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中药的安全合理使用论文_刘志娜

关注中药的安全合理使用论文_刘志娜

摘要:随着人们医疗需求的增加,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非处方药的扩张,中药的应用,中药和中药注射剂也越来越广泛。有些人生病了去药店买一些中药,也有不生病的人想要吃中药或者做保健品来健身,误以为“中药无毒副作用,有病治病,没病,强身健体”。中药不良反应时有发生,且越来越多,成为全社会的热点问题。

关键词:中药;安全合理使用

但随着中药剂型的增加、药物应用检测网络的开通,发现中药师应用过程中很多不科学、不正确的用药行为,导致治疗效果不佳,甚至导致副作用而出现不良反应。为此,作为医疗机构必须关注中药的安全合理使用情况,减少中药不良反应发生,提高治疗效果与用药安全性,这对中药地位的提高,推动中药临床药学工作开展至关重要。

一、中药安全的存在问题

1.中药原材料引起的安全问题。(1.)品种混乱。中药中同名异物现象非常严重,且不同地区药物使用方法、计量均不同,从而容易产生不良反应。例如:中药中经常把北豆根、广豆根弄混,一旦发生混淆可能导致患者中毒;(2)产地不同。自然环境对植物体内化学物质的积累、代谢、合成影响显著,从而影响中药有效成分的数量、类型。因此,产地不同中药使用效果便不同。例如:四川产的金银花氯原酸含量为0.25%,而山东所产金银花氯原酸含量为5.68%。

2.中药用法用量量引起的安全问题。(1)用量不当。长期以来传统观念认为中药无毒副作用,所以用药过程中对剂量限度要求不是很严谨。例如:雷公藤根具有通经舒络之功效,然而,过量的雷公藤根可导致患者出现肾功能衰竭。另外,川芎具有活血化瘀之功效,然而大剂量的用药可能导致抑制心脏、扩张血管,小剂用药可能导致心脏兴奋、子宫收缩;(2)蓄积中毒。中药中一些药物在长期服用下,有毒物质可能在体内蓄积中毒,从而出现不良反应;(3)煎煮方法不当。正确煎煮方法是确保中药发挥其应用作用的基础,并且正确煎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药物毒副作用。煎煮具体包括:煎法、火候、煎煮时间。同种药方,如果煎煮方法不对,那么其治疗效果也不一样。例如:在煎煮全草、叶、花等类型药物时,如果火候过大则容易导致挥发油过多,而降低药物药效。山豆根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然而如果前煮时问过长则容易提升山豆根本身的毒性,从而产生副作用;(4) 个体差异的体质不同,对不同药物的反应情况就不同。例如:女性容易对双黄粉针剂产生不良反应;过敏体质容易对多糖、多蛋白质类物质产生不良反应;(5)药物配伍。中药中很多药物不可同时使用,则会产生毒性或严重的不剐反应;(6)给药途径。中药多为复方制剂,成分复杂,在质量标准不稳定的前提下,改变给药途径容易产生不良反应。例如:双黄连制剂,如果给予水针及粉针制剂则容易产生不良反应;(7)炮制不当。中药能够产生其应用的作用与炮制方法密切相关,炮制得当可以增强疗效、降低毒性。反之,如果炮制不当则容易引起中毒,引起用药安全问题。例如:中药芫花,在利用之前必须经过醋制、醋煮等工艺,否则该植物本身的毒性会引起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另外,中药马兜铃,其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然而利用之前必须将其制熟,否则将伤及脾胃。

二、减少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策略

1.加大宣传,普及药物常识。树立“是药三分毒”的意识。中药的不良反应,不仅仅是有毒药、作用强烈的药物,即使是一个性平的药物若使用不当,也可引起不良反应,应转变广大患者和部分医务人员的错误用药观念,避免滥用、多用和错用药物。

2.齐抓共管,保证药品质量。(1)保证中药质量:是预防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基本条件。对药品质量的各个环节应进行严格的科学管理,严格按照国家的质量标准执行。同时,行政执法部门要严格执法,严厉打击伪劣药品,规范药品管理秩序,加强对药材的真伪鉴别,使不法药贩无机可乘。(2)中药产品说明书应该更加详细,用药的适应症和对象要注明:明确不适用和禁用的情况,对于特殊人群,要慎用或禁用。剂量要合理,疗程要适当。长期用药、大剂量服用往往会导致药物中毒等。特别是对有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毒副作用一定要写清楚。提醒医生和患者,防范于未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合理使用。(1)中医的辨证用药和中药方剂的“主、辅、佐、使”的组方原则是保证用药安全有效的措施之一,也是预防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根本措施。临床使用中药应根据用药对象的具体情况,因人而异、辨证施治,对症下药,按照药品说明书和药典规定,严格控制剂量、浓度和用药疗程。特殊用法、超大剂量用药,应有充足的理论或实验依据,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2)寻找替代品,用无毒药材替代有毒药材。

4.加强监控。(1)使用中药注射剂应注意观察澄明度、有无微粒形成,输注时严格掌握滴速等,并密切观察病人情况,特别是儿童和老人更应引起注意,一旦发现有迹象,立即停药,并做抗过敏治疗及抢救。(2)医务人员应告诉患者及家属使用药物的过程中,一旦出现身体不适症状如乏力、上消化道症状、尿痛、尿急、尿潴留、血尿、呼吸急促、急性肺水肿、呼吸衰竭、麻痹、心悸、胸闷、心率失常、血压升高或降低等,立即停药,并对症处理。(3)加强人们对中药不良反应的预防意识,建立中药不良反应的监控体系和机构,以收集临床不良反应的资料、及时分析、时时监测,为决策部门、临床医生和科研人员提供中药不良反应的分析数据,使临床医生更好的掌握中药在人群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做到早诊断、及时处理,为科研人员在今后新药的开发中提供临床依据,确保用药的安全有效。

三、中药的合理应用

1.控制用药品种。尽量减少用药品种数,用药品种越多,发生不良反应的机率就越大。

2.严格掌握用药剂量。中医历来有辨证论治,因人而异,对症下药的用药原则,药方中药物剂量的配比不同也可使主治功能发生改变,因此必须掌握好用药剂量,对毒性较大,含毒性成分的中药更应严格控制用药剂量,不得随意加量。

3.适当把握用药疗程。长期服用某种药物易致蓄积性中毒和身体依赖性。

4.选择适当的剂型中药制剂的剂型不同,往往其疗效、毒性也不同,剂型选择要遵循首选口服,后选注射的治疗原则,剂型选择恰当后,制剂的质量是安全、有效的重要保证。

5.采取正确用药途径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的药物除内服外,还有外搽、吸入、注射等多种途径,应因人因病采取合理用药途径。

6.合理配伍。中药配伍的十八反、十九畏是古人用药的总结。现代实验研究亦得到证明,合理配伍不仅可避免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还可提高疗效。

7.中西药复方制剂及中西药联合应用。中西药复方制剂引起的不良反应屡见不鲜,有的甚至十分严重,应引起临床的重视和警惕。建议重新评估及公布安全用药指导;非处方药的中西药复方制剂的安全性问题也十分严重,应引起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中西药复方制剂应慎重审批;中西药不合理的联合应用也可增加毒性和降低疗效,临床使用时应引起特别注意。

8.注意个体差异。病人体质不同及个体差异对药物的耐受性也不同,过敏体质易引起药物过敏,尤其是中药注射剂,发生过敏性休克者较多,用药前详细询问过敏史,避免严重过敏反应或过敏性休克的发生。

总之,全体中医药工作者,都应该积极行动起来,围绕临床药学核心——合理用药,开展包括中药安全合理应用探讨、中药处方点评、中药药学服务、中药临床药学学科体系建设等一切与中药临床药学相关的研究与探索工作,为保障中药的安全合理应用,减少中药药害事件和不良反应的发生而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曾航,浅谈关注中药的安全合理使用.2017.

[2]杨全喜.如何对待中药安全性问题.2017.

论文作者:刘志娜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7

标签:;  ;  ;  ;  ;  ;  ;  ;  

关注中药的安全合理使用论文_刘志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