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一:微课开发的重点不仅仅是视频录制
提起微课,很多教师首先想到的就是录制微视频。在刚刚开始学习微课程制作的时候,我们往往把微课设计成了小课件。的确,微视频是微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却不是唯一。这是教师对微课本质特征认识不够的表现。这些老师仅仅认识到微课的“外表”(微、短、小),而没有掌握其“本质”(一种支持学生自主个性高效学习的微型在线网络课程)。这反映了大部分教师已经形成了长期以讲授为主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思维定势。所以,开发出来的微课基本上都是外表华丽、中看不中用的精美“视频式课件”、“课例片断”、“微型讲座”或者是“浓缩课”。微课能够如此受到大家的欢迎,不是没有原因的,它有多方面的优点。首先,微课用时很短。由于是视频教学,短时间的学习不仅节省了大把时间,也不会让学习者感到疲惫。尤其是小学生,小学生需要保护眼睛,所以微课的短时间学习,对小学生非常有利。其次,微课教学没有那么多内容,目标非常清楚,所以学者可以非常轻松地掌握所学习的重点。最后,微课程的片段性,可以作为老师讲课的一个很好的补充。上课时能够穿插这样一个小视频,不仅丰富了课堂知识,而且能够让同学们更快地掌握知识的重点。平时,也可以很方便老师获取丰富的教学资源,完善教学计划。从众多方面来看,微课在小学生信息技术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笔者认为,微课虽“微”,但却要“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一个完整的微课资源可以用“1+4”来概括。“1”是指微型教学视频,它是微课的核心资源;“4”是指与微课教学主题相对应的教学设计(微教案、微学案)、教学课件(微课件相关拓展资料)、练习测试(微练习、试题、思考题等)、反思与评论(教师的微课教学反思、使用建议及微课发布后用户的观后留言、评论等)。“微视频”只有与学习单、学生的学习活动流程等结合起来,才算是一个完整的“微课程”系统,“1+4”形成的微课资源才可能发挥更大的学习效益。
思考二:微课制作的关键不仅仅在技术环节
很多学校组织的教师微课程培训,大部分是从如何进行视频录制讲起的。许多教师把更多重心放在微课制作技术上,而忽视了微课的创新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过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注重课堂教学活动的视频拍摄(强调双机或多机拍摄,甚至采用昂贵的智能自动录播系统、视频技术),注重视频声音和画面的精美,后期编辑时间和精力投入过多,甚至把教师的讲解、师生活动全程对话都打上字幕(主要教学环节或小结的字幕提示是必要的,但全程字幕会增加学生的阅读负担而分散对教学内容的思考),而对微课的内容选题、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教学活动的实施等核心环节却重视不足,导致微课的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并不佳。
笔者认为,学习运用微课程的过程,其实是教师转变教学理念、掌握信息时代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策略的过程。微课的制作并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开发过程,更应该是一个在先进教育理念支持、精细创意的教学设计方法指导下进行的一项创造性工作。微课开发的关键在选题。课程的对象是学生,所以微课程的设计关键是要从教学目标制订、学习者分析、内容需求分析、教学媒体选择等方面进行综合设计,选题不宜太大,而应该聚焦教学重点、难点、疑点、易错点、易混淆点。教师不应站在“教”的立场,而应该以学生学习为出发点,设计真实的问题情境、学习任务单和教学活动,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思考三:微课运用的时机不仅仅是课前学习
很多教师认为,微课运用的时机是在课前。其实,微课在课前、课中、课后均有其重要作用。微课用在课前,可以结合学习任务单实现导学功能,即帮助学生预习重点、难点和需要事先学习的内容,例如回顾先前知识,唤醒已有经验,介绍背景知识,激发学习兴趣等等——相当于攻城攻坚战之前的扫清外围、构筑攻城阵地、做好攻坚准备。
微课用在课中,可以帮助学生解决重点、难点、疑点、易错点和易混淆点,完成知识内化,保持和强化学习兴趣——相当于攻城攻坚战中攻克顽固堡垒、体验作战胜利。
微课应用于课后,可以帮助学生复习巩固重点、难点、疑点、易错点、易混淆点,扩展学习、迁移应用,引出后续学习内容——相当于攻城攻坚战之后的肃清残敌、巩固胜利、准备下一仗。
笔者认为,在遵循学习规律的准则下,应由教师制订整体方案并掌握微课推送的最佳时机,从而在整个学习进程中,教师能够跟踪控制、及时调整学生的学习进程。
微课程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资源,正开启着教育的“微时代”。中山大学王竹立教授曾说过:“微课热是暂时的,微课却是长期的。之所以说微课是长期的,是因为微课符合了网络时代学习碎片化的需要。当微课与翻转课堂结合之后,会发挥更大的作用。”透过这股“微课”热潮,希望教育者们都能够拨开微课起步时的“浮躁之气”,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沉淀后的微课”,“冷眼”旁观、冷静思考,相信我们会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机遇。
论文作者:邹勇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9月总第24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3
标签:教师论文; 课程论文; 视频论文; 学生论文; 重点论文; 难点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素质教育》2017年9月总第24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