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 娟 河北省邯郸市赵苑中学 056000
摘 要:学生的兴趣便是一种内在动力,是学生学习动机形成的重要因素,它能调动、激发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关键词:信息技术 兴趣 培养
一、引入和创设学习情境
刚进入课堂时,可利用事先做好的作品或者现有的教学资料,“有声有色”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如进行Frontpage教学的时候,我没有像往常一样打开软件先介绍软件界面、各个工具的使用,而是用一个精美的网页引入,网页有声音有视频,文字图片搭配得恰当好处;然后告诉学生,他们也能做出这样的网页;接下来,引入这节课的主要任务,练习设置超级链接、插入图片、设置网页背景等。因为我选择的练习题都是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所以学生能很快进入状态。情境的设置不仅在教学的引入阶段要格外注意,而且应当随着教学过程的展开成为一个连续的过程。通过精心设计问题情境,不断激发学习动机,给学生提供学习的目标和思维的空间,学生自主学习才能真正成为可能。
二、选择适当的练习题
因为信息技术的特殊性,操作熟练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精选一些课堂练习就显得犹为重要。信息技术课一般我都是讲十几分钟,其余时间让学生做练习,组长完成任务后帮忙辅导其他同学。如果当堂内容比较简单,那留的练习就要分层次了,有适当拔高的题目,让基础好的同学有提高,让基础差的同学也多多接触,多问问题,尽量减少跟大家的差距。最后大家要把当堂的练习通过电子教室的作业提交,交到教师机上,我要利用课下的时间看作业,了解同学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为下节课的内容做准备。
三、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地激发他们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初中学生思维活跃,喜欢新鲜事物,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但压力很大,负担很重;大多学生住校,跟外界接触较少,多数学生自制力不太好,思想容易出现波动。所以上课时要注意根据学生现实情况,尽量激发学生的兴趣。
再有,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如果留同样的练习内容,有的学生在规定时间完不成,而有的学生则早早完成了,无所事事,就想玩会儿、闹会儿。所以我把班上的学生分成几组,组长是根据平时作业和课堂表现选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水平高的同学完成任务后帮忙辅导,有事可干;基础差的同学在课堂内的问题也能及时解决,我的负担也大大减轻了。
四、利用小组合作,缩小个体之间的差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估计没有哪个学科在体现学生的差异方面有信息技术课这样明显。种种主客观原因造成在计算机课上有些学生可以说是一点就通、举一反三,而又有不少学生基础较弱、学有困难。这就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如果教学内容太浅了,基础好的学生就不能很好地配合;而稍微加深一点,基础差的学生便不能接受。为了解决这个实际矛盾,我主要采取了小组协作学习的方式,组与组之间资源共享。
具体方法是将不同层次的学生搭配编组,推选基础较好的同学做小组长,平时上课时由小组长负责检查、指导组员的学习。因为现在都是两人一机,有些基础差的同学常常会跟不上老师的教学进程,这时就由小组长担当起小老师的角色。在完成一些综合性较强的任务时,不仅同组同学要互帮互助,组与组之间也要利用局域网的便利进行资源共享。这样,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而且让孩子们懂得了协作的重要性。
五、让学生在信任的目光中获得胆量,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每位学生对事物的理解和感受都有自己独到的一面。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学会倾听、理解和欣赏学生,并从他们的认识成果中获得启发。在这一点上,我就进行了这样的尝试──用欣赏的眼光来处理与学生的人际关系。我们开展的学习主题是《制作多媒体演示作品》,要求学生用PowerPoint制作2~3页自我介绍的演示文稿,在小组内展示,最后在全班展示各组推选出来的优秀作品。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我都是以一种尊重学生、欣赏学生的态度来指导学生学习的。巡视时发现学生作品的处理有不妥之处,总是平和地提示:“你做得不错,但如果这样去试一试,效果可能会更好。”在进行组内作品评价和组间优秀作品评比时,我的引导语是:“大家来看看,这位同学的作品好在哪里?”接下来,就和学生一起,以欣赏的眼光去挖掘每个作品的优点,真诚地肯定作者的成绩。如果某个作品出现了一些启发性的闪光点,我就与全班学生以热烈的掌声对该学生表示赞扬和鼓励;即使学生在操作上有误,也只是以建议的口吻引导学生纠正。在这种平和、友好的气氛下,学生敢于尝试,大胆创新,因为他们知道教师会尊重、欣赏和信任他们。做一个欣赏学生的教师,让学生在教师信任的目光中获得大胆尝试、改进自我、完善自我的勇气和信心,增加了对该学科的兴趣──这也是我们信息技术课教师正在努力塑造的一个新角色。
一个成功的信息技术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持久兴趣,激励学生不断处于较佳的学习状态之中。因此,课堂教学手段必须不断更新,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的培养,让学生变兴趣为参与实践的动力,并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这种兴趣。
论文作者:栗 娟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5年6月总第17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16
标签:学生论文; 信息技术论文; 兴趣论文; 基础论文; 同学论文; 教师论文; 都是论文; 《素质教育》2015年6月总第179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