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尤其是重工业的不断发展,对于现在的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阻碍了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目前,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关注程度在不断地提升,减少城市污染,改善生态环境成为当前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园林绿化工程的实施能够有效地减少空气中存在的污染物,改善生活环境,并且具有一定的审美功能。对此,文章就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得相关内容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
1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人们生态意识的增强,园林绿化得到了快速发展,而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也显得尤为重要。其是企业施工中的重要环节,而该环节不仅关系到园林绿化质量,同时也影响着企业施工效益。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中,依然存在着形形色色的问题,严重影响到园林绿化质量,一些管理人员对于施工管理不够重视,致使企业竞争力减退。而企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需要提供高质量的绿化产品,不仅需要合格的原料与优秀的设计,还需要完善施工管理制度。由此可知,企业只有重视施工管理这一环节,才能够提升其综合能力,也才能够营造出更美的城市环境。
2当代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现状
2.1对规章制度缺乏认识
在施工管理中,施工人员与施工管理人员缺乏对相关规范、制度的了解,没有遵守《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相关要求。如果施工人员在实际操作中不规范、不科学、不合理,在施工中使用劣质材料、未达标的原材料等,就会产生较多的废渣,从而给环境造成污染,偏离预期的建设目标。如果在施工中有悖于相关施工要求的技术规范,就会影响施工的质量和施工效果,甚至造成一系列的不良后果。
2.2施工前准备工作不完善
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我国为改善生态环境问题,于是积极推进园林绿化的建设,导致在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的时候出现了由于前期准备不够充分工程建设不完善的问题。在园林建设初期,由于设计的图纸不全面,没有充分考虑到现场的地形与气候等因素,导致在后期建设的时候,建设出的园林不符合要求,甚至出现由于设计的不合理导致植物无法存活的现象,有违园林建设的初衷。
2.3施工植被成活率不高
在施工过程中,确保植被成活至关重要,如果植被运输到工地而没有及时种植,植被成活率将大大降低。与此同时,植被运输成本较高,很多企业为了节约成本,会在同一辆汽车中装入大量的植被,一些植被在运输过程中受到长时间曝晒,也会使成活率大大降低。还有一些施工方式不当引起土壤结构变化,例如,运用推土机推土,不仅会破坏土壤的原有结构,同时,还会造成土壤板结,引发植被积水过多或者是供水不足的问题。
3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措施
3.1建立健全园林绿化施工管理制度
首先,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城市建设管理规范,积极设计出园林绿化管理工作的合理方案,为积极开展切实有效的施工管理工作提供科学指导。其次,需要结合城市建设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城市发展和园林绿化施工的制度,保证园林绿化的精确化和细致化,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加以改进和完善。再者,在得到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审批之后,要全面有效落实规章制度,并观测其在具体施工建设过程中的应用情况,保证其具有良好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最后,设立明确的施工管理标准,要针对园林绿化施工过程中的各项环节进行综合控制,制定出科学性的管理规范,重点明确具体的管理方法、施工结构、施工思维方式。施工单位要能够良好统一自身的管理思想,合理调整管理人员的位置,积极理顺各项管理工作思路,从而建立起先进有效的管理体系,支撑各项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保证园林绿化工程的顺利实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
在园林绿化工程建设中,前期准备关乎整个工程建设的好坏,因此在施工前必须要做好必要的准备措施。对于园林建设的整体规划需要提前设计好图纸,这样在后期具体施工的时候就会有一个参照,不会造成随意施工的现象,但是在设计图纸的时候,必须要把设计地的地形与环境等因素都考虑进去,做到多方位、多角度全面思考。在施工的前期,还应该由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指导,对场地的排水问题与规划问题进行技术指导,为后期的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打好充实的基础,避免投入使用后出现问题。
3.3重视现场施工管理
适当的沟通与交流对于做好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非常重要。所以一定要多与园林绿化工程的相关建设企业、设计企业、施工企业及其他的一些相关部门间进行适当沟通。只有这样,才能够尽早发现施工当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安全问题和不合理因素,防止施工重复及低效的情况发生,保证每一道施工流程都能够顺利地进行下去。比如,在栽种一些比较庞大的树种时,应先对施工环境的标准高度和回填土的基本状况进行详细了解后才能实施,施工单位应在第一时间与相关的土建和排水部门沟通,对路面的详细标高、管道的具体布设方式、走向以及掩埋的深度加以确定,以此使绿化工程的软件与硬件设施能够达到充分融合和衔接效果,防止栽种的施工工作对管道产生破坏的影响。所以,只有对施工现场采用科学性的管理方式对其实施严格管控,才可以使施工的质量、进度以及成本三要点得以有效把控。
3.4重点强化园林绿植成活率管理
一般来说,园林绿化树木最佳的移栽时间是冬季休眠期至次年春季的萌动期内,但在实际的施工工程中,由于内部管理及外部环境等因素影响,常常发生非栽植季节栽种绿化树木的情况。为了保证树木移栽的质量与成活率,以减少城市园林绿化景观的建设成本,常常需要采用多种技术手段。在实际的植物栽植工作中,常用的栽种技术有段有,在叶面上喷洒蒸发抑制剂以减少水分蒸腾、尽可能缩短树木起苗至栽植的间隔时间、对树木进行断根处理、依据植物的种类以及生长情况进行不同程度的枝条短截、在阴天或遮阴条件下进行苗木的移栽。
3.5完善后期养护工作
第一,防治病虫害。园林绿化工程植被生长阶段,经常会遇到病虫害问题,如果病虫害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就会增加植被的死亡率。针对此种情况,园林部门就需要合理使用病虫害防治技术,具体做法如下:一,园林部门需要建立病虫害防治预警机制,在此预警机制下对植被生长情况进行实时监控,确保能够第一时间发现病虫害,并及时解决。二,园林部门需要增加病虫害防治的资金投入力度,积极使用无公害抚育技术,对病枝、枯枝第一时间进行修剪,让病菌树木可以及时得到清除,不会传染其他树木,保证植被生长情况。三,园林部门需要对植被出现病虫害的原因进行分析,掌握病虫害特点,然后针对性制定病虫害防治方法,从而让植被病虫害问题能够有效得到解决,实现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目标。第二,土壤养护。植物生长对土壤的要求也是非常高的,因此,在进行园林绿化工程时,要对园林种植地区的土壤进行严格考察,对植物需要的有利营养物质要及时添加,以有效提高植物的成长效率。要按照植物对养分的需求合理进行施肥,满足植物养分需求,保证植物正常生长。如果土地不能满足植被生长的需要,就会对植被生长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4结束语
由于园林绿化工程中所种植的花草树木种类繁多,如果不能及时管理,就会导致花草树木大面积死亡,降低园林绿化工程的经济效益。针对此种情况,园林部门就需要积极展开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管理,并做好花草树木的后期养护工作,科学使用新型养护技术,从而有效提高园林绿化工程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李洪军.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的现状及改善对策[J].南方农机,2017,4822:118.
[2]刘素芹,郑丽霞.刍议城市园林绿化施工管理中精细化理念的应用[J].河南科技,2014,13:231-232.
[3]薛长林.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5,2801:8-9.
论文作者:王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
标签:园林绿化论文; 植被论文; 园林论文; 绿化工程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树木论文; 病虫害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