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实施“4+2”高效课堂模式已经一年多了,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这种新型课堂彻底颠覆了以往应试教育模式下“满堂灌”的授课方式,最大限度地将课堂阵地归还给了学生,基本上回归了教育的本源,真正凸显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而且让他们获取了有效的知识与能力。
根据自己对高效课堂模式的理解与实践、反思与创新,我认为应注重和完善以下几个方面:
一、精心设计课堂主体活动,努力提高学生的主体积极性
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教师要充分展示自己的教学艺术,根据教材的特点、学情精心地设计每一堂课,体现重点,突破难点。无论是接受新知、 练习巩固、展示体悟还是活动交流都要以三维目标为基点,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意识。孔老夫子的教学模式值得我们去效仿,弟子们围坐在他周围,谈天说地,生成问题,交流、谈论,互答疑难,在合作、探究中掌握了知识,激发了弟子的潜能,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提升了能力,真正体现了因材施教。
二、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主体参与欲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强调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意识,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要善于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中走出来,把自身当作学习的主体、认知的对象。对教与学的关系,杜郎口模式就做了很好的定位,即在“教学关系”上是教服务于学,在“师生关系”上是师服务于生,真正成就了充满生命活力、和谐高效的课堂,很好地解决了教师困教、学生厌学、课堂效率低下等普遍性问题,突破了应试教育和传统教学的藩篱,解决了教学如何实现面向全体、共同发展的问题,为高效课堂教学探索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体情感,满足学生的成就感受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内在力量,是学习的强大动力。兴趣可以推动人去探求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使学生获得持久的兴趣。如果不能充分激发学习兴趣,那么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就会机械地分离开来,就会出现课堂上教师讲得口舌生莲、抑扬顿挫,而学生却感觉索然无味、睡意渐浓,更谈不上什么高效了,恐怕是毫无效果或收效甚微。激发学习兴趣可从多方面入手,但前提是以学生为主体,不能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感受,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精心构建学习小组,为学生自主学习搭建平台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课堂上学生敢于质疑,互相讨论,共同探究,一起归纳,各抒己见,勇于表达,不仅启迪了学生的智慧,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情趣,而且使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合作、和谐与默契中实践了课堂教学的最优化。教师要以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个性心理特点构建和推行学生学习互助机制,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小组之间的竞争、开放、辩论和交流更能解除学生思想和心灵上的束缚,具有强烈表现欲的学生会更加充分地展示自己,将自己的所思、所悟、所感表达出来。由于学生沉浸在交流与探究中,一切不良习惯消失了,小组互助合作的凝聚力得以加强,教师也把自己从管理学生的樊笼中解脱了出来,课堂效率也得到了保障。
五、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能力,提高主体意识,不断完善课堂评价体系
学生参与课堂评价,是学生的主体性在课堂教学中的一种体现。通过自评,能让学生们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树立信心。让学生感受到学会的乐趣,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满足其主体成就感,学生“求新”、“求异”的心理便得到了满足。学习小组内部、班级小组之间也可以对所有组员和小组整体的学习过程及时进行检查评比,同学们学习的状态、学习的效果、配合的程度、参与性如何……这样,单位时间内效果落实的效率会提高很多。另外,教师的激励语言会让学生充满自信,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学习活动真正成为主体活动。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都清楚地认识到,教育培养的不是抽象的人,不是无价值内涵的人,而应该是作为社会历史活动主体的人。教育要把人培养成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关键取决于两个方面:
1.要引导人去科学地认识和把握客观世界的规律。
2.要引导人去充分认识和把握自身的价值。他越能科学地认识把握客观规律,越了解客体,越具备实践活动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他的主体力量就越强,就越能适应和超越客观现实。教育必须把人作为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来培养,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创造性和超越意识。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引导人认识外部世界的规律和人自身的价值,开发人的潜能,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社会化和主体化,增强主体适应和改造外部世界的自觉能动性,才能更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育质量。这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点,更是高效课堂的效率之所在。
新课程倡导的三维课程目标应是一个整体,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互相联系,融为一体。这就要求教学要注重过程与方法、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经历。所以教师不仅要在观念上转变,而且在自身角色上也应该转变,教师应该是课堂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而不是课堂教学的统治者。教师要敢于转变观念,解放学生,解放自己,让学生学会生活,引导学生追求高尚的精神境界,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去引导、感染学生,这才是我们应有的教育观念。
论文作者:康永和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5年9月总第21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28
标签:学生论文; 主体论文; 课堂论文; 教师论文; 高效论文; 小组论文; 意识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5年9月总第217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