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随着新课改的推进,社会越来越关注学生的心理情况,希望借由一定的措施帮助学生养成健康心理,进而完善个性。美术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活动,对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带来诸多影响。接下来,我将对小学美术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进行讨论。
关键词:美术教育;儿童心理;合作能力;智力发展
引言
美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它以美术形态为载体,以审美为特征,通过对美术形态的了解,美术语言的思考,具体形象的描绘,美术精品的欣赏等教学活动,把学生带入一个真、善、美的艺术天地,使他们去有意识地接受美的熏陶,有意识地去了解美的真谛,从具体的美术作品入手,从创作、欣赏中去构建一个具备美术修养的人格的台阶,达到人格的完善和整体素质的提高。美术教育在儿童园开展美术教育活动在儿童人生发展道路上发挥的作用举足轻重。儿童美术活动主要是教师引导儿童通过美术想象创作,表达他们对现实社会、身边事件的初步的感性的认识和体验,是儿童心理活动的真实展现,也是为发展儿童思维、情感、性格、智力搭建的一一个重要的窗口。
一、美术教育对儿童情绪情感的影响
美术教育可以有效促进儿童健康情绪情感的形成。美术活动是大多儿童喜闻乐见、积极参与的,在缤纷的色彩世界里,儿童通过创作一件件艺术作品,以自己的角度观察和了解世界,并通过自己的理解和动手能力把它创作出来,同时体会在创作过程中的喜悦。可以说,美术活动是儿童表达丰富情感的一种途径。在具体创作中需要儿童学会控制、调节自己的情绪,始终以良好的情绪情感来进行构思、想象并完成美术创作,通过细致的描绘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每个儿童对颜色都有不同的心理感受,面对红色有的会感受到热,有的会感受到喜悦,幸福。所以在儿童创作作品时所用的颜色以及绘画的内容都可以折射儿童不同心理或情绪。
二、美术教育对儿童意志品质的影响
美术教育可以促进儿童自信及意志品质的形成。美术创作是项体现心理健康与否的活动,需要儿童细心观察、耐心描绘、专心致志、不怕挫折,才能尽情展现他们眼中的缤纷世界,创作出鲜亮成功的作品。“要帮助儿童顺利完成绘画,需要正确的办同理念,需要教师的耐心教育,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经常引导和教育儿童以乐观向上的态度对待生活意志坚。”[1]美术活动中,教师要科学运用赏识性的语言,安排一些有梯度的要求以适应不同孩子的需求,要引导儿童自觉克服盲目、冲动、任性烦躁、马虎等不良心理特征,在描绘创作中收获自信、收获成功。
三、美术教育对儿童合作能力的影响
可以有效培养儿童的合作能力,建立良术教学而言好的人际关系。儿童美术教学不仅仅是儿童的个人活动,其积极的情绪中还有许多需要儿童团队相互合作、共同交流、共同完成的都有着独特的意义。教师可以引导儿童在创作作品时,大家充分讨论,各抒已见,相互争辩,然后共同完成。如:有的负责介绍创作思路,有的负责构图,有的负责涂色,有的负贵向大家展示,通过大家的分组合作、共同创价心情感交流,有利于培养儿童友好合作、团队协作意识、为儿童将来人生发展奠定基础。
四、美术教育对儿童智力发展的影响
美术教育促进智力健康发展。儿童的美术活动是与智慧和创造紧密联系的,儿童学习绘画能够使他们变得更加聪明能干、心灵手巧,对儿童早期智力的开发也有重要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儿童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明确指出,艺术教育是儿童园教育的重要内容,而美术教育又是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正确把握方向,体现综合素质的培养目标,是当前儿童美术教育的首要目标。美术教学既是一种艺术创造活动,同时又是一种艺术实践活动,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通过美术教育可以使儿童心理更健康的发展,培养更健全的人格,对学习其他学科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五、美术教育对儿童审美能力的影响
美术教育促进儿童审美能力的提升。在儿童身心发展的过程中,审美能力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在美术教育中对儿童加以适当性的引导,使他们辨别事物的美与丑,好与坏,从根本上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如,利用图画设计来培养他们的审美,有一幅图上面是普通人家的小朋友在把地上的瓶子捡起,而另一幅图则是漂亮的小朋友在扔瓶子,从这两幅图中让他们谈谈自己的感受,从而正确的引导他们世界上的美与丑不是依靠外表来划分的,而是看内在。
六、美术教育对儿童想象创造能力的影响
美术教育有利于培养儿童想象力和创造力。想象虽然是我们肉眼所看不到的,但却在我们的心里可以充分感受到,想象的力量是无穷大的。”儿童美术教育其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儿童虽然还处于发育时期,各方面还不健全,好多事物认知不清,但在他们的脑海中却存在着一个充满神奇的世界”[2]。在儿童教育当中老师不能强把自身的思想施加在儿童身上,要让他们保持自己的童真,幻想属于他们自己的世界,让他们伴着想象畅游在无尽的美好当中。根据我国的科学研究证明,儿童想象力的开发最佳时间是4-5岁之间,5岁后就逐渐地可以认知事物、感知现实,所以就要在这最佳时期内最大化的激发他们的想象力,让他们肆意玩耍、想象,只有给予他们充分的想象空间,才可以敢于创新。
对儿童进行美术教育,不只是为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审美力,还要注重对他们创造力的培养,让他们可以很好的将想象力和创造力融为一体,使其可以充分的感受创造的过程,而不是只注重创造的结果,从实质角度来说创造的过程要比其结果更具价值。所以老师在儿童进行创作的时候一定要及时的进行指导,对于他们完成的内容或者是作品要给予肯定,不可以完全的按照老师自己的思维去左右儿童的想法和创作,要多多鼓励他们和赞扬他们,让他们找到自信,培养他们对美术创作的兴趣,从而提高儿童美术学习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才可以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才有助于儿童创造力的培养。
结语
儿童时期是人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因为这个时期是性格养成和能力培养的开始阶段,在这个时期中,儿童的思想以及认识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所以说儿童时期的教育尤为的重要。在儿童美术教育的过程中,要摒弃传统的强制性思维,多在教学活动中注入引导、鼓励、奖赏的元素,从而帮助儿童完成学习和能力的培养。要引导儿童去找寻和发现在他们身边的正能量,要让他们具备审美的能力,依靠联想和创造去建立人性美、事物美的和谐环境。要以培养儿童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为目标,最终带动儿童在思维和能力方面的全面发展。儿童美术活动,不仅能激发美感、陶冶性情,而且涉及到儿童兴趣、态度、情感、意志、智能、知识及身体发育诸方面,所以任何一个美术活动都应从培养学习兴趣出发,重视课程的综合性和整体性,力求使对儿童终生有益的多种因素得到发展,使整个活动过程成为儿童不断探索发现、不断创造的过程,培养儿童的自信心和独立性,使他们逐步地成长为一一个有能力、有信心、有意志的人。
参考文献
[1]刘绍峰.小学美术教师引导儿童美术兴趣的研究,2016,(3):168
[2]曾慧.儿童美术教育对于儿童创造力的培养,2015,(1):106.
论文作者:漆静怡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1月5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6
标签:儿童论文; 美术教育论文; 美术论文; 自己的论文; 能力论文; 他们的论文; 想象力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11月5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