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精神病医院 424100)
摘要:目的 比较阿立哌唑与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1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9例患者。对照组使用启维牌的喹硫平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奥派牌的阿立哌唑进行治疗。观察和统计每位患者治疗前后的阴性和阳性的症状分数,PANSS总分以及一般病理分,还有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事件的概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阴性症状分数、阳性症状分数、PANSS总分以及一般病理分分别为(10.85±4.83)分、(12.21±3.77)分、(51.21±14.25)分、(21.26±8.53)分,以上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出现口干、便秘、低血压和恶心呕吐的概率为5.08%(3/59)、8.47%(5/59),0、3.39%(2/59),以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阿立哌唑与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相当,但使用阿立哌唑治疗后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小。
关键词:阿立哌唑;喹硫平;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病,临床表现复杂,有阳性症状、阴性症状、认知功能损害等症状群 [1]。目前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主要治疗方法是药物治疗[2]。根据当前国内外提出的一些建议,一般推荐例如奥氮平、利培酮等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作为首选药物[3]。目前对于奥氮平、利培酮等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的研究较多,关于阿立哌唑与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的研究较少。故此文选取我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1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阿立哌唑与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基线材料和方法
1.1 基线材料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1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此118例患者均符合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有59例患者。
对照组:30例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平均年龄(31.4±10.2)岁,平均病程(5.55±6.13)年。
观察组:31例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平均年龄(30.9±10.7)岁,平均病程(5.31±5.77)年。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在性别比例、年龄和病程等临床资料上比较无明显差异。
1.2 方法
对照组:使用启维牌的喹硫平进行治疗,初始剂量为一天200mg,最大剂量为一天800mg,平均一天(500.8±0.3)mg,治疗八周。
观察组:使用奥派牌的阿立哌唑进行治疗,初始剂量为一天5mg,最大剂量为一天30mg,平均每天(22.7±2.0)mg,治疗八周。
治疗期间均使用的是单一药物,不得添加其他抗焦虑药、抗抑郁药、心境稳定剂和抗精神病药,但对于有严重焦虑或失眠的患者,可根据情况适量使用普萘洛尔或盐酸苯海索等药物。
1.3 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运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统计每位患者治疗后的阴性和阳性的症状分数,PANSS总分以及一般病理分,观察治疗后患者出现口干、便秘、低血压和恶心呕吐的概率。
1.4 统计学处理
本文数据均经SPSS18.0版处理,治疗后的阴性和阳性的症状分数,PANSS总分以及一般病理分均为计量资料,用( )表示,采用t检验;治疗后患者出现口干、便秘、低血压和恶心呕吐的概率为计数资料,用%表示,使用卡方检验。若存在p<0.05,则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指标比较存在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PANSS评分变化
2.2. 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出现口干、便秘、低血压和恶心呕吐的概率为5.08%(3/59)、8.47%(5/59),0、3.39%(2/59),对照组为33.90%(20/59)、55.93%(33/59)、22.03%(13/59)、11.86%(7/59)。由结果可知,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目前认为精神分裂症脑内DA系统主要存在两个不同形式的紊乱:1)中脑边缘通路DA功能亢进,导致阳性症状;2)中脑皮层-前额叶通路的DA功能下降,导致阴性症状。
表1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PANSS评分变化
由表可知,两组各分数变化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对照组中使用的是喹硫平,这是一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其发挥作用的途径是阻断5-HT2和D2的受体,对阳性症状、阴性症状、情感症状有一定控制作用[4]。
观察组中使用的是阿立哌唑,这是一种二氢喹琳酮类衍生物,其发挥作用的途径是D2受体阻滞剂和5-HT1部分激动剂,能够通过抑制中脑边缘通路多巴胺的亢进来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发挥治疗作用[5]。因其能够调节多巴胺功能的亢进,又能改善认知功能和阴性症状,被称为“多巴胺系统稳定剂”。
本次研究结果中,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阴性症状分数、阳性症状分数、PANSS总分以及一般病理分分别为(10.85±4.83)分、(12.21±3.77)分、(51.21±14.25)分、(21.26±8.53)分,与对照组的指标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出现口干、便秘、低血压和恶心呕吐的概率为5.08%(3/59)、8.47%(5/59),0、3.39%(2/59),以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分析结果可知,阿立哌唑与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相当,但使用阿立哌唑治疗后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小。
综上所述,在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当中,阿立哌唑与喹硫平都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但从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来看,阿立哌唑是优于喹硫平的。因此,从用药安全性来看,阿立哌唑对于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比喹硫平更适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彭保全,杨小娥,刘咏梅.阿立哌唑与喹硫平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临床研究[J].中国伤残医学,2014,22(5):127-128..
[2]戴帷幄.小剂量喹硫平联合阿立哌唑治疗老年期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10):1305-1307.
[3]贾维莹.阿立哌唑联合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23):148-149.
[4]于文斗.阿立哌唑与喹硫平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5,25(8):66-67.
[5]王翠.阿立哌唑与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与不良反应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6,22(13):1963-1964.
论文作者:刘运城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30
标签:精神分裂症论文; 患者论文; 症状论文; 阴性论文; 阳性论文; 对照组论文; 疗效论文; 《航空军医》2017年第15期论文;