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一个“稳”字——湖南省2004年高考语文卷评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湖南省论文,语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4年湖南省高考语文首次单独命题,备受各界关注。考试结果证明,这套题较好地完成了它所担负的使命。试卷最大的特点是“稳”,体现了全国高考考试大纲的要求,继承了近年全国高考卷结构模式的传统,难度合适,让大家平稳地度过了这一考试关。
众所周知,这次十一省市的单独命题,虽说是“单独”运作,实际是受着“考纲”和往届题型的双重严格的制约,并无完全自主创作之余地,很大程度上只能是依葫芦画瓢。在这样的背景下,若单独对湖南题来讨论其命题思想、试卷结构乃至题型运用等大问题,就没有了它的意义。剩下的我们就只能从材料的选择、命题的智慧、提问的技巧以及答案的要求等方面来进行评析、商榷了。
一、选材
试卷中所选的供考生阅读作答的文章和古诗文化含量大,文学色彩浓。其中有创新意义的一个亮点是,文言文阅读的选材,突破了历来全国题专用史传体文章的定势,而选用了苏轼的散文《放鹤亭记》。这篇文言文符合“浅易”的标准。以记叙为主,有人物,有对话,有景物描写,有议论的成分,表达方式运用丰富而灵活。所选是一篇完整的文章,有始有末,结构完整。过去长期只考史传体文章,而且大多是节选片断,今年改为考一篇完整的散文,将会引导中学教学迎考拓开阅读面,真正学好文言文。
但选材用材方面也有一个疵点,对于并非名家名著的文章,为了命题的需要,特别是文字不严谨的地方应该加以修改的没有修改。如所选社科文,第一段就稍有重复,表达不甚顺畅。原文:“它既有东方传统医药学的神秘之处,又往往有现代医学所不及的奇特功效。它有神话、传说的成分,它的许多原理至今也无法用现代医药学理论进行科学的解释,但这种‘神秘’的医药学,却常常有着神奇的功效。”这里两句话的第二个分句就是重复的,完全可把它合并成一个句子,如:“它既有东方传统医药学的神秘之处,有神话、传说的成分,它的许多原理至今也无法用现代医药学理论进行科学的解释,它又往往有现代医药学所不及的神奇功效。”这样改,就简洁、顺畅了。考生读起来又省时间,又好理解。
作文的选材以及由选材提出的话题还算不错,关注了社会,关注了家长,关系着学生自身的成长;审题容易,有可写性。但命题一般化,加之要讨论的是“家庭教育”,主要是施教者的行为问题,学生不善于换位思考,又感受不深的居多,所以不少文章构思平庸,论述平板。说到这里,顺便一提:话题作文用了五六年了,现在已失去了当初的朝气,又需要来一个变化创新了。
二、命题的智慧和技巧
这套试卷中确有几个亮点,显示出命题的智慧。第14题是把握文言文文意的题目。D项:“作者最后引用山人所作放鹤、招鹤之歌作结”,阅读的一个难点正在这里,弄不清“放鹤歌”是谁作的。要读通,先要弄清前面的“挹山人而告之曰”是作者告诉山人;进而弄清“山人欣然而笑曰:‘有是哉!’”这是一个疑问语气句(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所出的《古文观止言文对照》就是用的问号。这里若用问号,学生更易理解),那么这里就是两人对话。接下来的作歌者必是作者而非山人了。这种题目落在一点,涉及很宽,思维容量大,是命题之佳作。翻译文中的三个句子也选得好。①句记叙句,②句议论句,③句描写句,且散布在全篇各段;三个句子难易又有梯度:①易,③中,②难。这样选句看似信手拈来,实则颇费思量。16题,古诗赏析命题形式好,用对前句诗的赏析引导学生去赏析第4句,对学生作答有异向规范的作用。此外第5题判别正误句也很好,AD两句错误较隐蔽,但又确实是无可争议的病句。
然而一套题就像一首长诗,不可能句句精彩,一般性的题目自然不少。问题是这套试题中还有几处显然不够恰当。第4题选择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句,A项用“无出其右”,这个成语使用频率嫌低了一点,与“不以为意”“世外桃源”“不厌其详”相比,“生熟”程度相差太远,且错得又很生硬。第21题考对现代文的赏析,D项出现“尽管不无‘西化’的色彩”,“西化”是什么含意?有的考生很可能没有接触过个术语,倒是政治时事中常见“不能全盘西化”的说法,又可能造成某些学生的误解,所以还是回避为好。
特别是有的设问指向有偏差,造成学生审题作答的困难。第19题:“扮一个牧童,扮一个渔翁,装一个农夫,……装一个猎户,……为什么用‘扮”装’这两个字眼?”这个提问的角度是作者写作的技巧问题,而答案却是:“许多人在现实生活中不像牧童等人那样自由,那样接近大自然。”那么这个问题就应这样提出了:“作客山中的‘你’,为什么要‘扮装’成这些人呢?”这样学生思考起来就不需绕圈子,可以对问作答了。又第20题:“在畅叙如何领略作客山中的妙处之后,作者在最后一段做了怎样的拓展与‘深化’?”这一题的表述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第1分句似乎多余;第2分句指向不明确:是指运用了什么方法、技巧对文章做了深化,还是指文章在内容思想层面做了哪些深化?既是指后者,问题就可这样提出:“文章最后一段说‘这样的游行’‘不必带书’,为什么?作者从哪些方面阐述了其理由?”这样不就更清楚明白了吗?
此外还要指出有的题目作答似与阅读文本没有什么关系,而是靠社会知识来回答问题。第10题要找出根据原文章所提供的信息推断不正确的一项。B项说“中医学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已经是一种趋势”,C项说“中医学要走向世界,现在既是机遇,也面临挑战”。“走向世界”“趋势”“机遇”“挑战”之说已成了现代“熟语”,肯定是正确项,至于是否依据原文去“推断”,是如何推断的,是近距离直接推断,还是远距离间接推断,这些思维过程似乎被免去了。第7题,中国传统医学为什么显得“神秘”?要选出理解不正确的一项。其中D项“很多西方人对于中国传统医药学还不了解”,这一项在通篇中找不到原文的直接信息,似乎也只是推断了,不如用“它含有神话、传说的成分”更好,因为这一句直接摘自原文(本题不是考推断)且又与B项“长期……在寺庙中代代相传”有相似之处,具有迷惑度,这样设计选择似乎更为恰当一些。
三、答案及评分标准
这套试题命题人所提供的答案及评分标准有两处是值得商榷的。第20题,“作者在最后一段做了怎样的拓展与深化?”答案要求回答6个要点:①自然是最伟大的一部书;②既深奥又浅易;③只要性灵上不长疮瘢,眼不盲,耳不塞;④任何人都可随时随地享受大自然;⑤大自然可以慰藉我们的心灵;⑥指示我们人生方向。其实这里明明只3个要点:①自然是最伟大的一部书(这是对自然所作的定性的解释);②人人都可随时随地感受自然(这是讲自然对人类施惠的范围很广);③自然可以慰藉人的心灵,指引人生方向(这是就其价值取向来说的)。三个方面的意思明明白白。硬要把它分成6点,不仅烦琐,而且有的又不在一个逻辑层面,根本无法并列。如:第③点,只要……眼不盲,耳不塞,第④点,人人可享受大自然。这两点明显只有一个意思,那就是“人人可享受”,第③点只是强调“人”的一种条件——没有心理和某些生理缺陷,这样强调正是为了突出“所有的人”都能享受,是为④服务的;把它看成与④同等重要而列为要点,是对文章解读的错误。
此外,关于古诗鉴赏题,前面我们已肯定这种命题形式好,然而答案的要求又过于苛严,要求必须回答三个以上要点(联想手段,比喻或通感修辞,美妙的音乐效果)。这里有一个教育思想问题需要讨论。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我们提倡学生对文本的多元化解读。而事实上“诗无达诂”,解读更可能是丰富多彩的。而一到考试时这些就都行不通了,一个文本就绝对只有一种正确解读,可以得分,否则就一律判为错误。而且考唐诗又都只以《唐诗鉴赏辞典》为据,同之者对,异之者错。这不仅有些霸道,而且与我们提倡的创新精神是相背离的。我们认为,只要考生解读得合情合理便都要给分。“疑有碧桃千树花”,考生如果解为:这是诗人寻访吹笙人不到之后的想象,他想到吹笙人坐在桃林里闲适吹笙,表现出恬然自乐的心境,而优美的笙曲则飞越墙外陶醉了听乐的人。能这样解读便合情合理,便应认可了。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形象大于思维”,留给了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任读者驰骋,是不宜画地为牢局限思想之疆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