理,制定合理的处理方案,避免造成对水和土壤的污染。在施工取土时要确定正确的取土位置,避免破坏土壤结构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施工中可能遇到的所有问题都要制定相应的、详细的解决方案,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及监督力度,保证生态水利工程的顺利进行,努力维持生态环境的稳定。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态水利工程成为了必然产物,这种形式的工程建设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生态水利工程就是在完成施工的前提下,还要保障生态系统的稳定发展。为了更好地保障生态化工程建设,要从理论和技术两方面出发,秉持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设计并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保障水利工程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黄粤兴.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应遵循的理论与技术路线[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8,46(05):124-125+221.

[2]张勇.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应遵循的理论与技术路线[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15):103-104.

[3]孙巍,刘明君.生态水利工程设计面临的问题与相关理论探讨[J].吉林水利,2016(02):4-6+56.

[4]严琦.试论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应遵循的理论与技术路线[J].农技服务,2015,32(04):182.

论文作者:胡发忠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

标签:;  ;  ;  ;  ;  ;  ;  ;  

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应遵循的理论与技术论文_胡发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