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与利用现状_图书馆论文

我国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与利用现状_图书馆论文

我国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利用开发现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文献论文,现状论文,图书馆论文,我国论文,资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ABSTRACT Major measures that should be taken by the present Chineselibrary information institutions are to:collect meticulously thelibrary literature,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brary stock,strengthenthe training of users,develop the information resources of literatureand raise the utilization ratio of literature and the efficiency ofinformation work of literature.5 refs.

SUBJECT TERMS Construction of literature resources-China.Utilization ratio of literature-Measures

CLASS NUMBER G25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图书情报事业有了较大规模发展,文献资源建设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就。

第一,馆藏文献数量增加。1949年全国县以上公共图书馆藏书2600万册(件),1993年达到31175.1万册(件),增长十几倍。高校图书馆1949年藏书794万册(件),1990年达到35913万册(件),比1949年增长了44.2倍。中国社科院系统1949年藏书几乎为零,1988年为541万册。中科院系统1949年藏书63万册,目前,文献收藏量达3067.76万册(件),40年间增长了48倍多。据国家科委情报司1988年底统计,我国396个独立的情报文献机构,馆藏图书1183万册,专著138万册,期刊110万册,科技报告330万篇,专利文献6788万件,标准文献58.8万件,产品样本500万件,实物样品200万件,缩微胶卷152万盒,缩微平片335万张,影片6934部,录像片36967盒,机读磁带852盒(盘),数据库411个。工会、厂矿图书馆、部队图书馆、中央国家机关图书馆、中小学图书馆的文献收藏也均有大幅度增长。我国文献资源业已初具规模。

第二,文献收藏质量不断提高,满足需求的程度持续上升,已具有一定的保障水平。搜集文献的针对性、实用性、系统性、完整性有所提高。高校图书馆教学用书体系形成专业优势;公共图书馆馆藏形成了综合性地方性的特点;科技情报系统科技书刊资料品种比较齐全,类型较多。剔旧工作开始受到重视。我国现有文献资源支持科研、教学、经济建设和决策的能力及满足读者(用户)要求的程度呈上升趋势。据有关资料介绍,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及所属分支机构,可以满足该院全部文献需求的70%;全国高校图书馆中有35%的学科文献达到研究级水平,55%的学科文献能基本上满足该系统教学与科研需要。有人认为,在我国目前条件下,如能满足读者80%的需求,藏书流通率达到100%,就可以认为我国的藏书数量、质量和结构已经合理[1]。目前,尽管我国文献资源保障水平尚不高,满足需求的程度还不理想,但在国家经济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及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已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第三,图书情报事业的规模有了稳步发展。截至1993年,我国县以上公共图书馆已发展到2565个(不含台湾省),建筑面积363.6万平方米。其中,国家图书馆1个,总建筑面积18.6万平方米,能容纳2000万册藏书,拥有30多个阅览室和3000个阅览座位;省(市、自治区)级图书馆35个,总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市(地)级图书馆332个,总建筑面积96.1万平方米;县(区)级图书馆2197个,总建筑面积193.8万平方米。全国高校图书馆1990年977所统计,馆舍总面积为505.89万平方米(含部分在建面积),为1986年(1053所)的1.74倍。科技情报系统图书馆(含资料室)初创于1956年“向科学进军”时,至1985年底已发展到3800个,总建筑面积177.6万平方米。1988年3月11日,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新楼落成并正式开业,总面积6万多平方米。中科院系统图书馆(情报机构)目前已有140多个,按地区、学科或专业组成了22个情报网;1986年底,馆舍总面积为12万多平方米。其他各系统图书馆(情报机构),馆舍规模也都有了明显发展。

第四,现代化设施逐步装备,现代化水平有所提高。文献情报工作现代化装备主要有:(1)计算机设备,包括各种大中小型计算机、微机、终端、打印机、光盘等;(2)印刷复印设备,包括静电复印设备、胶印机、电子打印机等;(3)缩微设备,包括缩微照相、冲洗设备、阅读复印机等;(4)声像设备;(5)图书保护与修复设备,如去湿机、除尘机等。以上设备中,以微型机的广泛应用最引人瞩目。据1988年统计,高校系统1005个馆拥有536台,馆均0.53台;中科院系统139个文献情报机构拥有127台,馆均0.91台;科技情报系统390个独立的情报机构拥有689台,馆均1.77台。复印设备近几年已得到普及。

我国文献情报工作现代化水平的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文献检索。引进了国外数据库。从1975年北京服务处引进美国GRA磁带开始,到1989年我国引进的国外文献数据库磁带已达到60多种。它们主要用于SDI服务,其中5个已建立具备服务功能的联机数据库,12个引进磁带也即将开展联机检索服务。也自建了数据库。1985年后,一些单位根据需要,开始建立中文文献数据库,目前有些已具相当规模,并已投入使用。据不完全统计,到1988年全国共建各种文献数据库80多个,可供检索的数据达200余万,其中文献数量超过万篇的文献数据库有20多个,累计收入文献40余万篇。开展了联机检索服务。1980年中国建筑技术发展中心等10多个单位联合在香港设立国际联机检索终端,这是我国开展联机检索服务的开始。1983年后,中国科技情报所、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等单位先后在北京设立国际联机检索终端,与DIALOG'SIN系统联接。到1989年,全国已设立102个国际联机检索服务终端;在47个城市,可与国外12个大型联机检索系统连接,能检索到500个数据库的2.5亿条信息。还设立了40多个国内联机检索终端,可供检索的数据超过400余万篇。(2)计算机管理系统。高校系统有403所图书馆建立了计算机管理系统443个,主要用于图书采访、流通、编目及馆内的财务、人事、统计报表等方面。(3)声像技术的应用。我国这一工作最早由收集电影片、幻灯片开始,目前以摄像、转录、播放录像带为主。据67个部委和省、市科技情报所不完全统计,现有专职科技情报声像人员500多人,有拍摄、制作、译制、播放设备300多套,基本形成了覆盖全国的科技情报声像网络系统。几年来拍摄科技电影片、录像片1870部,组织专场播放34340场次。(4)缩微技术的应用。目前的应用重点,首先是抢救那些濒于损毁的古籍、报刊、历史档案等文化遗产;其次是通过缩微拍摄开发馆藏;再其次是订购缩微品代替印刷品,以节约经费。缩微文献的管理与使用,我国目前主要靠手工的存检系统,但也有一些单位建立了自动检索系统,并开始对外服务。(5)光盘技术的应用。上海激光技术研究所1985年完成了我国第一台光盘文件存贮实验装置并通过了鉴定。目前我国情报文献部门应用光盘主要是引进CD-ROM版文献数据库以代替MARC磁带,深圳等地还有了光盘全文出版物。

第五,培育锻炼了一支文献资源建设干部队伍。进入80年代,文献情报队伍有了飞速发展。公共图书馆1993年43501人,是1980年19461人的2倍多,其中具有专业技术职务的工作人员约占总人数的一半以上,具有高级职务的约占具有专业职务人员总数的3.2%。高校图书馆系统1978年为17297人,到1990年底达到35180人,其中61.8%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担任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1707人,占总人数的4.8%;中级专业技术职务8413人,占23.9%;初级职务15017人,占42.7%。中科院文献情报系统1984年共有2964人,到1988年维持在2789人。

第六,文献资源的规范化、整体化建设受到重视。由北京图书馆和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等36个单位合作编制的《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和50多个单位参与编制的《汉语主题词表》,于1985年10月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已普遍为我国各系统图书馆所采用。《文献著录总则》、《普通图书著录规则》等已作为国家标准于1984年4月1日起施行。据统计,1979~1989年10月间,经国家批准并公布实施的文献情报工作标准有30多项。这些标准的实施对文献工作的规范化和自动化具有重要意义,为文献资源的整体化建设与利用、开发创造了有利条件。

80年代以来,各地区各系统积极开展资源协调与共享活动。1988年又成立了由国家科委、文化部、国家教委等15个部委局组成的部际图书情报工作协调委员会,负责领导协调全国的文献情报工作。作为全国文献资源建设性基础工程的文献资源调查,最近几年已全面铺开,其目的是为了摸清文献资源的学科和地理分布状态和保障水平,为调整文献资源布局、制定科学合理的文献资源建设与利用开发方案奠定基础。

我国文献资源建设尚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一,文献资源仍比较贫乏,社会保障率仍比较低。经过40余年的建设,文献数量增长迅速,但人均占有馆藏量低于国际平均水平。以公共图书馆为例,全国人均藏书只有0.25册,而且载体形式单一,品种过少。特别是国外文献的引进率很低,每年引进的文献信息量只占当年文献信息量的12.5%,图书引进率为16%。

第二,文献资源布局不合理,覆盖面不全,重复率较高。长期以来,文献资源建设缺乏宏观调控。东部大城市过于密集,偏远地区则极度贫乏。学科分布既不均匀,又有一些学科文献稀少,甚至空白。采购重复严重。据有关材料统计,全国订购的外文原版科技期刊的平均重复率为6。在北京地区有的外文原版科技期刊重订竟达50余份;科技情报系统与公共图书馆系统之间的重订率接近50%。

第三,经费短缺,书刊价格上涨,文献入藏量下降。据统计,我国中文图书从1985年到1988年,价格上涨99%~107%,外文图书价格上涨375.1%~400%。1982年开始,外文原版期刊的价格平均每年以35%~45%的速度直线上升,中文期刊的价格也以23%的速度上涨。然而文献购置经费平均递增率却连10%都不到。公共图书馆购书费每年虽以500万元的速度增长,但由于书刊价格暴涨,每年所购新书却以100万册的速度递减。1986年全国高校馆文献购置费总额为1.47亿元,1988年增到1.98亿元,增加35%,但同期书刊价格上涨幅度为150%,书刊购置量从1986年的3107万册减少到1610万册。1990年全国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料购置费总额为1.92亿元(977校统计数),比1986年增加0.44亿元,但所购中外文图书总册数却比1986年减少63.8%。

以上情况既反映了我国文献资源建设的现状,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文献利用与开发的基础和水平。此外,我国文献资源利用与开发的现状还直接反映在读者服务状况和文献的利用状况两个方面。

我国的读者服务工作现已发展成为一个多层次、多形式的综合服务体系。这里既包括了传统的服务方式--借阅流通服务、解答咨询和书目服务、书刊宣传报导与阅读辅导等,也包括了现代新型的服务方式--技术服务(文献复制、声像、运用计算机技术开发的多种文献服务与其他一些技术性服务)、用户培训、文献情报服务(定题服务、检索服务、编译服务、文献性情报调研服务与文献信息开发服务)[2]。

传统的以借阅为主要形式的文献服务,目前在我国图书情报单位仍居主导地位。但是,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近几年读者流失现象严重。以公共图书馆为例,读者人次1983年比1980年增加38.4%,而1988年比1983年非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37.58%;流通册次1983年比1980年增加56.89%,而1988年却比1983年减少1.65%。图书馆新书入藏量减少,对读者吸引力下降。武汉市图书馆过去每逢发借书证时,人山人海,但1989年12月换证时,每天只有400~500人,而且每天有20~30人退证;以前读者要求开放到晚上12时,现在晚上7时已无人[3]。另据上海《生活周刊》1991年3月31日报导:80年代初期、中期的上海图书馆每天有读者5000人,1991年平均每天2000人,下降了60%。图书馆读者显著下降,这种现象在高等学校图书馆也已出现,有些阅览室、研究室长时间整天无人。这种现象的出现,除“读书热”降温、商品经济与第二职业的影响外,也有图书馆自身的原因。

七八十年代以来,各级各类图书馆都把开展各种形式的技术服务、文献检索服务、定期服务、文献情报调研与文献信息开发服务、读者教育与用户培训等作为具有时代标志的服务形式,其地位日益突出。到1987年,国际联机检索服务的课题累计已超过3万个。1988年,在全国各科技情报机构共利用各类数据库67065次,其中,国外数据库20931次,国内数据库9026次,各机构自建的数据库37108次。为读者提供静电复印服务,1988年高校图书馆系统共计4644万张,科技情报每31899万张,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802万张。文献情报服务方面,除了揭示出版、馆藏的各种重要书目外,又以检索刊物更为突出。在全国科技情报编译出版委员会的组织协调下,编译出版的科技情报检索期刊已达219种,1988年报导量为160万条。在我国科技情报机构中,研究人员总数已达2100多人,占情报业务人员总数的11%,每年完成情报研究报告约2000个,特别是为“星火”、“火炬”、“863”等计划的实施提供情报服务,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高校图书馆1988年为用户撰写调研报告125篇,1990年为读者解答咨询问题76万余个,代检索课题16314个,翻译或代译文献7144篇,完成文献开发和情报调研课题822个。中科院文献情报系统围绕领导决策、科研管理、研究项目、科技开发等方面的需求开展情报调研服务,1986~1989年共有31项情报成果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其中二等奖11个,三等奖20个。在用户培训工作方面,1984年,已将《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确立为高等教育正式课程。到1990年,全国共有618所高校以图书馆为基地开设了“文献检索”课,其中206所开设必修课,听课学生47776人;288所开出选修课,听课学生119104人;还有124所举办了讲座。

我国文献情报事业的服务结构正在向多维势态发展,对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无疑是积极的有益的。

然而,问题的另一方面既很低的文献利用率则说明了我国图书情报机构在利用开发文献资源方面的效益十分有限。我国大学图书馆的图书流通率平均只有30%左右,而且常常是集中于少数书刊,反复使用,大量书刊长期“束之高阁”,形成“呆滞书”聚集。武汉大学图书馆平均每名师生拥有藏书256册,比美国和前苏联全国大学生平均藏书册数高出2倍多,但藏书利用率却不到10%;有些普通高校馆的藏书利用率只有5%。县以上公共图书馆,1984年全年借阅量1.8亿册次,图书流通率只有70%(其中国家馆藏书流通率为10%,省级馆为30.8%,地市级馆73.6%,县级馆为117.1%)。而英国公共馆1982年藏书1.2亿册,全年借出图书5亿多册次,1985年达到6.4亿册次,图书流通率超过500%;美国公共图书馆藏书3.8亿册,年借出图书8.9亿册次以上;前苏联1980年公共图书馆藏书18亿册,读者1.4亿人,出借书籍24亿册次。

诚然,影响文献利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而解决文献利用问题的措施应是全方位的,但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应重视这样两种因素的影响。第一是文献污染的因素。有材料表明,在各类文献中,有用的可信的情报信息仅占25%;如按美国专家的分析,在各类文献中无用或有害的情报不少于50%,在个别科技领域甚至达到80%。专家估算,美国近10年来发表的关于基本粒子理论的文章,有99%都被证明是错误的。外国专家指出,如果把文献按质量优劣分为5级,那么,在100万篇文献中,重要的文献只是它的平方根,而最佳文献只有14篇[4]。文献污染所导致的文献信度的降低,造成了文献的大量浪费。第二是文献信息知识和技能的因素。我国尚未进入信息时代,图书馆事业尚不发达,平均44万人才有1所图书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每3000人应有1所公共图书馆);15岁以上的人口中共有文盲2.88亿,文盲率高达31.9%;经济增长中,科技进步的贡献率仅为20%~30%。[5]社会的图书馆意识薄弱,文献信息意识较差,没有形成依赖性,读者的需求层次仍处在低水平;同时,由于文献信息技能也不高,所以取得的成效还是很有限的。信息的运动有赖于载体,作为社会信息载体的运动有赖于人,至于信息的摄取、处理、转换、利用等,也均在于人。不普遍地提高人们的信息技能,就不能使信息普遍地得到利用,也就不能使我们的各种工作的效率普遍得到提高。精心收集文献,提高馆藏质量,加强用户培训,提高信息意识和信息技能,对开发文献信息资源,提高文献利用率和文献情报工作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当前我国图书情报机构应采取的重要措施。

(来稿时间:1993-11-11。编发者:刘喜申)

标签:;  ;  ;  ;  ;  ;  

我国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与利用现状_图书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