噻托溴铵联合舒利迭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疗效观察论文_冯友

(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老年病一科 四川 绵阳 621000)

【摘要】目的:分析讨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使用噻托溴铵和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联合治疗的实际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64例,根据入院先后将其均分为两组,每组32例,1组为对照组,使用噻托溴铵治疗;2组为观察组,在上述用药前提下使用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依次为96.88%和78.1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使用噻托溴铵和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联合治疗整体效果较好,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关键词】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噻托溴铵

【中图分类号】R56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2-0084-0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是常见呼吸道疾病,发病机制复杂,患者会因为此疾病丧失劳动能力,该疾病致死率较高,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研究[1]。目前临床上主要通过药物治疗COPD,而支气管扩张类药物在临床上起到主导作用,而且噻托溴铵和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均有抑制炎症功效,治疗效果理想[2]。我院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使用噻托溴铵和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联合治疗,现将研究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其于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根据入院先后将其均分为两组,每组32例,1组为对照组,2组为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男女比例20/12,年龄48~76岁,平均年龄(60.3±3.8)岁;观察组男女比例21/11,年龄47~78岁,平均年龄(60.5±3.9)岁,两组患者在基础信息上无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

1.2.1对照组 给予患者噻托溴铵粉雾剂(江苏正大天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18μg/喷,批号:国药准字H20060454),每天1次,每次18μg。持续治疗3个月。

1.2.2观察组 在上述用药基础下,给予患者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粉吸入剂(英国Glaxo Wellcome UK Limited,50μg/500μg/泡,批号:20090242),将50μg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持续治疗3个月。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总有效率[3]:显效:治疗3月后,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呼吸功能和肺功能完全恢复。有效:治疗3月后,临床症状有所好转,呼吸功能和肺功能有所恢复。无效:治疗3月后,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呼吸功能和肺功能没有明显恢复。

1.4 统计学方法

将SPSS18.0统计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并用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并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依次为96.88%和78.1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

表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对比[n(%)]

3.讨论

该疾病患者支气管内炎症细胞、血浆等渗出物开始慢慢积聚,中央和外周气道平滑肌收缩,在活动过程中出现动态性过度充气,致使呼吸肌疲劳。COPD主要通过支气管扩张剂进行治疗,通过抑制呼吸道平滑肌兴奋程度,减少患者咳嗽。但是在研究中发现,通过单纯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并不能彻底治愈COPD,仅仅可以延缓病情发展,提升患者生活质量。该疾病患者支气管内炎症细胞、血浆等渗出物开始慢慢积聚,中央和外周气道平滑肌收缩,在活动过程中出现动态性过度充气,致使呼吸肌疲劳。在噻托溴铵的使用前提下,给予患者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能起到较好抗炎症效果,对多种炎症细胞起到抑制效果,有效减少气道炎症反应[4]。并且该种治疗方式无明显副作用,可放心使用。

COPD会给患者生活带来严重影响,使患者肺功能急剧下降,通过药物治疗,可有效控制疾病发展。据相关文献资料研究显示[5],噻托溴铵是抗胆碱类药物,每天给药1h,药物效果可持续24h,整体效果较好;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是一种合成试剂,通过选择性激动气道平滑肌上的β2肾上腺受体发挥作用,而且COPD属于炎症性疾病,该药物不仅可以抗炎症措施,还可以对炎症细胞起到抑制作用,从而减轻气道炎症反应。本文研究表明: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依次为96.88%和78.1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噻托溴铵和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联合治疗能够提高肺功能,降低咳嗽和气喘,消除COPD带来的影响。与研究结果相符。

综上所述,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使用噻托溴铵和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联合治疗整体效果较好,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何芳,张霄,陈赫军,等.系统评价沙美特罗/替卡松(丙酸氟替卡松)联用噻托溴铵治疗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23):5917-5920,5921.

[2]韩轶群,张鹏.沙美特罗替卡松粉联合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C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内科杂志,2014,31(3):170-172.

[3]雷永红,刘新华,李雪玲,等.噻托溴铵粉剂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的疗效[J].江苏医药,2013,39(13):1547-1549.

[4]冯静,臧金萍,朱卫华,等.联合吸入噻托溴铵及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疗效[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4):120-121.

[5]高文英,韩顺利,刘宏平,等.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肺功能及运动耐力的影响[J].中国临床研究,2015,28(6):728-731.

论文作者:冯友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0

标签:;  ;  ;  ;  ;  ;  ;  ;  

噻托溴铵联合舒利迭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疗效观察论文_冯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