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信息技术与全球化的进一步提升使教育得以跨越地域和时空的界限。作为21世纪初教学变革的新兴产物,慕课在短短十几年间经历了产生、火热、再到现在的冷静发展阶段。人们欣喜地接受、追捧着这种大规模、开放式的教育资源共享课程,同时在应用实践中也发现了一些困难与障碍,慕课与国家教育体制和国情的融合与协调是其发展壮大的必经过程。慕课发展的现阶段特点及其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现状的联系值得我们深思。
关键词:慕课;冷静期;大学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0257-2826 (2018)03-0109-02
Abstract:The further promo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globalization enables education to transcend geographical and temporal boundaries. As a new product of teaching reform in the early 21st century, MOOCs have experienced periods of emergence, passion, and up to present calm in just over ten years. People delighted to accept it and following the massive and open sharing courses, and also found some difficulties and obstacles in practice and application.The integration and coordination of MOOCs and n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and national society conditions is a necessary process for its development and expansion.The current characteristics of MOOC development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in China are worth pondering.
Key words: MOOC; Cooling-off period;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一、慕课发展历程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
21世纪的开始,信息技术和电子通讯的飞速发展为教育教学实践带来了变革的空间,大学教授和学者们开始了课程公开、资源共享的尝试。2001年,麻省理工大学等几所高校引领了开放课件运动,牵引出教育资源网络共享的苗头。2008年,加拿大的两名大学教授George Siemens 与Stephen Downes 学者基于关联主义(Connectivism)学习理论开设《连接主义和连接的知识(Connectivism and Connective Knowledge)》这门线上课程,出人意料地吸引了上千名网络学习者,随后学者Dave Cormier 与Bryan Alexander提出了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MOOCs)概念。到了2011年,这种以“大规模、在线、开放”为标签的课程给人们带来了更大的惊喜,美国斯坦福大学开设的三门慕课课程,每门课程都吸引着数十万在线学习者的参与,主流媒体开始对MOOCs进行报道,慕课一炮而红。
2012年被称为“世界慕课元年”,慕课机构的三巨头Coursera、edX和Udacity纷纷成立,成为慕课发展的优秀案例,时至今日影响力依然巨大。2013年,中国拉开了慕课发展的序幕,Coursera进入国内展开合作,学堂在线由清华大学研发推出,我国庞大的教育市场和深厚的教学土壤开始注入在线共享方式的活力。
慕课短时间内的辉煌成长也是伴随着矛盾与困难存在的,这是任何一个新兴事物接受历史和时间检验的必经过程。近几年来,慕课的高退学率、学历认证、信用测评、课程质量等问题都成为人们集中关注并略显抱怨的缺憾所在。与全球慕课形势相比,近两年来中国的慕课发展显现出令人可喜的局面,2017年已一跃成为慕课数量第一的国家。2018年初,国家教育部正式推出490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这是政府推动慕课发展的有力举措,进一步促进慕课在中国教育事业,尤其是大学教学中开花结果。
大学英语作为我国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在大学教育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角色和地位。英语是培养高素质国际化人才的必要条件,提高英语水平成为学生们普遍的选择。多年来,我国大学生一直将英语“四六级”看作是大学英语学习的目的所在,重应试,轻应用,考前突击训练成为常态。而平时的英语课程变成教师的“独角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参与课程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是变革的方向。慕课在线学习平台贴合大学生喜爱的交互与共享模式,慕课课程与英语教学的结合也会产生丰富的可能性,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及价值。
二、慕课冷静期的忧虑与希望
提到慕课,就难免联想起与之同类的微课、翻转课堂等新兴教学模式。在传统课堂教学面前,这些以网络化、信息化为传播媒介的e-learning仿佛难成气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首先带来的疑问是慕课培养模式下学习者知识和能力提升的测评问题,这也牵涉到认证证书和学力证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教育体制中,申请大学的昂贵和繁琐致使很多渴望求知的学生或在职者寄希望于网络资源,但认证难以被官方承认足以成为追求既定学历目标的人群的顾虑。同时,我们无法明确的获悉电脑或手机幕后操作完成学习任务的真实性,这也难免成为其难以服众的一大因素。其次,慕课居高不下的学员流失率也造成了尴尬的局面——大规模在线学习模式的光鲜标签与“高辍学率”的现实结局共存。课程的同质化、单一性,机构服务质量的短期维持,学习者线下生活因素的影响等都是人们逐渐放弃修习慕课课程的理由。Hew和Cheung(2014)研究发现慕课教学中的主要挑战有“1)评价学生作业上的困难;2)由于缺乏学生的即时反馈而有种对空气说话的感觉;3)面对时间和金钱的大量需求,感到有负担;4)在线论坛缺乏学生参与。”[2]不完整的教学链条无法达到课程的预期目标,慕课用户的结业率低迷削减了人们对于慕课功能与价值的信念。慕课的相关合作伙伴关系越来越类似于盈利性性质而不是非营利组织教学,慕课课程“非营利性”性质越来越不确定。慕课体系中教师角色定位、网络课程成果的归属与版权、讲师与助教的协作等也显示出诸多症结。
不过,作为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慕课具有开放性、参与性和分散性的特性。[3]这些是符合时代发展方向的优势所在。终身教育理念成为全人类追求的人生发展信条,不论年龄与职业、不论区域和种族,知识成为人们立足现代社会的砝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人们都渴求得到充足的教育资源和教学条件。对于中国、印度等高速发展而人口众多的国家来说,大规模的教育教学方式更是社会与民生的必要保障。网络越来越渗透进现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习惯用电子化的方式传播、交互、贮存信息,教育信息化成为进行教育改革与进步的基调。这些外在的环境因素给慕课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土壤。同时,大批慕课拥护者也在积极调试各种方案,探索解决问题的道路,例如精品课程的严格质量把控、小班额教学的出现、学历认证许可的推进等。近两年,慕课在中国的适应性不断增强,诸多高校在面对慕课浪潮的形势下也纷纷积极应对,学术成果与实践运用层出不穷。
三、慕课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发展的对策
(一)紧跟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关注世界慕课发展趋势。我国高校教学改革是近几年来大学教育研究的重大趋势之一,如何使我国高等教育的水平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发展相匹配,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是大学教育的现阶段目标。不同类型的高校应当立足本校实际,在国家教育方针的指引下明确英语课程培养目标,并且组建经验丰富、科研能力强的专家小组对国际慕课发展进行研究与探索,将有益于本校英语教学发展的步骤或方法应用于具体的教育教学环节中。高校英语教师们可以通过参加慕课学术研讨会、进行慕课教学试验、撰写相关研究报告等方式寻求突破,给高等教育教学注入信息化、科技化的新活力。
(二)合理协调传统教学与慕课的结合,加强校际合作。大学英语在高校教学中占据的任务量不言而喻,而慕课的大规模共享课程性质可以为其增添一些解决措施。结合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线上作业等新兴教学形式丰富教学手段,将线下教学与线上指导协调起来。充分利用网络优质资源丰富传统课堂,采用视频连线、游戏互动、头脑风暴等活动形式打造灵活地英语教学模式,注重给学生提供地道英语语言的输入。慕课与传统课堂形式的结合既要避免盲目照搬,又要防止墨守成规,取中庸之道谋改革之举。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各国大学教育的交流与互动更加密切,这就要求大学英语课程注重培养大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跨国学校之间的联谊可以给慕课资源共享带来一些条件,国内东西部、南北方大学之间也可以进行英语教学线上互动与合作。
(三)勇于尝试,大胆创新,调动慕课机构、学校领导者、教师、学生等多方力量参与合作。虽然慕课的发展历程不过短短十年左右的时间,但它席卷全球的速度与在大学教育中影响的广泛性还是引起了公众的强烈兴趣。结合慕课发展对大学英语教学进行改革需要学校的支持、教师的努力与团队的协作。从有利于学生学习知识与经验的角度出发,结合他们的兴趣与偏好,调动他们的主动性与参与意识,让大学生对于自己英语课堂有所反思,借助慕课资源给英语学习带来新的可能,增强大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同时进修本专业英语,扩充各专业学生的专业学习范围与能力。手机与电脑成为当代大学生离不开的“伙伴”,教师有义务让学生意识到这些网络与通讯设备不应当仅仅是获取娱乐、消磨时间的“玩具”,还应该是获取学习资源、充实自我的材料包与工具箱。
总体来看,我国慕课建设已走在世界前列,慕课模式下的汉语推广课程可以为英语教学带来些许启发,但大学英语教学的复杂性又绝不只课程这一个方面。国家层面的支持与学校层面的配合给慕课冷静期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坚强的支援,透过观察国际慕课发展历史与现状的经验与教训,结合国内教育形势及国家对英语学科的课程要求,高校可以通过慕课对英语教学进行持续不断地改良与探索。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Z].2015.http://education.news.cn/2018-01/17/c_129793241.htm.
[2] Hew, K. F. & Cheung, W. S. (2014). Students’ and instructors’ use of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MOOCs): Motivations and challenges, Education Research Review,Volume 12, pp. 45-58. Elsevier. DOI: 10.1016/j.edurev.2014.05.001.
[3]陈吉荣.国外慕课研究最新发展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6,(1).
论文作者:李晓艺
论文发表刊物:《教学与研究》2018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9
标签:课程论文; 在线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大学论文; 英语论文; 国家论文; 学习者论文; 《教学与研究》2018年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