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在四肢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论文_,王玲

【摘要】目的: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在四肢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样本选取时间:2018年4月--2019年8月;样本构成:我院收治的76例四肢骨折患者;分组情况:根据入院时间分为两组(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行基础护理,研究组行基础护理+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种干预方法应用效果、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满意度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躯体功能、生理职能、功能健全、社会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压疮、排便困难、深静脉血栓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对提高患肢功能恢复、生活质量提高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住院时间短、满意度高。同时,有害反应小,预后效果良好。

【关键词】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四肢骨折;应用效果;生活质量评分;并发症

四肢骨折作为常见骨折类型,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大并且心理饱受折磨,降低生存质量。临床治疗中,患者伴有紧张焦虑情绪,影响临床配合,预后效果不理想。为改善消极情绪,我院提出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将情志、饮食、中医护理技术应用到护理工作中,对缓解患者消极、紧张情绪,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有积极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样本选取时间:2018年4月--2019年8月;样本构成:我院收治的76例四肢骨折患者;分组情况:根据入院时间分为两组(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8例。

对照组:男(n=15),女(n=23),年龄18--70(平均:42.5±3.6)岁。

研究组:男(n=20),女(n=18),年龄20--78(平均:44.9±3.8)岁。76例患者病历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可比。

1.2方法

对照组:基础护理方法:术前准备、生命体征观察、并发症预防。

研究组:基础护理+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基础护理方法同上。中医临床护理路径:第一,根据患者骨折状况分析病因、临床表现、有害反应。主动与患者交流、介绍成功案例,改善焦虑抑郁情绪,增强康复信心。第二,给予耳穴压豆、穴位按摩中医护理,确保治疗顺利。第三,通过情志护理分散注意力,综合应用移情、疏导矫正方法,改善不良情绪。第四,运用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归经等学说制定健康饮食计划,病食相宜,药食相辅。第五,结合患者年龄、功能恢复叮嘱按时、按量服药,坚持功能康复训练。

1.3评价指标

(1)对比两种护理方法应用效果,包括: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满意度、VAS评分。(2)对比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躯体功能、生理职能、功能健全、社会健康评分。(3)对比两组患者有害反应。

1.4数据处理

SPSS22.0,计量资料,用t、平方差[()]进行检验、表示,计数资料以卡方()、百分数(%)进行检验、表示,2组数据资料,以P值区间(P<0.05)表示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对比两种护理方法应用效果

研究组下床活动时间(7.45±2.11)、住院时间(16.52±3.02)、护理满意度(97.37%)、VAS评分(53.14±11.47)优于对照组(10.98±3.55、19.86±4.12、63.16%、43.51±10.07)(P<0.05),详见表1。

2.2对比干预后患者生活质量

研究组患者躯体功能、生理职能、功能健全、社会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2.3对比两组患者有害反应

研究组有害反应发生率(7.89%)低于对照组(23.68%)(P<0.05),详见表3。

3讨论

据调查显示,四肢骨折发生率占据全身骨折70%,且发病率逐年提升[1]。四肢骨折并发突然、病情严重,给患者生活带来直接影响。由于活动受限、生活质量降低,很多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消极情绪,预后效果差[2]。为此,我院提出中医临床护理干预,秉承着以患者为中心,通过心理护理、健康指导、生理护理改善不良情绪,提高护理效果[3]。

本研究中,研究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VA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躯体功能、生理职能、功能健全、社会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有害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中医临床护理路径通过情志、饮食、中医指导发挥护理优势。经穴位按摩减轻疼痛,为治疗效果提高提供辅助。同时给予护理协同提高患者护理依从性,确保预后效果,缩短下床活动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4]。首先,创建中医护理小组,由护士长、主治医生、责任护士等组成,明确路径。结合患者需求与年龄、过敏史综合评价,介绍中医护理方法、效果、重要性,得到患者的认可、支持。结合中医喜怒哀乐七情理论运用疏导、相制、移情改善紧张情绪[5]。最后,为患者营造和谐环境,主动交流、耳穴埋豆保持积极情绪。根据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引导健康饮食。告知严格遵照医嘱用药;鼓励坚持锻炼[6]。相对基础护理,中医护理方法预后效果良好,可预防压疮、下肢深静脉血栓、四肢肌肉痉挛,尽早下床活动、缩短住院时间。

综合分析,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对四肢骨折恢复效果显著,增强肢体活动范围、提高生存质量。并且该种护理方法已经得到了医护人员、患者的支持认可,护理依从性高,亟待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黄娟娟,杨立倩,韦仁杰等.快优临床护理路径在股骨骨折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广西医学,2017,39(9):1456-1458.

[2]郑丽君,郭喜桃,张亮等.老年四肢骨折术后患者应用自控镇痛泵的临床护理干预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8):214-215.

[3]陈冬华,屠呈威,杨徐静等.趣医院APP在髁状突骨折术后患者出院后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8,34(5):346-349.

[4]高学军.亲情-责任交互式护理模式在多发性跖骨骨折病人康复中的作用[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7,42(8):1122-1124.

[5]陈连珍,谭群芳,关万香.血氧饱和度仪在四肢骨折术后患者肢端血液循环监测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7,16(4):78-80.

[6]胡庆娟.老年髋部骨折患者40例护理中实施精细化护理的效果观察[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28(S3):604-605.

论文作者:,王玲

论文发表刊物:《总装备部医学学报》2019年第0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5

标签:;  ;  ;  ;  ;  ;  ;  ;  

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在四肢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论文_,王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