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小慎[1]2000年在《信息产业的结构分析与我国发展对策》文中提出目前在理论上存在着对信息产业划界不清的问题,因此从技术性质的角度探讨了信息产业的结构划分理论,并将信息产业划分为:信息载体与设备的工业制造、信息的制作与传输服务、知识信息的研究与开发三个方面。虽然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显示出持续高增长的态势和一些新趋势,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困难。因此,需要探求适合我国国情的信息产业发展结构和重点领域,同时探讨从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政策创新的角度完善我国信息产业创新体制的对策。
颜景毅[2]2015年在《国家广告产业园集约化发展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广告业恢复发展以来尽管持续高速增长,但发展方式却是粗放型的,并造成中国广告产业低集中度、泛专业化的产业后果。其主要原因是政府缺位,选择了不符合中国实际的以美国为代表的自由开放背景下的产业发展模式。要实现中国广告产业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就必须改变既有的广告产业发展模式,变政府缺位为政府到位,进行新的广告产业发展制度的设计和选择,建设国家广告产业园即是政府广告行业主管部门,为实现中国广告产业的集约化发展所进行的重大的制度创新和国家产业行动。自2011年启动至今,作为国家广告产业集约化发展转型的主体依托,并承担了集约化发展转型示范和引领职责的国家广告产业园的集约化发展进程如何?又怎样推动其朝着既定目标不断向前发展?这就是本论文的研究初衷。论文围绕国家广告产业园集约化发展这个主题,从国家广告产业园集约化发展分析框架的建立、国家广告产业园建设的制度安排、国家广告产业园集约化发展的实证分析、国家广告产业园管理模式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的转变、国家广告产业园集约化发展的路径选择等方面展开研究。鉴于此前对于国家广告产业园的研究多流于非实证化的泛泛而论,本论文采取了实证分析的方法,采集了14家国家广告产业园运营方和216家入园广告企业有关集约化发展的数据资料,并实地走访考察了8家10区的国家广告产业园,从而使论文建立在可靠的事实基础上。为了科学分析和评价国家广告产业园的集约化发展状况,论文通过梳理集约化理论,结合产业园区和广告产业园区的集约化发展特点,提出了以规模、结构、效率三个分析维度构成的分析框架。在此分析框架和实证调查数据资料的支撑下,论文发现国家广告产业园在规模方面,呈现出发展规模不高且不均衡的状态。在结构方面,虽然产业结构还较为合理,广告产业主体地位也较为突出,创意设计和新媒体成为各园区主体产业节点和业态,但也存在规模企业偏少,产业集中度不高等缺陷。在效率方面,尽管整体投入产出效率,以及与所处市域广告产业的比较经营效率较高,但单位经营效率与单位面积经营效率却明显过低。无论是规模、结构,或者效率,这三个方面都呈现同样的园区之间的较大差异性。针对国家广告产业园集约化发展中取得的进展、存在和出现的问题,论文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首先提出了国家广告产业园的管理模式应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的战略选择观点,认为国家广告产业园建设运营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重点任务,也需要不同的运营管理模式来保障。建设期的政府主导模式有其必要性和必然性,运营期政府主导模式向市场主导模式的转型,同样具有必要性和必然性。运营期的政府职能不是完全退位,而是转变为服务-督导角色,既服务于园区的企业化经营管理,又督促其承担必需的广告公共服务职能,沿着集约化的既定路线演进。在政府扶上马又全程护驾的背景下,运营企业在充分用好扶持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必须寻找到稳定持续的盈利模式,才能不断发展壮大,才能够承担好广告的公共服务职责,推动园区及其入园企业顺利地实现集约化发展的目标。在国家广告产业园集约化发展基本路径的探寻上,论文认为可以从完善广告产业链、扶持重点广告业态、壮大龙头企业和培育广告产业集群等四大路径入手。完善的广告产业链并不是完整的广告产业链,其核心在于围绕园区特色化的广告服务需求而自然聚集形成的广告生产和服务网络,也不一定都要在园区内聚集。重点业态主要集中在数字广告企业、依附业态和融合型业态等方面。这些业态都符合了当下广告产业的发展趋势。重点业态的扶持,重点不在于这些业态中的企业个体,而是政府,特别是运营方要通过扶持优惠激励政策、专人服务、需求供给、整合推广等手段,来服务和推动。龙头企业的发展,一方面要发挥政府、行业组织、运营方的作用,更要发挥其自身作为园区集约化发展主体的作用和示范价值。没有龙头企业的集约化经营管理,就难以形成具有集约效应的大型广告企业,没有这些集约化的大型企业,龙头企业的培育也难以达成。广告产业园区的产业集群应该是实体性广告产业集群与虚拟性广告产业集群齐举并进,从而加速集约化的发展进程。
司桂霞[3]2014年在《长三角地区高技术产业结构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技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先导性、战略性产业,是衡量一个区域发展潜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全球金融危机,世界经济发展脚步放缓,信息产业走势低迷,高技术产业发展遇到前所未有的瓶颈。如何调整高技术产业结构,刺激高技术产业发展,逐渐引起政府和学界的关注。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视角围绕高技术产业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主要集中于高技术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及发展模式、高技术产业竞争力、高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及传统产业的影响等方面。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有必要对高技术产业结构开展研究,以实现产业结构优化,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地区,外向型经济特征明显,改革开放走在全国前列,区域一体化进程领先全国的独具特色的区域。改革开放、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深刻影响着长三角高技术产业的发展,高技术产业结构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呈现出独特的区域特征。有必要在产业结构优化理论的基础上,结合长三角的实际情况,研究长三角典型区域的高技术产业结构优化问题,以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高技术产业结构优化理论。与此同时,系统分析长三角高技术产业发展历程、结构特征以及结构优化的思路和对策,也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长三角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现实需要。依托先进技术、专业人才、金融资本、有效管理、国际合作等优势条件,长三角高技术产业获得迅猛发展,经济规模和发展潜力巨大。但在全球金融危机和自身增速放缓的背景下,长三角的高技术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结构性问题。如何在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和体制机制创新的背景下进行高技术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需要进行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以创新支撑和引领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将高技术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进行培育也是全国多省市的战略选择。由此,长三角高技术产业结构优化研究也可以为后发的正在发展中的其他区域的高技术产业发展、结构调整提供经验借鉴和理论依据。本文共分七章。第一章,绪论。阐述本文选题背景、目的、意义、主要内容、框架等,并对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介绍了研究的总体思路、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二章,相关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本章通过学习区域发展、产业结构优化相关理论并研究评述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梳理了适用于一般产业的产业结构优化相关理论和具体适用于高技术产业的产业结构优化相关理论,尝试分析了高技术产业结构优化的内涵,为全文奠定了理论和方法基础。第三章,长三角地区高技术产业发展状况与结构分析。梳理长三角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历程并概括长三角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特点。在此基础上,从产业和企业两个层面分别对长三角高技术产业的空间结构、行业内部结构进行分析,并总结长三角高技术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第四章,长三角高技术产业结构状况评价。基于产业结构的视角,构建高技术产业发展指标体系并运用逻辑斯蒂模型,定量评价长三角高技术产业成长状况(1995-2012年)、科学判断成长阶段;从产业和企业两个层面评价长三角高技术产业投入产出绩效(1995-2012年)、长三角高技术企业上市公司综合绩效(2013年)。第五章,国内外高技术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经验借鉴。本章分两个部分,国内经验借鉴以高新区为视角,选择典型个案——漕河泾开发区深入分析其创新与转型发展的成功经验,国外部分梳理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在高技术产业结构优化的成功做法,总结其对长三角高技术产业结构优化的启示。第六章,长三角高技术产业结构优化的思路与对策。通过上述实证分析从区域一体化、外向型经济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等角度提出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的思路与具体对策,并对如何发挥上海在长三角高技术产业结构优化中的引领与带动作用提供了思考。第七章,结论与展望。对本文的研究创新进行归纳和总结,并提出后续研究的展望。
孙小强[4]2016年在《基于生态链的山东省人造板产业集群网络化创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造板产业集群是国家重点扶持的特色产业集群,但从目前来看,各地集群发展相对缓慢,创新能力不足是制约集群发展的最大瓶颈,而集群获取竞争优势的源泉也正在由低成本和政策等要素驱动转向集群内各主体的协同创新能力驱动。因此,完善集群创新网络,建立网络化创新机制是提高人造板产业集群网络化创新能力的重要路径。本文从生态链视角出发,分析人造板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结构及其网络化创新机制,并对山东省人造板产业集群网络化创新进行了理论与实证研究,以期为提高该地区人造板产业集群创新能力提高及其转型升级提供决策借鉴参考。本文第一章阐述了研究目的和意义,通过近年来理论界对产业集群网络化创新研究现状的梳理,运用生态链思想构建人造板产业集群网络化创新的基本理论框架。第二章通过对生态学理论与产业集群创新等相关理论的回顾,对产业集群创新及创新网络的内涵与特征进行梳理,并对本文研究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第三章揭示了人造板产业集群创新网络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特点与运行机制的相似与切合,以此为逻辑起点,将生态链思想嵌入人造板集群创新网络中,揭示了集群创新网络的内涵与生态学特征,构建了人造板产业集群创新网络,并对基于生态链的人造板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系统种群内、种群之间以及群落与环境的系统关系进行了分析。第四章以创新网络为载体,对人造板产业集群网络化创新的创新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从网络主体、网络结构、网络环境等网络系统要素层面对集群网络化创新的作用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根据经典的Logistic生态学模型,对集群网络化创新机制进行了研究,还从网络主体关系协同、网络目标要素协同以及网络主体与环境协同维度对协同机制进行探讨。第五章从集群网络结构、网络主体行为、网络环境方面对山东省人造板产业集群网络化创新现状与问题展开了分析。第六章将传统SCP(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范式加以改进,按照网络结构—网络主体行为—网络创新绩效的研究框架,构建了人造板产业集群网络化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复合DEA模型,以山东临沂、山东菏泽为评价对象和以浙江嘉善、江苏邳州、河北文安为比较对象,对山东省人造板产业集群网络化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与比较研究。第七章基于上述理论与实证研究,提出了山东省人造板产业集群网络化创新的路径与对策。包括以主生态链的完善和链合的优化来搭建网络化创新路径和从辅链推进、纵横联结、建立外部联合等方面提出网络化创新对策。第八章总结概括了全文的主要结论,并提出研究展望。综上所述,本文运用生态链思想,结合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知识,对山东省人造板产业集群网络化创新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是以集群网络化创新的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目的,通过生态链网的构建及其网络化创新能力的研究,发挥集群网络化创新效应,实现人造板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其研究成果有利于进一步完善集群创新网络系统,提高集群网络化创新能力,丰富集群创新理论,规范集群网络主体行为,为地方政府制定人造板产业集群发展政策提供决策参考。
李海莉[5]2009年在《基于客户价值的移动商务价值网价值促生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基于客户价值以及网格理论,对移动商务产业的价值创造机制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在相关文献综述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提出基于客户价值促生移动商务产业价值的思想,并借鉴网格理论的体系结构构建了移动商务的价值网格,在此基础上深入透彻的分析了我国移动商务产业的价值形成机理。将实证研究的结果结合产业价值形成机理,通过移动商务产业价值创造的最佳形式价值网,阐述基于客户价值的移动商务价值网的价值促生机制,以此有效地解释了实现移动商务产业价值创造的方式。本论文首先对产业理论基础进行了详细的研究,通过对目前移动商务领域研究成果以及我国移动商务发展历程的梳理,提出目前需要从产业研究的高度对移动商务进行研究的客观必要性。通过引入经济学及IT领域的先进理论思想,使得本文对移动商务产业价值创造的研究既具有理论高度又对指导我国移动商务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深入分析移动商务产业价值链以及价值网体系结构基础上,首次将客户价值及网格理论引入移动商务的研究,提出了基于客户价值构建移动商务价值网的全新的研究视角。拓宽了移动商务产业价值创造的分析内涵。并对移动商务客户价值进行了实证分析,明确了移动商务客户价值的内涵,清晰了各种类型的客户需求,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基点构建了产业价值链。达到以客户价值促进、保障产业价值实现的目的。最后,根据本文的研究成果对我国移动商务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合理的对策建议,以期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以理论研究指导现实实际,创造实际价值的目的。
万建军[6]2007年在《我国信息服务产业链的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信息服务业既是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服务业的核心组成内容。当前,全球信息服务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发展信息服务业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多数国家产业政策的重点支持对象。在信息经济时代,信息已成为最重要的资源,信息服务业产业化程度和信息服务水平的高低,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信息化水平乃至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在信息服务业产业化发展的进程中,产业链构建和产业链协作始终是一个重要课题,必须予以高度关注。价值链、供应链、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几个相关理论都是当前西方经济学界和管理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在过去20多年的时间里,这一组相关理论从理论基础、分析框架到研究方法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而产业链理论在国内更是被高度关注和广泛应用,特定行业产业链构建和产业链培育等问题得到了众多学者的深入研究。信息服务产业链的构建分析则是在这些理论研究的基础之上再逐步深入的。文章首先厘清了信息服务业的内涵和分类,将信息服务业分为信息传输服务业、信息技术服务业和信息资源产业三个部分。然后分析了国内外信息服务产业链的现状和演变趋势,指出我国信息服务产业链虽然逐步形成,但还存在着产业链结构不合理、核心价值创造能力低、产业链协作程度低、产业链价值分配不平衡、产业链延伸能力弱等问题。接着对信息服务产业链的结构进行了分析,认为信息服务产业链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信息生产者、信息提供者、信息内容及服务提供商、IT开发商、设备和终端制造商、网络运营商、IT服务商、服务中介及代理以及各类用户等等。最后,文章对我国信息服务产业链的构建原则、构建模式和构建策略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指出我国在进行信息服务业产业链构建时应当遵循统筹规划与利益兼顾相结合、协同、竞合、开放性与动态性、政府引导与市场驱动相结合等几个主要的原则;认为我国信息服务产业链的构建模式主要有三种:以技术创新逐级改变产业链结构、以制度创新培育优势企业带动产业链规模扩大、以产业集群战略推进群内企业集聚而优化产业链结构,目前应当选择以集群战略为主的产业链优化模式;我国信息服务产业链构建和产业链协作要取得成功,就必须要有具体的对策,主要应从信息文化提升、政策与制度环境改善、信息技术与标准研发、人才培养、融资渠道拓宽、产业结构调整、产业价值链延伸、信息内容产业地位提高等几个方面着手。
贾雷[7]2008年在《江苏林业产业链可持续发展评价与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21世纪的企业竞争将是产业链的综合竞争,因此从产业链的角度来审视林业产业各环节的定位与发展,设立江苏林业产业链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对于加快江苏省林业产业的结构调整,提升江苏林业产业在新时期的竞争能力,加快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促进“绿色江苏”战略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林业产业链可持续发展为研究对象,对林业产业链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首先,在综述已有文献资料、对产业链概念、范畴界定的基础上对林业产业链进行了分析与总结,界定了林业链定义;基于系统论的基础对林业产业链进行结构分析,提出了林业产业链的“内涵链”,分析了林业产业链特征;在结构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林业产业链的形成机理,分析了形成林业产业链的动力因素,林业产业链的形成机制,并且主要分析了核心企业在林业产业链构建中的作用以及在宏观以及微观视角下林业产业链的经济功能。其次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础之上讨论了林业产业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林业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与内涵,以此为基础结合林业产业链的原理分析了林业产业链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表现以及影响林业产业链可持续发展的内外因素。然后进行了林业产业链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的构建,以林业产业链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林业产业链单个节点可持续发展和节点间可持续发展为参量层,分解为32个指标变量。并在对江苏林业产业链现状进行概述的基础上根据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江苏林业产业链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评价。持续发展目标层得分为0.57229,处于传统发展向可持续发展过度状态,或者说处于向可持续发展的转型期。最后基于可持续评价结果提出了优化江苏林业产业链的对策。
蔡则祥[8]2005年在《中国金融结构优化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业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金融总量迅猛增加,地位作用显著提升,金融真正成了现代经济的核心!然而,在中国金融总量快速增长的同时,金融结构却没有得到同步优化,积累了一系列问题,严重地制约了金融功能的发挥和金融效率的提高。金融结构问题已经成为中国金融运行中的主要矛盾和金融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在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同时,必须对金融结构进行调整与优化,使其适应和促进经济发展。 要调整金融结构,就要对金融结构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金融结构调整与优化之路。而要从根本上改善中国金融结构,实现金融结构优化,不能仅仅停留在现实分析和对策研究的层面上,而要从理论上构建金融结构优化的理论模型,深入研究金融结构的决定机制、调节机制和优化机制,提出金融结构优化的判断标准和评价指标,探索优化金融结构的根本措施和途径,从而为主动调整和优化金融结构提供理论依据。因此,加强对中国金融结构优化问题的研究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企图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金融结构优化分析的理论框架,对中国金融结构调整与优化做出较为系统的经济学分析和理论探讨。本文研究的意义在于:一是通过对金融结构优化问题的提出和分析,促进我国金融理论界对金融结构问题的系统研究,推动金融理论发展;二是把金融结构优化分析理论框架应用于中国金融发展的实践,通过对中国金融结构的现状的考察,分析金融结构存在的缺陷,为促进中国金融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提出理论依据和操作思路。 本文以金融结构优化为研究对象,以中国(主要是指中国大陆,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经济与金融发展为现实依据,以“经济结构→金融结构→金融结构优化→金融发展→经济发展”为分析主线,以调整和优化金融结构,提升金融结构层次,提高金融效率和金融业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为目标,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构建中国金融结构优化的分析框架,探索中国金融结构优化的基本路径。本文的研究思路是:首先,概述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理论,寻求研究中国金融结构优化问题的切入点;其次,从金融与经济关系分析入手,探讨金融结构决定机制、调节机制和优化机制,构建金融结构优化分析的理论模型;第三,建立金融结构优化的判断标准和分析指标,为考察中国金融结构的现状提供理论依据;第四,通过对中国金融结构的现实考察,以金融结构优化的判断标准为依据,对中国金融结构优化状况进行深
张慧青[9]2017年在《基于产业结构演进的高职专业结构调整研究》文中指出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对接,被视为区域职业教育形成和特色发展的标志,而职业教育与产业的对接常常转化为区域产业结构与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之间的匹配与调适。本文从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出发,教育领域聚焦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经济领域聚焦中观产业经济的产业结构,从产业结构演进的视角研究高职教育专业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决定就业结构,因为产业结构的变化必然要求产业人才结构与之相适应;就业结构又决定了高职教育的专业结构,因为各个领域所需的专门技术技能人才又是通过不同的"专业"培养来实现的。而实际情况是我国高职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不相适应的问题还相当突出,已严重影响到高职院校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也严重影响到高职的生存与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演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也必然发生着相应的变化,其呈现了怎样的规律和特征?国外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如德国、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和我国台湾地区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如何跟随产业结构发展实现科学动态调整的?由这些追问引发出问题意识,研究者试图从纵向的历史视角和横向的国别(地区)视角,通过策略的解读,来认识、发现、反思产业结构演进和专业结构调整的互动规律及国外专业结构调整路径,以便为后续专业结构调整策略的提出提供更可靠的依据。由此,论文沿着专业结构调整什么?(调整的内容)和怎么调整?(调整机制)的主线,回溯了建国后我国产业结构演进和专业结构调整的历史逻辑,国外研究则从内容和机制两大方面归纳了专业结构调整的特征,并以山东省为例对山东省的产业结构与高职专业结构间的现状、问题及高职专业招生预测作了系统的数理统计分析和深入研究,提出了山东省专业结构调整的策略。理论和实践从来都是双向建构的过程,实证研究范式的运用旨在通过数据分析透析事物的本质,并归纳发展的一般规律。论文选取山东省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种新的研究视角,利用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价法对山东省产业结构与高职专业结构的适应性做出了综合评价,并利用产业-高职偏离程度和高职-就业偏离程度两个指标对山东省产业结构、高职专业结构和人才需求结构的吻合度做了分析,进而归纳了山东省高职教育专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厘清问题,旨在预测。论文采用相关分析、偏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山东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和山东省三次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建模,求得2016-2020年高职专业大类的招生比率预计值,从而为山东省高职院校专业调整提供数据支撑。基于以上研究基础,论文尽可能的避免经验主义,总结归纳出了高职教育专业结构调整的五大原则,从经验借鉴、科学规划、行动框架和具体措施四个层面提出了山东省高职教育专业结构调整的机制,并依据统计分析数据指出了山东省专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以上便是论文的几个主要章节"我国产业结构演进与专业结构调整的历史逻辑""国(境)外高职教育专业结构调整经验借鉴" "山东省产业结构与高职教育结构适应性分析与评价""基于山东省产业结构调整的高职专业大类招生比率预测""基于山东省产业结构调整的高职专业结构调整原则和策略"的主要内容和行文逻辑。总体上,论文的研究过程是基于问题的不断追问,研究者的思维贯穿其中。因此,相对于得出有价值的结论,本研究也呈现了一种研究的方法论,以期在相关实证研究中向大家提供可相互交流和启发的研究范式。
沙之杰[10]2011年在《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中国节能减排发展研究》文中提出低碳经济是一个在国内外都很新颖的课题,它预示着经济发展的一种未来形态,其实质是通过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降低能耗、减少污染物排放等,以建立全新的能源结构和经济发展模式,其核心在于相关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低碳经济既是创建低碳能源的理论基础,也是当前应对全球变暖的最佳经济模式之一,更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由于当前我国产业发展水平低下、产业结构不合理,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先天失衡、能源利用效率低下等原因,严重制约了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加之,这些年为了经济的发展,我们的环境资源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而且当前的生态环境仍有不断恶化的趋势,这也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我国政府根据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发展节能减排,这是升级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低碳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节能减排我们可以在实现低碳目标的同时,最大化的不影响经济发展,甚至相关技术的创新还是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我国需要大力推动节能减排。目前,虽然国内外学者在低碳经济、节能减排的相关研究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其研究大部分仅局限于表面或者某一点研究,真正对我国节能减排发展进行深层的研究,进而提出系统性战略建议的还很少,尤其是根据我国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的,在国内目前的研究中还很少,所以该研究有很大的理论研究价值。本文本着理论结合实际的原则,在产业经济、技术创新、规制经济等相关理论的指导下,以我国的节能减排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博弈论、模型分析等方法对节能减排的发展作了大量定量和定性的分析研究,为政府在节能减排中发挥主导性作用,建立节能减排长效综合机制,指导发展各项低碳创新技术,因地制宜的制定具有区域针对性的节能减排措施,从而确保低碳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而提出许多具体政策建议。首先,本文利用产业经济相关原理,从基于赛尔奎因-钱纳里标准的中国三次产业结构分析、中国三次产业的产值与劳动力结构分析、中国三次产业内部结构分析等角度,分析指出我国产业结构中存在的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发展水平低下、第二产业能耗高污染大等问题,而节能减排对于发展低能耗、低排放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紧接着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析了我国当前的能源结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发现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严重失衡,清洁能源比例少;利用弹性系数法定量分析发现我国经济发展出现了不健康的因素,经济效率降低,重工业发展特征相当明显,粗放型经济增长迹象逐渐显现,能源结构不利于低碳经济的发展,因而需要调整能源结构。又根据节能减排的实质是提高能源效率、调整能源结构,提出发展节能减排是优化我国能源结构的必由之路,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体现。跟着,同样通过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分析了我国环境保护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发现我国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扭转,环境质量日趋恶化与环境政策目标相背离。因此,我国应积极调整环境政策,出台环境经济政策解决环境问题,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而节能减排正是资源高效利用、最大化减少污染排放的有效综合途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上乘之选。其次,对我国节能减排的现状进行了细致分析。一开始,对我国节能减排发展的模式、措施及成效进行了总结;然后定量分析了我国“十一五”节能减排任务的完成情况;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我国节能减排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总体技术水平落后等原因都不利于节能减排的发展,此外对节能减排工作的认识不到位、没有完善的节能减排综合机制、没有应对区域发展不平衡的节能减排政策等也阻碍了节能减排的发展。根据以上分析结果,在借鉴发达国家节能减排发展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推动我国节能减排发展的宏观建议:一是建立完善的节能减排综合机制,保证节能减排长期有序开展;二是加快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以推动节能减排的深入开展:三是制定节能减排区域针对性措施,应对区域发展不平衡。再其次,本文通过建立节能减排过程的上下级政府之间、政府与企业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博弈模型,从不同角度分析了节能减排过程中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的基本规律;通过对纳什均衡的分析,给出了矛盾双方相互转化的条件。从中可以看出,节能减排的政策措施必须是多元化、综合性的,需要多种政策措施的综合运用,以建立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和全民参与的节能减排长效综合机制:政府应发挥其在节能减排中的主导地位和重要作用,要加强节能降耗管理,建立节能减排长效综合管理机制,坚持依法管理与政策激励相结合,重点做好规划指导,完善法规标准,制定相关推动政策,严格执法监督;企业应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积极开展节能降耗、污染治理,促进企业生产技术条件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呼唤全民参与节能减排行动,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增强全民节约意识,普及有关资源节约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标准规范,从改变居民的生活习惯做起。接着,本文从技术创新对于节能减排的重要性、节能减排关键技术的选择和节能减排技术相关成本与投资的角度,着重阐述了技术创新如何成就低碳之路、如何推动节能减排,指出技术创新在节能减排发展过程中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发展节能减排的重要推力,没有相关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我国既定的节能减排任务是无法完成的,低碳发展的美好愿望也就无从说起。随后,本文对重点耗能行业、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以及环保产业等重点行业和产业中节能减排相关关键技术技术进行了阐述,使我们对具体技术有了详尽的认识。基于以上分析,又从创新推动技术发展的角度,分析了我国技术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得出只有政策创新与技术创新相结合,才能够完成节能减排任务、成就中国的低碳发展之路的结论,并就此提出一系列具体建议。最后,本文建立了C02排放预测模型和区域发展动态模型,再利用基于孟德尔遗传算法的Matlab2009a外挂SGALAB工具箱beta5008对模型进行计算,分析发现:各省(市、区)的CO2排放总量相差很大,总体上由西向东递增,形成了环渤海高排放地带、长三角高排放区、珠三角高排放区和能源强省高排放区域;整体排放强度的分布趋势表现出西北和西南经济欠发达地区高,而中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低的特征,东南—华南沿海一线的排放强度明显处于全国较低的水平;高排放密度区主要分布在环渤海湾、长三角等经济高度发达地区,而西部地区的排放密度低。在此基础上,借鉴绿色发展指数方法,综合考虑各区域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能效水平、经济总量、资源禀赋和地理位置等多因素的影响,对各地区的节能减排综合能力进行了量化分析:东部地区的节能减排处于领先水平,西部地区的节能减排属于中等水平,而中部地区的节能减排水平则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有待进一步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对于各地在贯彻落实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同时,怎样根据本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更加适合本地区的节能减排政策措施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综上所述,本文的研究对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推动新能源和环保产业发展,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缓解能源供应压力,减少环境污染物的排放、改善人居生态环境,完成节能减排工作既定目标,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实现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为我国各级政府和节能减排相关企业界提供了战略性参考。
参考文献:
[1]. 信息产业的结构分析与我国发展对策[D]. 蔡小慎. 大连理工大学. 2000
[2]. 国家广告产业园集约化发展研究[D]. 颜景毅. 武汉大学. 2015
[3]. 长三角地区高技术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 司桂霞. 华东师范大学. 2014
[4]. 基于生态链的山东省人造板产业集群网络化创新研究[D]. 孙小强. 东北林业大学. 2016
[5]. 基于客户价值的移动商务价值网价值促生机制研究[D]. 李海莉. 吉林大学. 2009
[6]. 我国信息服务产业链的构建研究[D]. 万建军. 湘潭大学. 2007
[7]. 江苏林业产业链可持续发展评价与对策研究[D]. 贾雷. 南京林业大学. 2008
[8]. 中国金融结构优化问题研究[D]. 蔡则祥. 南京农业大学. 2005
[9]. 基于产业结构演进的高职专业结构调整研究[D]. 张慧青. 华东师范大学. 2017
[10]. 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中国节能减排发展研究[D]. 沙之杰. 西南财经大学. 2011
标签:信息经济与邮政经济论文; 节能减排论文; 产业结构优化论文; 产业结构理论论文; 产业金融论文; 集群效应论文; 金融结构论文; 企业创新论文; 移动商务论文; 林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