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武汉去年引资增加(论文文献综述)
冯加付[1](2021)在《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群众性体育赛事是广大民众参与健身活动、切磋运动技艺、挑战自我极限、开展社会交往的重要平台,也是落实全民健身战略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抓手。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目标,2014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明确取消群众性体育赛事审批制度,在社会治理背景下,审批制度改革对于落实政社分开、管办分离,加快群众性体育赛事管理制度改革、简化办赛程序、吸引社会资本承办赛事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实践表明,近几年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办赛数量有了显着的上升,但与此同时,制度环境的变化引发了政府、市场和社会等参与主体的权责、角色和地位的转变,多元参与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发生了一定变化,从政府管理向社会治理转变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新的问题。在此现实背景下,对群众性体育赛事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研究聚焦于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主要围绕三个核心问题而展开,第一,探讨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特征;第二,揭示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过程;第三,实现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效应。具体采用了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实地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和案例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群众性体育赛事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对当前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主体、治理缘起、治理政策与治理困境等进行了阐述,构建了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理论模型,继而对该理论模型进行了案例验证,最后提出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优化策略。经综合研究,得出以下几个主要结论:(1)社会治理视角下,新中国成立以来群众性体育赛事发展经历了起步与曲折,政府一元化管理(1949—1965);停滞与异化,深受“文革”运动影响(1966—1976);恢复与转型,政社合作关系形成(1977—1992);协作与探索,多元治理萌芽(1993—2012);协同与完善,多元治理格局逐渐形成(2013—)等5个历史阶段。并表现为办赛宗旨从“为国”到“为民”,办赛主体从一元到多元,办赛手段从行政到综合,办赛效益从“输血”到“造血”,办赛空间从封闭到开放等5个演变特征。(2)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结构主要由政府、市场、社会和个人等多元主体共同构成;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缘起于深化改革所趋、政府管理转向、多元主体融合和体育产业驱动等;国家和地方对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有一定政策支持,并正在完善过程当中;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正面临着政府与社会地位失衡、政府部门权责模糊、多元主体利益冲突、治理过程协同不足等现实困境。(3)研究所构建的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理论模型由办赛环境、办赛主体、参与动因、协同引擎、互动行为和协同结果6个核心范畴构成,6个核心范畴在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过程中既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发挥不同作用,又彼此联系相互影响,形成一个有机的互动体系;此外,每个具体的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生命历程表现为“协同开启——协同过程——协同完成”3个阶段。(4)将构建的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理论模型同国内外其它领域协同治理模型、以及相关支撑理论进行理论对话,试图将实质理论发展为形式理论,发现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有其领域特殊性,尚不具备从实质理论向形式理论升华的条件,扎根理论以建构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理论模型的实质理论而结束。(5)案例验证表明,本研究所构建的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理论模型与赛事实践是基本吻合的,说明该理论模型有较高的外部效度。群众性体育赛事的办赛环境、办赛目标、办赛过程、主体结构、参与动因、互动关系等千差万别,难以在实践中找到同理论模型完全契合的赛事协同治理过程,说明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理论模型是一个理想化的理论模型。最后,基于前文的综合分析,尤其是针对当前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面临的困境和协同治理理论模型案例验证的启示,从宏观层面提出了优化赛事治理内外部环境、完善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格局、明确政府赛事治理权责边界、建立政府与社会双向监督机制、加强制度化和非制度化治理保障和针对赛事类型选择不同治理手段等6条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优化策略。
孔俊[2](2020)在《政府经营性治理研究 ——基于黄石市重点企业用工短缺的政府治理的分析》文中认为从2008年起,黄石作为国务院批准的沿江开放城市,也是武汉城市圈的副中心城市,正步入发展的快车道。随着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招商引资不断壮大,劳动力需求量也随之大幅增多,用工短缺的问题愈发凸显。政府全面聚焦产业发展的需要,以深化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高人力资源供给体系质量为主攻方向,运用先进的人才引进、培育、保障制度,凝聚众多的“新黄石人”助力黄石,为外来人口在黄石就业创业提供便利,帮扶重点企业招工稳工。本文在借鉴了其他专家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近些年重点企业用工短缺的问题进行调研并分析原因。本文主要站在政府的角度对重点企业用工短缺的问题进行经营性治理的探究,以黄石市重点企业用工短缺的政府治理来分析。本文在黄石市以往的政府治理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政府治理中的不足之处,为其他地方政府解决企业用工短缺的问题提供有效的对策和建议。作者分四章来论述:第一章绪论,提出本文的研究背景、问题和框架;第二章针对黄石市重点企业用工短缺的现状分析原因;第三章闸述黄石市重点企业用工短缺的政府治理的相关举措及存在的局限性;第四章以政府的“经营性治理”的视角,较好地提出重点企业用工短缺的政府治理的措施及成效。作者认为要解决重点企业用工短缺的问题,首先要把地方的经济发展看作是城市的经营行为,充分完善城市的投资和就业环境;其次政府要通过宏观调控的方式,调整当地产业结构,深化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后,政府要通过完善对企业的监管职能、不断改善外来务工人员的生活质量,加强对务工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务工人员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尽可能地保障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不断引进技术型人才,促进地方经济稳定快速增长。
赵玉瑶[3](2019)在《湖北省政府外事管理职能转变研究》文中认为从国际层面来看,当前国际形势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世界格局产生了重大调整,各国家间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加深,我国正慢慢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世界渴望了解“中国故事”,期望听到“中国声音”,乐于聆听“中国方案”。从国家层面来看,国家外交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姿态服务地方高质量发展,鼓励各地方政府走出国门,扩展“国际朋友圈”,传播地方故事和文化,带动地方经济发展。近年来,外事工作正在全方位渗透至每个地方的各行各业,地方政府外事管理部门亟需转变职能,更好适应新时代的新环境、新要求。本文在政治学和外事管理学理论的指导下,旨在转变湖北省政府外事管理部门的职能、充分发挥湖北省政府外事管理部门的作用。本文以湖北省外事管理部门为具体研究对象,围绕为什么要进行职能转变、如何进行职能转变展开论述,在本文的研究中总结概述了湖北省政府在外事工作上的开展形势,并以湖北省外事管理部门为具体对象进行探讨,提出新时期我国地方政府外事管理工作将会趋于以区域为单位、各相关单位联动构建“大外事一盘棋”的工作格局,大力助推国家外交工作的观点,并结合湖北省政府外事管理部门自身的特点、面临的机遇及挑战,以及其贯彻落实国家大政方针,融入国家“去产能”政策等的情况,全面总结湖北省在整个中部地区的外事管理工作方面所发挥的作用,研究湖北省政府外事管理部门在当前形势下亟需进行职能转变的背景、职能转变中出现的问题、出现问题的原因,并就如何完善其外事管理职能转变提出对策和建议。
周璐[4](2019)在《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达地区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企业通过跨区域投资将部分生产转移至欠发达地区,这种经济现象被称为产业转移。产业转移可有效调整经济结构,促使产业升级。目前,世界上已经出现了三次大的产业转移浪潮,日本、韩国、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区也紧紧抓住承接产业转移的黄金机遇实现了由欠发达地区到发达地区的转变。近年来产业转移的热潮已逐渐蔓延至内陆地区,湖北成为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强有力竞争者。依靠着较为丰富的自然资源,湖北建设了多个产业转移园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在此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具体问题。只有集中精力解决这些问题,湖北省才有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企业产业转移的首要选择。本文从现有产业转移的相关理论入手,在第一部分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并从产业转移的成因及影响、产业转移承接地选择的影响因素方面介绍了国内外学者关于产业转移的相关研究成果。第二部分介绍了产业转移的相关理论。第三部分结合湖北省当前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阐述了湖北省在产业转移中出现的产业综合配套能力不强、招商引资力度不够、环境污染防治不够、投资环境欠佳等实际问题。第四部分从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两方面分析了影响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因素。第五部分介绍了国内外典型国家与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经验,为湖北省提供些许参考。第六部分根据前文分析结果,结合湖北省产业转移承接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提出了提升产业综合配套能力;提高招商水平,加大招商力度;加强各项监管,防范潜在风险;优化投资环境,凸显湖北优势;企业重视、积极行动等应对策略。最后进行小结,并提出研究展望。
易兵,许弢[5](2019)在《武汉大都市区“飞地经济”发展制约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飞地经济"是武汉大都市区区域合作的新模式。本文基于对武汉大都市区"飞地经济"发展状况的实地调研,探究武汉大都市区开展"飞地经济"合作面临的主要制约,提出推动武汉大都市区"飞地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旨在为推动各级政府对于"飞地经济"模式的重视进而实现在飞地合作发展中培育新动能提供有价值的决策参考。
徐干[6](2019)在《地方官员表态话语及其行为匹配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代中国正处在社会的全面转型之中,各种利益诉求集中释放,而地方政府官员在面对高层领导部署政治任务时,不假思索地作出“保证完成任务”的表态,当民众诉求被热炒放大后,以“痛心疾首”的姿态作出“高度重视、马上就办、严肃问责”的表态,当政策执行不力面临问责时,作出“客观调查事由,主动承担错误”的表态来规避惩罚,对待组织内部管理矛盾时,以“领导永远是对的”的表态来掩盖行政不作为或乱作为的本质。上述政治活动现象往往会伴随着“表态”而“不兑现”的弊端,因此也被民众冠以“套路化的官腔”而饱受诟病。事实上,地方官员的表态话语及其行为有其现实合理性,一是因为单一制国家中地方官员的权力来源于自上而下的授予,其职位获取和调整都受制于上级对其进行的绩效考核和评价;二是地方官员兼具“理性经济人”和“公共人”的特性,地方官员的表态行为是为了实现一定的政治利益,依托特定的政治环境和官员主观个性,借助官员的某种心理机制和社会传导机制的同频共振的产物。地方官员表态的内涵兼具官员意识形态、政治意识形态、公民意识形态和实践性的特征,综合了心理层面和行为层面的行动综合。总之,如何认识和解决地方官员表态话语与其行为不匹配的问题,也已成为政府治理的当务之急和学界关注的焦点。地方官员表态必然不同于简单的情感好恶或者简单的心理倾向,它是一项建立在利益基础之上的客观活动,拥有实体主体和实体客体,因此也一定能够对官员或官员所处的政治体系发挥具体的、可感知的现实客观功能。那么,驱动地方官员进行表态活动的原因有哪些?地方官员表态的机制是如何建立和作用的?地方官员表态究竟是意识层面的活动还是实践层面的活动?诸如此类的问题,在现有的政治、经济或是社会理论中都难以找到对应的规范性和系统性强的答案。现有研究大多将地方官员表态视为一种衡量政治状况的工具,而忽略了地方官员表态本体、过程和关系方面结构性问题,尚缺乏系统全面的理论关怀和考察。当前,学界主流的研究范式是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地方政府行为选择分析框架。尽管委托代理关系能够一定程度上反映国家、政府、政党与社会的关系,但在解释地方官员表态话语及其行为的匹配性时也面临一些局限性。比如,我国的政治结构与体制并非完全意义上的委托代理关系,而是体现为一种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统筹协调的政治生态格局。地方官员表态话术与行为的关系非常复杂,外部环境、内在心理等都可能对其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要了解地方官员表态就必须要先弄清楚地方官员表态背后的内在逻辑关系。因此,本文的研究主要是构建一个关于地方官员表态的分析框架,从理论上看,通过这一框架的构建不仅能够对地方官员表态进行合理的解释,同时还能够进一步拓展官员行为的研究;从实践上看,能够通过这一框架的构建,进而对地方官员表态中存在的病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此,本研究在委托代理理论的基础上,适当借鉴和吸纳了公共选择理论、参与式民主理论、人格-职业匹配理论和政治沟通等方面的理念观点,构建了地方官员表态话语及其行为匹配性问题的解释框架。基于所构建的地方官员表态话语及其行为匹配性问题的解释框架,首先必须把握地方官员的主动表态和被动表态行为的内在机制,这就需要重点分析地方官员表态的要素及心理过程,因此,这也构成了本文首要论述的主要内容。其次,本文以武汉市2012-2017年电视问政文本为例,对地方官员表态话语进行了实证分析,试图通过量化手段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案例分析和文本挖掘,探寻出节目主题关键词的变化规律,并且从中找到地方官员表态话语类型变化的规律,同时借助模型分析总结官员表态后的行为选择,凸显出本文除了关注官员的表态内容本身外,更加关注其后续的行为对接状态。第三,基于我国政府回应与公众认同之间有着相当规模和弹性的制度供给,要理顺官员表态与公众认同的关系,主要是聚焦于如何促成政府与公众的协商对话与政治信息沟通。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使用,新旧媒体、主社媒体之间的位置关系发生了一些变化,网络场成为意识形态与舆论博弈的新阵地,习总书记曾多次提出“网络群众路线”理念,重点强调全国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要广泛深入并且积极地回应群众关切的、焦虑的问题。显然,地方官员表态那种传统的自上而下的宣传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时代公众认同的需要。在新时代新格局下,地方官员表态创新改革也势在必行。所以本文基于“地方官员表态”公众信任度问卷调查结果和武汉市电视问政满意度投票环节结果对地方官员表态中的公众认同度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影响公众认同度水平的因素,并进一步论证了地方官员表态与公众认同二者之间的关系。第四,本文着眼于地方官员表态承诺兑现程度重点分析了地方官员表态话语及其行为匹配性问题,从完全兑现、部分兑现和阳奉阴违三种兑现程度分析了不同领域会采取的兑现程度及行为策略,并试图归纳解释了地方官员二次表态的类型和原因,以及对照分析地方官员首次表态和二次表态的行为及内容差异。最后,本文研究的终极目的是促进地方官员表态话语和行为绩效相契合,提升制度刚性、针对性和可行性,同时通过强有力的监督问责机制将地方官员表态限定在正确的轨道内,所以,构建了表态话语与行为绩效相契合的制度体系。本研究表明:(1)地方官员表态是关联多种要素的一种政治实践活动,在现实条件的框架限制下必然会受到实践主体、客体以及具体条件的制约和影响。地方官员表态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并非静态的结果,作为一种主观能动性主导的实践活动也是官员状态以及官员和政治体系本身关系的一种直观反映。所以分析地方官员表态的具体表现需要结合具体的动态场景和内容去把握,一定的地方官员表态的形成需要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并且也会受到其他影响因素的综合作用。地方官员表态反映了表态主体政治实践的结果,与此同时也反映政治体系得到官员拥护和支持的情况。(2)地方官员的表态话语和兑现策略基本上是基于充分考虑现行政治制度下的理性行为,影响他们表态及兑现的因素主要是中央对于地方治权的态度、制度的弹性以及监督问责机制等。(3)构建表态话语与行为绩效相契合的制度体系,通过合理把握公共政策刚性与弹性的界限,提升公共政策科学化水平,细化官员表态话语的语义解读,跟踪监测评估地方官员表态之后的行为匹配度,实现“有责可问”向“有责必问”的转变,能够提升制度本身的刚性、针对性和可行性,将地方官员表态及兑现行为全面限定在法治轨道内。
沈费伟[7](2018)在《资源型村庄的“任务型治理”研究 ——基于浙北荻港村的个案考察》文中研究表明实现资源型村庄有效治理的内在机理是什么,通过怎样的策略能够振兴资源型村庄,如何培育和保持资源型村庄内生发展的长久活力,这是本文的核心问题。围绕着上述问题,本文从后农业税时代下中国乡村振兴的背景出发,通过对浙江省湖州市荻港村典型案例的实证检验,应用“任务型治理”的理论框架,探析了现阶段资源型村庄实现有效治理的内在机理,设计和总结新的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所谓资源型村庄的“任务型治理”,是一种围绕解决资源型村庄治理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特定任务而采取的方式、手段与途径。在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中,能否有效地实现治理目标,促进村庄的可持续发展,其关键点和难点正是对于任务的界定,以及根据各个不同阶段的任务而不同治理主体分工协作所达成的一种良好的“一主两辅”治理结构。根据国家对农村的政治战略安排和乡村振兴的发展实践,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总任务是实现乡村振兴。围绕着乡村振兴这个总任务框架,资源型村庄的“任务型治理”建构过程一般包括三个阶段,分别是: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初始期,需要解决的是村庄的基础任务,具体包括了村庄的经济基础任务、村庄的组织基础任务和村庄的环境基础任务,应该形成以村民自治组织为主,政府组织和市场组织为辅的“一主两辅”治理结构。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过渡期,需要解决的任务是提供村庄的公共服务,具体包括了村庄环境服务供给、村庄文化服务供给和村庄制度服务供给,应该形成以政府组织为主,村民自治组织和市场组织为辅的“一主两辅”治理结构。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提档期,需要解决的任务是塑造村庄的特色品牌,主要包括村庄旅游资源开发、休闲观光农业建设和传统文化弘扬,应该形成以市场组织为主,政府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为辅的“一主两辅”治理结构。由于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不同阶段需要完成不同的任务,因此各个治理主体在应对不同阶段任务中的力量发挥有差异,但是不管哪个治理主体处于主导地位,这只是体现了治理结构中各个治理主体的力量强弱差异,其本质依旧是稳态的“一主两辅”治理结构。通过构建资源型村庄的“任务型治理”,不仅能够取得重振村庄组织活力、复兴产业实力、重塑文化魅力、再造环境美化等村庄外在层面的振兴,而且更能够达到村民主体性的确立、社会资本的培育、多元参与的建立以及乡村精神的重塑等村庄内在层面的培育,真正实现资源型村庄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因此,本研究的目标主要有两方面:其一,是从理论层面来解析“任务型治理”的内在逻辑,明确“任务型治理”的内涵、过程和绩效,不仅有利于推动治理理论的深化与拓展,而且也有利于构建和阐释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理论内涵。其二,是从实践层面通过考察资源型村庄的典型代表浙江省湖州市荻港村“任务型治理”的具体过程和内容,提炼和总结荻港村成功治理的实践逻辑和成功经验,整合农村社会资源,寻找和克服村庄衰败的根源,为中国其余类似荻港村的资源型村庄有效治理提供具体的经验支持和参考意见,对于推动新农村建设,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为实现以上研究目标,论文以七个章节的篇章结构围绕村庄治理议题展开理论分析和案例阐述,以求对资源型村庄的“任务型治理”模式得以深刻的理解。第一章,导言。这是本文的开篇之章,一是分析了村庄治理与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进而明确当前研究资源型村庄有效治理的实践意义和学术价值。二是通过对既有文献进行了详细的评述,进而明确既往研究与本研究的关系,阐明了本文的研究定位。三是根据本文的研究需求,界定了“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两个核心概念及其内涵。四是交代了调研村庄浙北荻港村的基本概况和本文主要的研究方法。五是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技术路线和章节安排。第二章,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本章主要从政治与行政学科的理论视角出发,阐述了“任务型治理”的理论内涵以及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构建的分析框架。在具体的内容安排上,一是提出“任务型治理”的学术命题,以此表明当前。“任务型治理”概念的提出并不是偶然因素使然,而是基于深刻的政治经济背景下顺应社会发展规律而适时产生的新的理论体系。二是从利益相关者理论、合作治理理论、资源依赖理论以及结构功能理论对“任务型治理”的主体、过程、关系和功能四方面进行理论解读。三是通过治理主体分析、总体任务界定、阶段任务划分、治理结构塑造、任务有效执行的行文思路来论证资源型村庄的“任务型治理”构建机理,以此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四是交代了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制度基础,主要包括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历史沿革、制度安排以及浙江省乡村振兴的实践与发展三方面内容。第三章,初始期:资源型村庄的“基础任务”治理。本章主要探讨的是在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初始期的任务是完善村庄基础任务,具体包括了健全资源型村庄组织基础、增强资源型村庄经济基础和改善资源型村庄环境基础三方面,而每个方面的任务又可以细化为更基础、具体的任务。在健全资源型村庄基础任务方面,可以划分为通过换届选举而重建村民自治组织、以基层维稳而重建六老组织、推动村庄治理而组建各类民间组织。在增强资源型村庄经济基础方面,可以划分为兴办青鱼合作社、村办集体企业改制以及成立村经济合作社。在改善资源型村庄环境基础方面,可以划分为整治油脂化工企业、开展清水河道工作和构建村庄长效管理机制。在上述所有任务开展过程中,应该形成以村民自治组织为主,政府组织和市场组织为辅的“一主两辅”治理结构,能够促进农村生产建设和社会发展。之所以突出村民自治组织的力量,这是缘于我国的村民自治组织是实施村民自治的主要形式,在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初始期,村民自治组织在农村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凭借其在乡村社会独特的资源,在提供村庄基础服务与促进乡村善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第四章,过渡期:资源型村庄的“公共服务”供给。本章主要探讨的是在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过渡阶段的任务是供给村庄公共服务,具体包括了供给资源型村庄文化公共服务、提升资源型村庄环境公共服务和健全资源型村庄制度公共服务三方面。在资源型村庄环境公共服务方面,分为村庄五水共治、农民新房建设和各类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在资源型村庄文化公共服务方面,包括修复村庄古建筑文物、开展各类文化项目、获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在资源型村庄制度公共服务方面,涵盖了实施六百工作制、推行网格化管理、完善制度化机制。在上述所有任务开展过程中,应该形成以政府组织为主,村民自治组织和市场组织为辅的“一主两辅”治理结构。之所以在该阶段要着重突出政府组织的力量,这是缘于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是政府的内在职责,政府应该向村庄提供那些因市场失灵、村民自治组织无法有效提供的、但对村民群体有益的、必需的服务,从而提升资源型村庄的治理绩效。第五章,提档期:资源型村庄的“特色品牌”塑造。本章主要剖析了在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提档期的任务是塑造资源型村庄的特色品牌,具体包括了开发资源型村庄的旅游资源、建设资源型村庄的观光农业和弘扬资源型村庄的传统文化三方面。在开发资源型村庄的旅游资源方面,主要开展了创办荻港古村旅游公司、获选国家4A级旅游景区以及招商引资挖掘村庄资源等工作。在建设资源型村庄的观光农业方面,进行了修复桑基鱼塘、创建丝绸风情小镇和营造凤凰洲生态农业项目等活动。在弘扬资源型村庄的传统文化方面,完成了创办荻港渔庄、举办鱼文化节和渔家乐的传承的任务。在上述所有任务开展过程中,应该构建以市场组织为主,政府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为辅的“一主两辅”的治理结构。之所以要突出发挥市场组织的作用,缘于市场组织在资源型村庄的品牌塑造中有着先天的优势,能够整合优化资源型村庄的资源配置,提升资源型村庄的社会影响力,进而实现资源型村庄的治理目标。第六章,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论证与构建。本章从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实践逻辑、内在机理、优势解析和治理策略四方面来论证和反思资源型村庄治理方式的话题。在乡村振兴时期,由于社会转型的压力、政府政策的驱动、乡村精英的助推、村民利益的诉求等,有着强大的村庄治理动机,因而需要构建有效的资源型村庄的治理方式。基于对荻港村治理经验的提炼和总结,认为“任务型治理”是其中一种有效的资源型村庄的治理方式。当前,在构建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问题上,首先,明确资源型村庄治理中各个治理主体的治理边界;其次,合理划分资源型村庄治理中的阶段性任务;再次,塑造“一主两辅”的良好治理结构;最后,提升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实质绩效。第七章,总结。本章对全文进行总结,并提出了四大富有意义的研究结论。
朱巍,陈慧慧[8](2017)在《基于钻石理论的招商模式创新研究——以湖北省武汉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国内外社会经济环境的深刻变化,招商引资亟需突破瓶颈、创新模式。论文深入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对招商引资提出的新挑战,基于钻石理论提出招商引资要从依靠资源要素转变到创新要素,结合武汉在招商引资方面的现状、优势和短板,对武汉如何利用创新要素集聚作用优化招商引资模式提出针对性建议。
刘遹菡[9](2017)在《产业集群视野下的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数字出版产业作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点新兴文化产业,近年来一直是国家战略性的产业发展目标的重中之重。在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和《“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当中明确提出要促进数字创意产业蓬勃发展,加强文化产业基地规划和建设,发展文化产业集群,促进数字出版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而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是出版产业发展的孵化器与动力源。在将近十年的时间内,我国基本已完成了全国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布局,实现了 14家国家级数字出版基地的批复和运营。基地的发展不仅能够为数字出版以及整个出版产业带来文化创意和技术上的创新和平台,还能够将基地周边所有数字出版的上下游企业进行有效聚集和联动,实现集群化发展。因此,本文以全国14家国家级数字出版基地为研究主体,以产业集群相关理论、竞合理论、知识溢出理论等相关理论为主要理论支撑,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形成与演进、组织结构以及运行机制开展深入探讨和分析。在基础理论以及现实背景的基础上,构建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运行绩效的综合评价模型,并通过数据收集和导入,实现对基地运行绩效的横向和纵向测评。本文共分为七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是本文的引言部分,主要阐述本研究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利用文献分析法从产业集群以及出版基地两个方面梳理相关理论和实证的研究,同时,介绍本文的研究方法及思路。第二章为本研究的基础理论研究,包括产业集群相关理论、竞合理论、知识溢出理论等为接下来的研究构建好理论基础。第三章从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形成方式、演进动因和发展现状三个方面来挖掘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形成和演进的进程。通过分析发现,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形成有自组织、他组织以及混合组织三种不同方式。并且目前为止,基地在发展和演进的过程中经过萌芽、形成、发展和成熟几个不同的阶段,且目前各个基地处于的演进阶段各不相同。技术、市场、政府行为、人文和人才因素是推动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演进的最主要的五个因素。另外,通过基地布局、基地构成情况以及经济规模能够较为清晰的了解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发展现状。第四章从构成主体、主体间关联互动以及组织形态三个方面探讨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组织结构。全国14个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组织形态各不相同,分为无核心、多层次单核心、单层次多核心以及多层次混合四种组织形态。基地的主体由核心层和辅助层构成,核心层指的是开展数字出版产业业务的企业,辅助层则包括了政府及相关公共部门、高校及科研机构、金融机构以及中介组织和公共服务平台。各主体之间通过各种不同的连接方式共同参与到基地的运行当中,推动基地的整体发展。第五章分析了国家数字出版基地作为高科技与文化融合的产业集群的三大运行机制,分别为协同创新机制、竞合机制以及知识溢出与学习机制。基地的协同创新主要由基于IP、基于数字出版产业链以及基于产学研的三种创新形式构成,是基地得以发展迅速的主要推动力。另外,竞合机制将基地内的主体全部链接起来,以横向产业链中互补而形成的竞争为主导的竞合以及以纵向产业链中互补的合作为主导的竞合两种方式实现优势互补、资源优化配置以及风险共同承担,以达到共同开拓和占领市场,实现共赢的目的。而知识溢出与学习机制的存在则是加速知识和技术在基地范围内的流通,促使高风险、高投入、高技术能力的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快速创新,能够让基地拥有作为集群形式发展的独有优势。基地中知识溢出的主体主要是基地中的企业、公共研究机构、公共服务机构以及用户,通过主动、被动以及非正式溢出三种形式产生知识流通和溢出。同时,知识溢出的主体也是进行知识和技术学习的主要来源和途径。知识溢出和学习通过知识转移、知识转换和知识收获的循环过程来实现。第六章是对全国14家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运行绩效进行的实证研究。首先确定国家数字出版基地运行绩效的技术路径,包括评价的目标与原则、评价思路和流程以及评价方法等。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专家打分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基地的运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另外,在收集定量和定性数据之后,将其代入指标体系,得出国家数字出版基地运行绩效的测度和评估。一是通过4个二级模块的不同得分,能够分析出各个基地在不同模块的优势和劣势的横向测评结果;二是可以得出14个基地运行绩效的整体排名并且将其划分为绩效极高、较高、中等、较低和极低五个不同梯度的纵向测评结果。第七章是本文的总结与展望。简要陈述和总结本文的研究结论和观点,另外指出本研究的创新点以及不足之处,对未来的延伸研究进行展望。
张良[10](2017)在《经济资源嵌入视域下农村新型社区治理问题研究 ——基于鲁中F市两农村新型社区的比较分析》文中指出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制定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三个五年计划》,指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水平,努力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农村把握城乡统筹发展的契机进行改革和制度创新,增强集体经济组织服务功能,激发农村发展活力。2016年作为十三五战略规划实施的开局之年,改革任重而道远。农村新型社区正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空间载体,优化农村新型社区的协调运行与良性治理,实现农村社区村民由“无感增长”到“有感发展”,有真切的获得感与幸福感,是实现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灵魂要求的核心要旨。税费改革之后,县乡财政困境下,农村社区的治理也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境,逡巡不前,经济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社区治理的桎梏。“处低谷而力争,迎高潮而快进”,农村社区治理资源匮乏之际,迎来新型城镇化实质性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机遇,如何抓住机遇,实现农村新型社区的治理与“善”治,成为挣脱桎梏牢笼的关键所在。因此,研究经济资源嵌入视域下的农村新型社区治理问题对于增促社会进步,减缩社会代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本文涵括六个板块的内容。绪论为本文的第一部分。笔者简要阐发了研究的背景,税费改革之后的乡村治理面临经济基础薄弱的困境,恰巧引来国家推行新型城镇化的契机。在此背景下笔者提出问题,并界定了经济资源、农村新型社区以及农村新型社区治理的概念。笔者从历史变迁的维度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对经济资源对农村发展影响的研究状况,并在此基础上阐明了本文研究的着力点、研究方法、选址依据、研究意义以及创新点和不足。第二部分为经济资源对农村新型社区治理主体的影响比较。经济资源丰裕的社区,经济资源吸附实现多元化社区治理主体功能聚合。乡镇基层政府发挥整合功能,整合财政资金、项目、土地、企业等经济资源输入社区,给社区治理提升增量资源。社区基层组织发挥维持功能,支配和控制社区的经济资源,完善组织机构设置,改善办公设施,包括物业服务,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维持社区的治理正常运转。社区村民具有目标获取功能,既有基于单向度追求经济利益目标的“理性选择”,也有基于血缘、地缘、业缘的复杂目标取向的参与,甚至有基于趣缘的各类自组织协会、志愿者参与,归根结蒂社区居民参与的核心在于经济资源嵌入下的可交换资源导向。而企业、个体经营以及生产合作社等,则具有适应功能,创造出的经济资源规模、效益、速度适应社区治理的运行幅度和频度。而经济资源匮乏的社区,自身系统整合程度低,以上各治理主体的功能效用缺乏经济力的支撑无法彰显,各治理主体出现角色紧张、行为偏差,无法在社区内凝聚,走向离散。第三部分为经济资源对农村新型社区治理机制的影响比较。一方面,“风险”维度,经济资源的嵌入蕴育着社区治理机制运行当中的风险。风险一,经济资源嵌入下带来的乡政村治运行机制风险。经济富庶的农村社区所在的基层政权职能由“服务”转向“汲取”,存在亲手断送繁荣的风险。而经济资源匮乏的社区所在乡镇政权“悬浮”于农村社区,受经济资源束缚带来保姆型政权的风险。风险二,货币快速升值经济理念主导下的小农盲目投机行为蕴育潜在风险,市场机制嵌入下政府、社会反向保护机制缺失促使潜在风险转向显在风险,二者于农村社区场域渗透、交叠、撞击带来叠加风险。另一方面,“机遇”维度,经济资源的嵌入创造了社区治理机制运行优化的机遇。机遇一,经济资源嵌入提升了社区选举机制的稳定性。经济资源丰富的社区,选举机制可以平稳运行。而经济资源匮乏的社区容易引发选举秩序震荡。机遇二,经济资源与社区纠纷调解机制的复合程度呈负相关。经济资源丰富的社区,经济资源提供了降低社区纠纷调解过程中正式结构与家族结构复合程度的必要条件。而经济资源匮乏的社区家族结构与正式结构复合程度高。机遇三,经济资源扩大纵向社区权力资本的运行半径,提升横向权力资本合法性。经济资源丰富的社区社会关联度高,群体内聚力强,进而经济资源扩大了社区权力资本纵向运行半径。横向非体制精英“高大威猛”并与社区体制精英合作共治,经济资源促进了横向权力资本合法性的生成。而经济资源匮乏社区纵向权力资本运行半径小,一旦超越社区边界,其边际效应无限趋向于零,权力资本被禁锢、封冻在刚性科层制下的社区层级,没有与上级进行讨价还价、折冲樽俎以及相互调适的余地。非体制精英“细小琐碎”与体制精英有走向对立、离散趋势,横向权力资本合法性遭损噬。机遇四,经济资源嵌入激活了社会资本的活力。经济资源丰富的社区,信任、互惠规范以及合作网络强劲有力。而经济资源匮乏的社区,信任缺失,互惠规范破坏以及合作化网络难以建构。机遇五,经济资源嵌入与社区文化资本构成了“培育”与“反哺”的利益关联链条。经济资源丰富的社区,经济资源支撑下“培育”文化资本,如高素质的人才以及社区的知名度。而培育出的大学生村官、志愿者下乡支助,服务农村社区建设,知名度的提升吸引政府整合资金、项目、土地等资源嵌入社区。而经济资源匮乏的社区,培育文化资本的支撑力量不足,而文化资本的“反哺”功能更是无从谈起。第四部分是经济资源对农村社区治理绩效的影响比较。笔者通过效率、公平性、回应性三个维度对经济资源差分的两个社区治理绩效的差异作出评估,直观地展现出了经济资源对社区治理绩效的显着影响,经济资源充沛足以提升社区治理绩效。从效率维度来看,社区经济资源充沛,则可以为提升社区治理效率提供全方位的保障。而经济资源匮乏的社区,治理效率始终在低水平线徘徊。从公平性维度,笔者设计三个指标来检测社区治理的公平性。从卡尔多·希克斯标准、再分配标准以及帕累托标准分析,社区治理均符合评估标准,经济资源充沛,社区治理公平性充分。但是经济资源匮乏的社区,则受经济资源总量约束、分配暗箱化、差序化、碎片化的影响,社区治理绩效难以达到以上三个评估标准,公平性表征不充分。从回应性维度分析,经济资源丰裕的社区,从年度目标制定到层级沟通再到述职评议这一闭路循环的过程彰显了治理的回应性。而经济资源匮乏的社区,根本不具备形成这一闭路循环的充分条件,社区治理的回应性差,社区治理的弹性不足。第五部分得出结论并进行因应政策探讨。结论:第一,经济资源吸附实现多元化社区治理主体功能聚合;第二,经济资源刺激诱发社区治理机制的机遇与风险;第三,经济资源提升社区治理绩效。为促进社区治理的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笔者针对性的进行了政策探讨:第一,四面出击,规范化拓宽经济资源渠道;第二,乡镇政权职能转变,疏通经济资源嵌入梗阻;第三,经济资源搭建组织化平台,疏通社区农民的利益表达机制;第四,经济资源支撑,铸合社区断裂的信任机制;第五,经济资源嵌入增强社区居民对正式机构的认同,进而促进双重法律制度整合化解纠纷调解机制中正式结构与家族结构的复合难题。
二、武汉去年引资增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武汉去年引资增加(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背景 |
1.2.1 步入新时代:广大民众对群众性体育赛事需求增加 |
1.2.2 面对新环境:群众性体育赛事发展迎来机遇与挑战 |
1.2.3 治理新格局: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内在驱动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5.1 研究方法论 |
1.5.2 具体研究方法 |
1.6 研究创新之处 |
1.6.1 研究内容创新 |
1.6.2 研究视角创新 |
2 研究综述 |
2.1 文献综述 |
2.1.1 群众性体育赛事的相关研究 |
2.1.2 治理的相关研究 |
2.1.3 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的相关研究 |
2.1.4 协同治理模型构建相关研究 |
2.1.5 研究述评 |
2.2 核心概念 |
2.2.1 群众性体育赛事 |
2.2.2 协同 |
2.2.3 治理 |
2.2.4 治理机制 |
2.2.5 理论模型 |
3 理论基础 |
3.1 协同治理理论 |
3.1.1 协同治理的概念 |
3.1.2 协同治理的内涵 |
3.1.3 协同治理的本土化 |
3.1.4 协同治理的实践应用 |
3.2 其它相关的理论 |
3.2.1 利益相关者理论 |
3.2.2 协同优势理论 |
3.2.3 资源依赖理论 |
3.2.4 委托代理理论 |
4 社会治理视角下新中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发展历程回顾 |
4.1 新中国成立以来群众性体育赛事历史阶段划分 |
4.1.1 起步与曲折阶段(1949—1965):政府一元化管理 |
4.1.2 停滞与异化阶段(1966—1976):深受“文革”运动影响 |
4.1.3 恢复与转型阶段(1977—1992):政社合作关系形成 |
4.1.4 协作与探索阶段(1993—2012):多元治理萌芽 |
4.1.5 协同与完善阶段(2013—):多元治理格局逐渐形成 |
4.2 新中国以来群众性体育赛事演变特征 |
4.2.1 赛事宗旨:从“为国”到“为民” |
4.2.2 办赛主体:从一元到多元 |
4.2.3 管理手段:从行政到综合 |
4.2.4 赛事效益:从“输血”到“造血” |
4.2.5 办赛空间:从封闭到开放 |
5 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现实审视 |
5.1 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缘起 |
5.1.1 制度改革:群众性体育赛事数量增加与各种问题并存 |
5.1.2 赛事治理: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客观要求 |
5.1.3 改革转型:传统的赛事管理路径出现“政府失灵” |
5.1.4 多元融合:协同治理主体互动关系亟待理顺 |
5.1.5 产业驱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内在需求 |
5.2 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主体 |
5.2.1 政府:监管服务与部门协调 |
5.2.2 市场:资源配置与经费扩充 |
5.2.3 社会:公益服务与技术支持 |
5.2.4 个人:民众参与与资源整合 |
5.3 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政策 |
5.3.1 国家层面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政策梳理 |
5.3.2 地方层面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政策梳理 |
5.3.3 基于公共政策的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特征分析 |
5.4 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困境 |
5.4.1 政府与社会地位失衡 |
5.4.2 政府部门权责模糊 |
5.4.3 多元主体利益冲突 |
5.4.4 治理过程协同不足 |
6 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理论模型构建 |
6.1 理论模型构建研究设计 |
6.1.1 方法选择 |
6.1.2 样本选取 |
6.1.3 分析工具 |
6.2 理论模型构建过程 |
6.2.1 产生研究问题 |
6.2.2 资料收集 |
6.2.3 资料分析——实质性编码 |
6.2.4 理论建构——理论性编码 |
6.2.5 理论应用 |
6.3 理论模型阐释 |
6.3.1 协同治理理论模型整体性阐释 |
6.3.2 协同治理理论模型核心要素阐释 |
6.4 关于理论模型严谨性的说明 |
7 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理论模型案例验证 |
7.1 案例研究设计 |
7.1.1 案例验证思路 |
7.1.2 资料来源与收集 |
7.2 验证案例介绍 |
7.2.1 案例一:中国(京山)绿林网球·英雄会 |
7.2.2 案例二:陈仓区周末篮球联赛 |
7.3 理论模型案例验证 |
7.3.1 办赛环境 |
7.3.2 办赛主体 |
7.3.3 参与动因 |
7.3.4 协同引擎 |
7.3.5 互动行为 |
7.3.6 协同结果 |
7.4 案例验证结果与启示 |
8 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优化策略 |
8.1 双管齐下:优化赛事治理内外部环境 |
8.2 政社共治:完善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格局 |
8.3 定权定责:明确政府赛事治理权责边界 |
8.4 互监互督:建立政府与社会双向监督机制 |
8.5 软硬兼施:加强制度化和非制度化治理保障 |
8.6 精准施策:针对赛事类型选择不同治理手段 |
9 研究结论、局限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局限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1:体育赛事管理部门访谈提纲 |
附件2: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主体访谈提纲 |
附录3:调研照片 |
附录4:调研访谈内容节选 |
附录5: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政府经营性治理研究 ——基于黄石市重点企业用工短缺的政府治理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问题 |
(三) 研究现状综述 |
1. 关于政府经营性治理的研究 |
2. 关于“用工短缺”形成原因的研究 |
3. 关于应对“用工短缺”对策的研究 |
(四) 研究框架 |
二、开发区重点企业用工短缺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
(一) 重点企业用工短缺的现状 |
1. 重点企业 |
2. 重点企业的发展概况 |
3. 重点企业用工短缺的具体表现 |
(二) 重点企业用工短缺的劳动力市场供应的原因 |
1. 毕业生留黄就业人数较少 |
2. 校企合作普及不够,对接机制不完善 |
3. 中介招工市场的不完善 |
4. 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不符合重点企业的用工需求 |
(三) 重点企业用工短缺的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原因 |
1. 重点企业用工需求急剧增大 |
2. 外地企业竞争激烈 |
3. 重点企业基本工资较低、薪酬福利不高 |
4. 工作时间过长,加班较多 |
5. 人文关怀不够,缺乏稳工措施 |
6. 企业主体作用发挥不够,存在依赖思想 |
7. 在建、新投产企业招工难 |
8. 生活出行不便 |
9. 专业人才缺乏,校企合作艰难 |
三、黄石市重点企业用工短缺的政府治理及存在的局限性 |
(一) 对重点企业用工短缺的治理项目 |
1. “新黄石人”项目的目标计划 |
2. “新黄石人”项目的行动措施 |
3. “新黄石人”项目的组织保障 |
(二) 对重点企业招工困难的政府治理 |
1. 针对重点企业招工,优化奖补政策 |
2. 拓宽人力资源渠道,加强公共就业服务 |
3. 深化校企合作,双主体协同育人模式 |
(三) 对重点企业稳工困难的政府治理 |
1. 针对重点企业稳工,优化奖补政策 |
2. 支持企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优化奖补政策 |
3. “新黄石人”的社会服务与保障 |
(四) 对重点企业招工稳工政府治理的成效 |
(五) 对重点企业用工短缺的经营性治理中存在的局限 |
1. 招工合力不够 |
2. 监管服务不够 |
3. 精准补贴不够 |
四、重点企业用工短缺的政府经营性治理的措施和成效 |
(一) 黄石市的政府经营性治理的措施 |
(二) 黄石市的政府经营性治理的成效 |
1. 黄石市的政府经营性管理初期成效 |
2. 黄石市的政府经营性管理中期成效 |
3. 黄石市的政府经营性管理后期成效 |
(三) 黄石市重点企业用工短缺的政府经营性治理的对策 |
1. 加大政府统筹力度,帮扶企业用工“招得来” |
2. 加大校企合作力度,解决企业招工“用得上” |
3. 提高企业自身建设力度,保障企业用工“留得住”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关于企业用工难-企业访谈问卷 |
附录2 关于企业用工难-员工访谈提纲 |
附件3 关于企业用工难-职业院校访谈提纲 |
附件4 关于企业用工难-劳务派遗公司调研表 |
附件5 关于企业招工困难问题的调查问卷 |
附件6 关于离职员工的调查问卷 |
附件7 关于高校输送人才的调查问卷 |
致谢 |
(3)湖北省政府外事管理职能转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 外事管理 |
(二) 政府职能 |
(三) 政府职能转变 |
四、研究方案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我国地方政府外事管理基本原则及职能转变历程 |
一、我国地方政府外事管理基本原则 |
二、我国地方政府外事管理职能转变历程 |
第三章 湖北省外事管理现状 |
一、湖北省外事管理背景 |
(一) 湖北省情特点 |
(二) 湖北省与世界的国际产能合作 |
二、湖北省人民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机构设置 |
(一) 机构成立历史 |
(二) 机构设置 |
三、湖北省人民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职能 |
(一) 主要职能 |
(二) 因公出国审批管理 |
(三) 外国专家来鄂工作管理 |
四、湖北省外事管理职能转变介绍 |
(一) 职能转变的必要性 |
(二) 省级层面 |
(三) 地市级及以下层面 |
第四章 湖北省政府外事管理职能转变中存在的问题 |
一、职能定位不准确 |
二、与负责外事工作的各相关单位协作联动不够 |
三、外事资源分配不够合理 |
四、外事服务企业“走出去”力度不够 |
五、外语翻译干部翻译培训不足 |
第五章 湖北省政府外事管理职能转变出现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分析 |
一、外事管理部门统筹管理及协调机制较为薄弱 |
(一) 统筹管理职权难以保障 |
(二) 协调机制不健全 |
二、对地方外事管理部门的指导和支持力度不够 |
三、外事服务企业意识不够深入 |
四、外语翻译干部翻译培训制度不完善 |
第六章 完善湖北省外事管理职能转变的对策和建议 |
一、建立高效的外事管理部门统筹管理机制 |
二、建立完善的外事管理部门协调机制 |
三、与中部地区共建“大外事一盘棋”的工作格局 |
(一) 开展重大活动合作 |
(二) 开展重大项目合作 |
(三) 开展文化宣传合作 |
(四) 开展各领域对外交流合作 |
四、支持各地主动讲好地区故事 |
(一) 以茶敲开世界大门,带动恩施经济发展 |
(二) 以三国文化为媒,推动赤壁走向国际 |
(三) 以“寻根节”为引,让随州吸引更多世界目光 |
(四) 传播武当故事,邀请世界问道武当 |
五、全面服务和指导企业“走出去” |
(一) 为企业“走出去”提供指引信息 |
(二) 对企业“走出去”进行整体规划和方向引导 |
(三) 为企业的海外安全保驾护航 |
(四) 帮助企业培养精通外语的复合型高端人才 |
六、科学制定外语翻译干部翻译培训制度 |
第七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思路及研究方法 |
1.3.1 本文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重难点及创新 |
第2章 产业转移的相关理论 |
2.1 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理论 |
2.2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2.3 雁形产业发展形态论 |
2.4 重合产业论 |
2.5 梯度转移理论 |
第3章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1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 |
3.1.1 产业转移主要形式 |
3.1.2 产业转移层次提升 |
3.1.3 产业转移承接来源 |
3.2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3.2.1 产业综合配套能力不强 |
3.2.2 招商引资力度不够 |
3.2.3 环境污染防治不够 |
3.2.4 投资环境欠佳 |
第4章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 有利因素 |
4.1.1 自然资源较为丰富 |
4.1.2 交通区位优势明显 |
4.2 不利因素 |
4.2.1 国家扶持政策较少 |
4.2.2 各地产业发展不均 |
4.2.3 资源环境压力较大 |
4.2.4 产业园区发展雷同 |
第5章 国内外承接产业转移的经验借鉴 |
5.1 国际部分 |
5.1.1 日本经验 |
5.1.2 韩国经验 |
5.2 国内部分 |
5.2.1 珠三角经验 |
5.2.2 长三角经验 |
第6章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应对策略 |
6.1 提升产业综合配套能力 |
6.2 提高招商水平,加大招商力度 |
6.3 加强各项监管,防范潜在风险 |
6.4 优化投资环境,凸显湖北优势 |
6.5 企业重视,积极行动 |
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武汉大都市区“飞地经济”发展制约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武汉大都市区“飞地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制约 |
(一) 政策缺失、协调不畅严重制约飞地园区建设。 |
(二) 飞地园区招商引资未能形成规模效应。 |
(三) 稳定的利益分享与激励机制尚未形成。 |
(四) 边际效益的下降趋势导致园区优势正在被蚕食。 |
(五) 缓慢的城镇化发展速度影响到企业长远战略部署。 |
二、武汉大都市区“飞地经济”合作的对策建议 |
(一) 完善武汉大都市区“飞地经济”相关政策。 |
(二) 园区采用破解招商引资瓶颈的产业链捆绑招商引资模式。 |
(三) 建立稳定的利益共享和有效激励机制。 |
(四) 实施让边际成本成为“零”的产、消共享经济模式。 |
(五) 利用“飞地经济”合作模式推进武汉大都市区城镇化发展进程。 |
(6)地方官员表态话语及其行为匹配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思路、方法与结构安排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地方官员表态话语模式及其行为匹配性的理论解释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地方官员释义 |
二、官员表态释义 |
三、“兑现”释义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公共选择理论:委托——代理的困境 |
二、参与式民主理论:让民众参与决策 |
三、人格-职业匹配理论:官员表态的人格要求 |
四、政治沟通理论:更好地解压社会矛盾 |
五、简要评述 |
第三节 解释框架 |
一、地方官员表态的政治构成 |
二、地方官员表态的政治系统 |
三、地方官员表态的行动逻辑 |
第二章 地方官员表态的逻辑选择 |
第一节 地方官员表态的体制环境及其要素 |
一、地方官员表态的体制环境 |
二、地方官员的被动表态和主动表态 |
三、地方官员表态的要素 |
第二节 地方官员表态的心理过程Ⅰ:成本考量 |
一、行政控制成本 |
二、法律约束成本 |
三、伦理驱动成本 |
第三节 地方官员表态的心理过程Ⅱ:收益考量 |
一、政治激励 |
二、经济激励 |
三、巩固执政基础 |
四、权利中心的认可 |
第四节 地方官员表态的心理过程Ⅲ:风险偏好 |
一、地方官员表态风险偏好的具体表现 |
二、地方官员表态风险偏好的可能性原因 |
第三章 地方官员表态话语实证分析——以武汉市电视问政为例 |
第一节 话语分类及数据分析方法 |
一、表态话语类型分类 |
二、数据整理 |
三、文本分析的界定 |
第二节 时间、程度、措施的描述性分析 |
一、时间期限的描述性分析 |
二、程度等级的描述性分析 |
三、措施类别的描述性分析 |
第三节 时间、程度、措施交互分析 |
一、时间期限与程度等级的交互分析 |
二、措施与时间期限的交互分析 |
三、措施与程度等级的交互分析 |
第四节 基于问政内容的主题模型分析 |
一、LDA模型的定义 |
二、问政主题模型分析 |
三、不同主题的时间期限、程度等级以及措施的交互分析 |
四、表态之后的行为类型总结 |
第四章 地方官员表态与公众认同分析 |
第一节 官员表态中公众认同的形成 |
一、官员表态中的公众认同 |
二、官员表态中公众认同形成过程 |
第二节 公众对地方官员表态的认同度 |
一、公众对地方官员表态的认同度调查 |
二、官员表态影响公众认同度的因素分析 |
第三节 官员表态与公众认同的双螺旋 |
一、公众在政治沟通中越倾向于选择官方渠道 |
二、官员积极表态行为有助提升公众认同 |
第五章 基于表态领域差异的行为兑现程度 |
第一节 不同领域表态的兑现程度 |
一、经济发展领域的完全兑现 |
二、社会福利领域的部分兑现 |
三、阳奉阴违 |
第二节 地方官员的再表态及行为对照 |
一、地方官员二次表态(再表态) |
二、地方官员二次表态对照变化 |
三、地方官员多次表态的可能性解析 |
第六章 言行一致:地方官员表态与行为的双重调适 |
第一节 合理把握公共政策刚性与弹性的界限 |
第二节 提升公共政策科学化水平 |
第三节 细化官员表态话语的语义解读 |
第四节 动态掌握官员表态之后的行为轨迹 |
第五节 实现“有责可问”向“有责必问”的转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7)资源型村庄的“任务型治理”研究 ——基于浙北荻港村的个案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论证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内村庄治理的研究述评 |
二、国外村庄治理的研究述评 |
三、既往研究与本研究的关系 |
四、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三节 基本概念的界定 |
一、资源型村庄 |
二、任务型治理 |
第四节 个案选择与研究方法 |
一、个案的影响力与代表性 |
二、荻港村简介 |
三、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与章节安排 |
一、研究思路 |
二、技术路线 |
三、章节安排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第一节 “任务型治理”的学术命题提出 |
一、“任务型治理”议题的研究回顾 |
二、“任务型治理”的内涵解析 |
三、“任务型治理”的核心特征 |
四、“任务型治理”的作用价值 |
第二节 “任务型治理”的理论解读 |
一、利益相关的主体解读 |
二、互动合作的过程解读 |
三、彼此依赖的关系解读 |
四、功能多元的价值解读 |
第三节 资源型村庄的“任务型治理”构建:一个理论框架 |
一、资源型村庄的三元治理主体分析 |
二、资源型村庄的任务界定与治理结构 |
三、资源型村庄的阶段划分与任务执行 |
四、资源型村庄的任务治理绩效与意义 |
第四节 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制度基础 |
一、资源型村庄治理的历史沿革 |
二、资源型村庄治理的制度安排 |
三、浙江省乡村振兴的实践与发展 |
第三章 初始期:资源型村庄的“基础任务”治理 |
第一节 资源型村庄“基础治理任务”的界定与执行 |
一、资源型村庄组织基础健全任务的界定与执行 |
二、资源型村庄经济基础增强任务的界定与执行 |
三、资源型村庄环境基础改善任务的界定与执行 |
第二节 资源型村庄的组织基础健全任务 |
一、村庄合并与换届选举 |
二、六老组织与基层维稳 |
三、社会组织与村庄治理 |
第三节 资源型村庄的经济基础增强任务 |
一、村庄集体经济薄弱 |
二、青鱼合作社的创办 |
三、村庄集体企业改制 |
四、成立村经济合作社 |
第四节 资源型村庄的环境基础改善任务 |
一、油脂化工企业整治 |
二、清水河道工程开展 |
三、村庄长效管理构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过渡期:资源型村庄的“公共服务”供给 |
第一节 资源型村庄“公共服务供给任务”的界定与执行 |
一、资源型村庄环境公共服务的界定与执行 |
二、资源型村庄文化公共服务的界定与执行 |
三、资源型村庄制度公共服务的界定与执行 |
第二节 资源型村庄的环境公共服务供给 |
一、五水共治:以龙八港为例 |
二、农民新房建设与村庄洁化 |
三、服务设施完善与环境美化 |
第三节 资源型村庄的文化公共服务供给 |
一、古村落文化资源的消失 |
二、政府政策支持古村修复 |
三、文化项目提升村民素质 |
四、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获选 |
第四节 资源型村庄的制度公共服务供给 |
一、实施六百工作制 |
二、推行网格化管理 |
三、完善制度化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提档期:资源型村庄的“特色品牌”塑造 |
第一节 资源型村庄“品牌塑造任务”的界定与执行 |
一、资源型村庄旅游资源开发任务的界定与执行 |
二、资源型村庄观光农业建设任务的界定与执行 |
三、资源型村庄传统文化弘扬任务的界定与执行 |
第二节 资源型村庄的旅游资源开发任务 |
一、荻港古村旅游公司的创办 |
二、国家4A级旅游景区获选 |
三、招商引资与旅游资源开发 |
第三节 资源型村庄的观光农业建设任务 |
一、桑基鱼塘修复 |
二、丝绸小镇创建 |
三、凤凰洲生态农业项目 |
第四节 资源型村庄的传统文化弘扬任务 |
一、荻港渔庄的创建 |
二、鱼文化节的举办 |
三、“渔家乐”的传承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论证与构建 |
第一节 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实践逻辑 |
一、资金缺乏与项目产业支持 |
二、精神空虚与文化复兴 |
三、纠纷频发与治安维稳 |
四、环境污染与村庄整治 |
第二节 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内在机理 |
一、村民主体性的确立 |
二、社会资本的培育 |
三、多元参与的建立 |
四、乡村精神的重塑 |
第三节 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优势解析 |
一、城市与乡村:和合共生 |
二、传统与现代:互相融合 |
三、发展与文化:持续和谐 |
四、五位一体:共同推进并实现 |
第四节 资源型村庄的治理策略:任务型治理 |
一、资源型村庄治理的动力机制考察 |
二、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适用性与局限性 |
三、构建资源型村庄的“任务型治理” |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8)基于钻石理论的招商模式创新研究——以湖北省武汉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当前招商引资的国际国内博弈形势 |
2 基于钻石理论的创新要素内涵研究 |
3 武汉招商引资的优势和短板 |
4 武汉招商引资模式的创新策略 |
(9)产业集群视野下的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之处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数字出版产业飞速发展 |
1.1.2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成为产业发展的动力源和孵化器 |
1.2 研究综述 |
1.2.1 产业集群研究 |
1.2.2 出版产业基地研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2 理论基础 |
2.1 产业集群相关理论 |
2.1.1 规模经济理论 |
2.1.2 工业区位论 |
2.1.3 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 |
2.1.4 增长极理论 |
2.1.5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
2.1.6 GEM因素模型 |
2.2 社会经济网络理论 |
2.3 知识溢出理论 |
2.4 竞合理论 |
2.5 小结 |
3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形成与演进 |
3.1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形成和演进动因 |
3.1.1 技术因素 |
3.1.2 市场因素 |
3.1.3 政府因素 |
3.1.4 人才因素 |
3.1.5 人文因素 |
3.2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形成方式 |
3.2.1 自组织方式 |
3.2.2 他组织方式 |
3.2.3 混合组织方式 |
3.3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演进历程 |
3.3.1 萌芽阶段 |
3.3.2 形成阶段 |
3.3.3 成长阶段 |
3.3.4 成熟阶段 |
3.4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发展现状 |
3.4.1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布局 |
3.4.2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构成方式 |
3.4.3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经济规模 |
4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组织结构 |
4.1 基地主体 |
4.1.1 核心层主体 |
4.1.2 辅助层主体 |
4.2 主体间关联互动 |
4.2.1 基地企业之间互动 |
4.2.2 政府与基地之间互动 |
4.2.3 高校、科研院所与基地之间互动 |
4.3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组织形态 |
4.3.1 无核心组织形态 |
4.3.2 多层次单核心组织形态 |
4.3.3 单层次多核心组织形态 |
4.3.4 多层次混合形态 |
5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运行机制 |
5.1 基地运行机制概述 |
5.2 协同创新机制 |
5.2.1 协同创新机制的内涵 |
5.2.2 协同创新的动力 |
5.2.3 协同创新的组织形式 |
5.3 竞合机制 |
5.3.1 竞合的内涵 |
5.3.2 以竞争为主导的竞合 |
5.3.3 以合作为主导的竞合 |
5.4 知识溢出与学习机制 |
5.4.1 知识溢出与学习机制的内涵 |
5.4.2 知识溢出主体分析 |
5.4.3 基地知识溢出的过程和机理 |
5.4.4 基地知识溢出与学习的形式 |
6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运行绩效 |
6.1 基地运行绩效及其评估的意义与功能 |
6.2 构建运行绩效评价体系 |
6.2.1 评价指标的筛选和确定 |
6.2.2 指标体系权重的确立 |
6.2.3 基地运行绩效评价模型 |
6.3 基地运行绩效评价过程与结果 |
6.3.1 评价过程 |
6.3.2 评价结果分析 |
6.4 小结 |
7 总结与讨论 |
7.1 本文主要结论 |
7.2 本文创新之处 |
7.3 本文的不足 |
7.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经济资源嵌入视域下农村新型社区治理问题研究 ——基于鲁中F市两农村新型社区的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 研究背景 |
1. 税费改革以降的乡村治理经济基础困境 |
2. 城乡非均衡到城乡统筹的发展契机 |
(二) 问题的提出 |
(三) 概念界定 |
1. 经济资源 |
2. 农村新型社区 |
3. 农村新型社区治理 |
(四) 文献综述 |
1. 国外研究 |
2. 国内研究 |
3. 文献评述 |
(五) 研究方法 |
1. 文献研究 |
2. 实地观察 |
3. 深度访谈 |
(六) 两农村新型社区概况及选择依据 |
1. M社区概况及选址 |
2. Z社区概况及选址 |
(七) 研究意义 |
(八) 创新点与不足 |
1. 创新点 |
2. 不足 |
二、经济资源嵌入对治理主体的影响比较 |
(一) 乡镇政府的“激进”与“守旧” |
1. M社区所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激流勇进” |
2. Z社区所在L镇的“裹足不前” |
(二) 社区组织的“奥迪”与“奥拓” |
1. M社区: “奥迪”——“比肩接踵” |
2. Z社区: “奥拓”——“门可罗雀” |
(三) 社区群众参与“锣鼓喧天”与“铁板一块式全体沉默” |
1. M社区群众民主参与“锣鼓喧天” |
2. Z社区群众参与“铁板一块式全体沉默” |
(四) 物业服务的“兴盛”与“撂荒” |
1. M社区物业服务“兴盛”——“从摇篮到坟墓”的服务 |
2. Z社区物业“撂荒”——沦为亲族利益输送“管道” |
(五) 小结: 经济资源提升多元化社区治理主体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
1. 纵向关联——乡镇政府实力对经济资源嵌入影响显着 |
2. 横向关联——增强基层自治组织提供公共服务功能、提升群众参与度 |
三、经济资源嵌入对治理机制的影响比较 |
(一) 乡政村治“新”机制 |
1. “权力带来繁荣”后的异化走向“国家型经纪” |
2. “保姆型”政权看守“留守型”社区 |
(二) “金线的突然折断”与“粮食的瞬间蒸发” |
(三) 选举机制的“和平过渡”与“秩序震荡” |
1. M社区选举“和平过渡” |
2. Z社区选举“秩序震荡” |
(四) 纠纷调解机制:复合程度的高低 |
1. M社区复合程度低 |
2. Z社区的复合程度高 |
(五) 经济资源与权力、社会、文化资本的互动机制 |
1. 经济资源与权力资本互动机制比较 |
2. 经济资源与社会资本的互动机制比较 |
3. 经济资源与文化资本的互动机制比较 |
(六) 小结:经济资源刺激诱发社区治理机制的机遇与风险 |
1. 经济资源变量引发“乡政村治”机制变迁风险——“权力断送繁荣”风险、“悬空”风险的两个表征 |
2. 经济理念嵌入带来小农投机与反向保护机制缺失的叠加风险 |
3. 经济资源嵌入提升社区选举机制运行的稳定性 |
4. 经济资源的多寡与社区纠纷调解机制的复合程度呈负相关 |
5. 经济资源扩大纵向社区权力资本的运行半径,提升横向权力资本合法性 |
6. 经济资源刺激下社会资本活力迸发 |
7. 经济资源“培育”文化资本,文化资本“反哺”社区 |
四、经济资源嵌入对于治理绩效的影响比较 |
(一) 效率 |
1. M社区“窗口”的高效与Z社区“蜗居”的杂乱比较 |
2. M社区“双向转诊”制度的应用与Z社区地下室的门诊比较 |
(二) 公平性 |
1. 帕累托标准衡量比较 |
2. 卡尔多·希克斯标准衡量比较 |
3. 再分配标准衡量比较 |
(三) 回应性 |
1. M社区的回应性分析 |
2. Z社区的回应性分析 |
(四) 小结:经济资源提升社区治理绩效 |
五、结论与政策探讨 |
(一) 结论 |
1. 经济资源吸附实现多元化社区治理主体功能聚合 |
2. 经济资源刺激诱发社区治理机制的机遇与风险 |
3. 经济资源嵌入提升社区治理绩效 |
(二) 政策探讨 |
1. 四面出击,规范化拓宽经济资源 |
2. 乡镇政权职能转变,疏通经济资源嵌入梗阻 |
3. 经济资源搭建组织化平台,疏通社区农民的利益表达机制 |
4. 经济资源支撑,铸合社区断裂的信任机制 |
5. 经济资源强化居民对正式结构认同,化解纠纷调解机制的复合难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武汉去年引资增加(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研究[D]. 冯加付.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2]政府经营性治理研究 ——基于黄石市重点企业用工短缺的政府治理的分析[D]. 孔俊.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3]湖北省政府外事管理职能转变研究[D]. 赵玉瑶.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4)
- [4]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周璐. 武汉工程大学, 2019(04)
- [5]武汉大都市区“飞地经济”发展制约与对策研究[J]. 易兵,许弢. 知识经济, 2019(06)
- [6]地方官员表态话语及其行为匹配性研究[D]. 徐干.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8)
- [7]资源型村庄的“任务型治理”研究 ——基于浙北荻港村的个案考察[D]. 沈费伟.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7)
- [8]基于钻石理论的招商模式创新研究——以湖北省武汉市为例[J]. 朱巍,陈慧慧. 科技中国, 2017(11)
- [9]产业集群视野下的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研究[D]. 刘遹菡. 武汉大学, 2017(02)
- [10]经济资源嵌入视域下农村新型社区治理问题研究 ——基于鲁中F市两农村新型社区的比较分析[D]. 张良.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