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民族文化素质 提高爱国主义水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爱国主义论文,文化素质论文,水平论文,民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几千年来,我国人民的爱国主义从来就是推动祖国历史前进的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作为一种伟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它使中华民族能够经受无数自然的,社会的难以想象的困难和风险的考验。在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今天,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凝聚全民族力量,维系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列宁语)。通俗一点说,就是人们希望自己的国家能够繁荣昌盛、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一种神圣的道德情感。它作为一种道德情感、社会心理来说,它的本质特征还包括个体行为和群体行为在内的实践活动、实际行动。换言之,爱国主义不仅仅是一种对祖国山河、历史、文化、民族风俗的热爱之情,同时也表现为对国家、民族、社会的一种具有深沉而凝重的社会历史责任感的行动,是一个由精神价值向有形价值转化所释放出巨大能量的过程。人们要表达对祖国的这种感情,必然要通过一定的方式、行为去体现。但在实际的体现这种情感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有的行动、途径、方法能够解决国家、民族、社会所面临的问题、困难、风险,能够促进国家、民族的发展:有的则相反,非但不能解决问题,达不到爱国的目的,反而会阻碍社会的进步,民族的发展,甚至会把国家、民族拉向死胡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其中原因固然很多,但其主要的原因就在于人们的爱国主义水平。也就是说爱国主义是有水平高低之别的。之所以会有爱国主义水平高低的差异,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爱国主义的水平是由民族文化素质所决定的。
民族文化素质是含义广泛、蕴含丰富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民族文化素质仅是指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广义的民族文化素质从广义上即从大文化的角度讲,应该包括民族的整体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教育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以及组成民族整体的民族内部成员个体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教育素质和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1〕。因此, 决定爱国主义水平高低的应该是广义的民族文化素质,因为民族文化素质不仅决定一个民族整体的而且也决定民族个体成员的认识水平、价值取向、文化水准、道德信念、思维方式、身体状况、心理素质。特别是认识水平、文化水准的高低、道德信念的强弱,思维方式的优劣,决定一个民族能否树立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能否对历史和现状有清醒而深刻的认识,能否认清时代潮流和发展趋势,能否正确地把握时代的使命,紧跟时代的潮流,也就是决定着爱国主义的水平,民族整体文化素质越高,就会对国情有清醒的认识,能够看清时代潮流和发展趋势,正确把握时代的使命。那么,这个民族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主动性、自觉性也就越强,爱国主义水平也就越高。否则,爱国主义水平就比较低。同样,对一个人来说也是如此。
从近代中国的爱国主义运动的发展实践来看,每当爱国者(包括爱国集团)的民族文化素质即认识水平、文化水准、道德信念提高,就会使爱国主义运动提升到一个新的历史水平,洋务派和维新派都标榜自己爱国,从历史的实际看,维新派的爱国水平明显高于洋务派;资产阶级革命派较改良派把爱国主义的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历史水平;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再次使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水平发生了质的飞跃,把爱国主义提升到前所未有的历史高度。中国共产党人以科学的、先进的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武器和认识武器、对形势以及时代发展趋势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为中国找到了一条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道路。她不仅以反帝反封建作为自己的目标,而且同争取中华民族的彻底解放、实现祖国的光明前途紧密联系起来、真诚地希望国家能够富强、民族兴旺发达。所以才能够领导中国人民推倒三座大山的黑暗统治,实现了中国人民渴望已久的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建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人民共和国,达到了爱国、救国的目标。
历史的发展证明,民族文化素质提高(包括整体的、集团的、个人的),就会提高爱国主义的水平,推动祖国历史向前发展。
当今,中华民族又一次面临着世纪的考验。因此,弘扬爱国主义具有举足轻重的历史意义。全社会必须高扬爱国主义的旗帜,高奏爱国主义的时代主题。当代最大的爱国主义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把全国各族人民的爱国热情引导和凝聚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上来,引导和凝聚到为祖国的统一、繁荣和富强作贡献上来。
随着《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颁布实施,全社会已掀起了一个学习、贯彻《纲要》的热潮、爱国主义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但目前不容忽视的是民族整体文化素质偏低的严峻现实制约着爱国主义的水平,因此,从历史的实践来看,必须从提高民族文化素质着手,来提高爱国主义的水平。
总的来说,建国4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的十多年来,中华民族的整体文化素质是不断提高的,但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原因,民族文化素质仍然偏低,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治思想道德方面
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人生观、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都要发生深刻的变化。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不仅是运行机制的变更,而且是一场观念革新、思想解放的触及灵魂深处的革命。这对于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重要的作用。而相当一部分社会成员口头上喊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在实际的操作中仍然是僵化的一套做法,不利于实现我们的目标。再加上市场经济讲究利益原则,重视等价交换,形成利益主体多元化等,人们更加重视自身的利益。这本无可厚非,可实际上人们虽抛弃了奉为圭臬的道德信念,却未建构起新的道德观念。认识上的狭隘导致对市场经济的片面理解,以为市场经济就是赚钱,为了赚钱可以不择手段。因此,相当多的一部分社会成员见利忘义、见义不为、唯利是图、损人利己、损公肥私等,道德失范甚至违法犯罪。对金钱的狂热追求和崇拜是导致政治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尤其是青年人的社会公德和责任感严重滑坡,对社会、对政治淡漠,政治觉悟、辨识能力差。前几年大学生中流行的“风声、雨声、读书声,我不作声;家事、国事、天下事,关我屁事”就是明显的写照。1989年许多青年学生卷入那场风波,无论是对于国家、民族来说,还是对于青年学生来说,都是一个惨痛的教训。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低最直接的后果是政治意识淡化、爱国主义观念淡,民族凝聚力削弱,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差,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水平不高,特别是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缺乏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从而制约着爱国主义的水平,制约着现代化的实现。不可否认,绝大多数的公民都是爱国的,但这毕竟是自发的,要把它上升到自觉的、理性的层面,提高弘扬爱国主义的主动性,贯彻党的路线的自觉性,充分认识到爱国主义对处于世纪之交的中华民族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许多人总是错误地认为现在和平时期不需要爱国。古人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们不要再等到民族处于存亡绝续的危急关头,才想着去爱国,历史留给我们的教训太多了。我们要时时牢记国歌中的那句话“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居安思危,才能保持清醒的认识,增强民族前进的精神动力。
二、科学文化教育方面
解放前,由于封建统治的黑暗、帝国主义的殖民侵略,文盲、半文盲充斥中国大地,导致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处于历史的最低水平,中国人民吃尽了没有文化的苦头,受尽了帝国主义的欺凌。解放后,人民翻身做了主人,党和国家大力普及文化教育,取得了可喜成绩,人民的文化教育水平大大提高,但由于人口基数大,历史欠帐太多,再加上国家还不富裕,无法给教育以更大的投入,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教育水平仍然偏低的严峻现实。据1990年统计,全国文盲、半文盲人数达到1.8亿以上,农业就业人员中,文盲、半文盲占36 %〔2〕。这标志着我国仍是世界第一文盲大国。 近几年“新的读书无用论”又有所抬头,“厌学”、“弃学经商”多种畸形现象滋生、蔓延,将会导致产生新一代的文盲。这里所说的文盲的标准还是以识字量的多少来判断的。而现在已有很多同志达成共识,将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而是不会学习和不懂现代科学技术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说,青年人的实际文化教育水平则更令人担忧。许多专家、论者指出,越来越多的青年人会成为“扁平人物”〔3〕。文化知识的储备越来越少, 甚至是无知。一部分青年人小家庭装修得富丽堂皇,却少有或没有藏书,智力投资直线下降。如一部分青年人中,很多人知道《涛声依旧》是毛宁演唱的,却不知道唐人张继那首著名的《枫桥夜泊》。文科大学生读不懂文言、半文言的大有人在。甚至一些大学毕业生写不来工作总结、工作计划、讲话稿。1992年中国科协对中国公众的科学素养进行了抽样调查,无论是在“公众对基础科学知识的理解程度”方面,还是“公众对科学方法的理解”方面,结果都不是令人很满意,中国公众的科学素养同其他国家相比是很低的。科学文化教育水平低下将导致两个负面影响,影响到爱国主义的水平。
其一,文化教育素质低下,严重影响了我国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就业问题的解决。《光明日报》报道,劳动部职业技能开发公司公布的关于我国企业职工技术素质现状的两组资料令人担忧:据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在工业部门职业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68%,达到高中技术程度占30.4%,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仅占2.6%; 共青团中央一份报告表明全国青年工人约7000万人,达到高级工的仅3%,近70 %的青工实技基本属初级。这样的实际水平,导致我国的企业劳动生产率远低于发达国家60—80%的水平,也低于发展中国家35%左右的平均水平〔4 〕。影响国有企业效益的提高,并且增加社会的就业压力。如果职工文化素质较高就容易转岗,能尽快找到新的工作,文化素质低制约着经济、社会发展走上一条以文化科技促经济,以经济促文化科技开展的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
其二,影响到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树立。从认识论和心理学的角度讲,一个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树立的过程既是一个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又是一个心理体验过程。因此,一个人对国家、民族的热爱是建立在认识和了解的基础上的,“知之深,爱之切”。文化素质的低下,不会对祖国历史和现状有清醒而深刻的了解和认识,看不清我们所面临的国情,认识不到中华民族所面临的命运,难以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很难想象,一个对祖国历史、现状没有多少了解,甚至一无所知的人,会热爱祖国,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退言之,即使有满腔的爱国热忱,也心有余而力不足,空有一腔爱国热忱,无法为国家的繁荣、民族的兴旺做出更大的贡献。单凭热情行动,甚至会做出“亲者痛、仇者快”的事,不但达不到爱国的目的,反而会阻碍国家、民族的发展,甚至陷国家民族于灾难之中,走向爱国主义反面。
三、身体和心理方面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条件改善,全民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甩掉了压在我们头上的沉重的“东亚病夫”的帽子。竞技体育、学校体育、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开展。但近年来的调查也显示出身体素质的状况也不容乐观:1991年国家教委、体委、卫生部、科委共同组织了全国学生体系的健康监测。结果发现,我国青少年体质低于日本同年龄组7—17岁男女学生。平均身高分别与日本相差2.45厘米、体重分别相差5.66公斤、4.66公斤,胸围分别相差4.16厘米、4.76厘米〔5〕。
特别值得重视的现象是越来越多的青年人不大重视体育锻炼。每天清晨在公园、广场等公共场合进行体育锻炼的绝大多数是老人和儿童,青年人则相对来说少得可怜。《光明日报》记者调查发现,近年来,全国各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中青年知识分子英年早逝的比较多,其中重要的原因是他们的科研、教学任务比较繁重,长期超负荷运转,却又不大重视体育锻炼,造成身体素质不断下降,最终出现了我们不愿看到的现象,造成了社会主义事业不可弥补的损失。健康是事业之母,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句被许多人调侃的话,今天看来是实实在在的大实话。
爱国主义的水平不仅同政治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有关,而且同身体心理素质也有相当大的关系。试想,一个人爱国热情再高、科学文化知识再多,缺乏健康的身体心理,怎样去体现这种感情呢?恐怕只能是抱憾终身。只有具有了健全的身心体魄、良好的心理负载能力,才能够迎接各种困难、风险的考验,才能更好地长期为国家、民族做出更多的贡献,这样才是高水平的爱国主义。
总体上说来,中华民族的整体文化素质较低制约着爱国主义水平的提高,制约着现代化的实现。当今世界正发生着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两极格局终结,世界在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各种力量重新分化组合;新科技革命浪潮遍及全球,以经济、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素质的竞争,谁拥有高素质的人才,谁的整体民族文化素质高,谁就拥有21世纪。许多国家已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越来越重视对国民素质教育,不断提高国民的整体文化素质。处于世纪之交的中华民族既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又面临着国内、国际的众多的严峻考验。中华民族要实现现代化,再现中华民族的辉煌,就需要全社会来高扬爱国主义的主旋律,提高爱国主义水平,而提高爱国主义水平的关键是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文化素质,尤其是提高政治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自觉性;提高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积极性、主动性。列宁曾经说过,在一个文盲充斥的国家是不可能实现共产主义的。同样,一个文化素质很低的民族,也不会实现现代化的。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要提高爱国主义水平,要把爱国主义落实到实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爱国主义的主题。当前我们国家最紧迫的问题之一就是发展经济,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为此就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确定今后十五年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素质经济”,它对人的素质要求是非常高的,无论是我们对市场经济规律的掌握和驾驭,还是市场的进入、市场的竞争、市场内部机制的具体运作,都要求有较高素质来适应。而目前的状况对于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却是极为不利的。
党和国家清醒地认识到,提高民族文化素质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提出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认识到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要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方面来:提出要“科教兴国”,把教育、科技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颁发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要大力提高国民的身体素质。“劳动者是生产力最基本的要素,没有较高素质的劳动者,任何先进的科学技术都不可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一切行业劳动效率的提高、产品质量的保证、经济效益的增加都难以实现。”〔6 〕提高民族文化素质是提高爱国主义水平的基本途径,也是实现中华民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提高民族文化素质是当务之急,势在必行。我认为提高民族素质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其一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加大家庭、社会、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文化教育的力度,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氛围;把教育、科技优先发展的战略落到实处,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其二,要求每个民族成员都要加强学习,加强自我教育和自我修养,意识到自身素质的提高就是一种爱国行为,对提高自身的素质具有自觉性、主动性和社会历史责任感,使自己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历史即将跨入21世纪。我们要把一个繁荣的中国带入21世纪,我们要靠中华民族过硬的民族文化素质来赢得21世纪。香港旭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杨钊先生说:“中国搞现代化,资金可以引进,科学技术可以引进,管理经验可以引进,唯独民族文化素质不能引进,它只能植根于全民族的文化土壤,要我们自己来实现。”〔7 〕我们不可能不现实地去要求每一个公民都像李四光、钱学森、陈景润那样爱国,但我们却可以要求每一个公民不断提高自己的民族文化素质,以主人翁的态度去热爱自己的祖国,去建设自己的祖国。
一个国家的希望一在于正确的方向,二在于拥有更多高能力多贡献的公民。我们已建立了先进的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有了前进的正确方向,我们需要的是更多高素质、高能力、多贡献的公民,所以,公民,爱国请自提高自身素质始。
注释:
〔1〕民族文化素质的狭义看法比较一致。 对于广义的民族文化素质,有关专家认为: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教育素质。但笔者认为既然是从广义上即大文化角度来理解,还应该包括身体和心理素质等方面。既包括整体的,又包括个体的。因此,本文所使用的民族文化素质就是指广义的。
〔2〕邓楠《可持续发展与〈中国21世纪议程〉》, 《中央党校报告选》1995年4月号。
〔3〕“扁平人物”是原指狄更斯小说人物性格没有多大变化, 即使有变化也是很小的。这里借指青年人知识结构,知识面越来越窄。
〔4〕《光明日报》1995年10月22日第4版。
〔5〕宫曙光《中国呼唤高素质的国民》,《科学大观园》1995 年1月号。
〔6〕李瑞环《在政协八届九次常委会上的讲话》。
〔7〕杨钊《爱国主义与优秀传统文化》,《光明日报》1994 年10月10日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