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农村供电所在电力事业中,具有服务性的特征,考虑到用电用户的需求,农村供电所应该规范好管理,推行科学化、精细化的管理方法,明确农村供电所的运营目标,更加注重供电所管理的运用,拉近农村供电所与用电用户的关系,避免对电力事业造成不利的影响,所以加强农村供电所管理的力度,完善供电所的运营环境。
关键词:供电企业;农村供电所;管理
1 农村供电所的管理要点
1.1 指导先行
农村供电所管理要点中,要遵循指导先行的原则,借鉴以往成功案例中的经验,开展专业化的指导操作,细化管理中的工作内容[1]。农村供电所要积极编制出管理的指导书,提前指导好相关的管理工作,维护专业化管理的有效性。
1.2 安全生产
农村供电所的安全生产,是管理中的要点内容,推行标准化的作业生产,解决供电所中的安全问题,尤其是技术、生产、人员等,在安全生产方面,要注重责任分配,提供监督控制的途径,便于把控安全生产的管理过程。农村供电所的所有人员,都要注重安全生产中的责任,优化农村供电所的生产及管理环境。
1.3 绩效考核
农村供电管理的绩效考核,全面推进了管理的积极性,供电所要按照管理计划,落实绩效考核,实行《供电所规范化管理标准》,利用绩效考核的方式,提高管理的水平,注重绩效考核的严格性,才能提升农村供电管理的专业化和有效性,保证绩效考核适应管理的需求。
2 农村供电所管理的问题
2.1 供电所不能实现与供电企业的同步管理
农村供电所是供电企业的基本构成部分,对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起到重要的影响。由于在不同的地区,供电企业在管理方案上存在着差异,导致农村供电所的效益存在差异。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供电所的效益可以得到很大的提升,而且供电企业也能花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去支撑供电所的管理和发展,从而供电所可以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可以实现良性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供电企业的发展。但是在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区,供电企业不能为供电所的管理提供充足的人力和物力的管理,只是制定制度,通过文件传达的方式来管理供电所,这就导致了供电所在运行方面存在不完善的地方。
2.2 信息化水平不高
在供电体制不断完善的今天,农村供电所的电工的整体素质有很大的提升,但是在农村地区,一般都是一名电工要负责整个区域的用电情况,而且农村的信息技术发展水平有很大的限制,电工的计算机素养并不高,所以他们在工作中不能借助信息技术及时的传递信息,导致农村供电所在管理中不能起到实质性作用。
2.3 用工管理混乱
在很多农村供电所中,他们不能对用工情况进行有效的分析,而且农村的工作环境并不是井然有序,电工的待遇并不高,所以在农村供电所中常常出现电工跳槽的情况,工作人员的流动性非常大。这对农村供电所电工队伍的建设带来不良的影响,导致其经济效益不能得到保障。
2.4供电所工作人员业务素质有待提高
新形势下,供电所还存在着供电工作人员素质不高的问题,且这一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供电所进一步发展的关键问题。首先,供电所对于供电工作的人员配置不合理,对人员进行编排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员工的知识结构、工作能力、工人年龄等因素,这就导致分工出现不合理的现象,会给员工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带来影响。其次,也是最重要的问题就是供电所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及工作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提高,他们缺乏供电的专业性知识及专业性技能,甚至当供电设备出现问题,需要维修时,工作人员由于相应技能能缺乏,导致设备不能及时得到维修,给供电工作带来影响,这已经成为了当下供电所存在的最关键即根本性问题,亟待解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农村供电所的管理措施
3.1 压缩管理
农村供电管理中,采取压缩式的管理方法,主要将生产、经营、服务等,实行定员定岗的压缩处理,还要做到营配区分、抄收分离等,所有供电所的业务,都要分配好,落实到个人,才能发挥压缩管理的责任性能。目前,农村电网面临着升级改造,在管理方面要做好压缩式处理,例如:农村供电所的营销管理中,根据压缩式管理的概念,设置了第一责任人,以便负责营造管理中的全部业务,下设营销组长,专门负责线损、低压、保护、电费等的管理,营销管理中,为用电用户建立档案,总体协调班组的工作,促使营销人员能够顺利的完成管理。压缩管理中比较注重流程与顺序,由此提高农村供电管理的规范性和效益
3.2 安全管理
农村供电所的管理中,安全管理是一类大型的项目,不仅是设备、装置方面,还要在人力资源上实行安全管理。供电所的事务上,要配置专业的人员,实行安全的监督处理,落实“两票、三制”的原则,促使农村供电所的施工、抢修等业务,都要符合安全的管理标准。例如:某地区的农村供电所,在安全上专门设置了管理平台,从生产的开票阶段,实行全程的监督控制,安全管理人员上岗前,还要进行三天的培训,要求工作人员明确工程任务、管理中的风险点以及预防措施,待工程完毕后,由供电所的所长,主持总结工作,完成工作票的总结,分析工程中出现的风险点,作为案例记录,供后期工程参考。
3.3 节能降损
节能降损管理,在农村供电所管理中,是一类长期建设的业务,而且线损率,是衡量供电所运营经济的一项技术指标。节能降损的管理,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属于综合性的管理业务。针对农村供电所管理中的节能降损,提出几点建议,如:(1)供电所在年底,组织工作人员在理论上实行线损的计算,依照理论的数据结果,明确出下一年台区的线损指标,以此数值作为考核的指标,进而构建出线损考核指标、激励指标,明确台区的线损率;(2)供电所每个月,开展总结性会议,专门探讨线损的发生原因,反馈台区线损的实际情况,当线损指标连续三个月超出线损指标,就要实行跟班稽查,及时发现供电台区的线损问题,做好整改的工作;(3)推行技术降损处理,在农网改造的过程中,有效落实技术降损,强化农网的建设,实行小容量、多布点的方式,明确变压器的安装位置,尽量的缩小供电半径,保证供电的质量;(4)农村供电所管辖的区域中,构建规范性的用电半径,做好依法用电的工作,强化供电所的运营秩序。
3.4管理专业化
农村供电所管理中,逐步引进计算机技术,实现专业化、信息化的管理。计算机技术在管理专业化中,能够实现标准的管理,有效存储信息并随时完善。例如:某农村供电所管理方面,引入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即:PMS,记录了供电所管理的所有事项,包括设备测试记录、设备台账、员工及用户资料等,均输入到 PMS 内,改变了以往纸质存放的方式,避免了资料丢失的现象,而且方便工作人员查阅和使用,该供电所运用的是内部网,所有电子文档在内部网共享,提高了文档资料使用的时效性,最主要的是 PMS 中记录了供电所的设备信息,能够在短时间内查询到管辖范围内的设备信息,一旦有故障抢修的事件,也能运用 PMS 进行定位,节约抢修的时间,保证设备抢修的可靠性。
结束语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农电体制也不断的改进,所以,农村供电所应该完善供电所的管理工作,确保供电所的发展与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农村供电所的管理人员应该不断完善,不断寻找适合农村供电所管理的新的方法和理念,从而实现供电所的安全管理,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肖明.供电所管理提升工程实践[J].农电管理,2015,04:58-59.
[2]陶尊群.农村供电所综合检查实践[J].农电管理,2015,07:57-58.
[3]顾彪.浅谈农村供电所员工的安全思想教育管理[J].科技与企业,2015,19:16.
[4]原开.浅析农村供电所管理[A]..企业基础管理与管控模式创新——2015全国电力行业企业管理创新论文大赛获奖论文[C].:,2015:2.
论文作者:任志强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9
标签:供电所论文; 农村论文; 工作论文; 线损论文; 供电企业论文; 设备论文; 绩效考核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