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了,蛋糕上的酥皮——寻找当下审美性、文学性变革问题的答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别了论文,蛋糕论文,答案论文,文学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问题1:对于文艺学或文艺美学来说,审美性、文学性今天是否还是区别文学艺术与非文学艺术的最重要的或惟一的特征?
经过1980年代以来的我国文艺学范式由社会历史批评等外部批评向文学本体的转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审美性和文学性作为文学艺术的本质特征,已成为我国文艺学界的共识。但是,进入新世纪,世界文学艺术与美学理论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一时间,文化的转向、视觉图象的转向、美学的转向、后现代转向以至身体的转向纷至沓来,不绝于耳。处在这种全球化背景下的我国文艺学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一个突出的变化就是审美的日常生活化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在今天,美不再是艺术“蛋糕上的酥皮”,文学也不再是艺术“皇冠上的明珠”。审美似乎已不再专属于文学和艺术,审美性、文学性也不再是区别文学与非文学、艺术与非艺术的根本的或惟一的特征。社会生活出现了审美的日常生活化与文学性向非文学领域全面扩张的普遍现象。这一现象在已引起全球艺术家、美学家、艺术理论家以及文化学家、社会学家等的广泛关注。
问题2:什么是审美的日常生活化与文学性向非文学的扩张?
审美的日常生活化是说在当今社会中,原先被认为是美的集中体现的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经典的(古典的)艺术门类,特别是以高雅艺术的形态呈现出来的精英艺术已经不再占据大众文化生活的中心,经典艺术所追求的审美性、文学性则从艺术的象牙之塔中悄然坠落,风光不再,而一些新兴的泛审美/艺术门类或准审美的艺术活动,如广告、流行歌曲、时装、电视连续剧乃至环境设计、城市规划、居室装修等则蓬勃兴起。美不在虚无缥缈间,美就在女士婀娜的线条中,诗意就在楼盘销售的广告间,美渗透到衣食住行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艺术活动的场所也已经远远逸出与大众的日常生活严重隔离的高雅艺术场馆,而深入到大众的日常生活空间。可以说,今天的审美/艺术活动更多地发生在城市广场、购物中心、超级市场、街心花园以及社区花坛等与其他社会活动没有严格界限的社会空间与生活场所。在这些场所中,文化活动、审美活动与商业活动、社交活动浑然一体,它们之间不存在严格的界限。
西方美学家艾迪拉多·德·弗恩特在题为《社会学与美学》的一篇文献综述中曾指出:西方的社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审美化(aestheticization)过程,以至于当代社会的形式越来越像一件艺术品,审美化正在成为当代社会的重要组织原则。
国际美学学会前主席阿莱斯·艾尔雅维茨说:“审美泛化(aestheticization)无处不在。所谓‘审美泛化’是指对日常环境、器物也包括人对自己的装饰和美化。进一步说,美学也因此淡化了其形而上学意味,我们知道,即使‘形而上学’本身也不像它在60年代、70年代和80年代初那样举足轻重。”
德国美学家艺术理论家维尔什也认为:我们的社会正在经历着一种美学的膨胀。它从个体的风格化、城市的设计与组织,扩展到理论领域。我们今天的审美活动已经超出所谓纯艺术/文学的范围、渗透到大众的日常生活中。
一些后现代主义的研究者也把后现代主义与审美化过程联系起来加以分析。博德里亚在他的一系列作品中强调“符号与商品的交融”、“实在与类像之间的界限的消弭”、“审美的内爆”等,意在突出符号在现代社会中的建构作用。博得里亚提出了“超美学”的概念,所谓“超美学”,指的是“美学已经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以及日常生活当中,因而丧失了其自主性与特殊性。艺术形式已经扩散渗透到了一切商品和客体之中,以至于从现在起所有的东西都成了一种美学符号。所有的美学符号共存于一个互不相干的情境中,审美判断已不再可能。”在博德里亚看来,正是现代社会中影像生产能力的逐步加强、影像密度的加大,它的致密程度,它所涉及到的无所不在的广泛领域,把我们推向了一个全新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实在与影像之间的差别消失了,日常社会以审美的方式呈现了出来,也即出现了仿真的世界或后现代文化。
费瑟斯通也是通过日常生活的审美化来讨论后现代社会的重要理论家之一。他认为日常生活的审美化正在消灭艺术和生活的距离,在“把生活转换成艺术”的同时也“把艺术转换成生活”。后现代社会的特点之一就是艺术与日常生活之间的界限的消失。今天,符号与图象的流动已经成为社会生活(尤其是城市社会生活)中的一大景观,它们已经渗透到当代社会的日常生活的肌理中。
问题3: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审美的日常生活化与文学性的社会化扩张?
造成了审美的日常生活化与文学性的社会化扩张的首先是社会形态的改变。
当代世界消费社会的基本形态对今天的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当代世界,消费主义漫漶于全球,商品的价值已不再是商品本身是否能满足人的需要或具有交换价值,而在于人们对个体欲望的满足。消费成了一切社会归类的基础,也成了一切文化艺术活动的基础。作为市场社会的“经济人”,人们不但消费物质产品,更多地是消费广告,消费类像,消费品牌,消费欲望,也消费符号。文化商品化了,文化进入了消费时代。这是一个由仿真与幻象架构的“超级实在”,比真实还真实的文化。消费模糊了物质和精神的界限,也模糊了享乐与艺术的界限。正是这种消费文化无所不在的漫漶,改变了人类数千年来对精神、艺术以及自身生存意义的固有认识和界定,也选择着、创造着、生成着新的文化观艺术观。美国后现代理论家杰姆逊曾经这样描述道:西方消费社会包括“新的消费类型;人为的商品废弃;时尚和风格的急速变化;广告、电视和媒体迄今为止无与伦比的方式对社会的全面渗透;城市与乡村、中央与地方的旧有的紧张关系被市郊和普遍的标准化所取代;超级公路庞大网络的发展和驾驶文化的来临……”,依照这一标准,当代中国都市已进入一个准消费时代。艺术活动日益深入地市场化、商业化与产业化;艺术产品的生产无不受制于消费社会的无形的手操控和拨弄。
造成了审美的日常生活化与文学性的社会化扩张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当代世界的媒介革命。现代科技的发展引起了当代社会主导传媒形式的变化。这就是从纸媒质的印刷媒介向电子、数字媒质的电视、网络媒介文化的巨大转变。媒介是一种生活方式,它影响、改变、形构着我们日常工作、交往、休憩、娱乐以至内在心理世界的活动方式。也改变了文学与艺术的存在方式。
媒介的革命来源于当代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从世界范围看,现代科技的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传播技术、自动化技术等高科技已经全面地运用于各类文化艺术的创作与传播之中,并迅速地转化为生产力。这是当代文化艺术变革的一个不竭的动力源。
问题4:19世纪车尔尼雪夫斯基就提出“美是生活”,它与今天的审美的日常生活化有什么不同?
历史经常存在着惊人的相似。尤其在历史的螺旋式上升,或“之”字形发展中,处在某一历史节点相似位置的事件呈现了某种类同的表现方式。但它们各自的历史背景、社会发展、当下语境以及面对的问题是完全不同的。今天的审美的日常生活化与文学性的社会化扩张与车尔尼雪夫斯基当年“美是生活”的含义是很不相同的。19世纪俄国革命民主主义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依照认识论的哲学观念,在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艺创作的基础上提出“美是生活”的著名命题。在车尔尼雪夫斯基那里,“任何事物,我们在那里面看得见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那就是美的;任何东西,凡是显示出生活或使我们想起生活的那就是美的”。他强调艺术美是现实美的反映,艺术的目的和本质在于再现生活,艺术家应该“说明生活”,“对生活现象下判断”,通过描写生活所提出的主题,来展现一定的思想,“成为人的生活教科书”。在他看来,艺术是对生活的“苍白的”“可怜的”再现。在他那里,再现、模仿、群体、阶级、社会、历史、形象、真实、反映、倾向,构成了他那个时代的核心概念或关键词。在车尔尼雪夫斯基之后美学经历了心理学的转向和语言论的转向。19世纪后半叶开始的美学文艺学的心理学的转向和20世纪美学文艺学语言论的转向则有着完全不同的理论指向和范畴体系。心理学的转向关注的是个体、心理、自我、主体、移情、距离、内模仿、情感、表现、意识流以及性本能、无意识等一系列问题;而20世纪美学文艺学语言论的转向则更集中探讨语言、言语、结构、符号、语义、形式、陌生化、历时、共时、反讽、张力、叙事、隐喻、意义等一系列所谓“内部研究”的核心概念与范畴体系。
今天,作为对内部研究的反拨与突破,当代美学与文艺学发生了文化的转向。文化的转向又一次把“生活”作为文化拉回美学与文艺学研究的视域。它所关注的是全球化、视觉、图象、媒介、传播、性别、新历史、后现代、后殖民、文化研究、时尚、身体甚至经济、技术和产业。
问题5: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以及审美活动日常生活化对文学艺术有什么意义,什么影响?
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以及审美活动日常生活化深刻地导致了文学艺术以及整个文化领域的生产、传播、消费方式的变化,乃至改变了有关“文学”、“艺术”的定义。这不仅仅是发生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现象,我们在中国的许多大城市中分明也可以感受到这种审美的泛化或日常生活的审美化趋势,有人把这种“泛化”视为艺术的堕落,它毋宁从另一个角度注意到了审美泛化的事实。现实提出了挑战,我们必须给予回答。这应该被视作既是对美学文艺学的挑战,同时也是美学文艺学千载难逢的机遇。正如所说,是美学“重出江湖”、再度振兴的绝好时机。
传统的艺术消费往往是直接的面对面交流的艺术,其形态是艺术交往的自然经济状态。它不需要像艺术中介机构、文化传播、经纪人、制作人,特别是策划人等这样的中间环节。过去的的时代,文化作为精英艺术是社会“贵族”阶层等少数艺术天才的专利。今天这种情形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社会主义市场机制下,文化的大工业化的发展给艺术的消费增加了流通、传播的中间环节,这个环节越来越大,越来越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讲,其地位和作用超过了生产和创作,而策划人、创意者和制作人的地位和作用也超过作为传统的“艺术生产”中的“关键环节”或“决定因素”的作家、艺术家和编剧等。文化艺术不仅需要创作者,还需要传播者。文化作为巨大的复制工业需要庞大而高效的流通、服务机构,所以,文化艺术的中介机构迅速发展,占据文化服务中最大的比重和市场运转中不可或缺的位置,就成了文化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它的急剧扩张适应了当代消费社会人们的精神文化的消费需要。
而且,原先的艺术创作可能只是为社会上少数人的工作。但随着各种市场的中介环节、各种现代传媒的发展,艺术不再是精英们专有的象牙塔了,“原先只为小众”进行的艺术创作,现在必须用现代的复制技术和市场手段传播开来,让社会能够更为广泛地最大限度的接受、了解和享用,以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需要。这种走向大众的趋势还在进一步发展。
另一个现象是,现代传播条件下的艺术创造越来越不是单个天才闭门独造的结果,作者不再是个人,而是一个群体、一个复数。大写的个人消逝了,作品实际上是一个不同专业协同作战、共同创造的集体成果。比如当代电影的大制作,就不仅是许多艺术家、各专业的不同工作者协同合作的过程,而且是艺术产业、科技产业的各个部类协同合作的结果。
同时,互联网这种方式开创了人类社会文化交流的新的公共空间,创造了民主交流的新方式。从某种程度上讲,艺术不再是高不可攀的缥缈圣殿,而成了人人都可参与“过把瘾”的生活方式。
总之,我国文化艺术场域发生了整体转型,它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文学”和“艺术”了。它在越界、在扩容、在转型,经过“学科大联合”的交叉、突破,重新选择和确定自己的对象与边界。
问题6: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以及审美活动日常生活化是如何实现的?其现实的物质性的依据是什么?
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以及审美活动日常生活化是在当代全球化的市场条件下通过产业化和高新技术实现的。
文化产业是一种建立在现代高新技术和大众传媒基础上,以产业化的方式提供大众消费的当代文化运作方式。它是一种提供文化、精神消费的“内容产业”。
在新一轮新技术革命的经济环境中,文化发展如果不与高新技术与经济的革命性突破相结合,就会被飞速发展的现实世界淘汰出局。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在知识经济的泡沫吹破之后,人们痛定思痛,深刻地思考:造成传媒过剩的主要原因究竟是什么?实践告诉我们,在基础设施和技术手段达成之后,在传播或发送的方式解决之后,传播或发送什么就显得极为重要。目前,造成传媒过剩的主要原因是文化艺术创新不足,没有足够多的原创的文化艺术节目提供给传媒。作为“上帝”的消费者们需要什么消费什么,成了发展的关键。事实证明,正是缺乏文化产业的有力支持,知识经济才落入低谷,面临着严重的危机。没有千百万人需要或喜爱的文化艺术的内容或节目,高新技术与新经济就没有了市场,没有了市场也就失去了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无疑,当代新一阶段的技术革命迫切地需要文化产业的支持。因而,从一定意义上说,网络等媒介产业的生存能力取决于“内容”的创造和消费。从发展的环节看,以内容为目标的文化产业成了文化经济传播交流的“基础的基础”。
因此,建设与未来世界新的经济形态和技术形态相协调的新的文化产业形态——内容产业与创意产业,就成了新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之一。高新技术需要文化产业。
从艺术本身来说,当下的艺术期待着创新,取决于创意,它是一种“创意产业”,是一个庞大的复合工程。
标签:文学论文; 艺术论文; 美学论文; 消费文化论文; 当代艺术论文; 消费社会论文; 西方美学论文; 文化论文; 蛋糕论文; 车尔尼雪夫斯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