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土木工程建设力量不断提高和建筑业的持续改善,在建筑行业当中,建筑市场的竞争主要是价格的竞争。在土建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不断深化工程建设的质量,将工程成本以及造价在合理范围内加以掌控,才能更好地排除不利因素,保障建筑质量。本文对土建工程造价管理与优化途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土建工程;造价管理;优化;措施
一、土建工程工程造价出现的问题
1、前期招标中投标预算的不合理
在实际的造价管理控制过程中,大多数的企业招标会采用工程量清单报价法进行具体的招标工作,内容主要包括直接工程费用部分和间接工程费费用部分还有利润和税金。但是实际,招投标定额的换算缺乏合理性,所以也必然会导致这些相关信息变更的不合理性。报价中一般都会出现正负误差,投标单位的报价需要由建设单位组织各有关专家组成的评标小组来进行客观评价。而同时在进行定额换算的时候不够科学、合理,正负误差也就会相应地增大,这种情况必然直接影响到工程造价的最终结果。
2、工程项目肢解分包严重影响造价管理
在我国的一些土建工程项目中,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一些企业片面追求自身利益,将一个大工程肆意肢解成若干个小工程,分别发包,发包的过程会增加一些不必要的环节,增加工程造价,有时甚至会影响到建筑市场的公平竞争。在工程分包中,必须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分包,否则就会对工程造价产生重大影响,甚至会影响到工程质量。
3、土建工程中发生的设计变更
土建工程中发生的设计变更对土建工程的造价控制有着极为恶劣的影响,初级设计的频繁变更会使工程造价被影响25%,而技术设计的频繁变更会使工程造价被影响到50%,在施工图纸的设计和准备阶段则会使工程造价受到25%的影响。可见,在设计阶段进行工程造价的控制是最关键的阶段。实际上,大多数的施工企业却不重视设计阶段,完全忽略了设计阶段对于工程造价的重要性,使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工作只注意在施工阶段和工程决算阶段进行,导致设计变更的频繁发生,造成工程造价的超出现象严重。
二、加强土建工程造价控制的措施探讨
1、决策阶段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影响下,建筑方做好在决策阶段上的造价控制是降低造价对策的首要工作。要求竞标负责人高度重视对招标文件的解读,全力维护自身利益,根据当前现有的技术水平和施工能力做可行性分析、工程造价估计以及相应的投资经济评价,制定合理的标底,避免标底过低。在签订合同时,要求相关人员积极审阅合同中的各项条款,对合同中的各项价格认真的进行估计和预算。
2、设计阶段
土建工程的设计阶段是决定整体土建工程造价的基础,是对工程造价进行决定的关键阶段。设计阶段决定了整个工程的施工人员数量、施工技术、施工材料价格和种类、施工机械设备型号等,而这些也都是决定造价的基础。因此,在设计阶段,土建施工单位应加强对其控制和管理,或者采用设计和施工一体的承包方式,使负责施工的承包商能够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对工程的施工技术和材料等要素进行整体的控制,实现对工程造价的全面控制;同时,要注重对设计的监督,通过强有力的监督实现设计方案的合理化和科学性。
3、招投标阶段
招投标阶段是对施工单位资质和工程量清单等进行审核和选择的过程,对于工程造价有着很大影响。由于当前的招投标市场还不够健全,一些相应的法律法规也没有完善,使得招投标阶段的造价难以控制,一些哄抬报价的情况时有发生,成为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如果没有进行科学的管理,很容易出现造价无法控制的现象。现阶段较为有效的方法是通过价值工程来建立招投标模型,使业主能够高效、科学的选择合适的且费用较为合理的承包单位。主观因素是影响招投标公平性的主要因素,因此,在实际招投标过程中,要尽可能的减少招投标阶段的人为因素,尽量使用客观、公平的方式,按照价值工程的原理来进行承包单位的甄选,使土建工程的全过程的造价向着更加合理化的方向发展。
4、施工阶段
在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控制中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项目成本目标,生产要素以及机械费的控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1项目目标成本的确定
制定科学合理的控制目标是成本控制的关键,通过施工单位的科学管理可以实现控制目标,项目合同条件、施工周边环境的影响、施工过程中的图纸变更、施工地区的气候因素、监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业主人员的现场要求及项目部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素质高低等因素都可以制约着项目的目标目标达成率。施工单位不但需要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目标,还要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目标的监管,不断比对目标的达成情况,以便在问题出现之前尽早的调整和控制。
4.2生产要素的控制
生产要素是项目成本的最重要因素,需要要实行生产要素控制,所以首先是要加强人工费的支出,在中国建筑业,人工费平均约占整个项目造价的比重的18/%左右,由此可见人工费对于项目成本控制有着重要的意义,然后是材料费用的控制,在工程造价中的比例最高的是材料费,约占整个项目造价的接近70%,材料费的控制的成败直接决定了项目能否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及时关注市场材料价格的变化,确保采购成本的合理有效的降低。在材料的采购方面不但要考虑价格因素,还要考虑材料的质量,加强对材料供应商所供应的材料的验收检查,确保材料的合格。同时严格杜绝项目现场对材料的浪费使用,做到材料的不浪费。
4.3对机械成本的控制
在土建工程中,车辆以及机械的费用也占整个工程费用成本支出相当重要的比重,所以管理好机械使用效率提高,对降低,控制成本很重要。
5、竣工阶段
土建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应组织监理单位严格考察工程质量,验收要全面要仔细,不得疏漏大意。结算要真实反映土建项目的造价。造价人员必须以招标文件和承包合同为依据,考虑设计变更,保证工程造价的真实、准确、合法。在工程结算中要注意以下几个事项:一是注意工程预付款、保修金、甲供材等价款的扣除;二是注意由业主代缴的一些费用(如劳保统筹、排污费、水电费、检测费等),这些费用已计入合同价,在结算要扣除。
三、土建施工技术管理的优化措施
3.1管理制度的优化
土建施工技术管理的制度完善,可以确保施技术的规范和优化。为此,企业应当首先认真学习研究国家关于建筑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每一个施工环节都符合国家规定。同时,企业自身也应根据实际的施工情况,制定符合企业发展要求和规律的规章制度,并确保每个部门都严格执行国家及企业规定。为此,企业应设置一定的监查部门,定期审核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一旦出现不符合规范的工作行为,应及时做出告诫和惩处,严格杜绝违法违规等行为的发生。
3.2施工过程中的技术优化措施
施工过程的技术优化是指通过科学技术和新兴理论的指导,完成土建施工技术的更新和优化。施工技术优化的具体内容包括对工程内容的把握,对施工进程的调控,对施工环节的组织编排、对施工物资的运用、施工人员的组织安排等各个方面。施工技术的优化从施工的各个方面,进行了综合的改进和完善,使工程建设过程更符合了科学、高效的原则,极大地提升了工程建设的效率。通过土建施工技术的优化,可以改变传统施工技术中原料消耗大,建筑效率低的缺陷。
3.3技术文件的管理措施
工程实施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突发情况,从而影响施工的进程和内容,工程文件应根据实际的施工进度做出及时的调整。一般而言,工程的变更会影响施工的进度,不利于土建施工的有序进行。但从另一方面而言,工程的变更是为了使工程建筑的施工工程更加合理,使细节更加完善,从而更好的满足客户的需求。因此,施工单位必须首先以积极的态度看待工程变更,并对施工内容进行及时调整,以符合更改后的工程要求。在对工程进行更改时,应充分考虑到工程造价、工程质量、企业经济效益等各个方面,在合理可控的范围内对工程进行调整,尽量使工程建筑向着更科学、高效的方向发展,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
四、结束语
总之,在土建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当中,最关键的是健全的投资主管单位是核心之一,优秀的造价管理人员是后盾力量,进行合理的设计、建设和施工是实现造价合理管理和控制的必要保证。只有在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采用科学的计价方法,合理的确定投资估算,才能极大的提高投资收益。
参考文献:
[1]谢翔军.土建工程造价指标及关联数据在预结算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4,03:98-99.
[2]高远芳.探索加强土建工程造价控制管理的措施[J].低碳世界,2014,05:135-136.
[3]顾莹.土建工程造价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分析[J].科技资讯,2014,07:159.
[4]李洪利.土建工程造价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J].科学中国人,2014,04:16.
论文作者:竺淡亚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8
标签:土建论文; 工程论文; 工程造价论文; 阶段论文; 造价论文; 招投标论文; 项目论文; 《基层建设》2015年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