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若干认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道路论文,农业现代化论文,特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十七大报告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指出解决“三农”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放在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求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提出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这里重点谈谈对“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一些认识。
一、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本质内涵
现代农业,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当今世界农业已经达到的最高发展水平的概括。在实践中,发达国家的农业通常被视为现代农业的代表。农业现代化,就是推进农业从传统发展水平达到现代发展水平的过程。农业现代化道路,就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具体发展战略、方式和途径。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就是遵循世界现代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并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确定中国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目标、战略路径和具体措施。具体说,就是从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农户经营规模狭小、要素基础薄弱、区域与产业差异显著、大国效应突出的特殊背景出发,以确保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提高农民务农收入和资源可持续利用为战略目标,以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为战略路径,以加强土地质量基础、物质装备水平、农业科技支撑、农民经营能力和政府支持体系为战略措施,推进我国农业又好又快发展,进入世界农业发展的先进行列。
纵观世界发达国家的农业,既有共同特征,也有显著差异。这些共同特征反映出现代农业的一般规律和本质特点,其中最突出的是“高投入、高产出”。高投入是手段,高产出是目标。高投入不仅是指较多的物质和资本投入,更重要的是高技术含量和人力资源素质;高产出包括产品的数量多、质量好、效益高。由于具体国情的不同,发达国家的农业又各有特点,如美国、欧盟、日本、以色列、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具体农业特点不同,其农业现代化的具体道路也就各不相同,各具特色。
表1 部分发达国家营业情况与我国比较(2005)
单位 美国 法国荷兰
日本以色列 中国
总人口万人 2995 60991633 12790 669
130756
农业人口比重
%1.9
2.7 3.0
3.0 2.357.0
全国人均耕地公顷/人 0.58 0.300.06
0.03 0.05
0.09
农业人均耕地公顷/人 30.1 11.2 1.9
1.1 2.10.17
农业人均产谷物 吨
63.7 38.8 3.7
3.2 2.00.57
农业人均产肉
吨6.9
3.3 5.0
0.8 4.00.10
农业人均产奶
吨
13.8 15.521.7
2.1 8.10.04
小麦单产公斤/公顷
2902 69898656 4097 27954275
玉米单产公斤/公顷
9286 8254 2500 - 5287
水稻单产公斤/公顷
7437 5731 6648 - 6260
奶牛单产公斤/公顷
8603 41817011 7236 55132000
资料来源: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数据与《中国统计年鉴》数据计算
表1所示的一些数据,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这一点。美国、法国、荷兰、日本和以色列,都是发达国家。就农业人口比重看,都低于3%。全国人均耕地面积代表着农业土地资源禀赋情况,美国与法国远远为多,而其他三国很少,甚至比我国还少。农业人均耕地面积代表着农业生产经营规模,美国与法国较大,而其他三国较小,但是却显著多于我国。农业人均农产品生产情况代表着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谷物生产的比较关系与农业人均耕地面积相同,这是因为谷物生产依赖耕地;农业人均肉类生产水平,以美国与荷兰的水平为高,法国和以色列次之,日本比较低,而我国就更低了;粮食单产水平代表着土地生产率,是土地条件、资本投入与技术投入共同作用的结果,各种产品有所差别。美国玉米和稻谷单产水平名列前茅,小麦单产水平却最低。荷兰与法国小麦单产水平较高,日本稻谷单产也比较高。就奶牛单产来看,美国最高,荷兰与日本次之,以色列与法国较低。我国的粮食单产与奶牛单产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较,都有较大差距,其中水稻差距较小。最后,从人口规模看,美国与日本比较大,法国次之,而荷兰和以色列比较小。人口规模、人地关系与农产品国际贸易地位和战略有关。美国、法国、荷兰是农产品食品净出口国,而日本与以色列则是净进口国。
同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农业面临着诸多方面的特殊条件。主要可以概括为: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农户经营规模狭小、要素基础薄弱、区域与产业差异显著、大国效应突出。
第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对于农产品供求平衡压力较大。(1)农产品需求呈刚性增长。我国人均GDP的现有水平显著低于发达国家,但是增长速度远远快于发达国家的水平,这意味着消费者目前的食品消费水平低于发达国家,而食品消费需求的增长幅度会显著高于发达国家。实际上,许多发达国家的食品消费数量需求已经进入增长非常缓慢乃至停滞和下降的阶段。发达国家可以不强调增加农产品的数量,而我国却一定要高度重视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满足需求的不断增长。(2)耕地资源将不断减少。我国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但是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对农业土地的继续占用是不可避免的,每年将保持在400万~500万亩的水平上。而发达国家急剧占用农田的时期已经过去。我国耕地面积的继续减少将是不可避免的,这就使得我国提高土地生产率的要求更加迫切。(3)高素质农村劳动力持续外流。我国现有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远远超过一亿,并且以每年几百万的速度增长。外出务工劳动力大都具有较高文化水平和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这无疑对农业生产发展产生较大影响。
第二,我国农户的平均经营规模极为狭小,对于产业化的要求迫切。目前,我国2.5亿农户平均经营耕地只有0.48公顷,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这种小规模经营状态将在长期内存在。即使我国目前的平均经营规模增加一倍,也仍然显著小于日本和韩国目前的水平,更是远远小于欧美等国家的水平。如何在小规模的经验基础上实现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尤其是在大田种植业方面。这种特点决定了我国农业生产必须注重各种形式的产业化和区域专业化,通过产业化和区域专业化,克服小生产的不足,更好地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
第三,我国发展农业的要素基础薄弱,对于加大投入的要求更强烈。这些基础要素包括土地、劳动力、科技和资金。我国土地资源不仅数量紧缺,而且质量较差。一些在发达国家仅仅是用作畜牧用地而并不适于用作耕地的土地,在我国也开垦了,包括比较贫瘠的土地、比较陡的坡地、比较干旱的土地等。欧洲和美洲国家的绝大部分土地,土地平坦肥沃,水热配合较好,不需要很多土地基础设施建设。而我国的许多地方,开垦过度,却需要进行大量的土地改造,才能够取得较好的产量水平,而目前远远不足。我国的农业科技创新,尽管取得了很多成就,在某些方面走在世界前列,但是总体水平仍然较低,远不能够满足农业生产发展需要。我国的涉农企业仍然不很发达,无法像发达国家那样,由涉农企业支撑起农业科技创新的半边天。我国农村现有劳动力受教育水平很低,近5亿农村劳动力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占37%,高中以上仅占1 3%。农村义务教育将比较有效地解决未来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教育水平问题,但是目前农村已有劳动力的低教育情况,将在较长时间内存在。随着高素质农村劳动力的外流,留守在农业经营方面的劳动力受教育水平就更低了。这对农业科技推广和农民培训,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发达国家农民的受教育水平普遍很高,如美国农民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占80%左右。最后,农民由于收入水平较低,利用自有资金进行农业投资的能力很弱,而农村金融服务现在非常薄弱。
第四,我国农业发展区域差异和产业差异比较显著,实行差异化推进战略的意义更突出。(1)各地区之间的特点很不相同,东北平原地区可以发展起建立在家庭经营基础上的较大规模现代化农场,华北平原可以通过合作实现机械化,东部沿海城市群周边可以发展起现代化园艺业,而西部山区则难以实现大规模的机械化,等等。(2)各产业的特点有所不同。生猪、家禽等畜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和现代化过程发展迅速,可以较快地提升产业现代化水平。在种植业中,设施园艺的发展水平较快,而大田种植业的规模化和现代化进程相对缓慢一些。
第五,我国的大国效应突出,国内与国际市场的相互作用关系更复杂。就进口方面而言,我国难以过度依赖国际市场。一方面,许多重要农产品的世界出口总量有限,与我国的需求相比只占一个很小的比例,尤其是畜牧产品;而另一方面,我国的进口行为对世界市场价格影响巨大,凡是我国增加进口的产品,世界市场价格通常会发生大幅度上涨。就出口方面而言,我国难以通过大幅度增加出口来提高农民收入,除了少数沿海地区之外,绝大部分地区要依赖国内市场销售产品。我国不可能像以色列和荷兰那样,在农产品贸易方面大出大进。
我国由于以上几方面国情的特殊性,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必然要走一条有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二、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战略选择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需要把握好战略目标、战略路径和战略措施。这就是以确保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提高农民务农收入和资源可持续利用为战略目标,以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为战略路径,以加强土地质量基础、物质装备水平、农业科技支撑、农民经营能力和政府支持体系为战略措施。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战略目标包括:确保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提高农民务农收入和资源可持续利用。(1)保障农产品长期有效供给是首要目标,表现为供给数量充足,质量安全,价格合理。其中,数量和质量问题是核心,价格问题最终是由数量和质量问题所决定和引发的。数量不足的要害在于:数量不足必然引起价格上涨;这时即便实行补贴,城市低收入者也必然要减少消费,因为补贴的金额有限,补贴后低收入者还是低收入者,无法同高收入者竞争有限的产品,而高收入者不会因为涨价减少消费。由数量不足而引起的价格上涨,对于低收入阶层有放大作用,即如果总供给减少1%的话,由于高收入阶层不会降低消费,所有减少的部分都由低收入阶层承担,因此低收入阶层的消费下降幅度将远高于1%。2007年下半年,猪肉价格上涨就引起了这样的结果。质量(尤其是食品安全质量)问题的要害在于:出现问题的产品数量可能不大,对健康的实际影响范围可能不大,但是其心理和社会影响可能很大,从而引发市场与价格危机,也引起社会不安,并妨碍农产品出口。(2)增加农民务农收入,既是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必要基础。农民没有积极性,生产就难以提高。(3)资源可持续利用,既是人与自然和谐的需要,也是保持农业长期生产能力的需要。在静态条件下,这三个目标具有一定的矛盾关系:生产数量多了,价格必然就低,由于农产品价格弹性通常小于1,因此就全体生产者总体而言,增产会直接导致减收。静态条件下,为了保护资源,也必然减少生产。协调实现三大战略目标的关键是科技进步和政府的支持。发展现代农业的战略目标,事关基本民生与社会稳定,事关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是“重中之重”的关键基础。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需要以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水资源,饲料、其他)和劳动生产率为战略路径。(1)提高土地生产率是我国人地关系紧张的必然选择。由于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发展,我国农业土地面积的下降趋势是不可避免的。此外,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和长期可持续发展,也无法大量新开垦土地。因此,为了增加粮食等各种农作物的生产数量,不断提高土地的单产水平是唯一出路。(2)提高资源利用率包括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饲料转化率和农业废弃物的利用。水是农业的命脉,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少,地域分布与季节分布又很不均匀。北方大部分地区和南方的山区,都有突出的缺水问题,华北平原等一些地方严重依赖地下水灌溉,而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又日益挤占了农业用水。据测算,我国农业每年缺水300亿立方米。因此,大力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也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随着人们对畜产品需求的不断增长,对饲料的需求也不断增长。未来我国粮食需求的主要增长源是饲料,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是饲料粮食安全。因此,提高饲料转化效率就相当于增加粮食生产,就相当于节省土地资源和水资源。农业废弃物的利用,是提高资源利用率的一个重要方面。秸秆还田、秸秆气化、畜牧粪便的处理等,不仅减少了生态环境污染,还直接促进农业生产发展。(3)提高劳动生产率。从长期看,是提高农民务农收入的根本之道,是必然选择。只有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才能解决增产与增收的矛盾。提高劳动生产率,需要科技、装备等方面的共同作用。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需要以加强土地质量基础、物质装备水平、农业科技支撑、农民经营能力和政府支持体系为战略措施。(1)土地质量的好坏,是高产的基础。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地肥力,治理盐碱土地,改善农田水利,坡地改梯田,旱地改水田,等等,都是改善土地质量的重要措施。土地质量不改善,一些科技进步成果也难以得到应用或者难以取得预期成果,一些物质装备如机械等也难以发挥作用。(2)物质装备包括耕翻播收等作业机械化,也包括温室、饲养场等设施农业,还包括收购、仓储、运输、加工等流通设施。这是现代农业提高土地生产率与劳动生产率的必然要求。(3)科技创新及其应用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动力。要突破资源环境的重大约束,唯一的途径是科技创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对于我国农业来说尤其如此。高产优质品种的培育,科学栽培与养殖方法的发明,都是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的关键。没有科技创新与应用,就没有现代农业。(4)农民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主体,只有培养造就出亿万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资源、装备、科技等方面的潜力才会得到发挥和实现,现代的农业经营组织方式才会得到很好的利用。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既要“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在通过各种扶持政策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同时,更要加强农民培训,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管理素质,提高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的理念,提高农民自我组织能力,最终表现为提高农民增产增收的能力。(5)政府的支持体系,是加快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保障。由于农业具有较高的弱质性和公益性特点,我国农业更有农民自身资本能力低下、涉农企业服务能力较弱的特点,完全依赖市场机制,很多问题解决不了,或者解决不好。因此,必须通过政府的各种投入和服务予以支持。上述土地质量、物质装备、科技进步和农民素质等方面的问题,都需要政府的财政投入,才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从我国目前的情况出发,如果政府不加大投入,完全依赖市场机制,完全依靠农民自身力量,就难以实现我国现代农业建设的快速发展。此外,政府在农业技术推广、市场信息、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治、食品质量安全监控管理等方面,都需要加强投入,提供公益性服务。
三、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政府职能
发展现代农业,农民与企业是主体,但是政府承担着重要职能。发挥好政府职能的基本前提条件是加大政府财政对发展现代农业的投入强度。
表2
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 单位:亿元、%
农业支出占财
合计 支农支出 农业基本建设 农业科技三项 农村救济政支出比例
1980150 82 491
7
12.2
1985154 101 382
13
7.7
1990308 222 673
16 10.0
1995575 430 1103
32
8.4
1996700 510 1425
44
8.8
1997766 561 1605
40
8.3
1998
1155 626 4619
59 10.7
1999
1086 677 3579
42
8.2
2000
1232 767 414
10
40
7.8
2001
1457 918 481
10
48
7.7
2002
15811103 424
10
44
7.2
2003
17541135 527
12
80
7.1
2004
23381694 542
16
86
9.7
2005
24501792 513
20 125
7.2
2006 2828*2161 504
21 182
7.0*
注:*扣除了304亿元农村合作医疗与村委会支出补贴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据《中国统计年鉴》公布的数据,国家财政农业支出有不同口径:(1)国家财政用于农业支出,包括分项:支农支出、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农村救济费。(2)其中的支农支出,又从不同角度进行分项:一是分为农林水气支出和农业综合开发支出,二是分为农业支出、林业支出、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事业费。
从表2可以看出:(1)近年来,国家财政各项支农投入均有较大幅度增加。(2)用于农业支出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例并没有增加,反而有所下降。在90年代后半期以前,该比例在8%以上,最高为10%以上;而2000年以后,基本上是在8%以下,2006年更是降低到了7%。(3)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农业基本建设支出近四年来出现徘徊和下降。(4)2006年,国家财政支农支出2161亿元中,来自中央财政的只有194亿元,远远小于地方财政支农支出。
就中央财政支农投入来看,近年来有大幅增加。中央财政“三农”投入从1996年的774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3397亿元,增加了3.4倍。但是,由于同期中央财政收入增幅更大,从3661亿元增加到20450亿元,增加了4.6倍,因此,中央“三农”支出在中央财政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出现下降,从21.1%降低到16.6%。这表明,中央“三农”投入的增长幅度小于中央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
现有中央财政支农投入的具体分项中,包含了一些不属于三农的项目。以2005年为例:“基本建设投资”813亿元,其并不全部是用于“三农”,一些大江大河治理方面的支出,更多的是出于非农业和农村目标;“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662亿元,尽管起因与农业和农民有关,是由于取消农业税费而引起的,但是现在的资金使用用途,主要是为了维持县乡政府的运转,与“三农”并无直接关系;“缓解县乡财政困难转移支付”55亿元,也同样与“三农”无直接关系;“农产品政策性补助支出”669亿元中,也有相当大的部分是补贴国有粮食流通企业,用于国家粮食安全储备,而与农业和农民无直接关系。如果将这四个方面的因素扣除,则中央财政真正用于“三农”的实际投入水平,大体上在1500亿元左右。
如果只考察用于促进农业生产方面的支出,则有增加速度慢、总体水平低的特点。据《中国统计年鉴》公布的数据,中央财政支农支出2002年为120亿元,2006年为194亿元,占当年中央财政总收入的比重由1.2%降低到0.9%。如此之低的比例水平,与我国农业的重大基础性地位很不相称,与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很不适应。
表3展示了2007年中央财政主要涉农补贴性支出情况。这些补贴性政策的特点:(1)政策出台的主要目标是为了促进农业生产,而实际效果是以稳定和增加收入为主,直接促进生产的支出所占份额较小。(2)主要的项目支出,如粮食直补、生产资料综合补贴等,对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重要促进作用,但是只在财政支出的当年起作用,而并不形成生产能力,不具有长期作用。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就是要遵循世界发达农业的基本特征和基本规律,从我国上述的特殊国情出发,紧紧围绕着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的重大目标,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一方面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另一方面大力提高对农业的物质装备、资源基础、科技创新与应用、人力资本、公共服务等各方面的投入。从长远看,这些方面的投入是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的根本之道。因为这些方面的投入,不仅可能在投入的当年就产生效益,并且可以在以后的长期内持续乃至永远发挥效能。国家财政尤其是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如何切实加大投入,加强农业长远发展能力的建设,是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最关键因素之一。
表3
2007年中央财政主要涉农补贴性支出 单位:亿元
政策措施投入强度目标意向
实际效果 作用时限
粮食直补
151 增加生产
增收为主当年
生产资料综合补贴
276 稳定收入
稳定收入当年
良种补贴
69(粮棉油)
增加生产 增产或节本,依实施方式定
当年为主
奶牛良种补贴1
增加生产
增加生产能力 7~10年
母猪补贴
38
增加生产
增加生产能力 5年左右
农机具购置补贴 20
增加生产
节本并增产 5年
测土配方施肥9
增加生产
节本并增产 3~5年
新型农民科技培训2
增加生产
增加生产能力长期
阳光工程培训9
增加收入
增加收入能力长期
资料来源:根据各种媒体报道汇集
具体来讲,在物质装备方面,先进农业机械的使用、各种农业设施的建设,一方面可以增产,另一方面可以缓解农村劳动力外流的不利影响。国家应当加大对农机具购置和其它农业设施投入的补贴力度。
在资源基础方面,通过各种工程和生物措施,如各种水利措施,整治和整理土地,改善土地质量,提高抗逆抗灾能力,可直接提高土地的生产能力。国家应当通过大大加强财政投入,来加快全国中低产田的改造步伐。
在科技创新与应用方面,良种、良法的创新与推广应用,是提高单产、改善质量的根本之路。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对于农业尤其如此。应始终明确我国农业科研的公益性特征,完善科研体制,加大投入力度,加强队伍建设。在科技推广方面,应着重加强县推广站和村级农民技术员队伍建设。
在人力资源开发方面,应把广泛开展农民培训,全面提高农民素质,作为农村基层组织的一项重点工作,着力推进。应当以乡镇为单位,制定详细具体的农民培训规划,加强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中央和省级财政应当建立专门的财政投入项目,用于支持县、乡政府的农民培训工作。各种农民合作组织的建立和良好运转,是与农民本身的素质和管理能力密切相关的。搞好了农民培训,农民合作组织就会更快更好地发展。
在农业公共服务方面,重点是市场信息、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治、农产品质量监测等方面。这不仅仅是农民生产者的需要,也是城市消费者和社会的需要。各级政府农业部门,在这方面都承担着重要职能。
标签:三农论文; 农业论文; 农民论文; 中国统计年鉴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土地财政论文; 政府支出论文; 现代农业论文; 农村论文; 发达国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