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史观视野中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唯物史观论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论文,视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 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这一新世纪历史任务的目标已经 确定,蓝图已经绘就。为了加强行动中的自觉性,我们迫切需要提高思想和理论认识。 本文拟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出发,联系实际,对我国社会发展新阶段的这一新任 务作出哲学审视。
一、中国特色社会发展理论的新成果
十六大报告提纲挈领地指出:“这次大会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符 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符合人民的愿望,意义十分重大。”这一重要论述, 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在我国的具体运用和新发展。
马克思关于社会形态及其发展的理论,是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这一理论第一次把对 社会历史的研究变成科学,给人们创造历史的活动以正确的指导。在我国古代《礼记》 等典籍中,“小康社会”不同于“大同社会”,从来就是儒家思想的两种不同层次的社 会形态。几千年来,“小康”所描绘的“生活富足,不愁温饱,平等有序”的社会,一 直为中国老百姓所向往。邓小平创造性地运用唯物史观,紧密地将“国情”与“世情” 相结合,赋予“小康社会”以全新的科学内容,并使其成为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 。1979年12月,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就指出:“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 ,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 ,而是‘小康之家’”;[1](p.237)后来他又指出:“到本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 社会。这个小康社会,叫做中国式的现代化”。[2](p.54)概括地说,邓小平理论中的 “小康社会”,是一个表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性概念。由这一概念内 涵的丰富思想,历史地和逻辑地发展到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我们 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理解和把握。
首先,需要解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系。邓小平把小康 社会的建设比喻为中国式的现代化,含义十分深刻:它既反映了广大人民追求殷实生活 的普遍企求,又将小康社会的建设联系于现代化,而绝对不是固守那种“鸡犬之声相闻 ,老死不相往来”的自然经济和封闭状态。实现现代化,是任何国家和民族发展不可愈 越的历史阶段,它体现出的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大趋势。中国只有通过实现现代化,才能 使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得到充分体现,才能重返历史发展的潮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 兴。马克思的社会发展形态学说认为:就社会技术形态而言,以劳动者与生产工具的结 合类型为尺度,社会的前进运动表现为由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再到全面自动化社会的 进程;就社会交换形态而言,以劳动与劳动的交换方式为尺度,人类社会要从自给自足 的自然经济社会发展到社会化的商品经济社会,然后才有可能进到社会化的产品经济社 会;就社会主体形态而言,以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为尺度,整个人类社会的 发展又表现为,从人对人的依赖关系的社会到人对物的依赖关系的社会,最后才有可能 实现自由人的联合体(即完美意义上的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这三种社会划分标准的统 一,揭示出现代化的历史必然性。因此,邓小平反复强调:“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 们当前最大的政治,因为它代表着人民的最大利益、最根本的利益。”[1](p.163)中国 只有实现现代化,才能“赶上时代”。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 任务,其主旨正是为了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加快推进我国的社会 主义现代化。具体地说,就是在本世纪前20年,集中精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然后经过 这个阶段的建设,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 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因此,我们既不能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同于现代化,也不 能离开实现现代化这一中国社会发展目标来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应当正确处理两者 之间的辩证关系。
其次,需要理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关系。邓小平提出“小 康社会”理论,有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 [2](p.525)回顾历史,党在领导建设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多次失误,都与对这一问题判断 上的错误有关。最为典型的是1958年8月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 题的决议》,宣布“共产主义在我国的实现,已经不是什么遥远的事业了”,应当通过 人民公社“摸索出一条过渡到共产主义的具体途径”。邓小平总结这段历史后屡次强调 ,不要离开现实和超越阶段采取“左”的办法,这样是搞不成社会主义的。由此,邓小 平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它包含两层意思:第一是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第 二是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将长期处在不发达阶段。这个阶段至少需要一百年的时间。这个 阶段,就是我国逐步摆脱贫穷落后,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阶段。从社 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出发,邓小平提出了实现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经过努力我们已经胜利地实现了这一战略的第一步和第二 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是,他接着便强调指出:“必须看到,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 、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正是基于对国情的这种科学分析,党中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的任务。因此,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仍然处在社会主 义初级阶段,要改变我国生产力和科技、教育的落后状况,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状况 ,真正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长时期的艰苦奋 斗和坚持不懈的努力。也就是说,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我们应当有 充分的思想准备;一定要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根本方针 政策不动摇;既要通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又不能脱离初级 阶段的基本国情,搞急躁冒进式的“大跃进”。
再次,需要明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关系。 邓小平把中国式的现代化叫做“小康社会”,这不只是文字语言表述上的民族化,而且 更为重要的是强调必须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的新任务,符合中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符合中国人民的愿望,它的一个 鲜明特点就是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为此,江泽民在报告中特别强 调创新精神。他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通过 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 索前进,这是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治党治国之道。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的事业是在不断克服困难、解决矛盾的实践中前进的,要勇于正视和善于解决矛盾, 决不回避和粉饰。面对很不安宁的世界,面对艰巨繁重的任务,我们还需要增强忧患意 识,居安思危,清醒地看到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带来的严峻挑战,清醒地看到前进道路 上的困难和风险,奋发图强,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二、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确定为是“全面建设惠及十 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 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来理解,这一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面性”体现为:努力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 展。
根据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社会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系统,其构成要素不是单一的, 而是由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等多种要素构成;社会的发展是这些多 种要素辩证交互作用的结果,具体凝聚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的 综合进步成果之中。马克思恩格斯一方面强调:“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 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3](p.82)另一方面,他们都反对把经济因素看 作是惟一的、绝对的、单向度作用的因素,指出这种观点是一种“错误”,它会引起“ 惊人的混乱”[4](p.477)为此,马克思恩格斯在阐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时候,总是既 反对唯心主义的“伦理社会主义”,又反对庸俗的“经济社会主义”。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任务的提出,表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现代 化的认识,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它要求把这一事业看作是经济、政治、文化、生态 相互协调的整体系统,努力做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有机统一。根据这种认识,十六 大报告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具体分为四个方面:第一,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 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即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以上, 使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第二,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 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 尊重和保障。基层民主更加健全,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第三,全民族的思想 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得到明显提高,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形 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第四,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 改善,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 发展道路。
社会的全面进步最重要的表现,就是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唯物史观认为,人的需 要即人的本性。从社会发展层次看,需要构成一切社会活动观念上的内在动力,它是主 体对客体能动关系的内在化。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人的利益。邓小平理论,最根本的一 点,就是重新恢复了历史唯物主义的需要观和利益观,将人民群众的需要和利益上升到 执政党全部社会活动的最高普遍原则。江泽民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其核心就是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于人的需要,马克思认为,从内容上看,人的需要 包括三个方面:自然需要、精神需要和社会需要。从层次上看,人的需要可划分为生存 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恩格斯根据这个观点,把广义的生活资料划分为生存资料 、享受资料、发展资料。生存需要是最基础的;享受需要是人在满足生存需要基础上形 成的一种旨在提高生活质量、优化生存条件的需要;发展需要则是为了提高自我、完美 自我、增强自由个性而产生的需要。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把人的需要的丰富性和普遍性, 看成是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把人的全面发展问题视为唯物史观关注的中心问题。他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 手稿》中提出异化劳动理论,实质就是关注人的发展。他认为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里 ,人将“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 。[5](p.123)《共产党宣言》更是明确指出:未来的社会形态是“自由人的联合体”, “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6](p.273)马克思和恩格 斯把人的全面发展看作是一个历史生成的发展过程,并阐述了它的主要内容:人的活动 及其丰富的能力(包括体力和智力、自然力和社会力、个体能力和集体能力、现实能力 和潜在能力以及知、情、意等)的全面发展,这是任何人的职责、使命和任务;人与人 之间社会关系(包括经济关系、政治关系、道德关系、交往关系和家庭关系等)的全面发 展,它将使人由贫乏变得丰富多彩,由封闭变得开放,由片面变得全面,由地域的人变 为世界历史的人;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即实现个人关系和个人能力的普遍性和全面性 ,它将使人不再受到压抑;这种全面发展也不再是少数人或某些社会阶层独享,而是社 会每个人的物质、政治、精神生活都得到提高,社会每个成员的素质都不断完善。
总之,正如江泽民所指出的那样:“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 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 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 全面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人的 全面发展程度也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这两个历史过程应相互结合、相互 促进地向前发展。”[7](p.44)
三、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全面解读
十六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阶段, 它仍然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时期,“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 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牢牢地抓住并致力解决这一社会主要矛 盾,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至关重要。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科学确定,是在 1978年底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当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实现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性转变。现在的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面临的主要任 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在新的实践的基础上加以 全面的解读。
首先,必须自觉明确“人民”是社会需要的主体。社会需要总是由各种社会群体的不 同的具体需要构成的。因此,执政党应当认真考虑兼顾不同阶层、不同层次、不同方面 群众的需要和利益。但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期,最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和利益 应当更加得到重视,并切实加以保障和努力予以满足,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 稳步前进。邓小平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就这样指出:“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 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的构想是这样提出的: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 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可以设 想,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2](pp.373 -374)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方面必须认真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尊重创造这一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保护社会各阶层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 劳动收入,从而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 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另一方面必须致力于努力促进东部和西部 地区的共同发展,努力使全国的发展速度和水平逐步趋于动态平衡;要以城市为龙头, 以农村为重点,坚持城市和乡村协调发展,特别是致力于提高农民的小康程度;需要更 加普遍地让全社会成员共享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果。
其次,不应当把人民群众需要的“日益增长”,只是看作量的扩张,要更重视人民群 众生活整体质量的提高,提升这种需要的层次,满足其多样性。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 期,执政党不能陶醉于过去为人民做了什么,应当更多地思考如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 需要,十分关注人民群众提出的新的发展需要,关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民群众不仅 会对物质需要提出新的要求,而且会更加关心文化需要;除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还 应当有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
再次,应当对“社会生产”有更加全面的理解。唯物史观认为,物质财富的生产是人 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但并不能简单地将全部社会生产完全等同于物质生产。马克 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中,十分强调生产活动包含了人的全部感性的实践活动 。这种生产的全面性,“不是想像或设想的全面性,而是他的现实关系和观念关系的全 面性。”[8](p.36)按照马克思的广义生产即全面生产理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一个复 杂的结构体系,它包括:满足人们物质生活需要而从事的物质生产资料生产,保证人类 种族繁衍而进行的人类自身生产,满足人类精神需要的精神和文化生产,人与作为外部 感性世界的自然环境关系的生产,以及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生产。马克思指出:“历 史上每一个阶段都遇到有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数量的生产力总和,人和自然以及人与 人之间在历史上形成的关系,都遇到有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的生产力、资金和环境 ,尽管一方面这些生产力、资金和环境为新一代所改变,但另一方面,它们也预先规定 新的一代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6](p.43)以上这几 个方面的生产相互制约、相互影响。人的需要的全面性与人类生产的全面性在历史上都 是不断发展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应从这种社会生产的全面性着手,改变我国落后 的社会生产。
为了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们还需要 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做好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的协调发展,看清这两门学 科互相汇流的大趋势,实现它们的功能和价值互补。第二,正确处理好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条件下“经济人”与“自由人”的关系。市场经济的主导原则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 其结果往往也会导致过分追求个人的物质利益,造成人的物化和片面发展。我们将市场 经济与社会主义相结合,就是要努力发挥市场经济的积极作用,同时又最大限度地缩小 其消极因素。这里的关键就是处理好市场经济倡导的“经济人”与社会主义所倡导的“ 自由人”的关系,做到马克思所说的:“既不拿利己主义来反对自我牺牲,也不拿自我 牺牲来反对利己主义”。[9](p.275)第三,做好效率与公平的动态平衡。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必须完成双重历史任务,即实现经济增长和保证社会公平。不能将二者绝对对立, 不能厚此薄彼,必须将二者相结合,形成互激效应。归根到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 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 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执笔:余源培
标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论文; 小康社会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社会关系论文; 现代化理论论文; 利益关系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