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 云南 昆明 650021)
【摘要】 目的:在骨科患者实施规范性、个体化疼痛教育,使患者主动参疼痛管理,提升疼痛管理质量。方法:对实施规范性个体化疼痛教育前后422例患者进行开放性、前瞻性、非随机的观察性研究,分为两组,即实施前组(210例)和实施后组(212例)。观察两组围手术疼痛控制效果。结果:实施后患者患者NRS评分≥4分主动报告率由改善前59.5%提高至90.1%;患者术后三天疼痛评分降低(P<0.01)。结论:实施规范性个体化疼痛教育使患者主动参与疼痛管理,明显控制术后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 骨科;围手术期;疼痛管理;疼痛教育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4-0215-01
骨科患者中普遍存在中重度疼痛,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及功能锻炼的依从性,最终影响手术的治疗效果。我科自2010年创建无痛病房,实施以护士为主体的无痛病房管理模式[1],应用超前镇痛结合多模式镇痛的现代疼痛处理理论[2],有73.7%的患者疼痛控制在轻度及以下,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疼痛控制不佳,追溯原因是患者错误认知疼痛,没有完全参与疼痛管理,致使患者经历忍受疼痛,影响饮食、睡眠和康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患者的治疗效果。实施规范性个体化疼痛教育后,疼痛控制效果明显提升,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患者纳入的标准为年龄18~65岁;单纯创伤性骨折;无语言沟通障碍;经过护士疼痛教育后。按实施前后分组,实施前2016年7月18日—2016年8月13日入住骨科患者210人次,其中男性114例,女性96例,年龄20~64岁,平均33.9±5.1岁,四肢骨折120例占57.14%,多发骨折66例占31.42%;闭合性损伤168占77.42%;实施后2016年12月19日—2017年1月15日入住骨科患者212人次,其中男性117例,女性95例,年龄21~65岁,平均34.7±5.3岁,四肢骨折122例占57.54%,多发骨折66例占31.13%,闭合性损伤164例占77.35%。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骨折部位、损伤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方法
2.1 实施前
予以护士为主体的无痛病房管理模式[1],应用超前镇痛结合多模式镇痛的现代疼痛处理理论。护士职责是进行常规患者疼痛认教育、持续疼痛的评估及记录、提供非药物疼痛治疗方法、监督实施镇痛方案、评价镇痛效果。
2.2 实施后
在实施前疼痛管理基础上,实施规范性个体化疼痛教育。具体措施如下:
(1)确立患者疼痛教育目标:①患者能对自身疼痛进行客观NRS评分;②疼痛评分≥4分时,患者能主动报告护士;③疼痛评分在1~3分时,患者至少会采用一种分散注意力方法缓解疼痛;④患者配合按时超前镇痛治疗。
(2)评估患者疼痛认知:对待疼痛的态度(疼痛时告之护士/疼痛时会尽量忍耐,忍耐不住告之护士);对待疼痛的心理准备(对疼痛有充分心理准备/对待疼痛感到恐惧);对疼痛治疗方法的了解程度(非常了解/部分了解/不了解);对待疼痛治疗的态度(担心止痛剂会成瘾或损伤大脑/其它)。
(3)护士针对患者疼痛错误认知进行个体化疼痛教育。患者入院24小时内,责任护士在患者病情及心理稳定的情况下,根据患者疼痛认知评估、文化程度、语言沟通能力等,采用个体化针对性疼痛教育。责任组长按照患者疼痛教育目标,督查护士疼痛教育是否达到目标,未到目标的患者,组长再次教育患者参与疼痛管理的意义及重要性。
3.结果
3.1 实施活动前后以患者主动参与疼痛管理的评定标准,对比实施前后患者疼痛评分≥4分主动报告率(表1)。
表1 实施前后患者疼痛评分≥4分主动报告率
4.讨论
我国2011年卫计委部印发《三级综合医院评审实施细则》,将疼痛管理与持续改进列入医院评审标准。疼痛是主观感受,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发布了“骨科常见疼痛的处理专家建议”将合理疼痛评估、疼痛健康教育纳入优化骨科疼痛处理的原则。术后疼痛如果不能在初始状态下充分被控制,可能发展为慢性疼痛(chronic post-surgical pain,CPSP),其性质也可能转变为神经病理性疼痛或混合性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3]。护士的教育能帮助患者改变忍痛和恐瘾心理等疼痛负面认识,患者主动参与到疼痛管理,使疼痛在初始状态得到有效控制,避免因忍痛导致影响患者的睡眠、食欲及功能康复等继发效应。实施规范性个体化疼痛教育后患者参与疼痛管理的达标率明显提高,患者术后疼痛评分较实施前降低(P<0.001),由此可见患者主动参与疼痛管理可明显控制疼痛,只有医-护-患三方共同参与的疼痛管理才是最佳的疼痛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王峻,陈仲,侯丽莉,等.护士参联合疼痛管理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12):1122-1123
[2] Crile GW.The kinetic theory of shock and its prevention through anoci-association shockless operation[J].Lan-cet,1913,185: 7-16.
[3]金菊英,彭丽桦,杜洵松,等.手术后慢性疼痛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5,21(7):505-512.
论文作者:王峻,张婉莹,董美宏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3
标签:疼痛论文; 患者论文; 个体化论文; 骨科论文; 护士论文; 规范性论文; 评分论文; 《医药前沿》2018年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