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经费结构多元化的探讨_教育经费论文

高等教育经费结构多元化的探讨_教育经费论文

高等教育经费结构多元化探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育经费论文,结构论文,探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614(2002)06-0011-04

中国的高等教育目前正经历着复杂、深刻、多角度的发展变化,有些变化甚至是转折性的,然而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就是经费的缺乏。经费的多与寡直接影响学校的发展、变化,甚至创新,经费的不足已成为学校发展的瓶颈。在当今,对解决这一问题已逐渐形成共识,即高等教育要建立一个多元化的经费结构,广开渠道,多方筹措。然而众多研究者和实际操作人员对这样的一个多元化结构缺乏理性的分析,对其中的各个因子缺乏科学的、量化的定位,对其中的变数知之甚少,只是流于形式,囿于大概。笔者不揣鄙陋,对高等教育经费结构多元化作一粗浅的分析,以求教于方家。

在教育经费多元化的结构中,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对高校的财政性拨款这一因素是最显眼的。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它都是大多数学校维持正常教学、科研及其他活动的主要保障。财政性拨款的行为蕴涵了至少两层含义:一是国家需要发展教育事业,培养人才为自身建设服务,提高国民整体素质。二是通过财政性拨款这一经济杠杆来调整约束高等教育发展方向,对其实施宏观调控,从而贯彻自己的高教政策。从这一点看,国家对高教财政性拨款是内在的、出于自身的需要,是符合自身利益的。因而,这项拨款对于我国高校来说是一笔可靠的经费来源,不会轻易失去。

然而,自90年代以来,财政性拨款越来越无法满足高校事业发展的强烈需要。由于学校规模的扩大,升学率的提高,教育设备现代化等因素的影响,高校花费在每一个学生身上的平均教育成本越来越大,最新数字表明,一名本科生四年所花费成本约为29000元。从总量上看,财政性拨款的绝对量一直在增加,但对高校财政性拨款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却呈现负增长,平均到每名学生的教育投资也逐年下滑,近几年更是非常明显。这样对于高校的教育经费来说,就形成了一个很大的缺口,这一影响对于教育来说是致命的,体现在各个方面。比如师资,由于经费紧张,教师的待遇迟迟没有明显提高,一部分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因此大量流失。在北大,60岁以上的教授约470人,中青年教授只有115人,一旦这批老教授退下去,马上就会出现教师断层,北大尚且如此,遑论其他。另外,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出于各方面的考虑,在对高校财政性拨款的分配上的分化现象也会加剧。一些条件好的、发展变化快的、专业实用性强的,以及一些著名大学将会得到更多的拨款,而一些二类的、冷门的、基础性专业多的、规模小的学校将越发得不到重视,造成富者更富,穷者益穷的现象。许多学校就会更加捉襟见肘,举步维艰。

虽然目前大多数高校还依赖财政性拨款,把它作为主要的经费来源,但无论从世界范围,还是我国发展的趋势来看,其在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所需资金中的比例会越来越小,高校对此必须有清醒的认识,早日制定应对的策略,防止经费危机的出现。

大学生上学收费制度经历了免交学费→双轨制→缴费上学三个阶段的转变。至1997年,全国高校全部实现并轨,缴费上大学的局面已开始形成。然而近两年来,随着“教育产业化口号”的提出,关于大学生缴费的争论和担忧也越来越多,焦点集中在缴费会不会成为青年人接受高等教育的障碍,缴费上学是否会改变高校办学的性质。在现实中确实有大学生因为家庭困难,无法承担昂贵的学费而根本没有报到或辍学,也确实有些高校惟钱眼开,只要有钱,再热的专业,再差的学生都可以招收,在青年学生中引起不平衡和愤懑。对此,我们要有足够的清醒和冷静的认识。

首先要认识到缴费上大学是一种必然。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制度的完善,谁受益谁付费这一原则日渐为社会所接受。高等教育过程中,学生是直接的受益者,通过接受高等教育,学习特定的、高于其他人的知识和技能,从而可以在就业、晋升、社会地位、个人价值实现、回报家庭等经济的和非经济的方面取得较好回报。因此,在理论上,缴费上大学是正确的,高校应该坚决贯彻,执行维护这一制度。其次,学生是高等教育的直接受益者,但不是惟一的受益者。高校培养的大批劳动力和专门人才,可以推动经济的增长和发展,可以促进社会进步,可以带动和影响国民素质的提高,它们直接服务于国家和社会,国家和社会也是受益者,也应该为此承担成本和费用。因此,不能把所有的教育成本都无限度地转嫁到学生身上。第三,不要过分夸大学生缴费在高等教育经费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不要认为通过扩大招生规模,提高学费,就可以一下子解决学校办学经费困难这一难题。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是,非义务教育学杂费标准应以60%家庭能负担的金额作为基准线。我国专家推算,高校学费达到教育成本的15%~25%较为合适。目前我国大学生平均缴费为4000元左右,再加上吃、穿、用等开支,一个家庭一年为一个大学生支出的费用大约在6000~8000元。对于大多数中国家庭来说,尤其对于中国农村人均1580元收入的现状来说,这是一笔不菲的开支,很多家庭承受起来已举步维艰,一下子再在大幅度的提高已不可能,即便要达到生均成本的25%尚需一段时间,2002年教育部也明确规定明年学费不允许有大幅度的增加。因此只能说学生所缴学费能在一定的程度上缓解学校办学经费的不足,并通过规范化、制度化使之成为教育经费多元化结构中有机的组成部分,所占的比例以25%为上限。

高校校办企业始于80年代后期,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后,得到加速发展,扩大膨胀,到今天已出现两极分化的态势,有的越办越好,如清华同方、北大方正等高科技企业,有的则或关门停产,或不死不活,或已脱离学校,情况不一。校办企业的初衷就是通过创收解决办学经费的困难和不足,一般来说,刚成立阶段,校办企业依赖各个高校的科技优势、人才优势、资金优势、领导关心重视,基本上都能开门大吉,小有所成,为学校解决一些困难。但随着企业的发展和社会竞争的加剧,许多困难和矛盾也会逐渐涌现出来。首先是体制上的矛盾。校办企业如果只是由学校来经营,人权和财权由学校统一掌管,由于学校的重心放在教学和科研第一线上,企业就会缺乏主动性、灵活性和自主性,没有人真正愿意为企业的发展负责,企业就不会发展壮大,效益当然不会太好。但如果校办企业向现代企业转制,走股份制的道路,就会逐渐脱离学校的控制和掌握,高校也不愿意。其次是资金的困难,高校本身要靠校办企业来赚钱,初期资金投入后一般就坐等开张,静候丰厚的利润回报了。再加上高校资金确实困难,不可能再有更多的闲钱作为后续资金再度投入。而企业发展规模的扩大,尤其是一些高科技的项目,又需要大量的启动资金,校办企业自身的造血融资功能也比较弱,只好再向学校伸手。这样产生的资金困难,迫使许多校办企业无法扩大规模,无法上一些高风险、高投资的项目,许多校办企业因此呈现小、散、乱的局面,获利当然有限。第三,产、学、研关系理不顺。校办企业的优势就在于背靠学校,有得天独厚的科技优势。然而一项科研成果从理论到走向生产、到推向社会,需经过各个环节,各方面都觉得自己功劳最大,都要求切一块较大的蛋糕,要求不能满足时,便相互扯皮、斗气,甚至互相拆台,一走了之。

对于以上几方面问题解决得好的,便能获得成功,如北大方正和清华同方就是很好的范例,对于学校的办学经费有极大的支持。相反解决不好,校办企业就会限于困境,不仅没有回报,还会成为包袱。学校在把校办企业创收作为自己教育经费结构之一环时,一定要认清是否有创办校办企业的良好环境和条件,认清自己学校有没有搞好校办企业的能力,不要盲目上马项目。因此,校办企业的收入在教育经费结构中是一种变数,理论上各个学校都可以把它作为收入来源,但在实践中却根据不同的学校、不同的情况千差万别。

充分利用高校自身优势,主动增加收入渠道,是教育经费结构中又一重大变数。高校要充分利用自身科研力量、图书、设备的优势,承担政府有关部门的科研项目、决策咨询。1992~1997年间,高校承担各层次课题非常多,其中在攀登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和基金项目、高科技863计划等领域中承担的课题数分别占总数的30%、36%、60%、49%。众多的科研项目带来了可观的科研经费,科研经费的增加对科研力量、科技水平、学校的知名度又起到了促进作用。像清华大学的年科研经费已超过3亿元。有的学校每年所得的科研经费之和已超过财政性拨款,做到以科研养学校。在这方面,许多学校还有更多更深的潜力可以挖掘。其次,高校要主动出击,与工商企业联合,争取参与工商企业的科技攻关、科技创新。这个领域的市场和前景非常广阔。中国不同于国外,许多企业不可能拥有非常雄厚的科学技术力量,但却拥有资金和对科学技术的渴望,而学校缺少的只是经费,双方的联合是一种双赢选择。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注意到这一点,尤其是众多民营企业,直接把科研项目交给学校的科研机构,自己只负责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市场运作。高校在这方面则显得被动,大多数处于等待状态,等待别人来和自己合作,而不懂得向企业推销介绍自己的科技能力,主动争取到项目。这一领域搞得好,不仅会给学校带来丰厚的回报,甚至能激活学校其它方面的工作,如在实践中逐步提高科研水平、扩展壮大科研队伍。第三,要扩大为社会服务的范围,开拓项目,加大力度,在观念上突破这是“创收”、“不务正业”、“一切向钱看”的思想禁锢,认识到这是学校完善自身功能,服务社会,实现高校第三功能的有效途径,促进自身发展的重要方面。把高校的图书、资料、设备等资源向社会开放,实行有偿共享;根据社会需求,充分调动校内人力资源,为社会举办、代办、联办各种培训班、辅导班、提高班;和企事业单位联系,建立双方各个领域的合作关系;深入社区,开展各项有偿服务,等等。

这一领域开发的好坏,差距非常明显。有的学校开展得充分、深入,不仅对学校经费来源是很大的补充,而且能给教职工带来明显的福利和好处,增强学校的凝聚力。相反,不仅学校经济窘困,教职工也会因和其它院校比较而产生怨气和不满,认为自己的学校缺乏活力,没有希望,没有凝聚力和吸引力,从而直接影响学校工作的效率和积极性。因此,各个高校都应该把这项工作作为改善自己办学经费来源的重要渠道来开展。

强化捐赠意识,建立基金制度。捐赠助学在国外非常普遍,是许多学校尤其是一些私立学校的主要经费渠道,如著名的哈佛、耶鲁、斯坦福大学都是由个人捐赠创建起来的。我国历史上也存在许多个人捐资办学、助学的情况。近几年来,这项工作在高校中也逐渐普及起来,如一批爱国实业家像李嘉诚、邵逸夫、曾宪梓、霍英东等慷慨解囊,捐助用于学校基础设施、教学设备、科研奖励基金,研究高新技术,为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我们有的高校对于捐助工作却存在认识和实践上的两个不足。在认识上,认识不到捐赠是丰富学校教育经费的重要途径之一,总是强调要自力更生。在很多学校的校训中都有“艰苦”这一条,明显对此缺乏辩证的认识。同时认识不到捐赠最重要的是给学校带来了好处,而是片面地理解为这是有钱人为了扬名立传,扩大影响而做的一项投资,这使得学校在这件事上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在实践上,不能主动积极地去寻找捐赠对象,有的学校几十年的捐赠对象仅停留在校友这个层次上。

事实上,捐赠对于学校的扩大发展,对于学校经费结构的改善,具有非常明显的作用,绝不可忽视。如全国多所高校中的“邵逸夫科技馆、图书馆”就是明显的例证。高校要把捐赠所得在教育经费结构中摆在一个特殊而重要的地位来看待。在工作中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第一,意识要强。国家要制定政策,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对学校进行捐赠,保护捐赠者的合法利益,对捐赠资金给予包括减免税收等方面的优惠。学校也要广泛宣传自己,主动向可能捐赠人群宣传自己,主动与有意捐赠者接洽、商谈,显示诚意。第二,措施得力。应该专门设立负责捐赠工作的机构,配备专门工作人员,做好常年捐赠和专项捐赠两项工作,常年捐赠面对各类愿意为教育事业贡献力量的人为他们提供专门服务,使他们方便和有机会为教育事业贡献力量。专项捐赠主要针对一些专门的项目来开展捐赠,要有决心使学校一些重大项目的资金能得到社会力量最大限度的帮助。第三,要确实保护捐赠者的利益,包括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特别是精神利益,学校要大胆、大量、大力地为捐赠者宣传、立碑、留名,以彰其绩。

中国教育基金的设立对教育事业的发展将是一个有力的促进,像享有“希望工程”商标专用权的中国青年基金、曾宪梓教育基金会、何梁何利基金会早已设立,而且已经广泛服务于教育事业,所起的作用和产生的效果也非常明显。从全国范围来看,基金设立还属稀缺之物,没有得到全面的开展和最大限度的实行,但从长远来看,这是一种发展趋势,基金对教育提供的帮助将是教育经费结构中最具活力的一个因子。基金能够在短时间内把社会闲散资金聚集起来,通过专门机构的经营管理,使之增值,从而弥补教育经费的不足。基金的增值功能较之教育经费构成中的其他因子具有无法比拟的优越性,通过增值,少可以变多,穷可以变富。

加强银校合作,促进金融资本与知识资本融合,是为实现高校跨越式发展提供融资、引资的又一新思路。1999年8月26日,中国银行与清华大学正式签署了“银校全面合作协议”,向清华大学提供了10亿元授信额度,迈出了国内以商业银行总行名义与高等院校建立合作关系的第一步。此后,建行、工行等多家银行在全国各地纷纷与高校开展合作,“银校合作”之花迅速开遍全国,如北大至今已经获得100亿元的信贷额度,南京大学与工行江苏分行、农行江苏分行等5家银行共同签署授信贷款协议,获得总计达50亿元人民币的贷款信用额度,这种合作不胜枚举,且有不断扩大的趋势。银行介入高校首先归功于优先发展教育和高科技的国家政策,教育消费的需求将日趋强烈。其次,2000年以来轰轰烈烈的高校改革:扩招、特聘教授、缴费上学、停学创业、后勤社会化……这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创新传递出一个信号——中国的教育正在大踏步地走向产业化,这让精明的银行家们发现,这是一个种下去钱还能生长出钱来的市场。其三,高校的稳定性与成长性对银行具有强烈的吸引力,不断升温的教育消费需求和稳定的生源决定了高校发展的稳定性,而其成长性不仅体现在高校有源源不断的后续技术支撑,还体现在成百上千万的大学生身上,今天他们在校园受到金融意识的启蒙,明天他们就可能是银行最忠实优质的客户。

目前,参与银校合作的高校主要集中在中央直属院校和地方重点院校,其余许多高校还没有进行实质性的接触,有的高校还没有把此事列上议事日程。但实际情况是,银校合作也许是高校获取足额经费,实现跨越式发展最珍贵的机会了,也许这种合作程度的密切与否,将是一所高校能否实现质的飞跃的分水岭。因此大多数高校一定要主动出击,把自己最有吸引力的规划、最有发展前景的项目呈现在银行面前,让银行家们认识到与自己的合作将是一个双赢的合作,使双方都以主动的姿态进行主动的合作。高校从银校合作中获得的有利息的贷款对于加快高校学科建设、支持培育高新技术产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后勤社会化改革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它也蕴涵着风险,一旦对这些资金管理和使用不当,将会让学校背上沉重的包袱,使本来就不宽裕的经费更加捉襟见肘。因此高校在谋划银校合作的同时,一定要通盘考虑自己的经费结构,既不能错失良机,又不能把所有的赌注全部压在银行贷款上。

综上所述,高等教育经费结构多元化已势在必行,我们对此的认识不能再停留在粗放的、轮廓式的层面上,而应综合考虑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前景、运作的方式以及各自学校的实际情况等因素,对此结构中的每一因子作细致的、微观的分析和研究,确定各因子在教育经费总量中的权重,尽最大可能盘活高校的办学经费,建立稳定、可靠、持久的经费筹措机制,为高校的发展提供最基本也最重要的保障。

标签:;  ;  ;  ;  ;  

高等教育经费结构多元化的探讨_教育经费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