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第一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5)
摘要: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20例研究人员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120例研究人员均为我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接收的神经内科患者。其中观察组60例患者予以舒适护理模式,对照组60例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对神经内科患者采取舒适护理模式的患者总满意度为93.33%,采取常规护理的总满意度为78.3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模式能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增加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舒适护理;神经内科;效果
神经内科主要由脑、脊髓及周围神经组成,包括脑血管疾病、偏头痛、脑部炎症性疾病等。是医院的一个重要科室,平时护理工作繁忙,工作量大,同时神经内科患者多伴有神经衰弱、失眠等症状[1]。,对周围食物比较敏感,容易出现一些医患纠纷事件。为了建立优良的护患关系,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优质的临床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多项临床实践表明,合理有效的护理模式可以明显改善患者临床不良症状,增强患者满意度。本文主要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神经内科中的应用效果,现将资料整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将120例研究人员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120例研究人员均为我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接收的神经内科患者。其中观察组60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37:23,年龄区间为29-52岁之间,平均年龄(41.5±3.21)岁,平均治疗时间(6.14±1.2)个月,其中脑梗死19例,脑出血23例,癫痫18例;对照组60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39:21,年龄在28-54岁之间,平均年龄(42.31±3.41)岁,平均治疗时间(6.62±1.4)个月,其中脑梗死17例,脑出血27例,癫痫16例。
120例患者均经临床病理诊断和CT诊断[2]。排除标准:(1)严重肝、肾、脏器官功能障碍患者;病情严重、丧失意识的患者;(3)交流障患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1.2方法
研究开始前为每位患者进行全面检查,观察其各项生命指标,为其建立独立系统的档案资料,做好详细记录。
1.2.1对照组60例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医护人员谨遵医嘱指导患者用药并进行药物注射;每日定时查房,关注患者的体征变化,详细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情况,并及时反馈给主治医生;科学排班,保持24小时内有医护人员随时待岗,以防患者出现紧急情况时,可通知医生对患者进行救治[3]。
1.2.2观察组60例患者予以舒适护理模式。
(1)环境护理。神经内科患者对周围环境比较敏感,护理人员应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整洁的病房环境。
(2)疼痛护理。神经内科患者在治疗后会产生疼痛,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动作应轻柔,注射时尽量分散其注意力,以减轻疼痛感。如果患者出现严重疼痛感,可以考虑予以镇痛药物。
(3)饮食护理。为患者制定营养均衡的饮食计划,控制好食盐和脂肪的摄入[4],禁烟禁酒,禁止使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4)心理护理。与患者及家属进行交流和沟通,对其进行一定的心理疏导,并且讲解相关的临床疾病知识,增加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传播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为其讲解相关的成功案例,以消除患者的恐惧紧张心理,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减少相关的治疗阻力[5]。
1.3观察指标
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将护理效果分为十分满意、满意、不满意三个标准。十分满意:患者恢复情况良好,心情愉悦;满意:患者恢复情况较好,负性情绪明显改善;不满意:患者恢复不明显甚至没有好转征兆,情绪焦虑、抑郁。总满意度=(十分满意+满意)×100%。
1.4数据处理
以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用百分比、率表示,卡方检验比较以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神经内科患者采取舒适护理模式的患者总满意度为93.33%,采取常规护理的总满意度为78.3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神经内科包含多种临床学科,神经内科患者常见的症状有眩晕、脑梗塞、三叉神经痛、神经衰弱、头痛、癫痫、帕金森病[6]、桡神经麻痹等。其发病原因与精神状况密切相关,因此,在治疗期间,对患者进行对症护理极为重要。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个体化的、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从心理、生理双方面使患者达到最佳的状态,积极面对疾病,从而促进治疗效果。本文主要将舒适护理模式运用于神经内科患者的护理上,主要从心理、环境、生活等方面着手。
(1)神经内科患者精神状态普遍较差,往往处于紧张、焦虑、抑郁的情绪中,医护人员应耐心与患者进行沟通,取得其信任,引导其说出内心的想法,发泄不良情绪,缓解紧绷神经。
(2)环境对患者的影响重大,尤其是神经内科的患者,对周围环境较敏感,医院病房以暖色调为主,保证光线适中,切忌太阴暗;定时打扫和通风,拒绝闲杂人等的打扰,保持病房患者安静整洁,空气清新流畅,可在病房内摆放新鲜的花草和果蔬,以净化空气,改善患者的治疗心情。
(3)对患者的饮食进行干预,为其制定营养均衡的饮食计划,切忌烟酒、辛辣等刺激性食物的摄入;患者饮食不宜过饱,应少量多餐,多食用含纤维量高的食物。同时对患者的卫生情况进行管理,帮助患者做好皮肤清洁、口腔清洁、勤更换床单、衣物等。
在本文的研究结果中,舒适护理的患者满意度为93.33%,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的患者(78.33%),说明对神经内科患者实行舒适护理模式效果明显。
参考文献
[1]欧秋燕.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5):360-361.
[2]王淑芳.舒适护理干预措施对神经内科患者护理的临床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8):59-62.
[3]吴灵君.浅谈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J].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2012,03(5):110-110.
[4]梁桂林.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J].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3,11(11):211-212.
[5]卫丹,王伊龙.舒适护理模式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4):141-143.
[6]徐有俊,李萌,赵悦等.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3,3(1):133-134.
论文作者:廖清香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3
标签:患者论文; 神经内科论文; 舒适论文; 满意度论文; 模式论文; 效果论文; 统计学论文; 《航空军医》2017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