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训练教学组织形式的创新研究论文_刘继跃,高燕洁

刘继跃 高燕洁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 072751

摘要:拓展训练以它独特的“体验式”教育模式,在促进学生体育锻炼的同时,更加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以及对自我能力的认知和提高。本文通过对比、例证等方式,阐明拓展训教学组织形式不同于传统教育模式的创新之处。这种创新既便于教学,达到教学目的,又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学生间的交流与融合。

主题词:教学组织形式 创新 拓展训练

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简称拓展训练)作为学院2007年开设的新课程,与体育课一样成为学院的必修课。虽然,它同样采用的也是“班级授课”的组织形式,但是,拓展训练又不同于传统的体育课,它是一种“体验式”的教育模式,它不仅仅是培养体育技能,更主要是的为了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以及对自我能力的认知和提高。那么,拓展训练教学组织形式的创新尤为重要,既要达到课堂教学目标及教学任务的完成,又要更加贴切地实现拓展训练的本来用意。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与摸索,我对拓展训练教学组织形式的创新有了更深的体会。

什么是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组织形式是指教师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达到预期教学目标,组织学生采取有效的互动、联动等教学方式[1]。一般理解为“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组织结构和相互作用的方式”。而灵活多变和多样性的教学组织形式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情绪,改善他们的学习态度。

拓展训练基本活动都在室外,与体育课一样,外界环境干扰比较大,学生活动的空间范围也比较广,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身体始终处于运动状态,而且也会受到天气、场地、器材的影响,因此,课堂的教学组织形式显得更为重要,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必须根据学生班级人数、时间、空间的具体情况,随时进行组织形式的调整。

由此可见,根据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环境以及学生特点等具体情况合理组织教学工作,从而切实有效做到“工学结合”,从实际意义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加确保教学过程紧凑顺利进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是拓展训练教学组织形式必须创新的缘由。

经过实践摸索,拓展训练现在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有了一定的创新,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拓展训练课上,学生的“分组”方式有了创新。

1、人员的分配:通常体育课的教学对象是整个班级,一般是按性别、体形或是其他方面,将相对较强或较弱的学生分成一组,而拓展训练课则不同,是由教师按拓展训练常规要求,既要考虑到团队里队员身高、体形、性别比例,还要考虑班干部、体育特长生等素质分配均衡,尽量让每个团队里面都会有各种人才,综合实力直观看上去相对平均。这就从根本上减少了学生之间相互选择、相互挑剔的问题,也减少了团队实力不均衡而造成队员心理上的落差。另外,从根本上结合“工学”,让学生体验初入一个工作环境时,如何尽可能地及早融入群体,学会沟通与发现他人的闪光点。

2、团队的构成:团队的核心是队长,队长是由队员选举而产生,而不是象普通体育课一样由教师指定。教师会给队长一定的权利和义务,队长和队员也明确当团队出现问题时队长需要担当的责任这些,这样,在完成任务时队长负责领导、指挥,队员主动参与或是主动选择担当辅助角色,每一个人都会为了自己所承担的角色付出行动。

由此可以看出,当每项任务进行时,团队会有一定的主心骨,不再完全依靠教师,这种组织形式,才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

第二,拓展训练课的学生集合方式有了创新。

一般的室外课,都是以学生面对教师的方式来进行授课,学生站成几排(如图一)教师经常看不到后面或是角落里的学生动态,学生自己也无法观察彼此的

状态。而拓展训练课则采用的都是“方阵”队形(如图二),也就是学生以团队为一排,四个团队分别站在正方形的四条边上,教师站在“方阵”中央,这样,不仅教师可以环顾四周,直接面对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充分听清教师讲授的内容,而且,团队之间也可以相互观察与监督,对表现好的团队或是不好的现象,大家都一目了然。这样,学生的自我表现欲望及害羞心理都会置于最表层,让学生与教师都可以直观了解对方。

第三,拓展训练课在空间的延展性上有了一定的创新。

大多数室外活动,由于场地限制,一般一堂课上只有一项教学内容,如篮球、或排球等等,而拓展训练本身是一种情景式的模拟训练,各种活动都可以根据相对应的特点被引进课堂,所以,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利用空间的延展性,无论是中空还是地面,无论是有无器械道具等,只要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能够对学生或团队有一定的作用,可以选择设置一些难度不大、但是又有一定挑战性的项目,让每一学生在课堂上有兴趣参与。同时,我们根据项目的难易程度,也会在课堂上安排几项内容,让每个团队都有时间和空间进行专项练习体验,这样,整个班级的学生都可以同时参与进来,不会再出现有人作为,有人无作为。

第四,拓展训练课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方式上有了一定的创新。

过去,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是教师在前面教,学生在后面学,学生处于被动状态。而拓展训练课上,教师只是在最开始部分,讲述项目任务,一旦确认学生理解任务的规则及安全要求等事项以后,具体的操作部分则由团队来掌控,以什么样的方式解决问题,以什么样的形式来完成任务,最后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效果,这些都由团队自己来展现。整个过程,学生才是主体,团队协作才是重心,而教师只是作为一个督导者参与监督及提醒。这种组织形式,学生的参与意识会增强,自信心同样会增强,更重要的是,学生会有更强的成就感与荣誉感。同样,如果他们在体验效果不太理想时,教师及时地提点,他们反而会非常认真地去接受建议,这种效果是传统教学方式所不能达到的。

第五,拓展训练课在考核评定上有了一定的创新。

1、在评分方式上有了改变。

一般实践课的考核一般都由两部分组成,一个平时成绩,一个课程结束时对技能的考核评定,两部分按比例计算得出最后得分作为每个学生的考核成绩。而拓展训练采用的是“百分制”减分的方式、按团队综合表现计算成绩,也就是说,以团队为基础,采用“过程性量化考核”的方式。具体来说,一个团队在一开始上课的时候都是100分,根据每次上课时团队整体的出勤、表现、组织情况、考核效果以及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来减分,总课时结束后,100分减去所扣的分数,剩下的即是团队的最后成绩,团队里所有成员的分数都是一样的。(例证见图三)

以往,因为考核成绩只针对个人,所以好的学生只要把自己管好就行,而相对不爱学习的学生,只要保证能得到及格成绩也就无所谓了,更何况有平时成绩垫底,他们学习的动力就会大打折扣。而采用了这种团队统一减分的方式,整个团队里如果因为某一个人而扣了大家的分数,他的内心一定会有愧疚感,为了不再使团队其他人的成绩因自己而减少,每个人都会减少自己犯错误的机会,同时也会为了团队取得最后的好成绩而努力表现。这也就是我们在课堂当中经常看到一些比较调皮的学生,由开始的满不在乎到最后追着老师要求弥补过错的现象

这种考核方式最根本上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让团队有了共同的目标---尽量减少团队的扣分,尽量让自己的团队总体更完美。同时增强了每个队员的责任感,让他们明白自己生活在一个团队里,不仅要为自己负责,还要承担起团队共同的责任。

2、在考核评定的标准上有了一定的创新。

前面说了,考核的评定是以团队计算成绩,那么考核评价标准自然也是以团队的整体表现为基础,而不似过去一样单纯地以个体来评定成绩(如图四)。每一堂课,团队所有成员的出勤、课堂表现、团队组织效果、团队项目考核的效果、团队的总结以及团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这些都会作为考核评价标准。 这种评价标准强调了学生在团队活动中的组织观念与纪律性;在团队活动中的参与度与沟通能力的显现,以及团队在领导力、执行力方面的表现等等。 虽然经过实践摸索,拓展训练课的教学组织形式在以上各方面都得到了创新,但是依然也有一些问题存在。教师随机分配的团队,虽然有一定的根据,但是也是依靠直观感觉,必然会导致团队的实力不均衡;项目的设置上虽然能够吸引大部分学生的兴趣,但是也有一些因为难度较小,导致学生体验的主动力不高;考核成绩相对是在班内的横向对比,而无法作到班与班之间的纵向对比,也会导致某些团队的竞争力不足;因为班级人数较多,团队每个项目体验时间较长,能够真正分享感悟的时间不够,与实际生活或工作就无法充分结合;课时相对较少,团队由陌生到融洽的时间较短,学生刚有些深刻的体会课程就结束了,等等。

当然,由于教学条件的客观因素,我们更应该不懈地努力探索,探索更好更有效地拓展训练课的组织形式。

参考文献:

[1]赵延明.浅谈教学组织形式[J],现代交际2010(4):1.

[2]刘继跃.《拓展训练教程》辰影库电子音像出版社[M],2010.

论文作者:刘继跃,高燕洁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6年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7

标签:;  ;  ;  ;  ;  ;  ;  ;  

拓展训练教学组织形式的创新研究论文_刘继跃,高燕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