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藏区跨越式发展的实践与探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云南论文,跨越式发展论文,藏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6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7X(2011)05-0021-07
长期以来,我国西藏及其他藏族自治地方由于受自然环境和社会发育程度的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如何使这一区域通过跨越式发展来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课题。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滇川藏三省区交汇处的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近年来呈现出跨越式发展的态势。“十一五”期间迪庆藏族自治州的经济总量平均增幅达到19.91%,比云南省同期平均水平高7.8个百分点;经济总量由2005年的27.98亿元,上升到2010年的77.1亿元,在全国10个藏族自治州中排名由2005年的第5位提升到第2位;人均GDP从2005年的7738元增长到2010年的20051元,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速为18.5%,与2005年相比翻了一番,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27.32个百分点,在全国藏族自治州中由2005年排名第4,跃居到2010年的第2位;在云南省各州市的排名由2005年的第4位上升到第3位;在云南省8个民族自治州中排在第1位。农民人均纯收入“十一五”年均增长13.58%,2010年达到3347元,在十个藏族自治州中排名从2005年的第9位,上升至2010年的第6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996元,“十一五”年均增长10.43%。全州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大幅提高。[1-2]
产业结构日趋优化。2005年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为19.1∶35.7∶45.2;2010年调整为9.5∶38.3∶52.2,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下降了9.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增加了2.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增加了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在经济增长中的支柱地位显著增强。[1-2]
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迪庆州教育发展水平全面提升。2010年全州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9.21%;全州青壮年人口非文盲率为99%。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稳定在96%;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城乡医疗条件进一步改善,2010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加率达95.7%;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96.11%。[1-2]
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提升。自然保护区建设、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等各项工作有序推进,森林覆盖率从2005年的66.8%提高到2009年的73.9%;能源审计和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全面开展;人口和计划生育的管理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2010年,年末全州总人口为39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4.27‰,控制在目标范围内。[1-2]
总之,迪庆在“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呈现出又好又快发展的态势,步入了跨越发展的轨道。2010年,在全国10个藏族自治州中,迪庆主要经济指标名列前茅,成为发展最快、发展最好的藏区之一。
笔者认为迪庆州初步实现跨越式发展,主要得益于以下方面:
一、制定符合区域实际的产业政策是跨越式发展的关键
近年来,迪庆州把旅游、生物、水电、矿业列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重点开发,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力地推动了区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旅游收入由1994年的0.16亿元增至2010年的61.57亿元,年均增长45.07%;“十一五”期间,全州生物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和提高,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26%以上;矿业增加值由2005年的2.84亿元,提高到2009年的7.65亿元。[1-2]统观迪庆的产业政策有以下特点:一是立足区域比较优势。迪庆旅游资源、生物资源、水能资源、矿产资源十分丰富。迪庆地处“三江并流”核心区,已建成五个国家公园;多民族和谐共处的历史与现实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并拥有香格里拉等国际知名品牌。迪庆地处横断山区覆盖了从亚热带到寒带的生态类型,是全球生物多样性分布最为丰富的区域,并有大量的珍稀物种和特有物种分布。迪庆江河纵横,水流湍急,金沙江、澜沧江贯通全境,水能蕴藏量占云南省的13.9%。迪庆在地质构造上处于“三江成矿带的”核心区,矿种多,规模大,品位高,前景好,普朗铜矿、羊拉铜矿均为特大型矿床。
二是产业开发坚持市场导向。近年来,迪庆旅游业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旅游服务与产品呈现出供不应求的状况,随着国民人均收入的提高,对迪庆的旅游需求将进一步增长;松茸、葡萄酒、核桃油等绿色生态产品,由于较好地满足了绿色消费的需求与趋势,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市场前景广阔;电矿产业在国内外市场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三是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近年来,迪庆积极探索生态环境保护与产业开发相结合的途径,大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程,全面开展节能减排工作,积极探索发展循环经济,初步实现了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化,产业开发生态化的良性互动。
二、教育现代化是跨越式发展的根本
长期以来迪庆藏区由于地广人稀,村落分散,加上政区分割,校点分散。办学规模小,办学成本高,办学效益低,严重制约了教育质量与水平的提高。以维西县为例,在全县406所小学中,“一师一校”的校点多达246个,所占比例高达61%。由于校点分散,办学成本高,办学经费不足,设施陈旧,教师数量不足,素质偏低,且队伍不稳定,管理落后,教学质量低的状况长期得不到改善。[3]
有鉴于此,迪庆州一是根据人口和聚落方式分散的实际,实施“州办高中、县办初中、乡(镇)办小学、村办学前班”的集中办学改革,优化中小学布局,整合教育资源,极大地降低了办学成本,提高了办学效益和教育教学质量与水平。全州中小学校由2006年的900多所集中整合为2010年的49所,集中办学取得明显成效。二是高起点、高标准培养本土化人才,与云南民族大学联合举办香格里拉职业技术学院,大力培养藏族音乐舞蹈、藏族工艺美术、导游及旅游管理等本土化专业人才,有力地支持了藏区特色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有效地传承和弘扬了民族文化,较好地实现了教育与经济的有机结合,促进了迪庆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填补了迪庆州尚无大专院校的空白。三是在收缩校点的同时,不断加大教育投资力度,改善办学条件。仅2010年全州投入教育经费20611万元,比2009年增长44.63%。其中用于学校建设资金达8592万元,比2009年增加5000多万元,排除中小学D级危房56547平方米。此外,迪庆州积极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及“高原农牧民子女学生生活补助”工程,仅2010年一年,高原农牧民子女学生生活补助资金达7391.8万元,受助学生达45889人。[2]四是在以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实行双语教学。全州三县共有藏语文教学点21个,其中完全中学1所(州藏文中学),公办学校(点)17个,社会力量办学校(点)4个,开设藏语文教学的校(点)统一选用五省区统编的藏文教材。近年来,每年小学双语毕业生约有25%升入藏文中学继续学习,双语高中毕业生的升学率高达98%。[4]
三、投资拉动是跨越式发展不可或缺的条件
近年来,迪庆充分利用西部大开发和国家扶持藏区跨越式发展的政策机遇,积极搭建投融资平台,进一步调整投资结构,着力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优势产业开发,形成了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投资格局,极大地推动了迪庆经济的跨越式发展,生态环境显著改善,社会经济面貌焕然一新。2010年迪庆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33.96亿元,是2006年42亿元的3.2倍,年均增长26.11%;五年累计完成390.99亿元,是“十五”期间累计完成84.3亿元的4.64倍。在迪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的有力推动下,迪庆州的GDP增长速度逐年加快,2005-2010年全州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9.91%。[1-2][5-6]
此外,固定资产投资有力地推动了迪庆产业发展和结构优化。近年来,在大项目和大企业的推动下,迪庆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明显加快,产业结构逐渐优化。“十一五”期间,第一产业比重下降了9.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增加了2.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提高了7个百分点。[2]产业结构变化呈现第一产业下降、第二产业稳步上升、第三产业继续发展的态势,“三二一”型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巩固,为迪庆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四、大力推进城镇化是跨越式发展的突破口
迪庆州由于村落和人口的分布高度分散,加之山高坡陡等地形限制,长期以来现代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供给明显不足。然而,要在传统、零星、分散的聚落方式下构建现代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又面临着高投入、低回报的窘境。例如德钦县云岭乡知拉村村民小组,总人口89人,修20公里长的进村便道共投资91万,但自道路修通以来,车辆通行率很低,年通行人次不到200人次;维西县登高龙村民小组仅50人,修路一项就花费80多万元,道路的使用效率也很低。在这样的村落,教育、医疗卫生、信息等公共服务的供给就更加困难。
再如德钦县羊拉乡归吾村仲农组,海拔3800米,全组共25户130人,村民居住分散,自然环境恶劣,人均收入低下。一是水资源短缺,该村民小组在20公里范围内无可引的水源,加之山高谷深,建设成本高。多年来,该村民小组一直靠日积水量不足50立方米的水源生活,该村民小组130人、420头(只)大小牲畜的单位日均可用水量不足0.1立方米,农田用水就只能依靠自然降水,故而造成农作物产量低。二是生态持续恶化,随着人口的增加该村民小组所在地林木自然生长量远低于消耗量,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环境日趋恶化,长期作为该村民小组收入来源的虫草、松茸、贝母等林下产品锐减,农民收入降低。
高度分散的居住格局既制约了村落交通、电网、饮水等生产生活设施的改善及发展方式的转变,随着人口的增长还加剧了区域生态环境的逆向演变,成为迪庆经济跨越式发展的主要瓶颈。
由此,迪庆州积极按照现代化生产和主体功能区建设的要求科学谋划、积极探索人口和经济要素在空间上的聚集。一是通过产业开发实施人口和经济要素的聚集,如通过大型水电站建设、矿业开发、旅游开发实施人口和经济要素的聚集;二是通过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以及“人下山、树上山”等生态移民工程实施人口的聚集;三是通过异地扶贫搬迁实施人口的聚集;四是通过集中办学和城镇化吸引农牧民进城;五是加快城镇化步伐,初步形成了以州府所在地香格里拉县城为主,辐射其他两县县城和经济开发区、主要交通沿线及重点旅游景区(点)的城镇体系。重点小城镇和中心小城镇建设工作先后起步,到“十一五”末,全州小城镇总数为29个,其中建制镇9个,乡村集镇20个。先后被云南省建设厅确定了3个中心小城镇、1个重点小城镇和3个旅游小镇。到2009年底完成了20个乡镇驻地的小城镇规划编制工作,小城镇总体规划编制完成率达到了69%。城镇化水平由“十五”末的17.2%提高到2009年底的22.4%,比2005年提高了5.2%。[2]六是不断深化城乡户籍制度改革,通过放宽县城和中心城镇落户条件,促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并享有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的权益,使在城镇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农民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上述措施,有力地促进了迪庆的跨越式发展。
五、高起点、高标准引进大企业开发优势资源是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
长期以来,云南藏区由于受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的限制,资源开发过程长期停留在粗放型阶段,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极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极不协调。
近年来,迪庆州充分利用区内外市场,坚持行业整合与资源整合相结合,通过引进区外大型企业集团整合经济要素,使优势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高起点、高水平地开发优势资源,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既实现了区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又促进了区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迪庆州政府与昆钢集团、云铜集团、云锡集团、云南冶金集团、云南白药集团、云南工业投资集团等6大省属企业集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高起点、规模化开发优势资源,充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产品附加值和资源产业对地方经济的贡献率,实现区域发展和企业发展的双赢。昆钢集团通过对迪庆州铁、锰等矿产资源整合,推进了铁合金、还原铁及五星级酒店建设项目。昆明钢铁集团开发的老虎箐工业园区铁合金项目和还原铁项目建设,预计到2015年将完成投资5.2亿元,建成30万吨的铁合金基地,实现年产值20亿元以上。云铜集团通过对迪庆州内的铜、金、银等已探明的有色金属资源进行整合开发,目前已经建成和正在建设的项目有5项,均以铜矿的勘查、采选为主。概算总投资近80亿元,可形成年产精矿含铜8万吨,直接提供就业岗位4000多个,年实现销售收入30多亿元,上缴税收3亿多元。其中,羊拉铜矿2009年精矿含铜产量已突破万吨水平。云锡集团通过对迪庆州锡、钨、钼等有色矿产资源的勘探投资,加快了人造蓝宝石项目建设,目前已经完成投资20多亿元;云南冶金集团加大了对迪庆州矿产资源勘探投入,开发铅锌资源,并由公司所属的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每年为迪庆州无偿培养一定数量的专业人才;云南白药集团将在迪庆州开设云南白药大药房连锁店,并为迪庆州藏药开发、药材种植提供技术、信息、市场等方面的支持;云南工投集团将在2至3年内为迪庆州培育1家公司上市,5年内培育2至3家公司上市,同时以云南省投融资担保公司为平台,为迪庆州中小企业的融资担保提供服务,并积极参与迪庆州工业园区的建设。实践表明,与区外大企业集团合作进行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经营,极大地促进了区域企业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7]
六、转变发展方式是跨越式发展的主题
改革开放以来,迪庆州在农牧业生产领域也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牧民的生产积极性,但由于村落分散、交通不便、社会发育程度低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农户“小而全”的生产经营模式和自给自足的经济行为不断强化。“小而全”的生产经营模式,是在一定生产技术体系下的低水平均衡,既制约了农户参与市场、扩大生产、创新技术的能力,也制约了农牧业增长方式的转变。
为此,迪庆以农业产业化和新型工业化为突破口,以生态性、特色性、协调性、可持续性为原则,逐步构建以特色农牧业、生物产业、水电及生态旅游业为代表的绿色、生态型产业体系,大力发展以技术创新为动力的循环经济模式,并从制度创新、技术革新、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建立健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支撑体系。
以生物产业为例,全州已初步形成了以核桃、葡萄为主的特色经济林生产区域,其中:核桃种植面积达49万亩,产量达到10800吨,产值达到10000万元;优质酿酒葡萄种植面积已达1.3万亩,产值达到720万元。建立了以高档葡萄酒、畜产品、核桃、野生菌等特色优质生物产品精深加工为主的特色生物产业园区。其中:以青稞酒、葡萄酒加工为主“香格里拉·藏秘”等一批中、高档葡萄酒、青稞干酒、青稞白酒品牌系列产品已销往北京、上海、福建、浙江、江苏、湖南、贵州等省市,产量超过12000千升,实现产值62000万元;以核桃油、高原菜籽油精深加工为主的系列食品加工,形成了“舒达”、“康邦美味”等核桃品牌系列产品,产品已销往上海、福建、浙江、江苏等省市,产量超过1300吨,实现产值9100万元。[4]
据统计,到2010年底,全州建成优质特色农产品基地76万亩,大小牲畜存栏94万头,已有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7户,州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7户,行业协会及农村经济合作组织19户,实现就业7万多人次,带动农户5万多户,农民年人均增收400多元,利税总额11000多万元,总产值达22.7亿元,加工产值达10.2亿元,出口创汇达到720万美元。[4]
在旅游业方面,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不断强化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加强香格里拉品牌建设,依托自然、人文两大资源,发展观光、休闲、度假旅游,促进旅游与文化、硬件与软件、保护与开发、三农与旅游的结合,建设香格里拉普达措、梅里雪山、滇金丝猴、虎跳峡、巴拉格宗五大国家公园,完善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全面提高接待能力与水平。2009年,全州共接待游客526.11万人次,同比增长23.14%;实现旅游社会总收入54.45亿元,同比增长37.3%。[6]
近年来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以香格里拉松茸园区、维西工业片区、香格里拉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及铜、铁、铅“三大基地”为重点,探索建立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初步建立了以产业链的延伸和耦合为纽带,以产业园为载体的循环经济体系和生态产业园。
七、改革创新是跨越式发展的动力
近年来,迪庆在转变经济发展观念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为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动力。首先,在观念上,坚持科学发展,依托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教育现代化四轮驱动,实施“绿色经济、人才引领、投资拉动、品牌支撑”的发展思路;同时重点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社会事业改革、资源价格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形成了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环境。
在投融资体制的改革方面,积极搭建投融资平台,围绕重点产业开发,整合资源,组建专业投资公司和担保公司;创造条件引进各类金融机构,目前全州有农业发展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农村信用社、富滇银行、中国银行八类银行业金融机构和两家小额贷款公司;多元化、多层次、多专业的投融资体系初步形成。截止2010年3月末,迪庆州银行业各项资产总计101.51亿元,同比增长51.06%;各项负债总计100.24亿元,同比增长50.96%。[8]
深化矿产资源开发管理体制改革,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和电矿结合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重点矿业企业规模化、集团化进程,培育发展重点矿产资源开发和深加工企业,完善集探、采、选、冶、加工、制作为一体的生产加工体系,提高资源和加工能力集中度,延伸产业链,提升矿业效益;实施资源价格改革,建立资源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努力构建矿业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
改革集体林权制度,进一步完善林业要素市场、社会化服务体系和森林管护体系。截止2011年2月,全州应确权集体林面积1149.47万亩,已确权面积1084.9万亩,占全州集体林面积的94.4%。近年来,迪庆州在不断加强生态建设的同时,积极加快林业产业基地建设,培育扶持林业产业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参与基地建设,有效推动了迪庆州林业产业发展。据2009年调查统计,林业总产值近12亿元,农民从林业获得的人均纯收入近1000元,林业产业已经成为迪庆州广大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4]
八、不断改善民生是跨越式发展的出发点与归宿
近年来,迪庆州把改善民生作为跨越式发展的出发点与归宿。“十一五”期间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方面累计投入建设资金2.59亿元,兑现了全州农村中小学在校学生的学费、教科书费和生活补贴;全州有6705户1.2万城镇居民享受每月244元的低保补助,累计发放保障金8893万元;10.39万人次农村人口享受到每月60元的低保补助,累计发放低保金1.7亿元;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标准从100元提高到140元,共发放医疗救助资金1.09亿元;养老保险覆盖面不断拓宽,参保职工人数稳步增长,养老保险制度稳步推进;启动实施了新农保试点工作,参保率达到91.4%,33164名60岁以上农村老人享受到了基本养老保险,累计发放基本养老金1586.8万元。[2]
大力开展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积极推行培训、就业、维权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建立健全“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就业机制。仅2006—2008年,累计筹集再就业资金2405万元,全州累计城镇新增就业岗位1.92万个,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累计达1.63万人,就业培训1997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严格控制在4.0%以内。与此同时,统筹城乡就业,积极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通过加强技能培训,做好务工人员维权服务,全州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得到稳步推进。同期,全州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3940人次。[2]
不断探索扶贫攻坚的新途径,在安居温饱基础扶贫工程方面,迪庆州坚持“整合资金,集中力量,整村推进”的做法。按照“统一规划、统筹安排,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相互配套、形成合力”的要求,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加大水利、交通、电力等各类基础设施扶持力度,切实改善了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同时,建立一、二、三产业协同拉动扶贫开发的机制,探索资源大开发与扶贫开发的联动模式,建立农民、企业、政府在资源大开发中的利益共享机制,实现“农民增收、财政增长、企业得利、保护生态”的有机结合。切实提高人口素质,把扶贫开发与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农村医疗服务体系、广播电视建设工程有机结合起来,突出抓好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技能培训,全面提高贫困人口的素质和能力。
九、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前提
迪庆在跨越式发展的进程中,坚持“生态立州”战略,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路子,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使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国藏区前列。
加大生态建设力度,统一规划,分类指导,加强了金沙江、澜沧江沿岸、县城面山水土流失和地质灾害防治,实行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控制水土流失;建立水保综合防治体系,强化对建设项目及人为活动的监管,防治造成新的水土流失;优先开展大江大河沿岸、湖库周围、城镇面山、交通沿线及生态脆弱地区的森林生态建设及防护林建设,实施干热河谷及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等生态建设工程。
加强生态公益林管理和建设,提高生态公益林生态保护功能。加快湿地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的建设,全面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完整性和生态功能,重点保护好对国际与国家生物多样性有重要意义的湿地,防止湿地退化。通过加强湿地水资源的合理调配和污染控制等措施,使退化湿地得到治理与恢复,促进湿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实施天保工程、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石漠化治理、农村能源建设等生态建设重点工程,探索符合迪庆实际的生态移民途径和新型建材替代方式,减少对植被的压力。“十一五”期间,迪庆州森林覆盖率达到73.95%,林木绿化率达78.91%;同期,迪庆生物产业年平均增长速度达26%以上。[2]
积极探索产业发展生态化。推行清洁生产审核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推行企业生态设计和产品生命周期评价;创建环境友好型企业,引进关键技术,通过能源和水的梯级利用以及其他资源的综合利用,节约能源资源,减少污染物排放。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为方向,推进农业生产标准化;加大特色经济林、林产化工、非木材资源、野生动物驯养繁殖、森林生态旅游等林产业的扶持力度,加快特色经济林、速生丰产林、珍贵用材林等产业基地建设,发展生态畜牧业;在生态环境承载力范围内,发展食草型、节粮型畜牧业,适度发展规模饲养,加大养殖业环境污染防治力度,实现种养业良性循环。在重点旅游开发区,高原湖泊和生物多样性聚集的生态脆弱区和敏感区,加大了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力度。
近年来由州政府牵头,环保、监察、国土等部门配合定期开展了生态环境保护专项整治行动,有效地维护了群众的环境权益、促进了环境保护工作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十、上级政府的大力扶持和全国人民的援助是跨越式发展的保证
迪庆的跨越式发展与上级政府的大力扶持和全国人民的无私援助密不可分。十一五期间上级政府对迪庆州的财政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比十五期间有了显著的提升。十一五期间上级财政支持总额达到1109379万元,是十五期间的2.8倍[9]。这为迪庆州十一五期间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确保了迪庆州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
再以“迪沪合作”和“迪昆合作”对口帮扶为例。2004至2010年,上海共投入帮扶项目资金17810万元,实施计划内项目310个。2004年至2010年,实施25个建制村整村推进及89个自然村安居温饱项目,共投入8805万元;实施46个产业发展项目和55个社会公益项目,投入7865万元,极大地改善了迪庆贫困群众和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为迪庆州贫困群众的可持续脱贫奠定了基础。在产业培植方面,投入帮扶资金1645万元,实施了46个产业开发项目培植乡村产业。实施24个教育、科技、文化建设项目,共投入资金4080万元。其中新建全国藏区一流的完全中学1所。由于教学条件的改善,推动了全州“普九”教育目标的实现和巩固,全州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1%。实施了31个卫生项目共投入2300万元。此外,两地合作共建的行业不断增加,涵盖了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产业培植以及教育、卫生、科技等多个方面,有力地促进了迪庆州对外开放的水平。[10]
1996至2009年昆迪合作实施了283项(含计划外捐赠项目),昆明方投入无偿资金7578.28万元。其中,农业项目21项418万元,工业项目7项150万元,商业项目11项199.17万元,旅游项目12项146万元,科技项目3项150万元,教育项目82项1846.12万元,文化项目33项706.15万元,卫生项目28项814.84万元,交通项目5项130万元,市政基础建设项目2项1300万元,机关单位建设项目39项482万元,其它类项目40项805万元;干部交流及培训项目共计225人。有力地支持了迪庆的跨越式发展。[10]
总之,近年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迪庆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有力支持下,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开创了富民强州新局面,初步实现了跨越发展。
本文在调研过程中受到云南省迪庆州发改委徐绍文主任、李和东科长的大力协助和支持,谨致谢忱!
[收稿日期]2011-06-23
标签:迪庆州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环境经济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云南发展论文; 三农论文; 生态产业论文; 农村论文; 经济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