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位有情怀、有温情的鲤城教育者论文_翁华明

做一位有情怀、有温情的鲤城教育者论文_翁华明

翁华明(泉州外国语中学鲤城附属小学 福建 泉州 362000)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691(2017)09-0193-01

作为一位外来泉州鲤城的教师,学校本应是孩子们可以快乐进行探索的地方;学校本应是孩子们积极进行学习的地方;学校本应是孩子们进行健康成长的地方。可是不知从何时起孩子们开始孩子不愿意去学校学习,也不知从何时开始孩子们开始对学校产生了畏惧的情绪,更不知从何时起孩子们把去学校作为必须完成的任务,而学校却成为了他们的负担。是什么导致了这些情况的发生?又是什么使原本活泼可爱的孩子们变得那样“沉稳”,是情怀!学校没有让学生们感受到情怀,是温情!学校没有让学生感受到温情。

学校的第一责任人是校长,校长对于教育是否有情感对整个学校都有影响,陈理校长就给我们提出了要让我校的孩子们在学校中感受到情怀,感受到温情。并为此付出自己的行动。

有人曾这样评价我的校长,陈校是一个 “捡垃圾的校长”,是的,校长没有高高在上,而是在发现垃圾时,随时都能弯下身体捡起垃圾,并分类的扔进垃圾箱,让我们不仅受到感动并注重校风的形成。在教师大会上陈校长也时常说:“没有良好的环境是永远没有所谓的温情教育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学校是一个相对特殊的环境,它可以改变成自己想要的样子,一个学校的文化、学校的内涵是怎样,学生的发展就会向其靠拢。要想创建良好的学校环境,创建有情怀的学校如果仅仅去靠我来改变学校几乎不可能的,这需要我们的老师都能成为一位有情怀的教育者才行。近些年家长教师追求学生的成绩、学校重视学生的升学率,可是真正关心孩子成长的却没有几人?我们的学生在这种环境下如何能感受温情,体验情怀。”因此在大会中让老师们思考这样的问题,真正对孩子有益的到底是成绩,还是他们成长中的快乐呢?现在学生在学校中真正学到的是知识还是伤害呢?结果不言而喻。

校长希望我校的孩子们能在校园中能真正体验到校园中的情怀,为此要求在教育中改变。教学中不再进行“功利化”的要求,不再去追求分数,不给学生的心理造成沉重的负担,他们还是孩子,他们的成长需要和谐的环境,学校作为教育的重要场所为学生提供有利于成长的环境,不再用知识去塑造孩子的灵魂,而是用爱去感化、去构筑。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受浓浓的温情。仁爱是教育的灵魂,也是教育的力量。在校园里,一切都可能成为教育的行为,因此,一切为了学生,一切都要围绕学生,都应体现教育者的仁爱情怀。就是在陈校长的引导下让我学会脚踏实地的去学会做一位有温情的教育者和管理者,让有温情的管理深入人心,增强执行力,提高工作效率。

教育是个永恒的话题,它在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承载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具有教育人的情怀,是推动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动力。在追寻教育理想的路上,我们一直在行走。尽管前面有荆棘和险滩,尽管也有过迟疑和彷徨,既然选择了行走,我们就只有一个方向——向前!办有温情的教育,让生命自由呼吸,用仁爱与智慧传递生命的温度,创建学生快乐、教师幸福、社会满意的理想的学校!这,就是一个有情怀的鲤城教育人——陈理校长!

论文作者:翁华明

论文发表刊物:《教学与研究》2018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4

标签:;  ;  ;  ;  ;  ;  ;  ;  

做一位有情怀、有温情的鲤城教育者论文_翁华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