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汽车驾驶技能作为汽车上路行驶的首要条件,其对于汽车行驶安全性与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汽车驾驶专业教学作为培养汽车驾驶技能重要手段,其对于驾驶技能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针对当前汽车驾驶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提高驾驶技能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汽车驾驶;教学;问题;对策;分析
1导言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以及汽车技术不断进步,汽车作为一种出行工具,使用越来越广泛,与此同时交通安全问题也越来越明显。为了避免交通安全问题的出现,影响正常交通秩序,汽车专业教学对于提升学生的专业驾驶技能具有非常明显的作用,在汽车驾驶专业教学中中,由于经验不足导致很多问题依然存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很多方面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把相关的驾驶技能教给学生,还要帮助学生理解汽车的基本构造及原理,最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安全驾驶意识。
2汽车驾驶专业教学及其存在的问题分析
2.1汽车驾驶专业
步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因此,为了满足人们的快节奏生活要求,越来越多的交通工具出现在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汽车作为当今社会时代之中的主要交通工具,在人们生活之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为了加强人们对于汽车的了解和运用,与汽车相关的专业在教育领域蓬勃发展。与汽车相关的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一般包括:汽车概论与汽车构造,汽车常用材料与汽车新技术,汽车电子与电器与汽车涂装与钣金,汽车诊断与检测技术,还设置有汽车专业英语,以及保险法基础知识、机动车辆保险、车辆定损与理赔、汽车事故鉴定等。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基本上了解关于汽车的构造,每个汽车部件的用途和保养方法,以及汽车的保险方面的相关知识。而在实践学习阶段中,实践内容主要包括汽车拆装实习,驾驶实习,维护实习,检测实习等。通过这几个阶段的实践实习,就能系统性地把握有关于车的整体性知识。汽车驾驶的专业是汽车专业之中的重要分支。人们对于汽车相关知识的了解与学习都是为了更好地掌握驾驶技术,在驾驶过程之中更加了解所驾驶的车的性能与运用。
2.2汽车驾驶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教学活动中的专业理论过于抽象,教学效率差。在汽车驾驶专业之中,其教学内容包括设计汽车构造原理,维修原理。这些原理过于抽象,仅仅依靠学生的记忆能力与想象能力,是极其难以深入了解的。例如,关于发动机的构造原理,学生从来未见过发动机的内部构造,但却要依靠记忆记住发动机的各个部位极其性能,具有非常大的难度。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做出更多的创新,把抽象的知识理论具体地呈现在学生面前,给学生直观的感受。以加深对于知识点的熟识程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让学生的学习过程能够更为轻松愉快。第二、教学活动中的教学方式落后。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的教学方法不断出现,但在汽车驾驶专业之中,使用的新兴教学方式方法还极其之少。在大多数的教学活动之中,仍然是教师讲课,学生听课的教学模式,辅助工具则是以书本、黑板、粉笔与黑板擦为主。这样的教学方式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未得到发挥,同时,学生的学习效率也较低。因此,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速度以及社会对驾驶人才的需求层次的升级变化,在学校的教学活动之中,应该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以新的教学方法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驾驶人才。第三、实践与理论相分离,学生缺乏实践能力。对于汽车驾驶专业来说,实践才是最为关键的环节,对于所有理论知识的学习,都是为了在实际操作中能够更为顺利。但是在汽车专业的实际教学活动之中,往往是重理论知识的积累而轻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不能正完成驾驶操作流程,甚至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因此,只有在教育活动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才不至于在实践活动之中不知所措。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第四、教学活动中未注重道德与素质教育培养,道德素质有待提高。在当今社会之中,随着交通车辆的增多,交通拥堵现象不断加剧,而司机为了赶时间,随意,互不相让,超速驾驶,这些不道德的驾驶行为既损害了个人素质形象,形成了交通不安全的潜在因素,又造成了交通混乱。因此,必须注重汽车驾驶专业的学生的道德素质的培养,只有所有驾驶者都具有良好的驾驶道德,只有所有驾驶者都懂得礼让行人,礼让先行,才能缓解交通拥堵的现状。社会才能拥有和谐安全的驾驶环境。
3汽车驾驶专业教学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
3.1解决安全措施不规范不完善问题
首先从政府机关层面建立详备的安全驾驶规范制度,从法律层面为驾驶教学的安全问题提供法律支持。其次在汽车驾驶训练场地要配备足够且完善的安全保护设施。当要进行场外驾驶训练时,要选择道路情况良好、车辆少的道路进行练习,要先进性场地模拟练习,然后在城市挑选的外部训练道路进行练习。外部练习时,交警部门应该给予特殊对待,教练员在跟车过程中要打起12分精神,不断提醒学员要安全规范操作驾驶,保证行车安全性。
3.2解决学员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
在学习过程中要缓解学员的紧张情绪。当学员由于紧张而产生操作失误等问题,教练员应该有足够的耐心,要温和的对学员进行讲解,从学习的细节与技巧入手,慢慢的让学员掌握学习方法来缓解紧张的情绪。因材施教。学习过程中要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同时要根据学员自身在性格特点、接受能力的高低、动手能力的强弱等不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员的积极性,充分提高教学质量。
3.3提高学生的安全驾驶意识
在汽车驾驶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汽车的构造、原理教给学生,还要让学生掌握相关的驾驶技巧和驾驶技能。安全是驾驶过程中首要注意的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最先教给学生的应该就是这一部分内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把安全驾驶这一部分内容讲解给学生,帮助学生培养安全意识,然后再进行驾驶技能的教学,与此同时,在后期其他内容的教学过程中,也应该穿插安全驾驶的相关内容,不断向学生灌输安全驾驶意识,让学生真正做到安全牢记于心。
3.4专业一体化教学
汽车驾驶专业一体化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把相关的汽车理论基础知识与实际的驾车技能相结合,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且同时提高学生的驾驶技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汽车构造与驾驶一体化教学,在相关技能教学过程中,首先让学生了解汽车的构造以及驾驶技巧的原理,这样学生在理解起来就会更加容易,学习效率会更高。汽车使用常识与驾驶一体化是指在驾驶技能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汽车的使用常识穿插进其中,让学生在掌握驾驶技能的基础上了解汽车日常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地方。除此之外,还要做到驾考内容与驾驶技能一体化教学,由于驾考内容都是汽车驾驶过程中的重点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此为核心进行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驾驶技能的掌握。
4结论
汽车驾驶专业教学中,心理问题是常见并且很难解决的问题,其对于驾驶教学效果有着深远的影响,同时又有学员在心理承受能力、学习接收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应急处理能力上有较大的差异,其同样影响着教学质量与效率。在教学过程中,教练员一定要帮助学员克服紧张的心理,并且根据不同学员的特点因材施教,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教授。同时要加强安全保护措施建设,保护每一个人的安全。
参考文献
[1]葛红剑.智能汽车驾驶模拟器在汽车驾驶教学中的应用意义[J].时代农机,2018,45(08):171.
[2]苏新泉.浅淡汽车驾驶实习的教学[J].汽车维修,2018(04):24.
[3]殷波.浅谈如何提高汽车驾驶培训教学质量[J].内江科技,2018,39(01):133-134.
[4]梁来增.优化汽车驾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大型客货车驾驶人职业教育培养体系[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7,19(06):47-51.
[5]周斌.汽车驾驶专业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7,4(17):178-179+184.
[6]高继德.浅议技工学校汽车驾驶与维修专业的教学改革[J].课程教育研究,2015(10):232-233.
论文作者:贺可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1
标签:汽车论文; 汽车驾驶论文; 专业论文; 学生论文; 过程中论文; 技能论文; 学员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