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等教育系统的结构性变革中寻求自身定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结构性论文,教育系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从上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期,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经历着一场意义深远的结构性变革。这种结构性变革是在两个不同层面中推进的:一是既有的公办高等院校在管理运行和经费筹措机制等方面实现了从传统计划模式向市场模式的蜕变;二是在既有的传统公办院校的边缘,涌现出各种不同模式的民办高等教育机构,民办高等教育的生成和扩大对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内涵和结构赋予了新的定义。在近年公办高等教育规模急速扩张,独立学院迅速崛起的严峻形势之下,民办高等院校应通过调整办学理念、追求特色发展的方式,在高等教育系统的结构性变革中不断寻求和稳固自身的定位。
一、高等教育系统的结构性变革:垂直性分化和水平性分化
在高等教育与外部环境间关联性日趋紧密化以及高等教育机构多样化的背景之下,高等教育系统的结构性变革可以理解为:在教育机会市场和毕业生劳动力市场,随着各类新生高等院校的出现、高校升学者群体的扩大和高校毕业生雇用单位的增加,作为知识技能供给方的高等院校与需求方的学生、毕业生聘用单位的内涵均出现了扩充,新构成要素的出现导致了原有系统中内部秩序的解体,最终促成了供求双方之间对应关系的重构。
高等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是一种复合现象,具体可划分为纵向的“垂直性分化”和横向的“水平性分化”。依据高等教育从入口(教育机会市场)—教学过程—出口(毕业生劳动力市场)的次序及高等院校与学生、就业单位间的对应方式,可以对两类分化作如下的定义:
所谓垂直性分化的具体表象,首先在教育机会市场中,与既有的传统高校类似,部分新生院校依然将传统的标准型学生作为生源的主要构成。由于学生的家庭社会背景和入学前经历的相似性,他们的学习需求与传统高校之间呈趋同倾向;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新生院校传递的知识技能基本延续了传统高等教育的理论体系指向;最后在毕业生劳动力市场中,新生院校所输送的毕业生与劳动市场之间的匹配方式基本延续了教育机构序列结构和职业的序列结构之间的对应,也就是保持着鲜明的选拔性特征。这种分化的结果是,由于在选拔性或高校声誉等方面与既有传统高校间的差距,发挥替代效用的这类新生院校在高等教育系统只能处于从属性定位,这类院校的出现最终只能从纵向强化高等教育系统的分层结构。
水平性分化的具体表象在三个不同考察层面也呈不同倾向。在教育机会市场中,新生院校的升学者中非标准型学生的比例出现增加。这种变化导致升学者的学习需求摆脱以往的单一化趋势,他们的学习需求的内涵开始扩散,呈多样化和差异化趋势;在教学过程中,新生院校提供的知识技能开始摆脱传统高等教育模式的束缚,针对新的学习需求,传授重视实践职业对应性和获取相关资格的教学服务。在毕业生劳动力市场中,新生院校毕业生所拥有实践性应用技能和劳动力市场需求互为匹配,两者之间建立了职业性、实践性的联结。发挥互补效应的这类新生院校凭借自身特有的教育特色摆脱了从属性地位,并从横向推动高等教育系统的扩展。
二、民办高校应在高等教育系统分化中寻求自身定位
1.生源市场的拓展
在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现象日趋严峻,就业市场中“学历膨胀”现象日趋凸显的状况下,多数升学者、包括其父母更多地将升学选择范围聚焦于本科院校。然而,我国民办本科院校的数量极为有限,多数民办高等院校的办学层次仅处于专科层次。因此,对于在生源市场竞争中明显处于劣势的民办高等院校而言,拓展新的生源市场是保障机构生存的首要选择。
民办高等院校生源市场开拓主要表现为三个方向的调整。首先是学生生源地的调整。与生源市场主要集中在城市的公办高等院校不同,民办高校生源分布已从城市地区逐步向城乡结合地带转移。在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迅速的浙江等沿海地区,民办高等院校为了开拓生源市场,每年招生之前除了利用媒体宣传之外,在省内各地设置招生办事处并前往各中等教育机构进行招生访问宣传。在宣传地域方面,除了城市以外,民办高校还前往周边的县镇中等教育机构。对于多数无法跨省招生,生源市场扩展空间有限的民办高校而言,积极在城乡结合地区招募学生是保障生源的重要策略。其次是学生毕业学校类型的调整。目前民办高校,特别是民办高职院校中,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已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这种变化固然与目前高职院校招生考试制度有着密切关联,另一方面也与民办院校为了避免与公办院校的直接竞争冲突,有意识地将中专等中等职业学校锁定为生源开发重点,寻求新的升学群体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最后是学生社会属性的变化。调查发现,在民办高校的学生家长中,很难找到至今为止一直作为公办高校的中心支持层而存在的,拥有较高学历水准与社会地位的“干部/知识分子”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20世纪80年代经济改革的主要获益阶层的“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主”。这些主要出现在中小城市,县/镇的传统型中间阶层所拥有的经济资源虽然高于其他社会阶层,然而并不具有与其经济地位相匹配的学历水准、社会地位和声望。可以做出这样的推测:正是出于改变或者维持这种现状的强烈愿望,促使这一社会群体不惜交纳高额学费,送子女进入民办高校接受高等教育。
生源市场的拓展引发了民办高校学生学习需求的变化。在2006年北京大学实施的北京市高校学生调查中发现,民办院校学生的升学需求呈现出独特性。一方面,与市属院校相同,他们的升学选择带有明显的被动性。这或许与民办院校中的相当一部分学生是在高考失利的情况下,作为次优选择进入民办院校有着很大的关联性。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另一方面,他们的学历文凭指向并没有像公办学生那样强烈,却对专业技能表现出极其强烈的学习需求。
2.特色教学服务的提供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民办院校向学生提供具有怎样特征的知识技能?这一选择受到来自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制约和影响。第一是政府的相关政策导向。1999年之后,政府相关政策已明确将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作为民办高等教育的主要发展走向。第二是作为竞争对手的公办高等教育的教学导向。我国不少公办高等学校长期保持着传统的教育模式,以追求系统性、理论性教育为重点。如果进行同质化竞争,无论在知识技能提供方面,还是在资源(生源、师资、设备等)竞争方面,弱势民办高等院校无疑将处于不利的境地。因此,为了回避与公办院校的直接竞争,改变自身的资源需求,在某些细分市场形成相对竞争优势,构建独特的教学特色是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第三是来自升学者的需求。由于生源市场的拓展与向外延伸,民办院校升学者学习需求的变化也对民办院校知识技能的提供提出了新的要求。
正是在上述多方力量的推动之下,民办院校正在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2006年北京大学课题组实施的高校学生调查设定15个提问项目,从教学课程的结构性、教学内容的需求顺应性、教师的教学态度以及校园学术环境四个方面,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切身感受评价所在院校的教学质量。调查结果表明,央属院校在“基础理论教育”、“拓宽视野”、“学科间的交融性”、“学术文化氛围”、“反映学科前沿动向”等13个项目的均值都高于其他类型的院校。而民办院校虽然在上述项目中的评估均值都低于央属院校,但其得分却高于地方所属本科院校。更重要的是,在“掌握实践性和应用性知识技能”和“向学业及身心遇到问题的学生提供及时帮助”两个评估项目中,民办院校在三类院校中得分最高。同一调查在对各类高等院校的教学课程结构性特征进行分析发现,民办院校的体系指向得分为负值,实践指向的得分为正值,并在三类院校中得分最高。这说明民办高等院校尽管在体系教学方面依然存在着欠缺,却紧密结合社会需求,在课程结构体系中突出实践性和应用性,在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职业技能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与竞争优势。
3.新就业市场的确立
相关实证研究发现,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张,我国沿海地区非公有化经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民办高校学生择业意识与行为的变化,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内涵出现了延伸。在传统的高等毕业生劳动力市场的边缘地带,新的就业市场正在开始崛起。而民办高等教育的应用性、实践性教学特色在新市场的形成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方面而言,新市场逐渐形成,我国沿海经济发展地区的非城市地域中民营、乡镇企业等非公有部门的就业吸纳能力不断提高。这些企业在用人制度上突破了传统的户籍制度的束缚,采用灵活的人才招募机制。目前民营企业的多数为尚处于创业阶段的中小型规模企业,在企业内部尚未形成成熟的职业培训机制,由于教育训练资源(时间、资金)的不足,无法为员工提供高密度的职业技术培训。为此,这类企业更倾向于选择已具有相同岗位的工作经历,或掌握实践性知识技能的人才。这种企业人才需求特征为民办院校,尤其是民办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就业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从劳动力的供给方着眼,就业新市场的形成主要源于两个方面的力量。一方面是高等教育机构的选拔性特征,也就是说,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的不断加剧,一些专科层次被排挤出了传统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域,使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出现了延伸和扩展。另一方面,民办院校毕业生的能力倾向,即具有相对较强的实践性知识技能以及择业意识和行为的改变也帮助他们与非公有部门的需求之间建立了对应关系。正是这两方力量结合在一起,分别从垂直性角度和水平性角度推动了高等教育新市场的形成。
三、民办高等教育探索中面临的挑战
在日趋激烈的竞争压力之下,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已开始放弃与公办高等教育的趋同性选择,利用实施特色化教学,积极需求新的发展市场,不断探索自身的差异化发展路径。这种探索的结果使得民办高等教育在高等教育系统的结构性变革中,通过水平性分化的模式逐步形成自身的定位,更在很大程度上有效地推动了高等教育系统的多元化发展和功能分化。在高等教育系统分化的过程中,部分民办院校已开始摆脱从属性地位,与现有公办高等教育形成有效的互补。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对于20世纪80年代重新崛起,发展历史较短,并且与公办高等教育之间存在明显差距的民办高等教育而言,这种探索依然面临着重重挑战。
首先,生源质量的下滑将是威胁民办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因素。目前制约民办院校发展的问题最突出地体现在生源质量方面。近年,随着公办高校与独立学院招生规模的扩大,民办院校在招生市场的竞争中明显地处于劣势,这在根本上导致了民办高校生源质量下滑现象的出现。在许多高等教育发达国家中,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生源质量下滑、学生学业能力下降的趋势。而且这种趋势的凸显呈从下往上渗透的方式,往往在选拔性较低的底层院校表现得尤为突出。民办院校必须针对这一趋势重新调整教学课程,增加相应的补习教育环节,向学业基础薄弱的学生提供针对性的教学服务,使其尽快适应和跟上院校的教学进程。
其次,师资队伍的过度流动性和依赖性将制约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2006年民办高校的生师比达到了16.9,高于公办院校的15.0。同时民办院校的师资来源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公办院校的特征不仅影响了民办高校教学的稳定性,更限制了民办高等教育探索差异化发展路径,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知识技能的传授。为此,建立优质稳定的教师队伍,特别是培养具有实践经验,适应民办院校教学特色的师资人才将是保障民办教育特色化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第三,资金来源的单一和经费匮乏是限制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特色化和可持续性的隐患所在。由于办学历史短暂尚未完成稳定的资金积累,政府财政支持和提供大额捐赠金的企业或个人的缺乏,我国民办高等院校普遍存在着财政保障基础薄弱的倾向。作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重要机构,完善实验实践教学设施,吸纳优秀的师资力量,创办实习基地则是提升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重要保障。上述目标的实现需要民办院校投入大量经费,但这对处于财政困境的民办院校而言无疑是巨大的压力。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需要民办院校强化对社会需求的顺应性,扩大与企业团体的合作,形成稳定的多元化资金筹措机制;另一方面也需要政府提供多方面的政策性扶持和资源性扶持。在民办高等教育成长的初期阶段,政府的有效干预与引导将能有效地促进民办高等教育的质量提升,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健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