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我国重大的民生工程,对于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条件,确保农村饮用水安全,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饮用水水源地的安全性既涉及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又涉及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文章主要分析了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现状,提出了相关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
引言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城市水源地的建设进步明显,取得一系列突出成果,但农村水源地建设相对滞后。伴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农村的水环境甚至因此受到了更多的不利的影响。农村水源地安全保障问题若得不到很好解决,会影响到农村居民的生命健康及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因此农村水源地的安全需得到更多的关注
1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现状
1.1水源地保护重视不足
长期以来政府和群众重视饮水困难问题,在工程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往往忽视了饮水安全问题,水源地保护重视不足,造成大力推进饮水工程建设进度,忽视了水源地保护区或保护范围的划定和保护措施的实施。饮水工程水源地水质和水量检测工作量庞大,而基层水利管理服务站职工人数严重不足,且工作任务繁重,造成农村牧区饮水安全工程水源地保护管理人员和经费投入不足。此外,农村牧区饮水安全工程水源地水质监测网站、设备和检测手段相对落后,不能够全面掌握水源地水质和水量情况。
1.2水源地保护资金短缺
农村牧区饮水安全工程在规划阶段未考虑水源地保护资金,农村牧区饮水安全工程投资全部用于工程勘查、设计和建设。虽然我国设立了供水工程水源地保护专项拨款制度,但是水源地保护工作任务重和资金需求量较大,仅靠国家财力很难对全国数万个饮用水水源地进行及时有效地保护。由于我国农村牧区饮水安全工程投资计划中为考虑水源地保护资金,加之工程建设地方财政资金往往很难下达到位。因此,我国农村牧区饮水安全工程水源地保护资金缺口大。建议我国建立以国家专项拨款为主、各级地方财政配套,并因地制宜的实施饮用水源地保护资金审计制度,进行饮用水水源地保护。
1.3水源地保护缺乏有效监管
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涉及水源地的管理、污染源控制、水资源保护、水源地上游水土保持以及水源地涵养等内容。我国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涉及诸多部门,包括水利、环保、城建、国土资源、卫生、农业、林业以及交通(海事)等多个职能部门。由此可见,我国饮用水水源地管理体制是一种多职能部门的区域分割制度。虽然我国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管理工作主要有水利部和环保部负责,但是只有其他相关部门通力协作、全力配合,才能将该项工作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1.4缺乏水质监测监控系统
由于水源地归属不同部门管理,全区缺乏能够实时监测、控制水源地的水质、水量安全状况的水质监测监控系统。对于饮用水源地日常水质变化或可能出现的污染,水文、水利、卫生及环保等相关部门不能及时掌握情况,不能信息共享并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
2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的建议
2.1加强水源地保护宣传力度
水源地安全的最大威胁是人为活动,仅仅依靠行政手段是不够的,必须采取综合措施防范或降低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可能发生的人为不安全因素。只有实现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自觉保护,才能实现水源地的长期有效保护。加大对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的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爱水、惜水、保护水的意识。当前,应积极引导新闻媒体和公众参与水源地保护,在社会上形成良好氛围"建议政府设立奖励机制,激励和表彰为保护饮用水源地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完善水源地保护资金投入机制
首先,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财政投入长效机制。将水源地保护项目优先纳入财政预算,并按照“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动员受益镇、村共同投入资金,用于水源地水土流失治理、造林绿化、拦蓄补源、河道清淤等工程建设,涵养水源和改善水源地及周边生态环境。其次,建立“水源地保护专项基金”。基金由财政拨款、生态环境补偿费、排污费、水资源费等渠道筹集,作为公共财政支出,由财政部门统一调度,确保水源地保护的投入。
2.3加强水源地的监管
首先,因地制宜选择水源地及备用水源地。根据农村自身地理环境特点,避开污染源,慎重选择水源地及备用水源地的位置。确保水源地运行过程中出现常规问题能够及时解决。突发安全问题能有相应的可实施的解决方案。条件允许情况下,将农村水源地及水厂、供水管网等纳入到周边城市供水的统一管理中。通过统筹全域供水规划,利用城乡集中供水产生的规模效应,提高农村水源地的安全性。
其次,严把建设项目审批关。严格执行水污染防治、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严把新上项目审批关。严格禁止审批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在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内落地。已建成的,由当地政府责令拆除或者关闭。禁止审批对水体污染严重的新建、改建、扩建项目落地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内。已批复的项目,对饮用水源受到污染可能威胁供水安全的,环保部门应当责令有关企业事业单位立即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整改。
最后,依法保护水资源。严格控制建设项目审批关,对可能影响水源地安全的项目实行拒批。加强水源地监管监测力度,采取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水源地的水质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及时掌握水质变化趋势,一旦发现水质异常情况,确保妥善处置。加大执法力度,定期组织相关部门组成联合执法组,对水源地及周边采矿、采砂活动进行专项检查,对违规违法,造成严重水污染的企业采取严厉措施,勒令其整改或关停。
2.4建设水质监测预警监控体系
加强饮用水源地监测,制定水源保护区年度水质监测计划,提高环境监测水平,及时掌握饮用水源地水质情况。逐步建设饮用水源地取水口水质监测系统和水源地监测网络,在地表水一级保护区建设水质自动监测站。定期发布饮用水源地水质公报,提高水源地风险管理意识,切实降低突发事故发生的概率,各单位分层次做好环境风险评估,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提高突发环境事件的监测及预警能力,满足饮用水源地环境管理要求。建立遥感和地面观测站相结合、多部门信息共享的生态监测网络系统。
2.5建立健全保护区补偿机制
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污染是水源地尤其是地表水水源地污染防治面临的主要问题。在现有条件下,保护饮用水源地,核心任务是要处理好保护水源与发展当地经济的关系问题。如因保护水源地影响当地群众生活问题改善,水源地保护的政策措施将形同虚设。首先,应当注重制定包括财政转移支付在内的政策引导扶持机制,通过减免税收、财政补贴等优惠政策,逐步建立健全水源地保护区的补偿机制。其次,正确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对保护区内需要搬迁和失去土地的居民、农民进行安置和合理补偿,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引导水源保护区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鼓励清洁型生产,如提高农业科技补贴,扶持发展生态农业,增加非农收入比重等。最后,积极引导水源保护区内的传统农业生产向生态农业发展,利用专项资金,统一购买有机化肥和农药,免费发放给保护区内的种植户,扶持和推广种植有机农业产品。组织和引导水源保护区内的农民改变传统畜禽零散养殖方式,倡导畜禽集中养殖,并适当提高养殖补贴,对畜禽养殖污染可控可治。另外,政府出台向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倾斜的教育和培训政策,搞好实用技能培训,加快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村的饮用水安全已经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瓶颈,成为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做好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是保障农民身体健康、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过程中,要重视水源保护,地方政府也要加强财政投入,并优化工程运行管理,建立一道可靠的农村饮用水保护屏障。
参考文献
[1]马宏娟.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管理措施分析[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4(09).
[2]于法稳,赵莺燕,于贤储.我国山区农村饮水安全面临的形势及路径选择[J].青海社会科学,2016(01).
论文作者:陈小亮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0
标签:水源地论文; 饮用水论文; 农村论文; 饮水论文; 水质论文; 水源论文; 保护区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