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口腔医院 410000
【摘 要】目的:研究根管显微镜技术联合超声技术治疗牙体牙髓的临床效果,为后期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94例牙体牙髓疾病患者,采取抛硬币的方式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7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的根管治疗方式,研究组患者采取根管显微镜技术联合超声技术进行治疗,分析比较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过程疼痛评分;平均治疗时间;牙体牙髓疾病治疗效果,P<0.05为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平均治疗时间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牙体牙髓疾病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2组患者数据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管显微镜联合超声技术治疗牙体牙龈疾病所需治疗时间长于传统根管治疗方法,但临床效果显著,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能够帮助患者减轻疼痛,值得深入研究推广。
【关键词】根管显微镜技术;超声技术;牙体牙髓治疗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不良生活习惯以及饮食不规律的现象日益明显,牙体牙龈疾病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1]。牙体牙龈疾病属于临床常见的口腔类疾病,主要包括急性根尖周炎、牙髓炎等,患者发病期间会出现咀嚼功能异常、牙痛等症状,给患者造成严重的痛苦[2]。根管治疗是当前大部分医疗卫生机构治疗牙体牙龈疾病采取的主要措施,临床效果较好,但治疗过程中容易引发各类并发症,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有待提高,因此需要寻找一种更为理想的治疗方法,帮助患者治疗牙体牙龈疾病[3]。根管显微镜技术联合超声技术治疗牙体牙龈疾病能够提高碎屑清除程度和操作视野清晰度,也能够提高冲洗效果和治疗成功率[4]。本次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94例牙体牙髓疾病患者,研究根管显微镜技术联合超声技术的治疗效果,为后期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94例牙体牙髓疾病患者,采取抛硬币的方式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给47例。所有患者经临床诊断确诊为牙体牙髓疾病,均签署治疗知情同意书。研究组男性患者数量为24例,女性患者数量为23例,年龄为42-82岁,平均年龄为(50.76±2.64)岁,病程为1-4个月,平均病程为(2.59±0.32)个月。对照组男性患者数量为26例,女性患者数量为21例,年龄为41-83岁,平均年龄为(50.23±2.61)岁,病程为1-2个月,平均病程为(2.43±0.24)个月,2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2组患者治疗前X线片拍摄,牙髓活力检查,冷热诊,叩诊,松动度,牙龈等常规检查,确诊为牙髓炎或根尖周炎患者纳入试验,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排除在外。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根管治疗的方式,进行局麻,开髓,根管预备,根管消毒,热牙胶垂直加压根管充填,树脂充填冠部牙齿缺损处,治疗期间采用1%次氯酸钠冲洗液常规冲洗,橡皮障隔湿等措施控制感染。研究组在常规根管治疗基础上,采用显微镜技术联合超声技术治疗患牙,麻醉完成后,橡皮障隔湿,在显微镜下进行开髓,根管预备,超声荡洗加次氯酸钠常规冲洗,根管消毒,热牙胶垂直加压根管充填,树脂充填冠部,同时显微镜下查找细小遗漏根管(如上颌第一磨牙MB2根管、下合前牙舌侧根管)和疏通钙化根管。
1.3评价标准
患者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头晕、恶心呕吐、疼痛,统计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例数,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率。统计2组患者评价治疗时间和治疗成功率,利用疼痛评分表格比较2组患者的疼痛评分,P<0.05为数据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比较2组患者的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表示,计数资料采用检验,百分比表示,P<0.05为数据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价2组患者牙体牙疾病治疗效果
表1 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n/%)
3.讨论
牙体牙髓疾病治疗的关键是坏死组织的清理程度以及根管填充的效果,目前临床对于根尖周和牙体牙髓疾病缺少有效的治疗方法,传统的根管治疗方法是临床普遍采用的治疗方法。根管治疗法视野不清晰,根管暴露不明显,清理坏死组织存在较大困难,治疗过程中患者容易出现疼痛、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冲洗效果和治疗效果有一定提升空间[5]。在牙体牙髓疾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根管显微镜联合超声技术能够帮助医护人员在显微镜下之间进行操作,解决了传统治疗方法视野不清晰的问题,利用超声技术的空化和声流作用能够彻底清除坏死牙髓组织和根管内感染,污物和牙本质碎屑清理效果更彻底,能够实现根管系统严密填充,显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患者复发率[6]。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采用根管显微镜联合超声技术治疗牙体牙髓疾病的研究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虽然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时间长于对照组,但患者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采用根管显微镜技术联合超声技术能够对患者的牙龈牙体患病位置进行准确定位,采取局部麻醉的方式能够对神经起到阻滞的作用,通过显微镜和超声进行操作能够保证治疗的精准,显著减轻患者疼痛,保证治疗安全性,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深入推广。
参考文献:
[1]陈佳.根管显微镜技术联合超声技术在牙体牙髓治疗中的临床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91):161.
[2]冯强.牙体牙髓治疗中根管显微镜技术联合超声技术的应用及与常规治疗的对比分析[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7,33(04):36-37.
[3]王雅敬.根管显微镜技术联合超声技术在牙体牙髓治疗中的临床疗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48):52.
[4]贾艳军.根管显微镜技术联合超声技术在牙体牙髓治疗和常规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比较[J].黑龙江医学,2018,42(03):226-227.
[5]闫奇,王翀,叶青.根管显微镜技术联合超声技术在牙体牙髓治疗和常规治疗方法效果对比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01):87-88.
[6]吕文君.根管显微镜技术联合超声技术在牙体牙髓治疗中的临床疗效[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09):89-90.
论文作者:胡娇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30
标签:牙髓论文; 患者论文; 超声论文; 显微镜论文; 技术论文; 疾病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