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和安全性对照研究论文_雷佳峰,伍黄斌

湖南省郴州市精神病医院 423000)

摘要:目的 比较氨磺必利与利培酮在首发精神分裂症中的治疗效果及对安全性。方法 收集2015 年8 月至2016 年8 月我院收治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30 例患者使用利培酮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30 例患者使用氨磺必利进行治疗,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精神状况、认知功能和肝脏损伤严重程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PANSS评分和BPR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氨磺必利可有效提高首发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效果,对于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和认知功能均具有积极作用,且临床应用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良好,是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理想药物,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氨磺必利;利培酮;精神分裂症;首发

[Abstract] objective:to compar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he treatment of aminosulfamide and risperidone in the first episode of schizophrenia.Collected in August 2015 to August 2016,our hospital of 60 patients with first-episode schizophrenia,30 patients treated with risperidone for,as the control group,30 patients were treated using tolbutamide will,as observation group,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of mental status,cognitive function and liver injury severity.Results the PANSS score and BPRS score of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 tolbutamide will benefi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effect of the treatment of first-episode schizophrenia,to improve the mental status and cognitive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both have positive effect,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less adverse reaction,security is good,it is an ideal drug in the treatment of first-episode schizophrenia,is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ammonia sulfonate;Risperidone.Schizophrenia;The starting

精神分裂症是临床上常见的重症精神疾病,该病多见于青年期,其发病机制尚未研究明白。精神分裂症通常意识清晰,智能基本正常,但是随着病情的发展会造成患者出现认知功能的损伤,精神分裂症具有病程迁延、呈反复发作、加重、恶化的特点,最终可造成患者出现精神残疾[1],给患者的家人和社会均会造成沉重的负担,因此如何有效的提高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社会意义。合理的选择治疗药物对于提高首发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效果和降低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均具有积极作用,基于此,我院分别使用氨磺必利和利培酮两种药物进行首发精神分裂症治疗,并对两种药物的治疗效果和用药安全性进行比较分析,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15 年8 月至2016 年8 月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30 例患者使用利培酮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30 例患者使用氨磺必利进行治疗,作为观察组,观察组患者中男性17 例,女性13例,年龄21~55 岁,平均年龄37.39±12.17 岁,对照组中男性18 例,女性12例,年龄22~53 岁,平均年龄37.12±11.94 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 患者均符合国际疾病分类ICD-10中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② 患者对受试药物无用药禁忌;③ 患者无其他原发精神系统疾病;④ 患者在接受治疗前未接受过精神分裂症的相关治疗;⑤ 患者无严重肝、肾疾病,无心电图异常情况;⑥ 患者均首次确诊为精神分裂症;⑦ 患者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自愿参加本次研究。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使用利培酮进行治疗,即利培酮口服,首次给药剂量1.0 mg/d,依据患者病情控制效果和耐受情况,逐渐将剂量调整至3.5 mg/d~5.5 mg/d,最大给药剂量控制在7 mg/d;观察组患者使用氨磺必利进行治疗,即氨磺必利,口服,给药剂量控制在100~800 mg/d[2],最大单日给药剂量不超过1200 mg,依据患者治疗效果,将剂量逐渐减少至最小有效剂量,对于剂量< 400 mg/d的患者,qd;对于剂量≥400 mg/d的患者,bi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 个月。

1.2.2 评价指标 以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精神状况、认知功能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作为评价指标,其中精神状况使用精神简明评价量表(BPRS)进行评价,总分越高,病情越严重,认知能力使用PANSS量表进行评价,得分越高说明认知功能越差。

1.2.3 统计学方法 各组患者的评价指标结果均使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其中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BPRS评分和PANSS评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χ2检验,α=0.05。

2.结果

2.1 治疗前后精神状况和认知功能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BPRS评分和PANS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1。

2.2两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出现震颤、体质量增加、静坐不能、肌强直等不良反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见表2。

3.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病因不明的严重精神疾病,患者多为青壮年,意识清晰,智能基本正常,该病病程较长,且会逐渐的加重恶化,精神分裂症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社会功能,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均造成沉重的负担。多数精神分裂症患者需要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进行治疗,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具有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良好、阴性症状改善明显的优势,临床应用较为广泛[3],利培酮也是临床上常用的抗精神病药物,其与5-HT2受体和多巴胺D2受体均具有较高的亲和力,可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阳性症状[4],氨磺必利为苯甲酰胺类抗精神病药物,其对于多巴胺D2和D3受体具有选择性的拮抗作用,研究发现,高剂量氨磺必利可选择性阻断边缘系统中部的突触后DA受体,减少DA受体结合位点,从而显著改善阳性症状,低剂量氨磺必利有限阻断突出前D2和D3受体,中断负反馈机制,增加边缘系统和前额叶皮质中DA的释放,从而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治疗后BPRS评分和PANS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氨磺必利可有效提高首发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效果,对于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和认知功能均具有积极作用,且临床应用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良好,是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理想药物,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毕玉萍,罗小年.常用抗精神病药物对肝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报道实录[J].中南药学,2013,2,11(2):151 - 153.

[2] 王健.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和安全性对照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4):112-113.

[3] 侯成业,陈智敏,温乃义,等.3 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对肝功能影响的对照研究[J].中国新药杂志,2015,24(8):908-911.

[4] Canuso C,Carothers J,Dirks B,et al.A double-blind placedocontrolled trial comparing paliperdone and quetianpine in patients with arecent acute exacerbation of schizophrenia[J].Schizophr Res,2012,2(3):252.

论文作者:雷佳峰,伍黄斌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

标签:;  ;  ;  ;  ;  ;  ;  ;  

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和安全性对照研究论文_雷佳峰,伍黄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