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的课堂教学重视教学过程的探索性,重视教学中的师生的交往和对话。有效的教学是教师在达成教学目标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方面都很成功的教学行为,是教学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双重表现。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有效的课堂教学关键要解决好让学生想学、能学、会学、乐学这样一系列的问题,使学生这个主体真正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使教和学的各个环节紧密衔接,相互适应,并能取得最大的效益和最佳效果。下面结合本人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探讨如何使数学课堂达到有效性,进而达到高效性:
一、做好数学课堂的有效导入新课是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基石,课堂教学也不例外。根据不同的课型、不同的内容,采用合理的导入方式,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复习旧知导入法。
2.真实的情景材料有效导入新课。体现出学习的必要性;让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又充满着数学,同时也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有了鲜明的目的。
3.运用教具演示实验有效导入新课。
4.适当整合教学资源有效导入新课。如果能够做到适当整合教学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发掘和揭示数学美,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美,激发兴趣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探求问题的兴趣。心理学表明:初中阶段学生的好奇心很强,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重要途径。因而如何设计好问题情境,怎样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是关键。问题情境创设于课头,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若设置于课尾,则有“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魅力,留予学生自主思考、探索的空间。
2.设疑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思维灵活性。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根据课堂情况、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教学内容的不同,适时地提出经过精心设计、目的明确的问题,这对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和学好数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欣悦地参与学习。研究表明: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在教学中可设计一个学生不易回答的悬念或者一个有趣的故事,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起到启示诱导的作用。
3.预设问题应注意的几点要求。(1)预设问题要有“障碍”,防止“滑过现象”产生。(2)预设问题要符合学生的知识基础。(3)预设问题应具有启发引导性,避免繁多而无意义的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灵活的教育教学方法,激发兴趣
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学生的评判最有权威性,而灵活的教法则是成功与否的重要保证。老师在课堂里起着主导的作用,引导学生参与学习、学会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要设计好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流程和教学方法等,采取灵活多变的教法,如启发式、诱导式、交流合作等方法,以及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角的比较中》一课中,预先叫学生制作一些角的模型,然后,让学生进行比较大小,提问比较两个角的大小,有哪些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归纳,归纳若不完整也不着急讲出答案,而是步步引诱,直到完全归纳为止。在角的运算中提出问题:用放大2倍的放大镜看一个角,角的大小有什么变化?有些学生回答,这个角也放大2倍,有些说不变,这时叫不同观点的同学分别向对方说出自己的理由,然后让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发现并回答都是一致的:“不变”时,再给学生一些放大镜观察,进行验证,再通过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展现在放大镜下观察所得角的变化情况,最后大家一起归纳结论。一节课下来,大家的兴趣盎然未尽,甚至课间学生还在回味着所学内容。
四、充分了解学生的思维特点,合理设计思维跨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1.暴露学生的错误思维,追寻错误根源,能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知识与方法。学生的很多错误教师纠正了多次,但学生还是反复犯同样的错误,我们有的教师就埋怨学生太笨,埋怨自己运气不好,遇到了这样的学生,实际上这是由于学生错误的思维惯性造成的,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让大家来共同分析,寻找错误根源,让学生自己纠正自己错误的思维习惯。
2.变式教学与题组训练有机结合。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认识总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的。因而所设计的尝试学习问题必须遵循人的认识规律,采取低起点、小步子、多训练、快反馈的方法,使学生认识活动划分为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若干递进层次,使学生逐步地多次地获得成功,保护学生旺盛的学习积极性,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对教材中的例习题进行变式,使之貌似原题,又不同于原题,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去思考和探索问题,加深对知识内涵、外延的理解,以求在变化中拓宽思想激发思维;使学生感到轻松、愉快,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印象,既分清了问题的变化类型,又把所学知识系统地运用,从中获得概括的知识,把握了基本题中所演生出的不同类型,使之从单一化、固定化模式中转入多棱化、多角化和多面化模式,从而获得上升性思维能力。
变式教学使学生从多角度、全方面、深层次的理解知识与方法,但要真正掌握还需要必要的训练加以巩固,可结合题组训练,这样可以避免题海战术,减轻学生负担,可有效地解决减轻学生负担和提高教学质量这一对矛盾。避免了学生眼高手低,听得懂却做不起,提高了课堂的有效性。
论文作者:林家锋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9年12月总第19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5
标签:学生论文; 思维论文; 数学论文; 错误论文; 知识论文; 激发学生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教育学》2019年12月总第19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