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远程教育发展与质量的若干关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远程教育论文,关系论文,质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从1979年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的诞生及44所省级电大的建立,到1999年起至今的清华大学等全国66所普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的现代远程教育试点,无论是基于广播电视技术的远程教育,还是基于电子信息技术的远程教育,中国现代远程教育发展速度之快,令世人瞩目。
伴随着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必然带来国家教育的大发展。我国远程教育所以取得如此成就,首先得益于20多年前国家在经济领域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及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高速增长。中国广播电视大学的诞生,以其远距离、开放性,师资一流、教学覆盖面广的优势,顷刻赢得了千千万万莘莘学子的青睐。草创时期的电大,为了适应并缓解社会对教育的极大需求,在没“鞍”的条例下仓促上“马”,尽管教育教学的软硬件不尽如人意,但其还是以独占同期全国大学毕业生总数三分之一的成绩赢得了社会的认可(注:1986年全国84.29万,其中电大24.88万,占29.51%)。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减速,一度辉煌腾达的电大事业逐渐步入了生源萧条期。人们不会忘记,(1987年)在电大还处于辉煌时期,有人就曾在报章提出了“电大要居安思危”的警示,呼吁电大人莫忘教育质量、珍惜电大品牌。其实,文章“出笼”的背景是作者已经发现生源的滑坡和预感到质量的困惑。人们不会忘记,萧条期的中国电大,有相当一部分人开始对电大的远程办学产生了怀疑,提出了“红旗究竟能打多久”的疑问。在笔者看来,与其说是萧条期,还不如说是教育质量、教育秩序的整顿期,为日后更大踏步地前进积蓄能量。回顾初创时期电大的这段历程,为的是鉴悬明镜于今人。
20多年后的今天,我国改革开放已取得了巨大成就。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以及教育需求的不断扩张,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并正在从精英教育阶段迈向大众化教育阶段。任何事物的发展往往就是这样,当数量发展达到一定限度时,质量问题就会凸现出来。近几年来,我国高等院校的扩招、网络教育学院试点的扩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崛起,以及广播电视大学的超常规发展,都为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本文拟结合我国广播电视大学,尤其上海电视大学的实际,提出我国远程教育发展与质量的若干关系,以求教于万家。
一、数量与质量的关系
古今中外,每当教育规模在一个国度出现大于教育机构的承受能力,即过度扩张抑或超常规发展之时,其教育质量总会出现导致下降趋势的不稳定因素。这种影响质量下降的不稳定因素如不迅即排除,其后果轻则将贻误一批人、重则将贻误一代人,最终受损的将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走向发达的必然之路。经过50多年物质经济的积累,尤其改革开放20多年国民经济的突飞猛进,我国高等教育的招生规模从90年代后期起也随之在不断扩大:1998年为108万人,1999年为159万人,2000年为220万人,2001年为250万人,四年间增长了2.3倍,毛入学率已超过了11%。根据国家教育发展规划,我国将在2010年跨越毛入学率15%的高等教育大众化这道“槛”,为未来中国经济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储备优秀的人力资源。
上海电视大学尽管身处高校林立的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之中,其近几年发展应该说与这个城市的发展是匹配的。上海电大的注册学生数1998年为1.9万人,1999年为2.8万人,2000年为4万人,2001年为5.9万人,四年间增长了3倍。这四年的发展是上海电视大学自1960年创办以来的最好时期之一。
教育规模的扩张,必然为我们带来教育质量的忧患感。这决不是危言耸听,因为我们有过历史的经验与教训。规模的扩张与质量的稳定,始终是教育实践的一对永恒的矛盾,尤其在我国远程教育领域更为突出。众所周知,远程教育在各国的实施有其不同的背景和目的。在欧美等一些发达国家,其实施远程教育的目的是为在校学习者提供现代学习手段、学习方法,以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当然,也有为职业人士提供便捷的“充电”形式,还有为弱势群体提供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目的。而我们则需要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的技术手段,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实现效益最大化,从而加速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然而,任何事物发展都有其自身的规律,远程教育也不例外。“超常规”不是无规律。没有数量就没有质量。但是,当数量达到一定的“度”,质量的反制约作用会变得十分突出,稍有忽疏就难有持续的数量发展。历史的经验已经证明,在质量保障系数相对不变的情况下,数量的急剧扩张必然带来质量上的不稳定。所以我们认为,教育规模的扩张是必须的,因为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教育质量的稳定也是必须的,因为这是教育发展的必然。从动态的角度看,教育的发展如果仅有数量的增长,那它必将导致一种片面的不可持续的发展;而没有质量保障的数量扩张,最终也必将导致数量的萎缩抑或丧失。从这一意义上讲,质量的稳定与提高是数量持续增长的重要保证。因此,无论从教育的自身发展还是从教育服务于社会来说,我们都必须顾及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决不能片面倾向于某一方面。
如何正确处理数量与质量的关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有人认为,在教育规模急剧扩张的今天,是提高办学经济效益的大好时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我国的高等教育机构,尤其远程高等教育机构,包括大学的网络教育学院、各级广播电视大学的领导层,持这种思想的人并不在少数。在他们看来,数量是第一位的,质量才是第二位的。数量是硬指标,质量是软指标。数量的多寡,关系的是员工的经济、学校的生存、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指标能否实现的大事。
这是一种只顾眼前利益,不顾子孙后代的错误认识和做法。于是,有人认为在确保数量扩张的前提下,我们应该引进资金、扩充校舍、外引内聘、强化管理等等。这些貌似科学而实际并不科学的认识和做法很容易被误导,因为它是以工业时代粗放型管理理念为指导,以处延与数量等比例扩大为基础,主张以量的扩充应对量的扩张。以质量管理与提升的科技含量角度审视这一观点,显然有悖现代教育思想与理论。
我十分赞同世纪伟人邓小平说过的那句话: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试想,教育发展史上的哪一次革命不都是首先由科学技术的引入而引发的?而基于信息传播技术的远程教育发展则更是如此。当今时代,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智能技术等现代信息通信技术迅猛发展,已经全面影响并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作为传播与传授科学技术知识的高等教育部门,在处理与解决数量与质量这对关系和矛盾的过程中,理应为社会示范,将最先进的科学技术运用于教育质量保障系统之中,最终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20多年的经验已经证明,中国广播电视大学的质量保障机制是可行的、可信的。但我们也必须承认,在教育规模超常规扩张的今天,电大的这套质量保障系统与机制还有许多不尽完善的环节,以致很难应对如此大面积的教学,适应教育质量标准的同一性。好在电大的领导早已认识、早有行动,从招生入学、学籍管理、教学管理、考试出卷、学分成绩、实践环节等等,都在或将在实行计算机管理、或网络化管理、或智能化管理,管理效率与效能较之前十年有了很大的提升和飞跃。在教学资源的利用上,电大的教师较之他校教师更善于与人合作、与人共享资源,这可能也是远程教育经验的使然。有了共享一流师资与智能化管理的保证,再加上系统机制的不断完善,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完全能够依托自己现有的经过优化了的质量保障系统优势,去应对日趋扩张的教育规模,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大发展再作远程教育的一份新贡献!
二、品牌与质量的关系
品牌战略历来被视为现代企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战略。品牌是企业形象的体现,是企业产品或服务的象征与标志。同时它也蕴涵着企业对其所提供产品服务的质量承诺,一旦企业产品或服务出现质量问题,就会影响其品牌的市场竞争力和社会声誉。因此,品牌在本质上是质量承诺的象征,品牌的树立、维护,与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故备受企业珍视。随着高等教育的产品性质的明晰,和高等教育机构产业运作形式的转化,越来越多的大学在教育市场竞争中开始注意自己品牌的重要性。对高等教育机构而言,其“产品”就是通过它的教育过程培养出的一个个毕业生。当毕业生进入劳动力市场后,品牌效应即刻显现出来。有的以学校质量分等次,有的以专业质量分等次。比如,说到“船舶制造专业”,那全国非上海交大莫属,说到“生命科学专业”又为复旦大学独领。这是什么?这就是品牌,一个学校的品牌、专业的品牌,一个经过整合的教育质量的等次。
大学,尤其历史悠久且具有很高社会声誉和影响力的大学,历来十分重视自身社会形象的维护和提高,并在长久的历史发展中不断巩固自己的品牌,确立自己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在一定质量保证下的品牌的确立,对于大学来说是持续赢得办学资源的“可增值无形资产”,是确保占有市场份额的重要保证。
那么,中国广播电视大学的品牌究竟有没有呢?有的话,其品牌又是什么呢?我认为,电大的品牌是存在的,那就是以成人、业余为特色,以远程、自主学习为特点,人才培养突出应用型、适用性。所谓“以成人、业余为特色,以远程、自主学习为特点”,反映了广播电视大学的远程教育特色,它允许电大学生的学习不受时空约束、不受教学计划的约束,同时又须具备个别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这就将电大与普通大学尚未具备个别学习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区别了开来,又与成人教育学院的类同普通大学的全时间面授教育模式区别了开来。所谓“人才培养突出应用型、适用性”,即指电大不是为培养尖端技术、高新技术、特殊专业人才的研究型教育机构,而是以培养大众技术、大众专业的极具通用性人才的应用型教育机构。在这种环境下培养出的毕业生“留得住、用得上”,具有独立学习、自主学习、终生学习的能力而更受社会和用人单位的欢迎。因此,我们说,这就是电大的品牌,是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独一无二的品牌。
广播电视大学的品牌在我们苦心经营了20年后,随着普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的纷纷进入市场,如今将面临一场“重新洗牌、瓜分天下”的竞争局面。这是一个不以我们意志为转移的竞争市场。我们将如何应对这次既是挑战又是机遇的竞争呢?
现在,在电大人的潜意识里有这么一种“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的感觉,认为品牌不是靠一年两年就能创出来的。“哈佛”360年,“北大”104年,“上海电大”42年,“中央电大”23年,“网络学院”才几年?正如电大不可能取代前者一样,后者也不可能取代电大。必须指出,这是一种十分危险的并将危及电大事业前程的思想隐患,必须引起我们全体电大人,尤其校级领导干部的高度重视。
学校品牌与学校办学特色、特点紧密关联。品牌的形成是靠教育教学质量打造出来的。失去了质量,失去了特色特点,也就失去了品牌。可以说,没有品牌的学校是没有生命力的,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其结果必然是被强者吞噬。弱肉强食、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这些道理谁都懂得,但竞争结果却是无情的:优等的、强大的适者存活了下来,劣等的、弱小的不适者终被淘汰出局。
教育部迄今批准67所高等院校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即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和66所普通大学的网络教育学院。显然,国家要求前者是以系统形式试点,后者是以各校独立试点。既然电大品牌是以一个系统的形式存在于教育市场,而非44所省级电大各自独立存在于市场,因此,她更需要全国广播电视大学共同来珍惜维护,更何况电大品牌本身也是全国广播电视大学共创共享的品牌。当前,广播电视大学的运作和发展正在逐步走向市场,其面临的不仅来自普通高校的挑战,而且还面临来自66所网络教育学院,以及入世后海外远程教育机构的挑战。为此,我们全国电大的同仁必须强化系统的整体意识,协调系统的整体步伐,树立系统的品牌意识,维护系统的品牌形象,在各自提供的各类远程教育产品和服务中充分体现我们共同的质量承诺,以优质的质量来维护广播电视大学的品牌。
为维护和提升广播电视大学的品牌等次,我们应该把质量管理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宽进严出”并非只是重考试关,重文凭关。考试也罢,文凭也罢,对人才培养来说只是手段而非目的,真正的目的则是让学生学得知识,学得学习之方法。所以,教育教学的过程就显得十分的重要,而严格质量管理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才是维护电大品牌的重中之重。
应该说,现在的“宽进严出”比起以往的“严进严出”在过程质量管理上增加了难度,尤其普通高校实行扩招之后,客观上为广播电视大学的免试入学带来了生源上的良萎不齐。从这个视角看,我们要维护和提升电大品牌等次,亟需全国广播电视大学共同花大力气抓好过程质量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市场竞争中以自己的品牌优势抢得先机、赢得主动,占得本属于我们应得的一份生源份额。
三、发展与质量的关系
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也是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历史。而在这20多年,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伟大成就之一,就是全国广播电视大学的建立,及其20年来为国家经济建设与发展培养和输送了300万大学专科层次的人才(注:截止1999年,累计毕业生数为265.60万人)。目前,中国广播电视大学的在校生仍在50万左右(1999统计数),为世界名副其实的巨型大学之一。应该承认,没有社会经济的发展就没有远程教育的发展;同理,没有教育与科学的发展也就没有整个社会的发展。
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不仅印证了中国经济改革与社会发展的过程,也印证了中国远程教育发展的过程。发展,是相对于停滞来说的一种进步现象,也是人们主观追求的一种进步意识与行为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讲,质量的稳定与提升又是个手段,而发展才是人类社会一切活动的最高目的。用小平同志的话说是“硬道理”。联系到中国远程教育的实际,包括广播电视大学,她要获得可持续发展,质量的稳定与不断提升则是一个先决条件。没有质量做保证,就不会有数量的增长,也不会有享誉世界的电大品牌,更不会有中国广播电视大学的可持续发展。
近几年来,上海电视大学作为中国广播电视大学的一部分,积极参与教育部批准的“开放教育”试点。在试点过程中,上海电大积极探索运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来实施和开展现代远程教育,尤其在自开专业和教学资源的建设上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当我们谈论质量这一问题时,往往会忽略影响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教育专业的设置与教学资源的建设。不同于传统教育机构的是,广播电视大学的性质决定了其专业设置的大众化,且灵活性强,调整快。为适应上海现代化城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上海电大在教育部的批准和上海市教委的领导下,自1998年起开始实行“开放式专科”教育,至今已开设了15个专业。其中1998年1个,1999年为2个,2000年为5个,2001年为9个。这15个自开专业有计算机实用技术、现代文员、社区管理、现代实用艺术、机电实用技术、旅游与酒店管理、物流管理、工商管理、行政管理、财务会计、法律、市场营销、英语、商业管理等等。经过4年的实践,上海电大为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又及时输送了一批应用型、适用性的高级人才,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充分肯定。
上海电视大学教学网站2000年秋改版后上网课程已达236门。目前,上海电大教学网站可供网上视频点播的教学资源已达1,468小时,其中学历教育教学资源1,218小时。截止今年4月,上海电大网站总访问人次超过307万,网上课堂学习浏览总人次为90万,网上课堂注册数达30,314人次,参与BBS学习讨论的达21,703人次。去年底,上海电大网站又推出了7个子网站,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
上海电视大学近几年的高速发展只是全国广播电视大学的一个缩影。必须看到,电大的发展不仅仅是学生规模的发展,更重要的是电大人能够与时俱进的态度和行动。这突出体现在对社会适应性的增强,对新信息技术的消化,对远程教育理念的理解,以及在办学与教学过程中的不断探索与创新等。广播电视大学在如此惊涛骇浪般的市场竞争中之所以取得健康的发展,就在于她坚持了质量第一的教育思想,把质量管理落实到了教学的全过程之中;坚持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真谛,把新技术渗透到了教学与管理的各个领域;坚持了广播电视大学的品牌效应,把远程教育的办学路子越办越开阔,坚持了与时俱进的时代理念,把电大事业发展从一个高峰推向了又一个高峰。
当前,在我国整个高等教育领域,尤其远程教育形势大好,非常喜人。他也必须清醒自己头脑,学生数量的剧增、办学规模的扩大只是发展的一个表现,学校品牌的确立、市场地位的堤高也只是发展的一个标志;综合的可持续发展才是我们的目标,而这些都是以质量为核心的。办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是我们的事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立足之本。有了质量,我们可以不必担心生源,也可以不必担心“门槛”,更不必担心社会影响力,一切功到自然成。
我想,只要我们能够正确处理数量与质量、品牌与质量、发展与质量这三对关系,就一定能把我们的远程教育事业做得更大、更强。
标签:远程教育论文; 网络远程教育论文; 电大开放教育论文; 大学论文; 社会教育论文; 广播电视大学论文; 系统学习论文; 上海电视大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